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体协商制度实施、评价及创新研究:基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 主要创新点

本书在对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研究中主要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应用、劳资关系治理理念几个方面取得创新。具体阐述如下:

(1)改变以往单一视角,从新的综合视角(内外兼顾、表里结合)来考察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动因,提出一种新的“制度需求快速响应—劳资社关系和谐度最大化”动因模型。已有的研究对推动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因素仅进行零散的、未成体系的分析,而这种分析范式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住众多动力因素,而且缺乏对动力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层次的认知。本书遵循“直接性诱导+内外动力+最高目标牵引”的逻辑思路,构建了“制度需求快速响应—劳资社关系和谐度最大化”动因模型。在分析过程中以制度非均衡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劳方、资方、政府、外部环境等几个角度寻找动力来源。这种组合式的、系统化的新视角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获得集体协商制度实施动力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地,由于动力因素重要性程度具有较强的模糊性,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所涉众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和排序则更加增强了动力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严谨性。目前尚未发现有学者将模糊聚类分析法用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2)改变以往主要对集体协商制度行为及系统进行描述性分析的现状,采用耗散结构理论及其数理方法深入地探究集体协商制度行为的变迁趋势及内在机理。集体协商制度体系进而劳动关系系统属于社会系统,已有的研究严重缺乏对制度实施及变迁的深层次内在机理探讨。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劳动关系系统有序变迁的条件,尤其是利用熵流分析法构建系统进入耗散结构状态的数理条件,这在劳动关系系统及集体协商制度体系的研究中尚未见到。本书采用这种方法属于对耗散结构理论及其数理方法的拓展性应用,这对于更加深入地把握制度行为的变迁趋势及机理具有较强理论价值。

(3)改变以往仅采用传统线性回归方法甚至定性描述的方式来考察集体协商制度实施中各类因素之间关系的现状,采用能深入揭示因素之间内在相互关系、适用性更强的数理方法(结构方程模型)来评价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效果及验证其若干影响因素。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很难直接度量(只能利用外显性指标间接对其测量),采用传统的线性回归分析法无法全面、客观地刻画各类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在集体协商制度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方面,尚未发现有专家学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展开过研究,仅有个别学者采用过传统线性回归法。本书采用这种方法属于对结构方程模型法的拓展性应用,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更加具有可信度。

(4)改变以往强调采用政府主导的模式来指导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提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劳动关系治理理念及模式,即由政府主导模式过渡到劳资自治模式。具体而言,集体协商制度只和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或者说本身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它不能因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要将集体协商视作一种经济行为,而不能掺入过多的政治性因素,这也正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集体谈判制度变迁对中国最重要的启示。本书强调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变迁应当将政府主导模式逐步退出舞台,更多地发挥劳资自治模式的功能,政府仅参与协调、检查、监督、引导。这一劳资关系治理理念的提出具有显著的创新性,这对于增强工会活力,推动集体协商制度创新和取得实质性效果具有较强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