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是党的政治优势所在。社会主义中国大学历来把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理念和原则。价值取向指引着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在一般意义上,价值取向的确立既来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同时又受到社会实践的影响和制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高校,对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和把握是治校、兴校、育人之本。从文化根源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理念和原则确立的价值取向,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资源的批判继承。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
面对当下多元思想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十分必要。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道德文化教育,它构成了中国教育传统的特质。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本身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以及良性道德品质的形成。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发轫于先秦,经由夏、商两代,到周朝时期“六艺”教育已比较完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精彩纷呈,孔子创“仁学”,墨子论“兼爱”,老子说“无为”,孟子谈“存心”,荀子讲“隆礼”。汉代的董仲舒和宋代的朱熹,将儒家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发展到顶峰。对以儒家道德理念为核心的中国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有侧重地选取,应该成为目前高校德育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一、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一)核心是经学教育
无论是哪个时期的教育,价值观都是教育运行发展的精神核心。经学教育是古代社会统治阶级宣扬推行儒家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经学也就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述之学。西周确立为“六经”,始见于《庄子·天运篇》,分别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和《春秋》。到了西汉时期,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动,确立的经学教育内容包括“五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经》《春秋》,后又演变为“七经”,在原来“五经”的基础上加上《孝经》《论语》。到了唐代又扩充至“九经”和“十二经”。宋代更是发展为“十三经”。也正是在宋代,经学教育愈加成熟。经学的内容包括四书、五经,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经学作为古代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具有众多统治者需求的价值观念。比如《春秋》中强调重视国家统一,不能分裂的观念;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观念;如“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的忠君思想。这些内容也成为人官入仕的标准。
(二)原则是德育至上,追求“圣人”境界
中国古代历任以儒家思想为治理思想的统治者,无不重视道德教育,宣扬道德至上的观念。在传统儒家的教育内容上主要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二者中,道德教育是第一位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这里的道即属道德的范畴,如“仁、义、礼、智、信、文、行、忠”。“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董仲舒《举贤良对策》)同样,儒家哲学思想中提倡不断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并将此视为儒家学说的精神实质所在,这里不难发现“圣人”的处处存在。也能感觉到“圣人”观念的强大统摄力。“存天理,灭人欲”,“未有天地先,毕竟是先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朱熹《朱子语类》)儒家的“圣人”境界是一种具有纯粹道德性质的范畴,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具有超越现实的文化倾向;但这种超越性又不脱离于现实,表现为对现实人生的觉解。
(三)途径上重视多种方式
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实现有一套系统的实施教育的方法。总体上看,注重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教化,也注重自我克制、自我认知、自我感悟等自身修养,并力图二者的结合统一。学校方面强调“天地君亲师”,“教不严、师之惰”。家庭方面注重家训、家规、家仪和家教。在社会教育方式上,设礼部、“三老”,分别是专司教化的官方机构和官员;乡规、宗规;发布诰诫、圣谕;祭祀仪式;蒙童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在环境的教化和自身修养上强调天人感应,“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提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二、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性
(一)方式单一,灌输为主
灌输式也称为注入式,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单向灌输,强调把古代社会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文化内容传给教育对象,并通过训练、考试、惩罚等方式巩固和强化。灌输式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当时受生产力发展所限,知识还掌握在少数特权人的手中,这些人通过设立规模不大的学校、私塾来讲授这些知识,这就是早期的灌输式教育存在的土壤条件。这种灌输式教育忽视对人的个性的尊重,而个性影响人格,人格对人的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不可估量。灌输式教育也忽视对人的探索能力的启发和创造力的引导,也没又给人留下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其实孔子在教育方式上就对这种灌输式有过一定程度上的变通,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由来。在《论语先进第十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孔子并没有教条地就问题回答问题,而是针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做出了不同的回答,这即是以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来传授知识。
(二)否定人欲,排斥现实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在道德本质上强调精神对物质的超越,道义对功利的超越,理想对现实的超越,从而以天理否定人欲,以道义否定功利,以理想代替现实。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论语集注·先进》);“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浃作乱之事”(《礼记·乐记》);王阳明:“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传习录》)。这些大儒和他们的封建统治者都将精神和物质、道义和功利、理想和现实绝对对立起来,把道德看成是脱离物质利益、否定物质需求的必然结果。这是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禁欲主义,成为束缚人民思想的精神枷锁和强化封建礼教的工具,因而也受到了当时以及后来的一些进步思想家的批判。比如“永康学派”(也称“事功派”)的创始人陈亮说:“自道德性命之说一兴,而寻常烂熟无所能解之人自托于其间……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日‘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判书而日‘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龙川文集·送吴允城运斡序》),“才者以?弛而弃,不才者以平稳而用;正言以迂阔而废,巽言以软美而人;奇论指为横议,庸论谓有典则”(《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陈亮这种义利并举、讲求实效、重视人欲功利的精神在那个时代确实留给我们一份宝贵财富。明末思想家顾炎武:“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卷七》)的总结一针见血。可见当时的传统道德教育排斥人欲、耻言功利、高谈理性,轻视实务之风气遍及天下,影响深远。进步思想无法成为社会思想主流,以否定人欲、否定功利为道德本质的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这种道德观中道德被看成无须主体思考即可确定的超越功利、摈弃欲望,无视个体情感、个性人格兴趣爱好的天理良心。