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 让孩子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这是说让孩子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人。这是社会的精英,只有很少数孩子能达到这个层次。这样的孩子要有天赋(天才或超常儿童),或者在家长、老师等的开发下,对某些方面有着特殊爱好和追求,还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家长要精心培养,才能做到。
什么样的孩子可以成为杰出人才 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对天才(在国内被称为超常儿童)的界定标准并无定论。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中建议天才儿童教育的特殊研究项目采取以下定义:能够做出优秀成绩的儿童,包括能够在下面任何一个单独领域或在几个领域同时拥有明显的成绩和内在潜力的儿童:较高的智力能力;突出的学术研究能力;创造性的或丰富的思维;领导能力;心理驱动能力;视觉与表演艺术。
国内从事超常儿童教育的专业人士认为,某些天才的智力水平、记忆力比同龄人高出许多,大脑的反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较强。研究还发现,在智力相等情况下能否成为杰出人才,主要取决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另外专家还发现,超常儿童的认知模式是以创造性、思维发达为特征,并且他们在抱负、求知欲、独立性和好胜心等方面优于一般儿童。现实中,在有些天才的儿童身上,也有不少被冠以“不合群、偏才、厌学”的特点。
中国超常儿童协作研究组根据调查和追踪研究,从认知的各方面概括出超常儿童有以下特点:感知敏锐,观察力强;注意集中,记忆力强;语言发展好,表达力强;思维敏捷,逻辑性强。
如何发现孩子的潜质 有潜质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他们常常不是课堂里最聪明或最听话的孩子。有时,他们会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取笑老师,哗众取宠;有时,他们又会坐在教室的角落闷不吭声。与那些只具一般智商的孩子不一样,超常儿童有着千变万化的个性和爱好。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他们可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能很快地解决难题;有计划,有条理;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喜欢同成年人或年纪比自己大的孩子交朋友;喜欢质疑权威;喜欢开开轻松的玩笑;经常“白日做梦”;想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容易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看得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幽默感;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早熟;投入比别人少的努力,但得到比别人多的成功;天赋儿童会有不同一般的好奇心;智商在130以上。
超常儿童有一些不平常的表现 一是喜欢发号施令的领袖。善于重新排列物品或有条不紊地在学校里负责给全班同学排座位的孩子,他们可能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才能。二是年轻的大亨。在小学里,一些孩子很快发现,如果他们将平时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他们假期中就将拥有一大笔钱来支配。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像英国维京大西洋航空公司总裁理查德布兰森那样的人。三是刨根问底者。一些孩子总是充满好奇,有时甚至不厌其烦地问问题。但是如果他们这种特性得到家长的培养和重视,他们极有可能成为记者或宇航员。四是设计师。这种类型的孩子,如果让他独自呆一会儿,他就能够用积木搭建出一座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具有这种才能的孩子是设计天才。五是故事讲述者。有的孩子喜欢讲故事和写故事。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发现孩子有此种个性的,家长要好好培养,因为他们很可能是下一个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作者)。六是演讲者。这种孩子喜欢同人讲话,作为家长,请不要制止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说明,他们有着特殊的演讲才能,若加以正确培养,他可能成为律师或电视主播。专家认为,“考试定输赢”正在摧毁孩子们的创造力和革新能力。并不是孩子的所有才能都能通过一支笔和一张纸的考试来发现,很多才能不能简单地被衡量。
国内研究超常儿童的学者指出,智力超常的儿童约占全部儿童总数的3%。天才并不多,但可以培养成杰出人才的孩子却很多。父母可以尝试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记录越详细、越准确,对您发现“天才”越有益。也许你的孩子在某个或某些方面表现出了快速或特别的发展,那么针对这些特别之处,你就该为他创造适当的发展空间了。
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 对儿童过早地开发、过度地培养也许无法让他得到适宜的发展,家长应倾向于后天发现和适度发展。
其一,学龄前注意做到: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书籍;给他们看各种趣味的杂志,别在意杂志是否为特定年龄的孩子而设计的;让孩子分享你的活动,许多场所可以为孩子提供特别的刺激,比如厨房、市场、商店等;每天读书给孩子听,只要他愿意听,帮助但不要强迫孩子阅读;充分利用好玩具,比如具有“锻炼思维能力”的玩具,在购买玩具时不必局限于某一年龄段;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某项爱好也许会成为他成年后的主业或副业的基础;找合适的玩伴,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为孩子找一些智力不相上下的玩伴,他们可以是年长一些的。
