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学文献的发展史
一、我国医学文献的发展历程
医学文献系图书学范畴,它是随着其他文献从国外引进而引进的。我国最早医学文献是中医理论著作,即《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腧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目前已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自魏晋至南北朝时期,继立隋朝之后,李渊夺取政权建立唐朝,其经济文化事业得到了空前繁荣,对外交流特别是与日、朝等国的交流,更加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李家王朝对儒、道、释三教的利用态度,构成“三教”思想体系,在医学方面也同样如此。因此,医学文献中,不仅具有儒家学术思想,也渗入了道、释两教的神学观念。在文献整理方面,推动了医学经典校雠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医学受到官方的重视,使诸多经典医学文献的学习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且出现了一些官修医书。唐代后期,由于国势渐衰,社会动乱,科技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致使医学文献减少。总起来说,我国隋唐医学文献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10个方面。
(1)病源学文献的成就
隋前,《黄帝内经》虽对病因、病机问题有论述,但均系附论于有关篇章中,或其他专著中兼论病源。隋代吴景贤、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体现了中医学术在病因、病机方面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在基础理论文献领域,填补了一项空白。其内容不仅学科齐全,而且对病与证等的病因、病机、证候以至于病变类型等均有较为详尽论述,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本病源学专著。
(2)本草文献的成就
除官修本草之外,私人撰著之本草文献亦颇具特色,如药物采集类文献《入林采药法》、《太常采药时月》、《四时采药及合目录》等总结了历代采药经验;药物种植文献《种植药法》,药物异名文献《石药尔雅》、《诸药异名》等介绍了药物种植技术;外来药物文献《胡本草》记载了汉代与西域诸地通商而引进的诸多药物;地区性药物文献《南海药谱》、《证类本草·序例上·补注所引书传》,记载了南方药所产郡县及疗疾之验。这使得隋唐医学文献分化为若干不同层类。
(3)医方类文献的成就
隋唐时期医方类文献书目著录甚多,具有一定特点。如大型方书《四海类聚方》及《四海类聚单要方》300卷,实属空前之医方巨著;医方之剂型书《杂汤方》、《散方》、《杂散方》、《疗百病散方》、《杂药酒方》、《百病膏方》等;地区性医方书《岭南急救之方》及《南行方》等,皆为首见南方地区性医方文献。后世医家,亦多注意于地区性医方或地方性疾病治疗经验的总结。
(4)经典著作注释的成就
从《黄帝内经》中保留的释文看,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对医籍全文注释,有三国时期吕广的《难经》、南北朝全元起的《素问》等。隋唐时,注释之学更盛行,涉及医学领域,主要对经文的注释及古籍的释音。如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以及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等,诠释了文理,阐发了医理,调整了篇章。在语音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语音已为中古音时期,出现了诸多音释或释音之作。由于隋唐时期存世之古典医籍大都形成或最终形成于汉代,如《旧唐志》著录有《本草音》3卷及《素问释文》1卷,殷子严撰《本草音义》2卷等,均为汉代之古医籍的释音。
(5)官修医书的成就
隋唐五代,由于医学文献得到官方的重视与支持,故有官方组织编写的多种医书,如《四海类聚方》2600卷、《四海类聚单要方》300卷、《诸病源候论》、《明堂》、《图经》、《千金翼》26卷、《新修本草》、《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明堂》、《疗风气诸方》及《广济方》等。隋唐五代后,蜀翰林学士韩保升与诸医工编撰的《蜀重广英公本草》、《蜀本草》等。这些官修医书对后世均有很大影响。
(6)针灸文献的成就
针灸文献是在旧《明堂》基础上的发展。由于旧《明堂》沿传已久,后来予以重新整理。如杨上善的《黄帝内经明堂》、甄权的《明堂》等;经脉腧穴流注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打破了旧《明堂》以部区归穴的体例,而采用十二经脉归穴,奇经八脉之穴亦归于经脉,根据《灵枢经·本输》之经脉流注走向,王冰的《经脉流注孔穴图经》及《中诰孔裕图经》等;经脉腧穴图进一步完善,如《外台秘要·明堂序》、《甲乙》等彩绘十二经脉腧穴图,是针灸图谱文献的一大创举。
(7)专科与专病类文献成就
隋唐时期在诸多前朝既有学科的文献建设上,又有新的专科文献问世。特别隋唐时期,对齿病的认识与治疗已达相当水平,出现了诸多专科文献。如口齿类文献《口齿论》、《排玉集》、《巢氏病源》等;出现了传尸、骨蒸病文献《玄感传尸方》、《内蒸病灸方》、《玄感传尸方》等,已初步认识到骨蒸病之互相传染的特征;瘰疬病文献《疗瘰方》,消渴病文献《疗消渴众方》专科医方医治法等;医史文献《名医传》,法医性文献《疑狱集》等,标志着医学文史著述和法医侦查文献著作的问世与启迪。
(8)出土医学文献的成就
出土医学文献以敦煌为主的西北地区隋唐医书,种类多,历史跨度大,在学术、医史、文字、考证、文献、文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一份宝贵的医学文献遗产。
(9)医学教育文献的成就
唐代医学教育已基本形成整套教育制度,“考试登用如国子之法”已经属医学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齐全(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古典医籍为教材的模式,如《素问》、《针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脉经》等。还特设药园供学生实习,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打下了基础。
(10)对“三教”文献的影响
唐代时期对“三教”(儒、道、释)医学文献中有一定的影响,如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云,“凡欲为大医”外,还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黾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乃得大医……又须涉猎群书,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等。反映当时的某些社会思潮对医学的影响。
