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腧穴的分类与功能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之所,是针灸、推拿、拔罐等的施治点,又是某些疾病的反应点。《内经》所谓“脉气所发”“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处,它既能通过经络与脏腑、器官、组织相通,又能反映其生理或病理变化。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意义,了解其意义有助于记忆其部位与功能。
腧穴的治疗
近治功能
如瞳子髂、攒竹、睛明、承泣、球后之治疗眼病;耳门、听宫、听会之治疗耳疾;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建里、梁门、大横之治疗腹疾等,均长于治疗腧穴所在邻近部位的疾病。
远治功能
如合谷长于治疗头面部疾病和热证;足三里长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虚证;百会穴长于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它们不但能治邻近部位的疾病,而且对远隔部位或全身有调整作用。
特殊功能
如刺人中能治疗休克,提高血压,加速苏醒;灸关元可以治疗脱证;灸至阴可以矫正胎位等。必须指出,不管腧穴实现哪种功效,都需要在辨病与辨证、取法、处方、治法、手法上下苦功。
腧穴一般分为经穴、经外穴、阿是穴和微针穴四类。
经穴
经穴为属于十四经的穴位,分布于十四经的循行路线上,它不但能治疗本经病症,还可治疗其他经络脏腑的相关疾病。其中大多是经过临床实践考验成熟的腧穴。
经外穴
经外穴亦称奇穴或“经外奇穴”,不属于十四经,它不仅可以分布在十四经以外,还可以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其主治多较单纯,常某穴专治某病,有主治特异性。在腧穴发展中,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见经穴是由经外穴转化而来。
阿是穴
阿是穴亦称“天应穴”、“不定穴”,是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而定的。这类穴位,医家没有给出具体名称,而在局部压痛、敏感、快感、酸麻胀感等特殊感应明显之点取穴施治。多属邻近取穴之类。
微针穴
微针穴包括头针、耳针等微刺系统的穴位。
特定穴
在十四经腧穴中,某些穴位具有特殊治疗作用,据此给以特定的名称,它们具有相类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类。
五输穴
五输穴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原出《灵枢·九针十二原》,谓“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似水流的源头,为经气所出之处,长于治疗神昏高热等;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远端,似水流之初聚,为经气流注之处,长于治疗热病等;输穴多位于掌指、跖趾关节的近端,似水流渐大渐深,为经气深注之处,长于治疗身重、关节痛;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之上,似水流畅行无阻,为脉气正盛通行经过之处,长于治疗喘咳、寒热等证;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似水流汇入江河,为经气进出脏腑之处,长于治疗脏腑疾病。十二经脉的五输穴见下表。
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附近各有一本经脏腑原气通过与留止之所,称为“十二原”,即原穴。阴经的原穴与五输穴的输穴相同,阳经则别有所指。通过原穴可以调整五脏六腑,故《难经》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十二经脉的原穴见下表。
络穴
络穴是经脉别出之处,十二经脉的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任督二脉及脾之大络可以调整躯干腹背胸胁部气血。由于“一络通二经”,所以经常用来治疗相表里两经之疾病。临床亦常用原络配穴。十五络穴见下表。
郄穴
郄,空隙之意。郄穴为经气深聚之处,多分布于肘膝以下。主治特点是,阴经郄穴长于治疗血证,阳经郄穴长于治疗痛证;一般多用于本经及属络脏腑之急症。除十二经外,奇经八脉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亦各有一郄穴。十六郄穴见下表。
背俞穴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汇聚于腰背部的重要腧穴,分布于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共十二穴,主治相关脏腑及其所属官窍病。除脏腑俞穴外督俞、膈俞、关元俞、气海俞也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募穴
募穴为脏腑经气聚结于胸腹之处,其分布有的在本经,有的在他经,有的为单穴,有的为双穴。其主治特点大体与背俞穴相同。临床应用常“俞募相配”,正所谓“阴阳经络,气相贯通;脏腑腹背,气相通应”。十二募穴见下表。
八会穴
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聚会之所,这些腧穴具有善治与八者相关的病症的特点。八会穴见表下。
注:绝骨别名,《资生经》为悬钟;王冰谓阳辅。
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腧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金元时代的窦汉卿(1196—1280年)善用此法,因而又称“窦氏八穴”。临床常配对应用,如公孙配内关主治心、胸、胃病症;后溪配申脉主治颈、项、肩部病症;列缺配照海主治咽喉、胸膈疾病;外关配足临泣治眼目、头侧、面颊病症等。八脉交会八穴歌(《医经小学》)谓:“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路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八脉交会穴见表下。
六腑下合穴
六腑下合穴简称下合穴,是六腑在足三阳经上的合穴,为六腑之气合于足三阳经的穴位。理论出自《灵枢》,主治相应的六腑疾病;常与郄穴配合治疗六腑的急证、痛证。详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