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发展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及其群体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或政治观点对其社会成员施加的有特定目的、计划和组织的影响,从而使这些成员能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特定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化解社会矛盾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宏观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中国国情及民主和法制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以讲求团结协作、尊重关心理解他人,讲求集体荣誉和贡献,关心社会公益事业,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及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集体主义教育;以世界观、人生观、科学信仰相结合的人生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的理想教育;以培养优良传统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道德评判能力的道德教育;以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为内容的知法守法教育;以培养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的国防教育;以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的民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育中既要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继承、弘扬下去,又要借鉴吸收其他国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经验,以及一切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的、有益的文化思想。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论、主体论
1.本质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对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性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根本性理论命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立论之本,不仅在学科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在实践上也客观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方向。直到现在,各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还存在各种探讨,有形态性说、政治性说、实践活动论说、灌输论说、意识说等等。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入学的学理探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以促进入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化方式存在的。这种本质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化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依据和价值是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自身为对象,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向度,也就意味着必须考虑到个体存在方式上的差异性。这种个体的差异性客观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还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要紧密结合。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把个体人塑造成预先设计的样式,而是要启迪人,开启个体的心智,使人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从一种自发状态转向自觉状态再到自由状态,从而不断地超越自身。只有这样,个体的人才能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具有工具性和阶级性。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征,但是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治理的工具之一,都认可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整合的一种相对于军队、法律等硬权力而言的软权力。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是非强制性的,是教育主导者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传播和引导,使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按照教育主导者的意图和目的进行思考和行动,最终实现教育主导者的教育目的。所以,在这里又看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一定的阶级、政党等利益集团服务的,有明确目的性和价值取向,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会在教育的过程中把统治阶级的社会主导性价值意志转化为社会成员认同的个人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特性,使得任何所谓中立、企图淡化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的做法都是危险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范式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强调以人生存发展的价值化存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价值。
2.主体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问题是一个存在诸多争议的学科前沿问题。之所以要研究主体问题,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引入与研究,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会克服把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割裂开来研究的思维定式。一般意义上,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调控与实施者,其最根本的特征也就是其具有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矛盾中表现为具有计划性、主动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具体为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比较来看,具有现实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综合性特点;从时代角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活动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素质普遍得到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强弱,还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动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还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导性地位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发挥的影响、作用与效能客观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功能性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功能性可以分为教育功能、协调功能、管理功能和研究功能。具体说,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按照一定教育规律和目的,依据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和品德状况以及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启发、熏陶、诱导和说理等方法所进行的思想转化和人格塑造;协调功能指教育主体运用各种手段,协调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教育力量和因素关系,统一认识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管理功能指思想教育主体运用目标、计划、组织和制度等各种管理手段所进行的教育塑造;研究功能指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本质和规律的总结、分析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培养思想品德高尚的人才,为这些人才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可以说,正确、全面、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最为重要的基础。
(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视
虽然国外没有专门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一个名词性的定义,但许多国家却一直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各国社会公共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所特别重视。各个国家也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之路。要研究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欧美与亚洲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理性总结它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经验,取长补短;再通过理性、具体的分析,细致的比较研究,批判性的借鉴,进一步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快速发展。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1.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参考
