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想象中的太空兄弟——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三)
本文为CCTV-10“视觉”栏目策划案兼解说词,电视节目已经于2002年暑期播出。文字版发表于《文汇报》2002年11月12日。
无论是对机器的恐慌,还是生物技术的忧虑,都是从社会现实中引发出来的。而在科幻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外星人,在现实世界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复活节岛的巨石像、秘鲁纳斯卡平原大地图案,乃至埃及大大小小金字塔,都曾经被某些人解释为外星人光临地球的证明,但是,这些解释都没有得到证实,相反,这些解释都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也曾针对20世纪后半叶众说纷纭的飞碟写了一本书,标题就叫《天空中的现代神话》,他也认为,飞碟是人们内心的集体无意识在社会现实中的投射。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吴国盛也认为:地外文明是一个现代神话。它本身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所以它是一种非科学的东西。
外星人来自我们心灵的幻象。
在电影《星球大战》系列中,乔治·卢卡斯让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外星生命。它们之间虽然有着相差巨大的外貌,但其实,他们都是地球生命的拓扑变形,他们都有眼睛,并且大多是两个;有鼻子,大多是两个鼻孔;有嘴巴,一般只有一个;有耳朵,也是两个;有的生着翅膀,也是两个。
人是按照自己的模样来想象外星人的。
正如从前,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神。
布鲁诺之后,恒星被撒到广袤的宇宙之中。宇宙从有限变成了无限,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不再是上帝授权管理世界的万物之灵。地球失去了其特殊的意义。人类不再如古希腊时期生活在蛋黄一样的被天球紧紧包围的安全的地球上,而是在无边宇宙中的一个小小星系中小小星球上的偶然生命。这使人类产生一种孤独感,也产生一种渴望与想象:存在地外生命。
科幻作品正好成为这种渴望与想象的绝好舞台。而在我们这个电影时代,这些渴望与想象又在银幕上展现为一个个栩栩如生动人心弦的现代神话。
人对地外文明的想象是与对宇宙的了解同步的。开普勒时代,人类所认识的宇宙只是一个太阳系,而且其中只有太阳和月亮具有形体,其余的行星几乎都是质点,没有丝毫细节。那时,人们所能想象的地外生命只能待在月亮上,犹如嫦娥之类的神仙。随着望远镜的发明,其他行星的细节逐渐被认识到,就开始出现火星人之类的设想。而这些设想总是被科学更加深入的认识否定掉。随着人们认识到的宇宙尺度越来越大,人们想象的外星人所居住的地方也越来越远。
毫无疑问,外星人与太空旅行常常是结合起来的。对于外星人的热情也会随着航天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高涨起来。
我们可以在科幻作品中看到这样一个过程。
世界上最早的科幻电影应该说是梅里爱在1902年拍摄的《月球旅行记》,这部片长只有20分钟的电影是根据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月球上最早的人类》两部小说改编而成的。这部电影已经有整整一百年的历史了。从今天的角度看,当时人们对未来的星际旅行的设想不仅粗糙,而且已经过时。凡尔纳所设计的登月工具竟然是大炮!电影中的月球人也显得有些滑稽。然而,这样的场面在当时不知激发了人们多少对太空旅行和外星生命的想象和热情。
一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的脚步已经真正地迈向了太空。
1942年第一枚实用火箭发射成功,1957年第一枚洲际导弹试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进入地球轨道,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环球飞行,1997年第一个航天器在火星着陆。
幻想总是走在现实的前面。
在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科幻电影中的技术发展得更快!从库布里克到乔治·卢卡斯,电影中的航天器一直是现实世界无法比拟的。而电影中层出不穷的外星人,更是不断地挖掘导演们的想象。
