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刘禹锡
忆江南
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1]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2]独坐亦含嚬。[3]
【赏析】
春天就要离去了,为何要对洛城人致以歉意呢?那是因为洛阳的歌女最美丽,洛阳的歌声最动人,她们的生命只有在青春年华时才能绽放,一朝春尽红颜老,就只能落寞凄凉地度过余生。自古美人伤迟暮,不许将军见白头。春天的离去会让美丽的女子触景伤情,不由地感叹自己的青春也将如逝去的春光一样慢慢老去,何况还落落独坐,无人欣赏自己娇媚的容颜,春天当然要对洛城人致以歉意了。
但春天真的是在致歉吗?随风摆动的柳枝好似远处友人挥舞的衣袖,兰花上的露水有如临行时沾满衣襟手帕的清泪,究竟是谁将要远去,是春天吗?如果是,她为何做出代表送行之人的举袂沾巾呢?春天当然不会远去,她还会回来的,正如弱柳与丛兰,虽然将要换一副模样,但却始终都在这里,来年还会重生重开,可人还能再回少年吗?春天永远是洛城的主人,美丽的歌女只能是这里的匆匆过客,她无法送别春天,只有春天在冷酷地向渐行渐远的她挥手致歉。
旁注: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文与柳宗元合称“刘柳”,诗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注释
[1]谢:致以歉意。
[2]裛(yì):同“浥”,沾湿。
[3]嚬:皱眉。
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赏析】
传说大舜南巡至湘水流域的苍梧,不幸卒于此地,就葬在湘水边上的九嶷山。他的两位夫人,也就是尧的女儿娥皇、女英闻讯赶来,但却没有见到夫君最后一面。二人在湘水边痛哭不已,泪水打在江边的竹子上,化成点点斑痕,这便是今日的斑竹;而娥皇、女英最终也沉河自尽,化作湘水女神,成为楚地之人祭祀不绝的湘妃或湘灵。屈原《九歌》中的名篇《湘君》《湘夫人》便是祭奠她们的乐章。
刘禹锡就是在借潇湘二妃的故事抒发自我情绪,沉江后的湘灵弹出的瑶瑟之曲当然饱含哀怨,在行吟泽畔遭遇放逐的楚客屈原听来当然怨意更深,从而写下迷离凄美的诗篇。刘禹锡此时正遭遇着类似屈原的经历,他被贬到了朗州(今湖南常德),也在潇湘之滨徘徊惆怅,因而二妃与屈原共同投射在自己这位楚客身上,就又被抹厚了一层哀怨之情。不过刘禹锡的内心还是平静的,深夜的明月照在自己的身上,也曾照在过二妃与屈原的身上,在这绝对的永恒面前,一切都是公平的,一切又都充满着希望,尽管身边无人,但至少还有一片透明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