(1)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并没有给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准确统一的定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客观存在的,它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融入公民教育、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历史教育、法制教育之中的,是一种间接的、渗透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贯穿于人们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表现为教育内容的隐蔽性,教育途径的隐蔽性,教育队伍的隐蔽性,教育方式方法的隐蔽性,教育表现体系的隐蔽性。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需要的道德规范、价值原则、做人的道理等通过广泛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以宗教信条的方式灌输给高校学生,同时通过历史文化遗产教育、国家发展前景教育等宣扬美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爱国主义教育是美国最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教育途径上,美国高校以美国文化和人文社科类为主的通识教育课程间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教育队伍上,活跃于课堂的牧师队伍在传播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方法上,细致设置通识和专业课程,通过美国历史、公民与法、西方经济学、大学生生活导论课、职业道德和社会研究等课程的教学间接对美国大学生进行美式资本主义教育。在教育体系上,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齐抓共管的合力。美国是一个历史不是很长的国家,在其二百多年历史发展中,美国一直非常重视其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发展传承。在其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特别强调宣扬美国式政治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尊严,承担道德选择责任等。以道德认知为主,美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由道德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开始,形成了种类繁多、方法各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道德认知模式、价值澄清模式和社会学习模式。道德认知模式采取渗透于社会学习、法律教育学习、心理学教育等课程领域的隐性活动,让学生参与道德发展过程;价值澄清模式强调以生活为中心接受现实,进一步思考、选择、培养个体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受教育者获得最适合和清晰的个人价值观;社会学习模式主张通过净化社会环境、关注大众传媒对人品行的各种正负效应,树立现实榜样来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但无论哪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传播美国式意识形态,培养符合现存社会政治目标和社会制度的人。
(2)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本土的神道教理论教义和武士道精神以及外来的儒家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想。这充分诠释了日本善于消化和吸收他国文化的民族特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杂糅化。日本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高度重视的,认为道德教育是关系日本未来命运的关键,因而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同时也极其重视传统的人格教育,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人成为具有自主意识和自制能力的人,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善于运用茶道、和服、樱花节等传统文化,陶冶人的性情,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在教育的途径方式上重视客观教育环境的影响,综合运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手段。其中在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丰富家庭基础文化和道德教育及家人基本信赖关系的教育,还通过家庭教师协会等开展家庭教育的学习、讨论、交流,进而提高家长教育的能力。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上,侧重于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塑造,设置规范的、各学科渗透的道德课,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上,倡导企业教育。日本的企业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包含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教育。这里面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很多,如忠诚、团结、协作、恪守职责、勇于奉献的群体价值观精神。在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上,社会机构、社会组织承担了针对全体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日本有公共图书馆、青年之家、市民会馆、文化会馆等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其中日本特有的,进行学习、教育和文化娱乐的社区教育综合设施是公民馆,除进行职业教育以外,还实施公民教育。这些社区通过开展宣传,举行各种社区活动,通过隐形的“无意识”的教育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在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上,日本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政治领域被视为与官僚、政党、利益集团并列的势力。日本的教育决策者在决策中会充分考虑大众传媒反映出的各方意见和利益要求。大众传媒也主动地注意表达社会各种团体和国民的利益要求,反映并评论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因而大众传媒对于广民众政治水平和道德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3)德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加强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加深学生理解民主制度和社会基本价值的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崇尚人性、民主与自由、有自尊心和责任感的自由的合格的公民。二战以后,为了消除纳粹遗留下来的极端法西斯主义,德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宣传自由、民主、人权的思想,实行民主化、自由化教育改造,就是用西方的民主观和价值观对德国大众进行再教育。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学校承担着灌输基本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提高学生个体思想道德境界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德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做了系统的设计。在内容上,德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思想教育,以诚实、尊严、责任感等品质为主的道德教育,以民主、自由、平等、和平统一为理念的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传统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这其中的重点放到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上来。对学生进行资本主义基本伦理道德观念教育,强化对学生精神的陶冶和人性的磨炼,并创新教育载体和手段,应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教育形式上,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自由价值观等渗透融贯于文学、历史学、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各学科、各专业。精心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特别注重考试环节,严格制定考试规章制度,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德国高校中,承担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普遍是由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合理知识结构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组成,这些学识渊博、思维严谨、心思缜密的教育团队能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并累积知识。德国高校通过社会团体、公共机构和大众网络传媒,随时向学生灌输德国式民主观、自由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规范和社会原则,随时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社会教育实践。
2.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可借鉴之处