外星生命数量最多,形态最为丰富的当然是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卢卡斯在这些电影中创造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各种怪异的生物和怪异的智能机器或者友好或者不友好地相处,在相同的和不同的空间穿梭往来,一会儿升入太空,一会儿钻入水底,一会儿又穿过地心;他们掌握着巨大的能量,这使得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就像我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那样容易;各种飞行器在天空在地下秩序井然地游弋着,仿佛没有重力的约束。艺术家的想象力使我们超越了自己的生存常态,体验到另一种物理规律统治的世界。”
不知是何缘故,卢卡斯没有把星球大战的故事场景放到一般科幻电影中常常发生的未来,而是送到遥远的过去。不过,这与电影中的情节的确符合。因为,在这个乔治·卢卡斯的怪异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和行为方式,更像是中世纪的人类,而不是现代人,当然,我们也不希望他们是未来的人类。
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也有一些科学家把地外文明的存在与否,当做严肃的科学问题来研究。
宇宙如此巨大无边,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假设,在茫茫宇宙之中,存在类似于太阳系的恒星系,也存在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进而,应该有可能存在类似于人的智慧生命。这种推理从科学的角度看都是合理的。有证据表明,太空存在有机分子,这为外星人的存在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研究使生命过程的神秘色彩逐渐消退。虽然有关生命的许多现象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但是科学家相信,可以把生命诞生的过程还原为物理化学反应。现在科学家普遍承认,地球上的生命是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演化过来的。而智慧生命则是生命演化的较高阶段。如果存在合适的条件,比如在太空中存在一个与地球环境类似的星球,那么地球上发生过的物理化学过程就有可能在那个星球上重演。
如果所有的星球都是平等的,如果相似的物理条件必然导致相似的物理化学反应,如果所有生命的演化都遵从同一条道路,地外文明或者外星人的可能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没有人能够保证这些“如果”必然成立。
即使这些如果都能成立,地外文明的可能性是否能够大到可以和人类相接触的程度,还有很多的争议。可以说,每个人的理解都与自己对外星人的渴望相关。有一个比较符合“科学”的估算方法,叫做德雷克公式。
(德雷克公式:文明数=恒星总数×恒星具有恒星系的概率×行星上产生生命的概率×生命中产生智慧生命的概率×智慧生命进入技术时代的概率×技术时代的平均持续时间÷银河系年龄)
当然,这个公式只是指出了估算的可能性。事实上,公式里涉及的所有概率都是不可能得到确切数字的。不同的渴望会导致不同的估算,各种估算方式得到的结果在1~1000之间。
科学家也试图主动与地外生命进行联系。联系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直接送信,一是接发电报。
在1970年代,人类向太空发出了四封信,分别由太空探测器先驱者10号、11号,旅行者1号、2号带入太空。先驱者的信是一个金属盘,上面标示着地球的位置,人类文明的信息。旅行者的信是一个可以保存10亿年的金属唱片和一根金刚石唱针,唱片上录制着地球上的各种声音,地球上人类的各种语言,其中包括汉语的几种方言,还有人类的各种音乐,其中有中国古曲《高山流水》。
这些探测器在完成预定的任务之后,将永远地进入太空,不再回来。犹如一个漂向茫茫宇宙的漂流瓶,人们期待真的有外星生命把它们打捞起来,能够听懂其中高山流水的深意。
这些太空漂流瓶中的信件都是著名的卡尔·萨根设计的。
(被先驱者号带上太空的金属板)
太空漂流瓶必然杳无音信,即使地外文明能够发现它们,并且能够识别这些信件,等返回的信息到达地球,恐怕要等上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能耗越来越庞大、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人类文明是否维持到那一时刻,还是一个未知数。
科学家还试图采用另外的办法。1974年,天文学家曾经用射电望远镜向武仙座球状星团发出了三分钟的电报,这当然只是一个仪式,不可能有任何回音。
