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实录3:1966—1982(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十年危难(1966—1976)(8)

1975年1月28日,邓小平召见刚刚上任10天的铁道部部长万里,向他了解铁路系统的生产情况。万里如实地向邓小平介绍了当时铁路系统面临的严峻形势。他说:铁路问题严重,情况复杂。突出的问题,一是运输生产下降,从1965年的日装车5万辆下降到目前的4万辆左右。二是事故惊人,1974年重大事故、大事故数量是1965年的9倍。三是车辆损坏严重,机车完好率已降至60%。四是一些铁路枢纽如郑州、徐州,堵塞尤为严重,影响大部分干线不能正常运行。听了万里的汇报,邓小平的心情可想而知。

2月中旬,在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主持会议的邓小平一走进会议室,便愤慨地说,目前铁路问题太严重,不抓不行了。在会上讨论了这一问题后,邓小平拍板,立即对铁路问题进行整顿。

2月25日至3月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主管工业的书记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解决铁路问题。3月5日,邓小平到会讲话。这一天,听说邓小平要来参加会议并讲话,与会代表们早早便聚集在会议厅里,许多人都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急切地盼望邓小平到会讲话。他们期待着邓小平的全面整顿能有起色,期待着有一个大的改观。

邓小平提前几分钟快步走进会议厅,微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这时,几个省、市的领导人走上前来,要与邓小平握手。只见邓小平迅速地举起左手在空中摇了摇,对大家说:今天不握手了,因为工业形势很不好,等你们工作搞上去再握手吧。邓小平的这句话,使大家深受震撼,都怔怔地望着他。只见邓小平走近几步,站住脚,用一种忧虑的目光望着大家,缓缓地说:“一个国家,没有物质基础,形势不好啊!”这句话,虽然声音不高,却使绝大多数人感受到了其中包含的分量,感受到了形势的紧迫和责任的重大。

说完这句话,邓小平在沙发上坐下,点燃一支烟,面对在场工业战线的干部,明确指出:

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到1980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20世纪末,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还有二十五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

他停了停,又提高嗓门说:“听说现在有的同志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说什么‘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这是大错特错的!”

他严肃地问道:“目前生产的形势怎么样?”接着,他从农业谈到工业,谈到第四个五年计划,谈到铁路运输的情况。他说:“现在闹派性已经严重地妨害我们的大局。要把这个问题摆到全体职工面前,要讲清楚这是大是大非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光解决具体问题不行。”他明确提出:对那些派性严重的人,要进行教育;对那些闹派性的头头,利用派性浑水摸鱼,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破坏国家经济建设,在混乱中搞投机倒把、升官发财的人,必须严肃处理。邓小平最后强调:“解决铁路问题的经验,对其他工业部门会有帮助。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政策。要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不能拖。拖到哪一年呢?搞社会主义怎么能等呢?”

3月5日,邓小平授意万里主持起草、经邓小平审改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以中发〔1975〕9号文件的名义下发到县团级。文件开宗明义:铁路运输仍是当前国民经济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不能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加强战备的需要。文件决定,对全国铁路实行以铁道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集中统一,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整顿秩序,同各种破坏行为作斗争。这个文件不长,但立场鲜明、措施有力,关键问题说得明白,鲜明地带有邓小平的特点。

邓小平在全国工业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和9号文件,如同赋予铁道部的“尚方宝剑”。文件发出的第二天,万里便对全国铁路系统的整顿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并亲自率领工作组先后去徐州、太原、郑州、长沙等地,对问题严重的铁路局进行了重点整顿。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反复宣讲9号文件精神,发动群众批判派性,落实党的政策,号召广大铁路职工讲大局、讲党性、讲团结、讲纪律。在各级组织的配合下,调整领导班子,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健全规章制度。全国铁路系统的整顿工作搞得轰轰烈烈、卓有成效。到4月,铁路运输严重堵塞的铁路局全部疏通,当时全国二十几个铁路局除个别局外,都超额完成了运输任务。