我国现代医学文献研究始于1951年,即设于中央卫生研究院的中国医药研究所医史研究室。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相继编写了高等医学院校医史教材,举办了医史师资训练班,培养医史专门人才,进行名医遗迹调查和开展医史科研、交流学术经验等方面做了许多创业性的工作。1982年升格为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组建了通史研究室、少数民族医史与东西方比较史研究室、基础文献研究室与临床文献研究室四个研究室,并逐渐形成具有相当力量的医史专业队伍。
医学史的分期多按上古、中古、近世、现代分述我国医学发展的历史,也有按历代王朝兴衰而分述为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既能体现出医学发展的规律性,又能反映出一定的时期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尤为突出的是外科史。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骨科史和针灸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至20世纪90年代专科史的研究可以说是全面铺开,在各科领域中几乎均有专著或专论,探索了医学发展的轨迹。近年来出现的近代医学史研究的专著,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学术水平。
改革开放后,不仅国内交流明显增多,与国外学术交流也逐渐增多,对医学文献考古、整理以及分类进入了一个高潮时期。考古文物中发现了大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医药器具、药物及卫生设施等。如:在河北蒿城14号商墓中出土的石镰是现知最早的医疗专用器具;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出土医针9枚,制药铜盆、铜滤药器、银灌药器、铜药镬和铜药匙等医药器具。
与医学有关的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义上包括一切有关信息的记录,狭义上指用于流通的资料。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和知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用不同的符号和文字记录在甲骨、金石、竹木、皮革、帛纸等载体上,是为文献。记录手段有刀刻、笔写、印刷等等。医学文献古已有之。现知世界最古老的医学文献之一为古埃及写在纸草上的埃伯斯纸草文稿。这是约在公元前1550年的医学著作,收录巫医处方及民间偏方700个,并颇精确地描述了心脏、血管,认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中心。此纸草文于1873年由德国埃及学家G.M.埃伯斯收集到,故名。最早的医学文献只有抄本,主要为个人自用。以后随印刷术的发展公开出版物日渐增多。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书籍为文献的主要形式。现在又有了新的非纸载体,如胶片、磁性材料(录音、录相带、电子计算机用磁盘、磁带等)及激光光盘等。但这些新材料还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书籍仍处于文献的主要位置。概括地说,凡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物质载体都是文献。随着时代的进展,人类知识急剧增加,文献也逐渐分门别类,由记载一般知识的非专业文献逐渐发展为记载专门知识的专业文献。专门记载医学知识的文献则为医学文献。
近年来,我国出土的医药文献令人振奋。如:甲骨文中的医药内容研究,李良松提出的“甲骨医学”新概念;铭文石刻医书《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扁鹊针灸行医图》、《足臂十一脉灸经》等,以及东汉医简《治百病方》等。以后很多中医药研究院相继建立了医学文献编审室,经过数年的努力,对全国中医图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对我国现存的古今中医药图书进行了普查,并分类编目,出版了《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这对我国现藏中医古籍宝藏的收藏情况,包括收藏单位,版本情况,促进中医图书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后相继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上海中医文献馆、北京中医学院中医文献教研室、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等。标志着我国医学文献研究进入了一个更有组织、更加繁荣的发展时期。出版了《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资料最齐全的中医药学工具书,专门对我国医学文献类图书出版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馆藏中医线装书目》,《中医图书目》等,均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
二、我国医学文献分类的引进与发展
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关于图书的研究,都可以看成是关于图书的科学。如目录学、图书馆学、校勘学、版本学、图书分类学、文献学以及图书史等。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学术的输入及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图书馆收藏新文化、新学科的文献日益增多,传统的四库分类法已难以适应新书分类的需要。为解决我国文献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新途径与新方法,我国学者自19世纪末开始研究与改革四库分类法,同时引入外国文献分类法及其理论。特别是1910—1937年,我国是个引进与继承、融合与创新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我国学者积极引进与研究外国文献分类法及其理论,编制了一批中西合璧的文献分类法,初步建立了我国现代文献分类理论与方法体系。
据统计,20世纪上半叶我国学者引进的外国文献分类法主要有23种(不含学科分类法),见表1-1。
表1-1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首次引进的外国文献分类法
续表
随其他文献分类方法的发展以及国外文献分类方法的引进,国外医学文献(医学文献)引进也逐年增多。现代科学技术进展迅速,互相渗透,在医学领域形成了很多分支学科,医学文献的数量逐年以指数级增长,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生物医学杂志2万余种,到2008年达3万种以上。医学文献记载着前人和当代人有关医学的大量实践经验和理论,因此是医务人员及其有关工作人员时刻不离的知识宝库。不但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是交流经验,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