射电望远镜不仅可以向太空发射信息,也可以接收太空的无线电信息。1971年,美国航天局就试图用射电望远镜从太空电磁波中寻找智慧生命的信息,1992年,又启动了更大规模的“凤凰计划”。有趣的是,在美国政府停止了对“凤凰计划”计划的资助之后,这个计划得到了一些民间资助,其中,《E.T.》的导演斯皮尔伯格也资助了与此相关的一个项目。
当然,直到今天,凤凰计划仍然没有得到来自外星的信息。
事实上,外星人可能具有与人类完全不同的形态。宇宙星辰的状态如此之多,生命不一定只诞生在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上。生活在温度高达70℃的火山温泉中的细菌和生活在南极-70℃冰层下面的细菌,完全不具备交流的可能。对于一个环境完全不同于地球环境的外星生命,人类的家园地球可能是一个环境恶劣的地狱。而他们的星球,当然也是我们的炼狱。
在电影《异形》系列中,外星生命就是以一种非常怪异的方式出现的。人类无法与之沟通和交流。这些异形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绝对的恶。
在《侏罗纪公园》的小说原作者迈克尔·克莱顿的另一部小说《深海圆疑》中,外星人竟然从来没有现出过真身。小说描述了一只来自未来的航天飞船,飞船失事,沉入海底。调查人员根据飞船记录,发现飞船曾经接触过地外生命。调查人员不断地遭遇各种神秘的悲惨事件,而所有的神秘都来自于飞船中那个神秘的圆球。
“就人类现在所掌握的科学看,星际旅行绝对是不可能的,人的寿命和能力都过于渺小,不仅人类自身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期间到达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就是人类制造的飞行器也难以在被宇宙射线消解前做到这一点。”所以,在更多的科幻作品中,外星人不是人类在外太空发现的,而是在地球上出现的。既然宇宙已经延续了150亿年,在这么多年里,外星智慧生命如果存在,他们曾经光顾地球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地球上飞碟传说的一个立论基础。
在这方面,斯皮尔伯格《E.T.》堪称经典。这里面的外星人是一个善良的有一点法力的小精灵。虽然他的长相也说不上可爱,但是看卡通片长大的孩子们并不畏惧他,嫌弃他,而是与他成为朋友。相反,成年人出于人类的功利目的,一直对它心怀恶意。在这个故事中,科学成为一种恶的形象。因为大人们捉拿E.T.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对他进行科学研究。
法国影片《第五元素》同样将古老的传说与外空间生命结合起来。在这个未来社会中,飞行器像鱼一样在空气中穿梭,不受地心引力的限制。但是,人类的社会行为并不比现代人强。这时,人类遭遇到了某种威胁,根据古老的传说,需要由五种元素结合起来,拯救地球。最后,外形是一位漂亮姑娘的外星人,担当了拯救地球的第五元素。
在这两部作品中,外星人都是以善的形象出现在地球人中间的,恶的只是地球上的某些人。在另外一些影片中,外星人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他们来到地球,是为了争夺地球上的资源。
电影《独立日》就是这样。在这部电影中,人类需要进行一场地球保卫战。同所有好莱坞大片一样,美国又一次成为地球人的领袖,最终拯救了地球。
在《火星人玩转地球》中,外星人是一些滑稽的充满恶意的大头鬼。当然,在这部电影中,人类的形象同样十分滑稽,尤其是总统,国会的议员,以及出入白宫的要员、学者。这是一部充满自嘲精神的科幻片。影片的结尾出人意料,凶恶的外星人没有被《独立日》里人类的种种武器所毁灭,而是被乡下老祖母的老情歌震碎了脑袋。
其实,在这些影片中,无论外星人是善是恶,都是人类的逻辑可以理解的。这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类设想的外星生命,正是人类社会自己的一面镜子。法国电影《外星人》,就是直接借助虚拟的外星人,对现实的人类社会进行了反讽。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为止,地球上所有关于UFO的报告,全是不能确证的。其中一部分可以用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来解释,一部分是伪造的。
但是,艺术家的想象丝毫不受现实世界的束缚,他们还将不断地为我们展现丰富多彩的外星世界。这不仅是因为,外星人茫茫太空中有存在的几率;更是因为,人类的内心存在一种强烈的愿望:人类并不是孤独的智慧生命,在广袤无边的太空深处,有着人类的兄弟。
2002年7月3日北京 稻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