总的来看,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之中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和有利于本国的意识形态。总体上来看,呈现了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重视政治功能,倡导爱国主义,抵制马克思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的抵制是具有阶级特性和政治目的的,这与我国的基本制度和国情是相悖的,不能为我所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也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阶级、民族倾向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认识到,要团结凝聚人民只有提倡爱国主义,才能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寻找到最佳平衡点,因此各国思想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主旋律,这种爱国主义的教育是大张旗鼓地展开,通过大力宣扬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对国民进行全方位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而其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抵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则具有隐性的特征,在传播灌输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肃清敌对意识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讲究层次性与连续性。西方国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会根据受教育者不同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来制定差异化的教育目标,强调使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循序渐进地来分层次教学,建立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把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因材施教。第三,转向重视道德教育,并向传统道德回归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也一度在过度追求物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功利效益为标准,忽视了道德原则、道德知识和道德的根本价值,也忽略人自身德行品格的培养。但随即出现的忽视品德教育造成的社会危害,使得各国不得不重新重视道德教育。各国重新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克服个人利己主义和相对主义,进行道德重建。第四,在价值观的教育上,强调个人主义自由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认同并重。追求权利、地位、自由的个人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等更加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讲求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强调为公众利益而学习的集体观念开始盛行。共同社会价值观特别突出了国家至上、家庭为根、关心扶持、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内容。强调社会价值观是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补充,是一种个人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认同协调发展的价值观。
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认真总结这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吸收有价值的理论,再认清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继承并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将极大地有利于优化和提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首先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环境的综合效应。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对培养拥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的高校可以通过优化学校物质与精神校园环境,通过校园文化陶冶学生心灵和行为习惯。同时开发校园古典式的建筑、塑像、道路等,用物质精神感染学生的传统民族文化气质,提升道德精神境界。其次,要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显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对于宣传与灌输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用明显,但内容单调,容易让人厌烦。隐性教育恰恰克服了因说教、灌输而引起的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但隐性教育又缺少系统理论教导性。只有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地统一结合起来,并运用多种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服务实践相互融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从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作用。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的系列课程,把传统文化的精华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经典所蕴含的文化精华,明德修身,健全现代道德观境界。同时学校也要及时组织学生反思现实中的各种道德现象与问题,引导他们做出道德判断,并在判断中明确道德价值标准。
二、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所在。中国广大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为立人之本、兴校之本、育人之本、教学之本。可以说“以人为本”治国方略的理论支撑之一就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影响很大,每一个阶段或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相应的时代特征。要创新研究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必须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提供借鉴、参考,并以此来改进、加强和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回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大体经过了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的分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两个大的时期中又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
1.1949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土改”“三反”“五反”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其中也包括对高等学校旧制度的改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肩负起改变旧思想、树立新思想,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的重任。当时的“共同纲领”和“过渡时期总路线”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强调要特别加强高等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肃清一切反动错误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点,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大批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人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政治理论课,并将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运动相结合。奉行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实施以马列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以爱国教育和阶级观教育为重点的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这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促进了高校青年的政治观的形成,也在教育层面对稳定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用政治运动方法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造成了思想混淆,这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从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提出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开始陷入了阶级斗争之中。“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林彪等反革命集团一方面阴谋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篡党夺权,而另一方面,又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破坏性的打击,推行“左”的路线,提出“提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等错误的教育目标。破坏优良传统,摧毁教育机制体制,严重毒害了学生的思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停滞。