以上的活动并不是什么训练方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学龄前的“天才”能得到适宜的“刺激”。即使你的孩子没有表现出“天才”相来,上述这些有益的活动或多或少也会让他感兴趣。
其二,提供“安全堡垒”。安全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儿童健康发展和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年幼的孩子而言,家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家庭成员便是他们最早建立关系的对象。因为有和睦家庭这个“安全堡垒”,孩子会勇敢去探索,这种支持性的温暖关系,是孩子今后积极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安全的依恋关系将有利于培养孩子早期学习中重要的探索行为,并能促进父母对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
其三,注意细心观察。当孩子还没有办法像成人一样用言语确切地表达自己以前,了解孩子完全依赖于父母用心的观察。孩子的发展其实是他自身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深刻地了解孩子的特征和能力是你采用良好的养育模式的重要基础。在早期发展阶段,你要了解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孩子内在的特质,如气质;二是孩子现时的智力、能力水平。
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气质的稳定性开始增加,开始显示出比较一贯的气质特征。通常,过度活跃和难以被抑制的孩子常常受到成人的关注,而那些处于另一个极端的孩子却往往被忽略。其实,不同的孩子其行为风格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个性特质,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找到适合于孩子气质和行为风格的教养方式,就能帮助他更好地发展。关于儿童发展的进程,大家有较为一致的关于时间或顺序的看法,但先天的差异和后天所处环境的不同使得同样年龄的孩子在能力发展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另外,由于孩子的表现存在不稳定性,以及测查他的能力有很大难度,因此暂时落后于标准的孩子并不一定就一直落后,而暂时提前于标准的孩子也并不一定一直表现优异。我们要知道,孩子有着学习的潜能,他是时刻准备着学习新的本领的。
其四,坚持必须原则。发展能力与自我控制是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学习遵守规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并与他人合作的过程。父母给予清晰的行为准则,有原则的控制和无限的关爱相结合的养育风格,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表现适当的行为。
其五,要坚决说不。父母需要有一条清晰的界线,绝对不能做的事要坚决说不。不能做的事,通常是涉及到孩子自身或他身边人安全的。而当确保了安全之后,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孩子最初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他感觉和知觉以及运动的经历,比如他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等,这些刺激都是珍贵而重要的发展之源。限制他们的活动其实也就剥夺了他们的发展机会。
其六,沟通有艺术。如何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帮助他克制冲动,不做父母不期望他做的事,是一种语言和行为的艺术,是养育孩子的艺术。营造一个尊重、平等的氛围,相信孩子能够愉快地学到更多本领。养育儿女是一种需要爱心、智慧和毅力的艺术。
其七,适合的任务。为孩子设定他不太容易达成的但又是能够做到的任务,能促进他能力的发展。你需要了解他能够做什么,这样才能给他安排最佳任务,也就是俗话说的“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桃子”。当这个任务的难度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一旦完成,他的自信心就会增加,会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拥有自我成就感,对今后的任务和挑战就会更有兴趣。
当你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并对孩子的需求极为敏感时,就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发展。只要看着孩子努力而健康地成长,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不动声色地提供帮助,孩子的表现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其八,父母应该做到的要与不要。要注重身教与言教;要接纳、尊重的孩子意见,并常与沟通;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独立与磨炼的机会;要信任孩子而且具有幽默感;要对孩子适时地表现权威与关怀;态度要温婉、不唠叨、不长舌;要能随时自我成长,跟上时代的脚步;要了解孩子的各种需要,并对其行为做客观的判断;要常和学校、教师沟通,以了解孩子在校的状况;要教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凡事负责的态度。不重要男轻女,或特别偏爱家中某一个孩子;不要溺爱孩子,或一味地只想以金钱来取代亲情;不要因为自己是父母就认为凡事都是自己的对;不要赌博、少喝酒与少应酬;孩子犯错时不要大声责骂或打人;不要破坏家庭的和谐;不要把工作的不满情绪迁怒到孩子的身上;不要一天到晚只叫念书,让他们也有机会学做家事;随时注意仪容,不要给别人邋遢的感觉;不要老是翻旧账来数落孩子的不是。
下面是这方面一些有趣的邮件。
欢欢:
好久没看到你的邮件了。放假了吗?怎么安排的?
