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触即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想象不能到达的地方

1 对于机器的怕与爱——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一)

中国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文明的演进正表现为工具的发展。在库布里克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一个经典镜头:原始人类的一根骨头被扔上天空,落下来的时候已经成为一架航天飞机。不同时期的工具,构成了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个台阶。

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它使人拥有了更为强大的控制物质世界的能力,使人类开拓了自身的生存空间,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一根简单的木棍,就可以使人完成徒手不能做到的事情,就可以使阿基米德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从简单的工具到复杂的机器,人类控制物质世界的能力不断地飞跃。

工具和机器是神奇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刚刚诞生的时候,给人带来的惊奇和欣喜都使人感到如神话一般。

当一种强烈的愿望不能满足的时候,人们常常幻想有某种神奇的工具或者机器能够帮助自己达成这种愿望。科学出现之后,这种愿望与幻想便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科学确实满足了许多这样的愿望。人们渴望保存自己的声音,就有了留声机;人们渴望保存自己的影像,就有了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奇迹般的机器一再出现,人们也不断地渴望着未来有更神奇的机器。这时,科幻作品就成为人们形象地表达这些愿望的一个舞台。人们希望漫游太空,就有大量的科幻作品设计出能够实现星际旅行的机器——梅里爱甚至用炮弹把人们送上了月球。人们希望进入神秘的海底,就有凡尔纳在著名的《海底两万里》设计出一个在水中航行的机器——而这个机器已经变成了现实。

科幻作品中最神奇的机器是时间机器。人类已经能够登上月球,进入海底。但是却不能到达明天,回到昨天。人们迫切地希望预先知道尚未出现的未来,也强烈地渴望了解已经消逝的谜一般的过去。

《时光机器》是今年好莱坞的新片,于2002年3月8日首映。虽然是新片,却是一个老故事,电影改编自H.G.威尔士的同名小说,小说早已成为科幻经典,已经多次登上银幕。1960年代被现代科幻电影之父乔治·帕尔(George Pal)用作了原料,1970年代还被改编为电视剧。此次重拍,以21世纪电影技术所造就的视听效果毫无疑问要远远超过前人。巧的是,新片的导演之一西蒙·威尔士正是小说原作者H.G.威尔士的孙子。

小说出版于1895年,正是这一年,电影诞生。时间机器的故事也设定在1895年。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副教授亚历山大·哈德金博士是时间机器的痴迷者,它的理论被人视为疯狂,但是亚历山大终于建造一部时间机器,并利用这个机器前往未来,在看到了2005年混乱的世界之后,又去了更遥远的802701年——他看到的几乎是人类的史前时代。

威尔士看到的未来并不比今天更好!

时间旅行会产生许多悖论。因为人不仅是事件旁观者,也是参与者。人回到过去参与过去的事件,就会使历史发生变化。电影《超人》中有一个著名的片断涉及这个问题,超人钟爱的路易斯因大坝被摧毁,道路塌陷而死亡,超人痛心疾首,这时画外响起他父亲的警告:“不要改变人类的历史”,然而,超人还是通过让地球倒转逆转了地球上的时间,让路易斯死而复生,让历史从那个时刻沿着另一个轨迹进行。

《黑洞频率》则是利用一种传统的设备实现了不同时间的信息交流。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但是相隔三十年时间的一对父子通过无线电发报机(其实是同一台)彼此接发电报,交换信息。生活在过去的父亲按照生活在未来的儿子的指点,躲过了一场场灾难,从而使历史不断地被改写。甚至报纸上的文字都在随着历史的改写而发生着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时间机器几乎是不可能的。超人即使地球倒转,也不能逆转时间。目前为止,最有可能实现时间超越的物理机制是虫洞。著名的科学先生卡尔·萨根在一部科幻小说里就利用了虫洞。这部小说也被改编成电影,就是《接触未来》。

