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必须树立三种意识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在矛盾日益凸显,淡化语文知识与重视语文素养,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注重语言的学习与注重情感的熏陶,语文学习的专门化与语文学习的宽泛化、生活化,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师的讲与不讲、多讲与少讲等。可以说,当下的语文教学正处在一个问题丛生、矛盾重重的迷惑阶段。
教学现象的纷乱,内在矛盾的冲突都是由于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的碰撞而产生的,由碰撞产生的震荡,使语文教学领域的诸多问题暴露了出来,出现了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这些“杂乱”,如果任凭这些“杂乱”发展下去,语文教学就可能因为没有主旋律而夭亡,就可能因为缺乏主流观念而导致行为迷失。时下,扛着语文课程改革大旗把语文课上的面目全非的大有人在,抬着维护语文教学优秀传统的匾额而抱残守缺,把语文逼进狭隘境地的也不乏其人,一味地“言性言命”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操作性的有之,一味地“字词句篇”的解析式训练淘尽了语文深厚内蕴的亦有之。如何在改革的大潮中,仍旧能把握住语文教学的脉搏,既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又符合语文课改的先进理念,既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突出其人文性,让身在课改洪流的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抓手”,使他们在教学上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至关重要。
本人身处中学语文教学一线,深刻理解一线教师的困惑与烦恼,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与反思,我觉得目前语文教学应该牢固树立以下三种意识,就不至于走偏,也不乏可操作性。
一、以人为本的意识
以人为本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教学行动的指南,是课改的灵魂。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掌握这个理念,并内化这个理念为实际行动,语文教学仍旧会在老路上跑,不会有丝毫的改观。
所谓以人为本,主要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全面发展,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体系中需记忆、需训练、需量化的能背、能做、能考的部分,同时,这里的“全面发展”包括和谐、主动、充分、自由、持续等内涵,学生不再是一个简单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再是教师权威性解析的忠实听众,学生是学习发展的真正主体,教学的一切因素、手段、方式都要来为这个主体服务,学生的发展是一切教学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学的根本任务。忽视了这个主体,教学就会本末倒置,教师就会越俎代庖,教师就会“目中无人”,教师就会“满堂灌”,教师就会突出到前台成了教学舞台上的主角,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浅化学生的思维,就会把学生抛出实践的视野之外,让学生成了毫无发展意义的材料和看客;只有重视了这个主体,学生的地位才得到凸显,教育教学才找到了真正的落脚点。尽管以人为本的理念里也包含有教师自身发展的问题,但是教师的发展之于学生的发展而言,仍然是促进因素,而非发展的主体,也就是说,教师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非其他。只有把学生放到实践主体上来对待,教学的一切环节设计,教学中的一切有利因素理所当然地被我们调动起来,促进学生这个实践主体的能力提高及素养形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才真正通过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辅以教师的引导而得到有效的发展,才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也因此会抛弃以前的一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旧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性变革。
之于语文教学而言,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成为“对话”的主体,才能自由地完成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与老师的切磋交流,与同伴的合作探究,才能成为文本的独立感悟者、解读者、体验者、挖掘者、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接受教师、教科书、教参意见的倾听者。由此看来,以人为本的意识关乎教学的方向,是一个导向性的理念,基础性理念,必须牢固树立。
二、核心性问题意识
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总得有个“抓手”,抓住什么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抓住什么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抓住什么才能把握教材这个最直接的课程资源的本质,抓住什么才能使语文课堂实现其效能。一篇课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而言,可以挖掘、学习的因素很多,但到底从哪个角度切入,从哪个方面突破,以什么为“抓手”把所有的有机资源统一起来,这些问题都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面前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核心性问题意识。
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教学的核心,它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它既不作为传统教学中知识导入的引子而存在,也不作为知识获得后供学生练习所获知识技能的题库而存在,而是作为教学运作的轴心而获得全新的价值。就语文教学而言,一方面,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对话,层层深入,深化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研读文本,感悟语言,品味语言,揣摩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问题具有定向、整合、导学、引思的功能,问题既意味着困惑、疑难和焦虑,但也预示着机会创新和发展,从本质上来说,问题驱动课堂教学。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起到驱动课堂教学的作用,真正能成为课堂教学展开和推动的力量应是一些核心性问题即关键性问题、实质性问题,抓住了这样的问题,就抓住了文本的纲,抓住了文本的魂,拿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思维由浅入深的过程。下面以教学实例来说明。教授汪曾祺《金岳霖先生》一文时,我提了三个问题:读一读文章,说一说金岳霖先生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学生阅读文本后回答“怪”,我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他“怪”在哪里?学生就去反复阅读文本,勾画表现金岳霖先生迥异于别人的一些特点,在反复阅读所勾画的句段之后,我提了第三个问题,你如何看待这样一个人?学生踊跃发言,精彩纷呈。这三个问题也是抓住文章刻画的重点设置,逐步推进,层层深入,它所涵盖的内容,可以说就是文本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的基本内容,它所带动牵涉的语言品味、训练也都在描写的重点段落上。可以这样说,既能扣住课文重点、核心内容,又能体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感,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的问题,就是核心性问题、关键性问题。核心性问题是学生解读文本迈不过的坎儿,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认知领域里必然会产生的问题,因此,要想抓住这样的问题,仅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问题应该“既属于教师认知场域又属于学生认知场域,即属于两个认知场域交集中的问题”(徐文彬《课堂中“本原性问题”及其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从学生学习角度来考虑问题。再一个,这些问题,也并非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有的是师生互动,自然生成的,是教师对课堂时机把握中,整合学生对话中所产生的课程资源并结合自身对文本的深入挖掘而形成的,它不是一个套子,也不是一个框架。譬如说,教授《金岳霖先生》时,第二个问题就是师生互动并结合文本挖掘形成的,这是因为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的答案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教师通过整合学生回答的答案中的有机资源,自然地生成了这个问题。由此看来,核心性问题应该既抓住文本的主要内涵,又能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随机生成,具有一定的统领性、涵摄性、层次性、生成性。
了解了核心性问题的特点,对于我们寻找这样的问题,课堂随机生成这样的问题,培养我们敏锐的课堂洞察力和机敏深入的课堂智慧至关重要。同时,核心性问题也是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依托,这对于时下把语文课上得很迷乱、无序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立足语言教学的意识
抓住了核心性问题之后,只是为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找到了一个凭借点、切入点,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也仅仅是对文本内容有了一些或浅或深的理解,还远远没有达到语文教学的旨归。语文教学的目的与根本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叶圣陶),简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以教材为例子,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语言的揣摩与品味,去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只有切开语言这层肌肤,才能体会其下的丰富的、充满生命力的血脉,通过品味语言,揣摩语言,继而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使命,所以说,立足语言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基于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先抓住核心性问题,继而以核心性问题为“抓手”,在解决核心性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反复去阅读文本,充分感受语言、品味语言、揣摩语言,解决核心性问题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感受语言、玩味语言的过程,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绝不能割裂开来。在核心性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精妙语言确实要玩味一番,“辨一辨它的色彩,听一听它的声音,摸一摸它的体温”(王尚文),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不至于上成政治课、地理课或其他课,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上出了“语文味”,体现出语文课自身固有的特征,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不至于“丧魂失魄”。
时下,课改的呼声很高,课改中走偏迷失方向的人很多,不了解课改,无动于衷的人也不少;了解了课改,找不到突破口,难以下手的也占较大比重,笔者提出注重以上三种意识,可为课改中的人们或不在课改中的人们辨明方向,提供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