老爸2008.3.13
还没放,不过今天上完了最后一堂课。这个学期的课程算是圆满结束了,可能又是全A,分数还没全出来。有一门很难的课,是一个老教授教的。每节课都是以抽签提问的方式上的,等我们回答了问题他再作些解释,根据我们回答问题的质量和论文写的质量他来评分。我们每次课前都要花一两天的时间看书,要练习解释每一幅插图,每篇论文都要准备很多天,写上几天几夜。虽然他看起来很严厉,让我们觉得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但最后还是让大家好过,至少给了我A。回想起来,也许他只是想用这种方式让大家多学点东西吧,并不想真正为难我们。这是这学期压力最大的一门,也是A的含金量最高的一门,大概拿A的也不多,所以我很高兴!:)
这学期做实验跟的老板是一个比较新的教授,生活挺自由自在,偶尔到实验室看看我们怎么样,发邮件回得慢。可以说社交比较多,关心学生比较少一些。他很聪明,很会讲,但少一点年轻教授应有的拼劲,好像提前进入了享受阶段。他表现出对学生挺关心,还私下跟我说我的实验做得不错,想让我留在他实验室。不过我跟另外一个同学想下学期还是想到另外的老板那里去做。
那个耶鲁的教授目前看起来还不错,虽然人很新,但新也有新的好,有活力,想做出点东西。跟他谈了几次都比预计的时间长,两三个小时,有很多话题谈。等我从德州回来就会去他的实验室做实验,看起来有很多工作,很多新东西可以学。都说找老板跟找老公一样重要,也一样难。要性格相合,因为至少要处四五年;要有经济基础,能给你提供工资,不至于让你太辛苦,每个学期教课;要有发展前途,能找到现在就有名的教授当然好,但如果没有,就只能找升值股了。呵呵……反正,这就是我为什么换了两个老板的原因。美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制,挺好。如果在中国,研究方向没得选,老板也不能换,做自己不喜欢的,能出成果才怪呢。还是很庆幸到了这里,这几年青春有了更多价值。
这学期交了一个挺好的朋友,就是上次去葡萄酒园的那个女生。说实在的,在美国交个朋友不容易,大家都很独立,互相保持距离,就算是同学,下了课就各走各的了,有的有老婆和孩子,回去还有一大堆家务等着他;有的有女朋友不在这个城市,周末就开车离开这了;有的家里就在附近,下了课就开车回家看父母了。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来,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当然上PhD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我和那个女生有挺相似的家庭背景,她妈妈是老师,所以教育的方式很像我们家。我们性格挺像,也都对科学充满了兴趣,同时还关心一些社会问题,所以很聊得来。但即便是这样,也不是见面就很熟,很亲热。大家见了面还是感觉距离很远。明明有时间可以一起吃饭的,也都不开口,最后各吃各的。只是某天都很兴奋,才聚到一起吃一餐,一聊就是几个小时。这大概就是美国人的独立吧。
欢欢2008.3.14
对你的成绩表示满意。对教授们的评语,表示认同!总算可以喘口气了。好好休息几天,放松一下!有张有弛,文武之道也!
转眼间,你就到美国半年多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炼,你已经长大了。可以想象得到,一定吃了不少的苦!你能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而且越走越好,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可以说,你最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可能在作毕业论文时,还有一段忙的时候!相信你没问题,谁也不会比你强!破茧成蝶为期不远了!