在邓小平亲自决策和领导下,在铁道部部长万里等人的组织实施下,长期阻碍国民经济运行的铁路这一大难题,基本得到了解决。铁路问题的解决,不但解决了一个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障碍,而且在全党、全国树立了全面整顿的一个鲜明而富有成效的标杆。

铁路的整顿,带动了整个工业的整顿。

这年4月,邓小平在听到钢铁生产存在的严重问题时说:“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就是破坏,现在到了下决心解决钢铁问题的时候了。”

于是,5月8日至29日,中央召开了钢铁工业座谈会。中央把17个省、市、自治区主管工业的书记,11个大型钢铁企业的负责人召集到北京,和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一起开会决心下大力气进行整顿,解决钢铁工业存在的严重问题。在这次会议上,首先由铁道部部长万里介绍铁路整顿的经验。叶剑英、李先念、谷牧等在会上讲了话。

29日,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当前钢铁工业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以三项指示为纲”的口号。他说:毛主席最近的三项重要指示,即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关于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总纲。只要按照中央批示的方针、要求去做,把钢铁生产搞上去是完全有希望的。

他指出,当前,钢铁工业重点要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必须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钢铁生产搞不好,关键是领导班子的问题,是领导班子的软、懒、散。在干部中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怕,不敢摸老虎屁股。要找一些不怕被打倒的人进领导班子。领导班子问题,是关系到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领导班子是作战指挥部。指挥部不强,作战就没有力量。要使领导班子一不软、二不懒、三不散,说了话大家都能听,都能指挥得动,都能领导起来。第二,必须坚决同派性作斗争。对于派性,领导上要有个明确的态度,就是要坚决反对。对坚持闹派性的人,该调的就调,该批的就批,该斗的就斗,不能慢吞吞地总是等待。对于派性,还要号召群众,发动群众起来共同反对。我们一定要下决心搞好反对派性的斗争。第三,必须认真落实政策。我们讲落实政策,不仅要解决戴上帽子的那些人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他们周围受到牵连的人的问题。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老工人、技术骨干、老劳模,要把这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些该回领导岗位的要调回来,摆到适当的位置上。第四,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执行规章制度宁可要求严一些,不严就建立不起来。过去有些规章制度比较烦琐,应该改革。

在这次座谈会期间,邓小平先后三次到会讲话。他一再强调,钢铁工业要上去,必须恢复必要的规章制度。并鼓励各级领导要敢于抓生产,不要怕个人被打倒。他风趣地说:“不要怕被人抓辫子,我这个人就像维吾尔族的姑娘,辫子多,一抓一大把,不要怕。整顿出了问题,我负责。”

这次会后,中央调整了冶金部的领导班子,发出了题为《关于努力完成今年钢铁生产计划的批示》的中央第13号文件,国务院还专门成立了钢铁工业领导小组。

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整顿,钢铁生产形势开始好转。6月欠产严重的几个大钢厂的生产状况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变,全国钢的平均日产量超过全年计划平均日产水平。到6月底,冶金工业整顿初见成效。

这一年的夏天,整顿如火如荼。邓小平因势利导,又把整顿引向了“文革”的重灾区科技教育领域。

当时,由于“四人帮”的严重破坏,许多科研机构长期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为此,邓小平提出,必须尽快把科技工作搞上去,必须对科技教育领域进行整顿。

自5月起,教育部部长周荣鑫在周恩来、邓小平的支持下,按照他们的多次讲话精神,积极着手整顿教育工作。他多次召开部内外干部、讲师会议,听取意见和了解情况,针对林彪、江青一伙对教育事业的破坏,重新提出教育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要重新为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恢复名誉,要重新恢复被严重破坏了的教育系统的各项工作。周荣鑫的这些整顿措施,受到深受“文革”迫害的教育界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整顿教育工作,像一股暖人的春风,吹遍了在“文革”中最先受到冲击的教育界。

5月下旬,邓小平针对七机部派性斗争严重的问题,严肃指出:这不要说是社会主义,就连起码的爱国主义也没有。七机部的问题要限期解决。

6月30日,中共中央批发了国防科委关于解决七机部问题的报告。张爱萍率工作组进驻七机部,使这个当时有名的“老大难”单位恢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秩序。