虽然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紧接着的“两个凡是”错误方针使思想政治教育仍徘徊不前。但这种徘徊毕竟不是倒退,这个时期客观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和教育改革积累了经验。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也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发生了变化,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领,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转到了服务“四化”建设的总目标上来,正确地定位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地位和作用,尊重规律,科学、合理地为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为此,这一时期一系列文件也相继颁布,如1980年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1985年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7年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这些制度在此阶段从政策、内容、方法等方面保障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再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十六大,直至十七大、十八大,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到改进、加强、创新发展阶段。各高校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切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培养新人,并纷纷设立研究机构,使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法制化迈进。但也一度出现了共产党“僵化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异化论”等错误思潮。国家为此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各高校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精神,坚持党的原则教育和基本路线教育。
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党中央总结经验教训,为扭转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期间最为重要的一个文件就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个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件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全面阐述了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要途径和措施。随后,各地方和高校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比如在党建上落实校长负责制,当然这要坚持在党委的领导下。这种机制以党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客观上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有益于深入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从而使党与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对学生进行近代史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教育;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倡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等等。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突出强调德育的重要性,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突出以创新改革为核心的新时代精神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运用网络等新兴传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教育水平。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明显得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的深思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是由单一走向整合的转变过程。其中有正确的时候,也有错误的时候。我们要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历史的教训,促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的历史启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正确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构成社会发展的中心内容。顾名思义,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的本质,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所以坚持正确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就是坚持以高校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就是要重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煮的素质的提高。过去,我们一味地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长期忽视对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必须持续不断地对其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法律素质进行先前教育。必须首先提高其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等,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大学生的素质提高才是根本需要,重点就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
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自觉性社会服务意识的大学生,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而且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沿着正确的教育方向前进。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就是要正确科学地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和贯彻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就是要坚持把握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辩证统一。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表明,只有坚持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正确的辩证统一,才能有效地引导当代高校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多有益的贡献。
3.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和尊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激发创造性,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实际和发展实际,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归宿,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手段,注重学生的人性认同,注重学生的人格尊重。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更多人性的色彩。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达到的效果。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行动指导,以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教育实践相结合。以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为原则,深入细致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同时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切实有效地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现代大学生构筑人生理想提供思想支持、理论支持、时间支持,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和政治诉求的和谐统一。
