第二节:“饥饿的艺术家”
1992年,一部反映中国在美移民题材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红遍大江南北。剧幕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请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谈到艺术,人们不得不谈起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纽约是文化的聚集地,也是中国艺术家前赴后继、追逐梦想的朝圣地。在艺术家必去的十大圣地中,纽约位居榜首。因为在纽约没有朋友,姜学炳当初并没有选择纽约,而是来到了芝加哥。
但是,在美国,华裔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能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并非一件易事。美国艺术圈内的竞争十分激烈,用姜学炳的话说就是“要凭真本事吃饭”。
出国之前,姜学炳在上海工艺美术公司工作,后来当选为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每个月有八九十块人民币的工资,满足一个四口之家的基本生活问题不大。来美国前,姜学炳满怀信心地认为,凭借他的个人绘画才能很快就能在美国站稳脚跟。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太骨感。
80年代的中国,与姜学炳一样,大部分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协会、文联、画院或与政府相关的机构谋得一份稳定工作,有固定收入,可以相对安心地从事艺术创作,不用为五斗米折腰。但来到美国以后,除面对生存压力、语言不通等困难外,最重要的是要改变思维习惯和观念,有的甚至是艺术创作风格,才能被美国主流社会接受。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其他可以谋生的职业或渠道,仅靠绘画,要在美国立足是何等的艰难。因此在艺术圈内流行这样一句话叫“starving artists”,意思是“忍饥挨饿的艺术家”。
刚到美国时,姜学炳也创作过山水画等,但效果不佳。经过一番仔细摸索,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美国民众比较容易接受的人物画和现代画,其创作手法也融入了西方艺术技巧,力求符合美国人的审美观。
国画和油画不同,东方艺术重主观,西方艺术重客观。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中国国画讲究意境深远,但对于美国人来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深远的意境让他们难以理解。在美国人的思维当中,他们更倾向于油画,色泽明快,立体感强。
《红楼梦——十二金钗》是姜学炳的得意之作,前后历经7年创作完成。细细观察,尤其是人物的面部造型,你会发现,寓意、意象均能表现出华夏的文化色彩和审美情趣,同时又融入了西方的创作技术技巧,融山水画于人物画之中。
作为人物画的工艺描摹,十二金钗细致入微,纤毫尽显,肖似真人,胜似真人。细细品味,十二金钗不仅有十二张美脸,更显现出十二个心性。薛宝钗就是薛宝钗,王熙凤就是王熙凤,个性尽显,毫无雷同,可谓鬼斧神工。
《宝钗》——姜学炳作品
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十二金钗的眼睛,都被姜学炳画成了双眼皮。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正是被贾母称之为“凤辣子”的王熙凤。
当我向他询问为何把人物的眼睛都画作双眼皮时,姜学炳笑着解释说,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之所以这样画是为了迎合美国人喜欢“大眼睛”的审美观。《红楼梦——十二金钗》系列12幅作品,姜学炳前前后后一共花了7年时间。完成这一系列作品时,姜学炳已经55岁了。
1995年10月18日,姜学炳将《宝钗》一幅、《红楼梦》工艺彩盘6件和《西湖民间故事》系列工艺彩盘一套赠送给了人民大会堂收藏。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专门给姜学炳颁发了收藏证书。
然而,并不是所有来美国追寻梦想的艺术工作者都能像姜学炳那样幸运。姜学炳说,在芝加哥唐人街,称得上“混出来”的艺术家不多,他所认识的只有周氏兄弟、涂志伟和岭南派国画大师陈海韶。同属芝加哥绘画艺术圈的胡大江,生于1953年,祖籍广州,1986年来美国之前,在广州美术学院从事美术理论教学及“透视和视知觉理论”研究。
