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正常功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一、血型与红细胞

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自1901年Landsteiner发现第一个人类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以来,至今已经发现ABO、Rh、MNSs、Lutheran、Kell、Lewis、Duff及Kidd等20多个不同的红细胞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是医学上最重要的血型系统。

人血液中,在红细胞上都具有一套特异的凝集原。目前在红细胞上已确定有许多种不同的抗原,大约有30种抗原能引发相当剧烈的人体反应。血型是指红细胞上特异抗原的类型。表3-3中列出了ABO、Rh血型系统和它们所具有的特异抗体。

表3-3 ABO、Rh血型及其特异抗体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聚集成簇,这种相容称为凝集。红细胞的凝集有时还伴有溶血。当血型不相容的血液输入循环血液中时,在血管内可发生同样的情况,此凝集成簇的红细胞可以堵塞毛细血管,溶血将损害肾小管,同时常伴发过敏反应,其结果可危及生命。

造成红细胞凝集的机制是抗原-抗体反应。凝集原的特异性完全取决于镶嵌入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糖蛋白,在凝集反应中糖蛋白起着抗原的作用,因而称它们为凝集原。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则称为凝集素。凝集素是由γ-球蛋白构成的,它们溶解在血浆中。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时,由于每个抗体上具有10个左右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抗体在若干个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之间形成桥梁,因而使它们聚集成簇。

(一)ABO血型系统

1.ABO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质基础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称为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抗体,即不含有对抗其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抗体。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抗体;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抗体;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表3-4)。

表3-4 ABO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抗体

A型还可再区分为A1和A2亚型。在A1亚型红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而A2型红细胞上仅含有A抗原。相应的在A1型血清中只有抗B抗体,而A2型血清中除抗B抗体之外,还含有抗A1抗体。因此当将A1型的血液输给A2型的人时,血清中的抗A1抗体可能与A1型的人红细胞上的A1抗原结合产生凝集反应。据调查,我国汉族人中A2型和A2B型分别不超过A型和AB型人群的1 %,即使如此,在测定血型和输血时都应注意到A亚型的存在。

2.血型的遗传学特征 血型是先天遗传的。出现在某一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不同基因,称为等位基因。ABO(H)系统中控制A、B、H抗原生成的基因即为等位基因。在染色体2倍体上只可能出现上述三个等位基因中的两个,其中一个来自父体,另一个来自母体,这两个等位基因就决定了子代血型的基因型。这两种基因型首先决定了转糖酶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也即决定了生成的转糖酶的种类,后者转而决定表现血型抗原特异性的寡糖链的组成,也即这个人的血型表型。表3-5上显示了ABO系统中决定每种血型表型的可能基因型。从表上可以看出,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则为隐性基因。因此,红细胞上表型O只可能来自两个O基因,而表型A或B由于可能分别来自AO和BO基因型,因而,A型或B型的父母完全可能生下O型的子女。知道了血型的遗传规律,就可以从子女的血型表型来推断亲子关系。例如,AB型的人不可能是O型子女的父亲。但必须注意的是,法医学上需要依据血型表型来判断亲子关系时,只能作为否定的参考依据,而不能据此作出肯定的判断。由于血细胞上有许多种血型,测定血型的种类愈多,那么作出否定性判断的可靠性也愈高。

表3-5 ABO(H)血型系统中的结构

新生儿的血液中还不具有ABO系统的抗体;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这种抗体才逐渐出现在血浆中,可以对抗自己血细胞上所没有的抗原。这类天然抗体多属IgM,其产生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据推测,由肠道细菌所释放的物质或某些食物成分进入体内能够刺激血型抗体的产生。

3.ABO血型的检测 正确测定血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在一般输血中只有ABO系统的血型相合才能考虑输血。测定ABO系统的方法是:在玻片上分别滴上1滴抗B、1滴抗A和1滴抗A-抗B血清,在每1滴血清上再加1滴红细胞悬浮液,轻轻摇动,使红细胞和血清混匀,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图3-12)。