4.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阶段、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的关系。高校教育中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条件,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的总结和精练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本质、目标、任务等相融在一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中的体现和反映。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阵地和主导力量,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营造的氛围,客观上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建设也需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巩固和发展。现在每个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把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作一个重点问题来探索和研究,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性和能动性作用。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倡导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发展趋势
(一)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
纵观中国现当代教育发展历史,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党团结进行伟大斗争的中心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则是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世纪的今天已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保证。各高校也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治校之本、兴教育人之本,将其视为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导向、动力和保证,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目前,在高等教育层面上,我国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阶段,这个阶段也是由规模扩张走向以提升质量为主的阶段。这种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由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为主的发展态势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提出了新的思路和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传统的思维方法、运作模式和措施势必要进行改革,这就要求高校要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做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思考和理性决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本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的精神。
(二)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境界
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做法和经验是值得反思的,表现为:教育缺失,忽视素质教育,过分看重分数,教育缺腿明显,对学生期望过高,将压力无形中转嫁给了学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有时超越现实需要,超越学生的承受能力,把带有缺陷的、具有强化性的教育愿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要求以及教育的心理缺陷,通过各种途径转嫁给学生,用强迫成才成功的、脱离实际的“远、大、高”等目标要求学生,甚至强迫学生接受所谓的必需的教育,而与学生平等沟通不够,给予民主理解不多。长此以往,致使一些人产生心理畸形或人格缺陷。最为普遍和“理直气壮”的现象是在很多高校存在着用专业学习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解决实际问题代替解决思想认识,用约束管理代替思想引导,用物质奖励代替精神鼓励,用实践活动代替理论教育等等。其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境界是管用有效、协调和谐。随着高校办学形式的高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层次获得不断地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人事分配制度。这使得高等教育出现了入学水平的大众化、人才流动的国际化、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和教学手段科技化的局面。可以预测,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将更为猛烈多变。所以,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管用有效、协调和谐的境界,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新形势,认真研究新问题,积极应对新情况;还应该总结新经验,树立新观念,构想新内容,寻找新途径。
(三)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地尝试着实行改革,并在持续不断的改革中加强,这种改革和加强客观上又不停地务求落实与创新,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主流朝好的一面发展。当然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有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科学的事业,一门职业学问,一项专业的艺术,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和鲜明特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一个天天说、月月讲、年年谈的老话题,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和标签。应该说着眼于理论、观念,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方法等实实在在的创新才是最有价值、最重要的选择。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内涵至少包括:
第一,观念的现代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最先表现为观念的持续更新,那就是要形成符合当前时代进步、发展和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需要的谋划、实施和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新观念。这种现代化新观念包括: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战略位置,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保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的战略工作观;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和一门艺术对待的科学工作观;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效益质量的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质量工作观;重在建设、重在发展、重在创新,力求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大政方针的规范工作观;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员工作观。
第二,途径多样化。客观上有多少影响高校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因素和渠道,相应地就会有多少对应的解决措施和教育途径。纵观现在高校的实际情况,措施途径的选择足够多。比如,学校各级党组织的党团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以及各种社团和学校思想教育的咨询研究等。但无论是哪种途径或措施,最终的结果都会让他们实现认同、接受、内化、践行的转变过程,都是从多途径、新途径、好途径探索的过程,都是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入大学生的头脑。最后,实现途径的多样化还要特别注意投入的问题,即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进社团、进社会实践、进网络的时候要舍得投入,不能因为短时期的收益不足而放弃投入。
第三,内容整体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方向是将科学性、思想性、丰富性、规范性、创新性相统一整体推进。既要达到教育内容定位准确、安排富有创新性,还要达到教育内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民族文化、形成科学体系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教育的核心内容要相对明确。同时相关的内容要有机结合,使得整体内容成为一个系统。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这些思考之上担负起责任,建立起方向相一致、目标相一致、规格相一致、要求相一致的合力教育和管理机制,从而力争使得各高等院校各有优势、各有专业、各有特色,学生各有专长。
第四,人员专业化。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应该是政治上坚定、业务上精湛的专业化、学者化人才。专业,意味着高质量,也体现着主体的不可替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的是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它负责解答昨天、今天和明天关于世界与人生的问题。解决的是大学生面对社会与人生的问题,面临的是不断地发展、变化与研究探索,这一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拥有广博、深厚的学识基础,拥有实操的技术能力,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专业化明确了指向,即要向事事业型、开拓型、务实型、复合型发展。在高校中,从校领导、院系的主任院长,到每一个普通的辅导员、班主任以及授课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教师,都应是非常乐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有相应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专家型人才。每个思政教育者及其代表的群体都应该有各自的工作特色和突出业绩,都应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和标志性研究项目的课题、著作、调研报告,并有奖项。