7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国务院关于中国科学院要整顿、要加强领导的报告,并根据邓小平的提议,派胡耀邦、李昌去科学院领导整顿工作。在接见派驻科学院工作组成员时,邓小平说:整顿的关键是领导班子,经过整顿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敢”字当头的领导班子。在搞好安定团结的前提下,坚决与派性作斗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各部门的业务。他指示工作组,到科学院,一是要了解情况,向国务院进行汇报。二是要搞一个科学院发展规划。三是要向中央提出一个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名单。他自己则提出,要当科技界的后勤部部长。与此同时,邓小平还特别关心一些著名科学家落实政策和用非所学的问题,并亲自过问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在他的关心下,黄昆、杨乐等一批著名科学家落实了政策,并在各自的工作和专业岗位上做出了贡献。

从7月到9月,胡耀邦根据邓小平的多次指示,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胡乔木的协助下,写出了《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汇报提纲”针对当时把知识分子看作异己力量,大部分科技人员心情苦闷,不敢钻研科学技术,以及否定专业科技队伍的作用等倾向,建议尽快落实政策,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并大声疾呼: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邓小平十分重视这个“汇报提纲”的起草工作,他多次召集会议,讨论这份提纲,并亲自进行修改。

9月26日,在听取胡耀邦代表科学院作工作汇报时,邓小平多次插话,对“汇报提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科学研究是一件大事,要好好议一下。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他说:现在搞科研的很少,少数人秘密搞,像犯罪一样。不能把科技人员搞得灰溜溜的。不是把知识分子叫作“老九”吗?毛主席不是说,“老九”不能走,还是要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

谈话中,邓小平提到了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他说: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1000个就了不得。对他应该爱护、赞扬。在邓小平的明确指示下,“汇报提纲”冲破“文革”的禁区,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邓小平对于这个“汇报提纲”非常重视,认为它“不但能管科学院,而且对整个科技界、教育界和其他部门也适用”。因此,他想尽快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后下发全国。

然而,邓小平没有想到,这个提纲在报呈毛泽东后,一直没能获得他的同意。“汇报提纲”最终也未能获准下发,甚至一度受到不公正对待。尽管如此,“汇报提纲”仍功不可没,它为今后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全面整顿和改革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基础。

文化领域自“文化大革命”以来,一直被“四人帮”视为他们的“领地”,被他们牢牢地控制着。在文化领域进行整顿,难度可想而知。

邓小平知难而进。7月9日,他指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收集整理文化教育领域的有关情况。他说:除百花齐放外,还有一个百家争鸣的问题。要防止僵化,现在的文章是千篇一律,是新八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没有贯彻执行,文学、艺术不是更活泼、更繁荣。

与此同时,毛泽东对于文艺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有所觉察。7月初,他在同邓小平谈话时说:“样板戏太少,而且稍微有点儿错就挨批。百花齐放都没有了。别人不能提意见,不好。”7月14日,毛泽东就调整文艺政策做出了书面谈话。他说:“党的文艺政策应调整一下,一年、两年、三年,逐步扩大文艺节目。缺少诗歌,缺少小说,缺少散文,缺少文艺评论。对于作家,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根据毛泽东调整党的文艺政策的指示,邓小平抓住时机,在文艺界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同“四人帮”针锋相对地斗争,解禁了一批被禁演的电影和戏剧,恢复了一些杂志的出版发行。

7月18日,江青指责反映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电影《创业》“在政治上、艺术上都有严重问题”,并且罗列了该片的十大罪状,下令停演。

《创业》的导演张天民上书邓小平,对江青和当时文化部核心小组对《创业》的批判提出不同意见,建议上映这部影片。邓小平很快将张天民的信转给毛泽东。

毛泽东看过信后即作了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于调整党的文艺政策。”

江青对毛泽东的批示十分不满。她私下散布谣言说:毛泽东同志没有看过《创业》,是“有人逼着主席批”的,意指邓小平是“黑后台”。

但不管江青如何无理阻挠,在毛泽东、邓小平的支持下,《创业》最后得以公开上映。党的文艺政策开始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