老爸2008.3.14
老爸:
没有人能让我有动力写这么长这么有深度的汇报,除了给老爸:)。我能走到现在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姑姑、姑父,姨,姨夫等等,他们对我心智和性格的塑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半年也许在适应美国生活方面有些辛苦,但以后也不会轻松。在美国的中国学生,甚至教授,都不轻松,压力都很大。要想破茧成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我跟室友说,等什么时候在世界顶级期刊发了论文我再谈婚论嫁。呵呵……虽然一半是玩笑,但这样才算给家乡父老有个交代吧:)在美国的留学生很多人很浮躁,很多男生受美国价值观影响变化很大,目前为止我们算不错的了。
你有吃苦的思想准备,这样我就放心了!你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太苛刻,这么年轻就能达到你这样的高度实在不易了。多数人一辈子都难以达到呢!
嗯,目标定的高才能做出点东西嘛,当年我不是定的清华才考了个中南吗,呵呵……
欢欢2008.3.14
老爸:
怎么想都觉得你那句“三十岁之前不谈享受”有点不适用,好像三十太早了点,你当年三十岁不是还在折腾吗?这个文凭那个文凭的,我们这一代,三十岁就更不用说了,好多研究生都没毕业呢,刚毕业肯定享受不了,所以应该改成“三十五或四十”。呵呵……
欢欢2009.4.16
你能这样认为,我很高兴,这是你在自我加压。你的基础比我们好,起点比我们要高得多。我16岁高中毕业,当了3年农民,19岁进一师,30岁大专,36岁才搞了一张本科文凭,而你28岁就能博士毕业了!工作几年,有了一点成绩,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辛苦了。严格地说,40岁以前都要吃苦奋斗。40不惑,50才是知天命之年呢。但愿你35岁以前就有所成就!
老爸2009.4.16
他山之石
奥巴马教育孩子的八大原则
美国家长非常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经常赞扬孩子,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但在生活中,又好像“不爱”孩子,如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很“残忍”,经典的代表故事: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自己爬起来。同时,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奥巴马在政坛是一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在生活中也是一名合格的父亲,奥巴马教育孩子有八大原则:
第一,父母要做好子女的榜样 奥巴马和米歇尔在白宫的生活很有规律,通常两人是早上5点30分起床,米歇尔是晚上9点30分就寝。早晨起床后,奥巴马和米歇尔都会到白宫内的健身房做运动。米歇尔谈到,一个星期有六天,奥巴马是一定会到健身房去做运动的,不论再忙他也会坚持。在芝加哥的时候,奥巴马也会抽出时间做一些家务事,奥巴马说那时他主要是每个月付支票、修理房子和汽车、到超市买菜,有时也会洗衣服,而洗好的衣服折叠的事则由米歇尔来做。
第二,要让孩子们感觉到被爱 奥巴马夫妇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孩子们的爱,他们手拉手滑旱冰,高兴时击掌庆贺。萨莎偎依在她父亲的腿上,观看姐姐参加的足球比赛。奥巴马夫妇对孩子们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萨莎排练舞蹈,或者玛丽娅和她的篮球队友们一起玩耍时,米歇尔往往在一旁关注她们。并在记事本上记录了很多孩子们玩耍的情形,她喜欢参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并且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作为第一夫人,米歇尔说,我已经找到了平衡点,虽然每天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我仍然有时间待在家里辅导她们的家庭作业。奥巴马很自豪的一件事是,在他竞选美国总统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居然没有错过任何一次家长会。即使家人不住在一起,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打电话保持联络。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想念和关怀,感受到彼此的心是相连的。