胡大江爱好绘画,闲着无事可以画上几笔,当初选择来美留学也是为了能继续探讨美术理论。爱好可以,但是依靠绘画维生,对很多打拼在芝加哥的华裔艺术家来说,难度相当大。回忆起自己的经历,胡大江说,刚到美国时没有什么钱,随身携带的大约2000美金基本上全部交了语言班的学费,为了能活下去,只能到中餐馆打工,很辛苦。
胡大江说,在美国,仅依靠绘画就能谋生的人很少,许多从事绘画工作的人一般都有固定工作,在保障生活的前提下再去搞创作。如果是美术教师的话,可能会好一些,但教师也需要任教。
在芝加哥地区,专业画家有,但凤毛麟角。在胡大江看来,专业画家就是要以绘画谋生,有专门的画廊从你那里长期“订货”,作品在市场上销售得很好,“在芝加哥,我知道的(专业)画家不多,大概三五个吧,我的姐夫涂志伟就是其中一位”。
根据芝加哥当地史料记载,第一位来到芝加哥的华人名为梅宗周,广东台山人,据说也是芝加哥中国城的创始人。1878年,这位梅姓先辈来到芝加哥以后,发现当地民众较为友善,排华现象没有西海岸那么严重,便写信告知亲朋好友。随后,仅在1878年这一年,便有80多名华人来到芝加哥。
按照地理位置划分,芝加哥的中国城可以分为南华埠和北华埠。由于南华埠华人人口、商铺数量、社团影响等远远大于北华埠,因此,如今人们提起芝加哥的中国城,通常是指南华埠,而北华埠的居民主要以越南裔为主。芝加哥中国城的标志性建筑,例如“天下为公”牌坊、九龙壁和十二生肖华埠广场都位于南华埠,成为许多中国游客游览的必选项。
“天下为公”牌坊——芝加哥中国城标志性建筑
芝加哥市政府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芝加哥南华埠所在的阿穆尔广场(Armour square)社区人口由12032人增长至13391人,增长率为11.3%,而整个芝加哥市区的人口增长率为负6.9%,也就是说下降了6.9%。
数据显示,2000年,整个芝加哥市区的人口数量为289.6016万;2010年,市区人口数量下降至269.5598万。考虑到非法移民和人口统计误差等因素,中国城的实际华人数量将大于官方统计数据。
作为圈内人士,胡大江介绍说,靠绘画维生的华裔专业画家数量很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称得上不错的有涂志伟和周氏兄弟,“但当时来美国自称艺术家,或者从事美术的,那很多,估计有五六十人”。
当我问他是否听说过姜学炳时,胡大江说:“姜学炳,我认识。他本人在国内就画得不错,他儿子生意做得不错,至于他自己在美国卖画的情况,我不太了解。”
美国在意识形态和艺术发展领域没有特定的框架,为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在美国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涉及绘画领域,各流派自由发展,只要在政府部门合法登记,艺术家们便可以自由结社。华裔艺术家可以以会员身份,参加社团组织和作品展览,只要交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
胡大江说:“我们来美国的时候(上世纪80年代),写实油画比较没落了,大家都搞抽象派了,但还是有一批人喜欢写实的,虽然当时他们水平不太高,但有了兴趣和爱好的支撑也就坚持画了下来,当然也存在这方面的社团组织。”
胡大江介绍说,这些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包括涂志伟在内,尤其是在美术学院接受过专业训练、对写实感兴趣的艺术工作者,便加入了一些美国全国性的写实油画组织,再加上定期组织的画展、评奖、杂志宣传,这一批画家逐渐成长起来,他们的作品在画廊里的出售情况也相对理想。
由于是华裔身份,他们的作品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也有一定的市场。不过,华裔画家在美国的发展依旧相当困难,成功人士更是凤毛麟角。对胡大江本人来说,绘画已经“沦落”成他的业余爱好,根本谈不上靠绘画谋生,他在芝加哥开设的艺术品销售商店——东方艺术中心,成为他的主要经济来源。
谈及大多数华裔画家在美国难以立足的原因时,胡大江认为,美国人对艺术的欣赏水平、衡量标准和了解程度较高,“不管你在国内多有名,在国内担任什么职务……他们就看你画得好不好,能否达到他们的欣赏水平。美国主流社会接受就说明你的水平高,这就是美国”。
艺术家的创作水平,以及本身对绘画的认知、理解和爱好,是决定他能否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的关键因素。“在美国,艺术评价,没有一个绝对的权威,不像中国有全国美展,全省美展,美国跟中国体制不一样。”
与姜学炳不同,对于很多依然混迹在芝加哥中国城的华裔“艺术家”来说,有的甚至直至终年,命运也没有垂青他们,他们为了在异国他乡谋得一条生路,不得不放弃最初的梦想而转行,追求艺术的梦想遗落在了大洋彼岸……
当然,也有一些执着的追梦人依然在苦苦坚持。
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勇敢和顽强的一族,我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