第五,考核综合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想使其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就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体系更加完备,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并使考核手段、方法更加综合化。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趋势正在由传统的随意型、被动型向规范型、创新型过渡。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着眼于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形式和管理目标的科学化。至于考核的综合化,可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成绩、思想素质、日常表现以综合测评的形式,统一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考评体系中,或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育实践环节不仅与理论课堂衔接,还要与党团、社团活动有机结合。总之,在保证考核评价体现学生个性发展、体现民主参与过程、体现评价方式层次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建设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综合工作机制。
(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世纪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些先进的理论反映着当今时代的主题,体现着新时代的精神,展现出信息时代的特征,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偏离方向,保持魅力和作用。
二是必须学会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竞争中,在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前提下,面向世界,站在国际化的高度,坚信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传统文化的发扬,坚信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的。同时,还要学习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教育成果,合理接受其他国家公理性的价值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国际接轨,在与各文化教育发达国家相互竞争中,长期共存,双赢共利,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品德素质。
三是必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着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个中心进行不断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导向和思想动力保证,反过来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条件。现如今,面对持续不断进行的改革,面对社会状况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情况下,高校要向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改革其原有的教学科研工作观念、内容和方式,一切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为目的。
四是必须正视新时期新阶段高等教育飞快发展、办学规模持续扩大、教学质量深化提高、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要更新落后的教育观念,改革过时的教育内容,扬弃陈旧的教育方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环境、内容、任务和对象的变化去探寻新的理念,研究新的思路方法,总结新的经验对策。
四、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保障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总体上要力求把握“三个统一”、明确“四大特性”和达到“五项要求”。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总体上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才能实现教育和谐,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统一;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和意义,才能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保障制度建设不断顺利进行;才能使得作为受教育群体的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一)把握“三个统一”
这“三个统一”分别是:第一,主旋律、多样化的统一。在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中,任何时候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都要旗帜鲜明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但在紧抓不放之时,还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多种多样的形式;在信息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善于运用新载体、新手段开辟新途径。在采用新教育形式的时候,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对其管用有效、受益多多的方式。第二,远目标、近距离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讲远大目标、战略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杜绝动摇信念、淡化理想、远离崇高的放弃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软着陆的过程,理论要讲清、讲明、讲透,要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感召力、说服力、激励性、鼓动性,注重倡导奉献和付出。要讲贴近学生,贴近教学、科研、生活、实践的内容,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深入学生心灵,提倡近距离沟通。第三,高效益、低成本的统一。在今天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育者都是怀着一颗热爱、执着之心在做这项工作,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充满了责任感和事业感。但是光有决心和感情是不够的,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讲求的是效益的最大化,即使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例外。换句话说,如果不能产出良好的效益便不会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当然我们是在理智的前提下考虑效益化的问题,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不是一个单一的经济性的指标,毕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通过精神生产产出精神产品,这种效益更多地表现在大学生的品德知识素质等综合指标上。然而低投入、高产出,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是不能操之过急的,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往往欲速不达。总之,还是应该从成本预算的角度核算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
(二)明确“四大特性”
一是党性,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坚持住党性的原则、思想性的原则和方向性原则,坚持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指导地位,坚持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内容,践行“中国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坚持在明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问题时,把党性原则放在最为重要的地位;二是理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就是为高校谋发展的理论,是为大学生谋利益的理论,也是以理服人的教育理论,具有哲理性魅力、理论性魅力和科学性魅力,也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理论才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和渗透力;三是人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关心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利益需求,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需要和利益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要富有人情味,充满人性,要讲人性、讲关怀、讲关爱、讲情感、讲道德、讲良心;四是个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讲求团体共性利益的同时,也要看到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区别,看到在教育中大学生千人千面的个性和特点。所以,在尊重集体主义精神的前提下,一定要尊重大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顾及个人满足感,尊重人格尊严并发掘其个性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