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春到杏坛,山明水秀,百花盛开,风景这边独好。
摆在你眼前的这部书——《杏坛春晓》,是湖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和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我与我的书”征文活动的结晶,汇集了获得一等奖的部分佳作。很有意思,这部书正好是120篇,就像红楼梦有120回一样。相信你也会爱上这座美丽、纯净、晶莹、怡情、多思的大观园。当你置身于这座大观园,犹如走进了一个心灵氧吧,翻动的书页,会让你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会得到一次重新的淘洗。
手捧这本书,我们感知到了教师对书的痴迷。“我与我的书”征文活动的目的是营造爱书、读书的好风尚。学校是读书的王国。不仅学生要读书,教师更要读书。一个爱书读书的教师,才会在教学中洋溢着青春诗情;一个博学多才的教师,才会拥有更多的优秀学生。阅读,是通达教师内心的一道亮光,可以照耀我们的教育良知,这是因为人在读书的时候心底最纯净。古往今来,耐住寂寞,守着宁静,一本书,一杯茶,一张凳,全身心沉浸在书山学海之中,是为师者生活之常态。征文中,有不少的作品就抒发了以书为友,以书为乐,甚至以书为家财产的书生情怀,就好像“梅妻鹤子”一样,这些教师视书香胜过饭香,视阅读为心灵飞翔,从书中品出了欢乐、幸福、方法、思考和思想。不少老师平时都有收集书籍、杂志、报纸的好习惯,一日不做收集整理工作,就心里发虚,若有所失。还有不少教师把难得一见的名师、大家之作,置于案头,捧在手中,朝夕相处,促膝谈心,无论千里万里,无论千年万年,无论千难万难,都可以零距离接触,沟通感情,交流信息,荡涤心灵,启发思考,获得教益,从人生、事业、理想的高度来清洁眼睛,磨砺意志,打磨方法,从而获得别人几年几十年几百年都难以得到的至宝。可以说,教师的阅读,再一次证明了书是走向人生成功的阶梯,书是通向成绩、成熟、成就的终南捷径。
手捧这本书,我们感知到了教师对事业的挚爱。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那么,他们凭什么来教育教学呢?是书,给了这些教师的智慧与力量;是书,促使这些教师与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入选作品中,很多作者感言从书中找到了教育的真谛,并立志要做最好的老师。教师作为工薪阶层,他们一般工资不高,但对教育的热情很高;他们物质的购买能力不强,但对教育的投入却很慷慨。他们面对着经济社会的热闹和喧嚣,仍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学生好”。当今的教师,应该是纯净、高尚的化身。他们能够动中守静,闹中享安,淡泊名利,抵御诱惑。尤其是在这个追求物质胜过精神需要的时代里,教师的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就尤为可贵。入选作品中,有相当多的文章就是反映我们的教师带着良心、良知、良法,且行且歌,坚守自己,不改其乐的精神与风貌。商人夸富,官人吹权,打工说累,而我们教师津津乐道的仍旧是学生,为学生的成绩、成就、成功而欢欣鼓舞,如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掩卷深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仍然是当今教师的一种人生夙愿。
手捧这本书,我们感知到了教师对阅读的取向。《杏坛春晓》选择的文章,内容虽然包括文学、历史、教育、哲学、影视等诸多方面,但主要还是两大系列,即教育教学和人文作品。教育是事业的根基,人文是心灵的感应。入选作品中,大多数老师能联系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经历,或从教育的理想信念入手,或从教育的方式方法入手,或从教育的管理机制入手,或从自家的变迁趣事入手,来畅谈教学的得与失,品味工作的乐与苦,感叹世间的暖与冷……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较好地反映了我省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的感悟与积淀。值得一书的是,教师阅读的品位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大多数教师不再囿于一般的教材解读、教学方法之类的读物,而更多是转向对教师的人格、良知、责任等职业情怀的哲理思考,试图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渊源及世界教育文化宝库中,寻找人生的真谛,提高其职业使命感。如很多教师把《论语》、《孟子》、《诗经》、《礼记》、《春秋》、《大学》、《中庸》、《史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以及四大古典名著,作为教师阅读的首选,也有对《三字经》、《弟子规》的品读,其读书心得既有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与继承,又有对文本内涵的创新与批判。如对“孟母三迁”的故事,能够发掘深层含义,古为今用;从《送给老师的心灵鸡汤》等外国教育故事中,领略教育的智慧,洋为中用。凡此种种,足以证实我们的教师已经注意到了要加强多种修养与修炼,从而使自己更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及个性。