第三,不要溺爱孩子 玛丽娅说,她希望成为“一名女演员或者时装设计师”,萨莎则向往当“摇滚明星”。没错,她们是摩登的未成年少女,深受流行文化的影响,追求高科技产物还喜欢饶舌。奥巴马夫妇面对的一大挑战是,允许他们的女儿们尽情享受青春期的时光,同时又不会把孩子们宠坏。在奥巴马家,特权和规定同在。入住白宫的第一夜,总统给孩子们准备了意外的惊喜。她们见到了自己的音乐偶像乔纳斯兄弟,但是她们不可以在迪士尼偶像剧《汉娜·蒙塔娜》上露面。孩子们拥有iPad、照相机、电脑,但是不允许违反学校规定带着手机上学。
第四,家庭的稳定和传统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在芝加哥的时候,奥巴马夫妇的星期六总是为家庭生活保留,女儿要上舞蹈课,然后和妈妈、朋友以及朋友们的孩子一起,吃一顿披萨午餐。这些家庭传统,能够帮助孩子衡量时间的价值,并珍惜时间。米歇尔经常和女儿一起躺在床上聊天,这种日常生活可以让孩子感到放松和舒服。奥巴马家有强制的统一睡觉时间,虽然孩子们对此经常咕哝抱怨,但这能够让她们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奥巴马的两个宝贝女儿们经常向妈妈打爸爸的小报告,对此,奥巴马的反应则是“感觉很不错!”。两个女儿常对妈妈告状,爸爸又把鞋子丢在地板上了、爸爸又把牛仔裤挂在门后了、爸爸只有三双鞋,而且都旧了……
第五,立规则同时给孩子们一定通融空间 奥巴马在芝加哥的时候,有时会用小奖励的方式鼓励女儿做家务,当女儿每周完成她所做的家务事后,奥巴马会给女儿一美元的奖励。女儿所要的家务事包括自己整理床被、摆好餐桌的餐具、吃过饭洗碗、清理游戏室、将玩过的玩具摆放好、每天要练钢琴。即使在白宫,奥巴马的两个女儿也必须自己整理床铺、设定闹钟。养成自力更生的习惯,奥巴马夫妇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她们长大后,不至于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制定清晰而一致的规则,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规则是很有用的,但是还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有理由的通融。玛丽娅和萨莎知道,她们的意见会被考虑,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在所有事情上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并且她们也不应该有。
第六,孩子要学会为他人着想 为他人着想,是奥巴马家族的一贯理念。为女儿们选择和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一样的母校——西德威尔友谊中学,是因为这所学校秉承的价值观是:学生们要尊重他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第七,关注孩子的学习,但不强迫死读书 一次大女儿玛丽娅的科学考试的成绩在学校只拿到学生前27%的名次,这让奥巴马感到失望。他问女儿为何成绩这样差,女儿说,考试并没有按照学习指导上讲的去考。奥巴马问女儿,你对提高考试成绩有什么想法?女儿说,她会仔细将课本全部读下来,而不是只挑可能考试的部分来预习。在同年底的一次科学考试中,玛丽娅成绩如何呢?她的科学考试成绩进入了学生前5%的名次。为了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奥巴马夫妇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如果女儿不能选择看质量较好的电视节目,那就不能看电视。奥巴马曾为女儿玛丽娅大声朗读过《哈利波特》一书,全套7本。米歇尔也十分注重女儿的阅读,她认为儿童多阅读有利于她们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第八,设立家中纪律,培养两个女儿的独立性 家里规定:如果女儿吵架会将她们分开一段时间。当然奥巴马夫妇大部分时间是与女儿沟通,引导其独立思考而做出主张,而不是强制性地让女儿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以使孩子从小养成独立的习惯。米歇尔谈到了两个女儿守纪的一段小故事,一天米歇尔晚上要参加募款活动,临走时告诉女儿明天要早起,今晚要早点睡觉。晚上回来,女儿的外婆告诉米歇尔,当晚她和两个外孙女一起看电视,到了8点,两个小家伙离开电视,她问她们干什么去,两个孩子说我们今天要早睡,然后她们洗澡、各自回到房间睡觉去了。
温馨提示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纸上画什么画,写什么字,都在于后期的培养教育。如果孩子先天不足,或者自己实在管不过来,就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如果对孩子寄有希望,那就花点心思和时间,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孩子有天赋,家长又有经验和能力,那就给社会培养出一个杰出的人才吧。总之,有的事可以等,有的事可以放弃,有的事可以重来,而培养孩子的事耽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