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柔肝汤(孟子霞方)
【药物组成】 白芍16g,当归11g,柴胡16g,茯苓16g,板蓝根16g,败酱草16g,茵陈28g,川楝子11g,银花16g,蒲公英16g,甘草6g,生姜13g,红枣5枚。
【用法用量】 将药用清水浸泡半小时,每剂煎煮3次,每次煎煮半小时,将3次所煎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3次于饭后1小时温服。
【功效主治】 具有健脾疏肝,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急、慢性乙型肝炎,或有胁肋疼痛隐隐,或两胁胀痛不舒,中医辨证属于湿热中阻、肝郁气滞者。
【方解方义】 养血柔肝汤中柴胡解郁疏肝;当归、白芍柔肝养血;茯苓、甘草、干姜、红枣和胃健脾,此乃逍遥散抑肝健脾之意;板蓝根、败酱草解毒清热,抗菌谱较广,又兼有抗病毒作用,尤其对肝炎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银花、公英解毒清热,对多种细菌、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茵陈、川楝子利湿清热,利胆疏肝,对多种病毒、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肝胆疾患所常用。以上诸药相伍,既可以通过解毒清热杀灭病菌等作用以祛邪,又可通过健脾疏肝而调动机体抗病力以扶正,此即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实乃治疗慢性迁延型肝炎的理想方剂。
【加减应用】 若右胁肋痛甚者,可加玄胡、郁金、延胡索、丹参;若肝脾肿大者,可加炙鳖甲、三棱、莪术;若转氨酶升高者,可加五味子、黄芩、土茯苓、半枝莲;若两胁胀痛甚者,加青皮、佛手、川朴;若纳差、腹胀者,可加焦三仙、山楂、鸡内金;若体倦乏力者,可加太子参、黄芪等。本方是赵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方。临床根据病情,随证灵活加减,每获良效。
【病例详解】 洪某,女,39岁,服务员,1992年4月24日来医院就诊。患者疲倦乏力,右胁肋隐隐作痛,不影响工作。1990年9月医院体检时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89U),表面抗原阳性(1∶64)。随后又作“两对半”, 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曾服肝必复、肝泰乐、云芝肝泰、灭澳灵和复方树舌片等药半年,病情时轻时重。复诊见脘腹胀满,右胁肋隐隐作疼,纳差,体倦乏力,小便微黄,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稍数。遂以舒肝解毒汤加减:当归11g,白芍16g,柴胡16g,茯苓16g,板蓝根18g,败酱草16g,茵陈28g,川楝子16g,银花16g,公英16g,五味子11g,焦三仙各11g,甘草6g,生姜、红枣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连服9剂,饮食略有增加,照上方加鸡内金13g,继续服用。5月12日三诊,又服药9剂,饮食明显增加,有胁肋疼痛减轻,继续照上方取用。4月26日四诊,连续服药32剂,做肝功能检查:转氨酶正常(25U), HBsAg阴性(1∶8),“两对半”仅有抗-HBe阳性,余项皆为阴性。为巩固疗效,照首方去银花、公英、茵陈、川楝子,加党参11g,黄芪18g,继续服用近2个月,肝功检查均正常,“两对半”各项皆为阴性。随访3年,身体健康,复查“两对半”5次诸项皆为阴性。
【专家按语】 若见到脾肾阳虚证象者,可推导为肾精已耗,疫毒内伏,无力化解之故,用益肾精以解邪毒,可化邪于未发之先;肝硬化晚期,命火衰微,《医学正传》谓:“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以益肾补火救之,庶几可挽回若干危厄之症,然也仅冀其带病延年耳。
【药方引自】 《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肝胆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7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