手捧这本书,我们感知到了教师思维的张力。《杏坛春晓》的写作者是敏锐的、智慧的。读书是吸收养分,仿佛蜜蜂酿蜜一般,要选择大量的花枝花朵,捡得最富有最甜蜜的分子,最后酝酿成为人间难得的蜜汁。写作是抒发情感,释放思想,是心灵的外化物化雾化,是人的思维的迸发,是心血的凝固,是人性的升华,是生命的延长。人类因为有书籍而登上文明的征途,名山大川也因此染上书香而灵光;书籍因为有人类而智慧爆发,满天星星把瀑布流向人类之书箱。谁说如今“教书先生不读书”?谁说“快餐文化市场大”?打开《杏坛春晓》,你会觉得一缕春风扑面,倍感神清气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教师读前有思考,读着有思想,读后有行动。针对社会现状,针对教育现实,针对学生情况,针对教学生涯,针对教育发展,他们很有敏锐眼光和理论勇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有效有用有益的方法、思想、理论变成自己的行动,而且取得了累累硕果。
现在摆在大家眼前的这本《杏坛春晓》,是我们的教师读书、思考、写作的见证,应该说是教师们热爱教育、热爱读书、热爱学生的心灵之杰作。在市场经济时代,有人一旦走上富裕的道路,往往便贪图安逸享受,不思进取,其结果必然精神空虚,思想贫乏,走向腐朽,无聊昏庸,坐吃山空。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但是我们的现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现代多了很多“官宝大相公”,不学无术,不思进取。所以鲁迅先生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犹太人擅长做生意,他们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一是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是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所以,我们倡导,教师要多读书,要率先成为终身学习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省教师读书还任重而道远:仅从征文的地域上看,不广,大多集中在武汉、襄阳、荆州、黄州几个教育发达地区,所以希望其他偏远地区要加强读书活动,积极写作阅读文章;从年龄上看,不宽,主要集中在35岁左右,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能够喜欢读书和写作,初生牛犊不怕虎,教育和读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从内容上看,不博,作为教师拐杖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法学、研究学没有涉及,对手机阅读和网络阅读等现代方式没有大量进行;从学科上看,不全,主要集中在语文教师队伍中,阅读不光是语文老师的事,无论是教什么学科的教师都有读书的必要,因为我们面对教育就是以书本作为教学的工具,面对的学生就是以课本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
徜徉《杏坛春晓》在这座美妙的阅读大观园,我们发觉其布局可分为三大景观:一处是“书海观潮”,主要再现的是老师们将书中的智慧运用于教育,因而成就于教育的心路历程;一处曰“书山览胜”,主要是老师们将书中得来的趣闻趣事,拾零串珠,有感而作;三处名“书生阅世”,主要是教书先生的自觉与自省,从读书中获得的发现和顿悟。在这座美丽的阅读大观园里,我们尽可以放缓脚步,自由穿行,细细品味,收获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问世的《杏坛春晓》与2011年出版的《杏坛风流》,又恰好组成姊妹篇,两书均以教师的师德修养、职业操守为主要内容,同为本省教师教育的推荐读本,真可谓珠联璧合,弥足珍贵。在此,我衷心地希望“杏坛”做成教师教育的系列丛书,愿有更多的教师汇聚于“杏坛”,争妍比艳,竞吐芬芳。
2012年4月于武昌
(注:作者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院,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