时间旅行不仅在物理学上不可能,在哲学上也有很多困难。如果我们能够接触未来,看到那个未来,那么未来就已经是确定了的。这就是说,不论我们今天怎样选择,未来都是那个已经确定了的。然而,我们都愿意相信,我们今天的选择,我们今天的工作,我们今天的努力是能够改变我们的明天的。否则,我们的今天就失去了意义。除非像《黑洞频率》那样,历史被一遍遍地改写。而那样,历史也就不成其为历史了。因为你辛辛苦苦造就的一切,可能因为另外一个人偶然的改动,被替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电影《罗拉快跑》就形象地表述了这个观念。

然而,《时间机器》的重拍表明,即使科学否定了时间机器,即使从哲学的角度看时间机器使人类的生活失去了意义,人们对时间旅行的幻想依然存在。

总的来说,时间机器是人类的一种乐观的幻想。但是,在科幻作品中,更多的关于机器的幻想都是令人悲观的。机器不仅仅是神奇的使人实现梦想的工具,也使人恐惧。人对于机器的怕和爱是并存的。

从表面上看,机器是人制造的,也是由人来操纵的。所以人是机器的主人。在原始的作坊里,比如鞋匠、钟表匠、裁缝,的确是这样。匠人以家庭为单位工作,自由度非常大。想工作就工作,想放假就放假。有活的时候忙一点,没活的时候闲一点。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和机器处于附属的地位。

但是,西方工业革命开始出现的大机器使这样的人机关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大机器需要很多人在一起操作,不再是机器到人的家里去被人使用,而是人必须到机器存在的地方工作。于是工厂出现了。在工厂中,人的活动要根据机器的需要进行安排。人必须遵守一条条为保证机器运行而制定的操作规程,在同一个时间上班,在同一个时间离开厂房。流水线上的工人已经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机器零件。这就是所谓机器对人的异化。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最早在电影里形象地表达机器对人的统治。

虽然《摩登时代》并不是一部科幻电影,但是其中所反映的人对机器的忧虑和恐慌已经成为很多科幻电影的母题。

电影《西部世界》描写了一个由机器统治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是一个旅游胜地,但是前来旅游的重要人物都被机器人杀死,并被复制的机器人所替代。机器人要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统治世界的目的。于是人与机器之间展开了殊死搏斗。电影中有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细节。机器所复制的人与其本人在外貌上完全一致,无法区分。唯一的一点差别是:机器人不会接吻。

《西部世界》是著名科幻作家迈克尔·克莱顿的早期电影代表作,这部影片由他本人亲自执导,是首部使用电脑特技的故事片。迈克尔·克莱顿是当代科幻大师,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侏罗纪公园》就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另外一部有达斯廷·霍夫曼和沙朗·斯通主演的《深海圆疑》也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

这样一种人和机器的战争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有表现。在计算机技术出现后,机器似乎已经部分地表现出某种智能。北京时间1997年5月12日凌晨4时50分,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这一事件使人对机器的忧虑和恐惧在现实中有了更加真切的影子。

系列电影《未来战士》就展示了一个世界末日般的未来。

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人类与机器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为了在战争中获得绝对的胜利,机器派人通过时间机器回到过去,要杀死人类反抗组织领袖的母亲,未来的人类领袖得知了这一阴谋,也派人回到过去保护自己的母亲。于是未来的人类与机器的斗争在“现在”就开始了。

这个故事中同时涉及时间机器,并直接地给出了一个时间悖论。根据电影,人类未来领袖的父亲就是领袖派回过去保护自己母亲的那个未来战士。

这种人类和智能机器之间的战争在电影《黑客帝国》中达到了一个极端。在《黑客帝国》中,人类不仅完全被机器所统治,而且被机器饲养在一个个营养罐中,人类自以为经历的一切,其实全是巨大的机器母体对人类的神经所灌输的虚拟信号。这幅情景更令人不寒而栗。

而在另外一些科幻作品中,未来不仅有人和机器之间的战争,而且,人本身变成了机器,或者与机器结合起来。《机器战警》系列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未来的某个时代,洛杉矶的保安工作被某公司所承包,该公司为了节省开支,设计了一个庞大的机器人来进行治安管理,但是,这个机器人的程序还存在很多问题,还被公司中的野心家所操纵着。与此同时,这个公司还利用一位已经去世的警察的身体制造了一个生物机器,把他的全身用机器包装起来,成了一个生物和机器的结合体,并重新输入了程序。后来,这个警察大脑中残存的记忆唤醒了他的人性,经过艰难的搏斗,他消灭了那个庞大的机器人,除掉了公司里的野心家。