图3-12 ABO血型的测定

(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系统的发现和在人群中的分布 当把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重复注射入家兔体内,引起家兔产生免疫反应,此时在家兔血清中产生抗恒河猴红细胞的抗体。再用含这种抗体的血清与人的红细胞混合,发现在白种人中,约有85%的人其红细胞可被这种血清凝集,表明这些人的红细胞上具有与恒河猴同样的抗原,故称为Rh阳性血型;另有约15%的人的红细胞不被这种血清凝集,称为Rh阴性血型,这一血型系统即称为Rh血型。在我国各族人中,汉族和其他大部分民族的人,属Rh阳性的约占99%, Rh阴性的人只占1%左右。但是在另一些少数民族中,Rh阴性的人较多,如苗族为12.3%,塔塔尔族为15.8%。

2.Rh血型系统的基因型及其表达 人类红细胞上的Rh血型系统包括5种不同的抗原,分别称为C、c、D、E、e。从理论上推断,有3对等位基因Cc、Dd、Ee控制着6个抗原。但实际上未发现单一的抗d血清,因而认为d是“静止基因”,在红细胞表面不表达d抗原。在5个抗原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因此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的,即称为Rh阳性;而红细胞上缺乏D抗原的,称为Rh阴性。

3.Rh血型的特点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 从出生几个月之后在人血清中一直存在着ABO系统的凝集素,即天然抗体。但在人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阴性的人,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通过体液性免疫才产生出抗Rh的抗体来。这样,第一次输血后一般不产生明显的反应,但在第二次,或多次再输入Rh阳性血液时即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输入的Rh阳性红细胞即被凝集。

Rh系统与ABO系统的另一个不同点是抗体的特征。ABO系统的抗体一般是完全抗体IgM。而Rh系统的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IgG,后者分子较小,能透过胎盘。因此,当阴性的母亲怀有阳性的胎儿时,阳性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D抗原可以进入母体,使母体血液中产生免疫抗体,主要是抗D抗体。这种抗体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使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可致胎儿死亡。但一般只有在分娩时才有较大量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而母体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是缓慢增加的,一般需要数月的时间,因此,第一次妊娠常不产生严重反应。如果Rh阴性母亲再次怀有Rh阳性胎儿时,此时,母体血液中高浓度的Rh抗体将会透过胎盘,破坏大量胎儿红细胞。

二、输血的原则

输血前需做交叉配血试验,这样,既可检验血型测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在红细胞或血清中,是否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凝集原或抗体,足以引起红细胞凝集反应。在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应在37℃下进行,以保证可能有的凝集反应得以充分显示。

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起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只能在应急情况下输血,输血时不宜太快太多,并密切观察,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图3-13)

图3-13 交叉配血试验

以往曾经把O型的人称为“万能供血者”,认为他们的血液可以输给其他血液的人。但目前认为这种输血是不足取的,因为,虽然O型的红细胞上没有A和B凝集原,因而不会被受血者的血浆凝集,然而O型人的血浆中的抗A和抗B抗体能与其他血型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当输入的血量较大时,供血者血浆中的抗体未被受血者的血浆足够稀释时,受血者的红细胞会被广泛凝集。

总之,输血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每个环节上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事故。因此,在进行输血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输血原则,密切注意观察;而且只在确实需要时才进行输血,决不可盲目滥用。

案例解析

1.一个正常人如果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后会看到流出的血液逐渐凝固。

2.不会,因为人体内除了有凝血系统外还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当血管内出现血凝块时会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结果把纤维蛋白溶解了,因此不会出现栓塞。

3.患者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30%需进行输血处理,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4.这名少数民族妇女可能是一个Rh阴性患者,而她生育的那位女婴是Rh阳性血型。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血细胞比容、血清、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贫血、血沉、血液凝固、凝血因子、纤维蛋白溶解、血型。

2.红细胞的生成原料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3.白细胞有何生理功能?

4.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有什么区别?

5.正常情况下,为什么循环系统的血液不发生凝固而处于流体状态?

6.试述ABO血型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