在《未来战士》《机器战警》和《黑客帝国》这类电影中,机器不再是人类驯服的工具,而具有了某种主体意志,并且,这种主体意志与人类的利益是相敌对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人类对技术本身的态度。

尽管科学家与哲学家对于计算机是否能够具有相当于人类的智力还在争论之中,而早在1950年,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已经在小说《我,机器人》中建立机器人的伦理规范了。阿西莫夫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或任人受到伤害而无所作为;

第二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与第一、第二定律相抵触。

在《机器战警》中,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三定律的某些影子。

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以夸张的笔法表现了具有情感的机器人与人相处时所面临的困境与尴尬。

爱德华是一个发明家精心设计制作的模拟人,他具有人的外貌和一颗善良的心灵,但是唯一的问题是他的手——一对灵巧无比的剪刀,因为他的创造者还没有造好他的双手就死去了。爱德华隐居在一个神秘的古堡内。后来被好心的佩格发现,把他带回家来。爱德华成了一个优秀的园艺家,也成了一个优秀的理发师。之后,爱德华与村里的人们发生了一系列感情纠葛。但是,爱德华的手使他不能与所爱的人拥抱。后来,爱德华又逃离了人群,重新隐居。

这个故事与《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在情节和主题上有惊人的相似。如果出现了一种具有人的心灵和感情,但是不具备人类外貌的一种特殊的人类——无论是机器人,还是生物技术造就的怪人,人类该如何与之相处?

工具和机器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使人类具有更大的控制物质世界的能力。同时,也使人类自身可能遭到的伤害更大。这就使人类对于机器的感情在敬与畏,爱与恨之间徘徊。人类对机器的怕与爱将是科幻作品的永恒主题。

2002年7月2日北京 稻香园

附记: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央视十套)在2001年成立之后,创建了大量新栏目。“视觉”是其中之一,主创班子同时还制作央视的一个电影介绍类的节目,所以“视觉”也定位为电影节目,以科教片和科幻电影为主要对象。

我是“视觉”最早的总策划,参与了“视觉”创建时期从样片到试播的全部过程。节目最初设计了好几种形式,最后决定采用演播室嘉宾对谈加电影剪辑。“视觉”早期的节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教片,比如当年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科影厂)的科教片《昼夜节奏》,另一类就是科幻电影。我的职责是策划。首先根据影片决定话题,然后选择嘉宾,根据影片内容和嘉宾的背景设计问题,当然,这个次序有时候是反过来的。最早的几期片子我下工夫最多,印象深刻。

“视觉”播出的第一期节目是《小宇宙》(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法国大师雅克·贝汉(Jacques Perrin)的作品,我们当时是购买了影片版权,所以可以全片放映。后来在国内出DVD时,片名改为《微观世界》,其实这个片名不好,因为一般而言,从物理学的意义上,微观世界指的是亚原子层面的世界;从生物学的意义上,也是指细胞层面上。但是电影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从哪个角度,都是宏观世界。另外,原片名中的cosmos,是指动态的有生机的宇宙。所以我们直接翻译成小宇宙。这部电影与中国传统的科教片非常不同。首先是题材上,没有讲声热电光之类的高科技,而是博物学;其次在内容上,只在片头有一句台词,没有宣讲任何生物学、生态学之类的科学道理,只是把昆虫世界的生活记录下来,放给人看。几乎就是个纪录片。我建议从博物学入手,谈生命的平等,非人类生命的意义。当时博物学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刘华杰刚刚开始主张恢复博物学。我建议邀请的嘉宾是作家毕淑敏,我看过一些她关于珍爱生命的文章,非常有共鸣。那期节目非常成功,后来还多次重播。

早期我们从科影厂的资料库里找了一些当年的老科教片,构成了我们最早的片源。有一部科教片叫《昼夜节奏》,是科影厂十几年前的老片子,讲昼夜更替时,花草鸟兽随之变化的生活形态。有很多植物,夜里是把叶子合上的。麻雀和猫头鹰,一个睡觉一个起床。大自然都响应着昼夜的节奏。这部电影的确让我想到很多问题,给了我很多灵感。我最后建议的嘉宾是叶小刚,音乐家。请音乐家来谈节奏,谈生命。

有一期是谈武汉电视台赵致真先生制作的《宇宙》,请了住在上海的哲学家赵鑫珊先生。有一期讲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片子,我们从上海请来了杜雨苍先生,他是当年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科学家之一。

另外一半是科幻电影。对于科幻电影,早期策略是请科学家,有一个讲恐龙的电影,我们请了古生物所的徐星博士。有一个与DNA有关的电影,我们请了杨焕明。不过,逐渐节目组发现,科学家普遍讲得比较深奥,人文学者则能深入浅出,所以后来的嘉宾,科学家就越来越少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领域的嘉宾可能是最多的,江晓原、刘兵、吴国盛、刘华杰、吴岩都做过我的嘉宾。不仅是因为我熟悉这个领域,也恰恰是由于,正是这个领域的学者,既了解科学,又具有人文情怀。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期介绍非洲大草原生物更替的纪录片,我请了董光璧先生做嘉宾,他在节目中谈到了一个观点,对我影响很大,他说,“从长时段去看问题”。任何一件事,放到一个比较长的尺度去看,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阐释方案。我后来强调“历史依据”,也是从这里引申出来。

国产老电影我们都获得了免费的授权,可以尽情使用,整个一期节目谈一部电影都没有问题。但是国外大片,未获得授权,我们在一期节目里所能引用的一部电影的片长是有限制的。节目开办之初,做样片的时候,我们曾经大手笔地付了几部电影的版税,可以尽情剪辑。节目进入常规之后,就不能每天过节了。我们的对策是制作专题,比如,记忆能否复制?我们找几部与此话题相关的电影,其实,是用电影镜头来诠释我要讨论的问题。问题范围很广,涉及科学与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里的三篇策划案都是当时“视觉”的特别节目,就是没有嘉宾,只有一个主持人间歇串场,全片都是电影拼接在一起。这部分实现了我当年的一个愿望,用视觉语言做影评,用电影镜头给我做注脚。

我大概于2002年末逐渐退出“视觉”,返回校园。其间,我还曾经分身到为央视十三套开播做热身的央视一套整点新闻两点档的五分钟“科技新闻”板块做了几个月的主编,策划了当时在北京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全程报道,把一个冷消息炒成了热点。几乎全国的电视台都跟着我炒,平面媒体也都跟进。炒霍金、炒纳什,炒菲尔茨奖。大会开始前一个月,每天放出一两条与大会有关的消息,大会开始前一个星期,密度开始加大,直到大会开幕当天,五分钟全部是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进行中,每天都有N条大会消息,直到大会结束,仍然还有余音。大会期间,我还策划并实施了杭州采访霍金,首都机场截访纳什两次活动,这是我的得意之作。我为霍金写的解说词“他的身体被束缚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则延伸到整个宇宙”在央视播出之后,很快我就听到,全国各电视台都在重复这句话。但是,电视是一个只释放不吸收的行当,很快我就感到才思枯竭,无话可说,没话找话,新闻节目更是如此。于是急流勇退。

不过,我与视觉栏目组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此后也还经常为栏目推荐嘉宾,偶尔重操旧业,写几集策划案。

“视觉”于2004年改名为“第十放映室”。“第十放映室”于2013年7月停播。不久后,在优酷满血复活。主创人员不变。

“视觉”以及“第十放映室”的主创人员如下:制片人屠小文,她的自我介绍是屠刀的屠,没有文化的文。撰稿兼策划曲新志,画外音龙斌,主持人王玲玲,制片主任朱艳群。刚刚打开优酷上的第十放映室,发现一直在幕后说话的龙斌出镜了,而且,头发白了。

2014年3月18日波士顿 格雷花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