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曲密码No.3 《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年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耶稣受难过程的描述。整部作品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上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1723年,巴赫举家迁往莱比锡。这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巴赫在这里获得了一定的创作自由。为了谋生,他演奏了一首自创的教会康塔塔(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市议员们听了非常钦佩他的才华,就把圣托马斯教堂乐长的职位交给他,此外他还给其他三个教会当音乐指导,有了较好的经济收入。在此期间,他为教堂写了许多音乐作品,《马太受难曲》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部。
《马太受难曲》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宗教音乐剧,它是为莱比锡受难节的晚祷中间部分而作的。巴赫大概是在1727年写成的《马太受难曲》,也许于同年的4月11日在圣托马斯教堂首演过,但目前能够确定的最早的演出时间是1729年4月15日,演出地点也是圣托马斯教堂。可以这样认为,在巴赫活着的时候,这部作品不止上演过一次。这部作品的文字脚本是亨利希(笔名皮堪德)提供的,此人与巴赫有过多次合作,但有可靠的证据表明,巴赫亲自参与了歌词的最后定稿。皮堪德的脚本取材最多的是《圣经·马太福音》中的部分章节,出版时这些内容用正常字体印刷;在巴赫的原稿中,所有《圣经》上的字句都用红色墨水书写。还有一部分歌词来自当时德国路德教会所通用的众赞歌(又名圣咏合唱),巴赫在《马太受难曲》中选用了13首众赞歌,在出版时用小正楷体印刷。这些众赞歌曲调凡是新教徒都会唱,因此在演唱《马太受难曲》时,每逢演唱到众赞歌时,全体听众都会和圣诗班一同高唱。这部乐曲分为两大乐章,共78支曲子,正常情况下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全部演奏完毕,而当时在两个部分之间,牧师要出来布道,这就增加了半个小时。
《马太受难曲》的第一乐章以悲壮的管弦乐与合唱开始。耶稣被犹大出卖而被判处死刑,游街示众。耶稣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世人树立起一个崇高而无私的道德榜样,沿街观看的人们深受感动,以痛苦悲愤的心情歌颂救世主。第二乐章开始后,耶稣即将受刑,人们哀告刽子手停止行刑,却被拒绝。在悲剧性的咏叹调、钟声伴奏的宣叙调和庄严肃穆的合唱曲中,耶稣先是被处死,随后复活升天,受难曲逐渐被推向高潮。接下来是十字架旁的哀歌、墓地的合唱,使这部作品充满了愤怒、哀伤、惋惜的气氛,最后在极其神圣的颂歌中结束全曲。
《马太受难曲》的演出阵容编制很庞大,全曲需有九个独唱演员、两个大型合唱团、两个乐队、两部管风琴及提琴、长笛、双簧管等乐器。巴赫利用自己的圣托马斯教堂乐长的地位,为它的演出费尽心机,不仅动员了莱比锡大学的学生参加合唱,还把巴赫家族里的音乐人才全都拉来参加演出。首演时,巴赫充分利用教堂建筑本身良好的扩声效果,将两个成人合唱团相隔15米分列在圣托马斯教堂圣坛两侧,让两支乐队与两台管风琴相互配合,又把童声合唱团安排在教堂的回廊上,从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立体声环境。这次演出盛况空前,只可惜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
巴赫在这部史诗般的作品中,显示出了驾驭主题、营造环境、刻画人物的精绝才华与高超技艺,使整部作品精彩纷呈,美不胜收,其中的很多首分曲,都成为美妙杰出的音乐作品。比如第21分曲的音乐表现出明显的抒情性,而且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与气质。特别巧妙的是,这个咏叹调的音乐素材来自16世纪一首受难世俗歌曲《受创伤的头》,它形成了整部受难曲的中心地位的圣咏合唱,营造出一种崇高、感人的气氛。第1分曲作为一部悲剧的序幕,与最后的第78分曲形成首尾呼应,只是后边的情感不再是悲哀的,一切痛苦都已化成平静的祈祷,“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惫的圣体!”
合唱在《马太受难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有的合唱段落都是纯粹抒情性的,音响效果异常干净、透明,唱法自然,表现含蓄,情调客观,成功地唱出了虔诚的宗教感情。巴赫用两组管弦乐和两组合唱造成戏剧性的对立,让圣咏的主题在它们之上自由飘荡。乐曲结束部分的合唱使用两个合唱队、八个声部,描写耶稣下葬时人们的复杂情感。宽厚的低声部,好似广阔的河床;庄严的旋律,好似奔腾而不恣意的流水,在上面自由地流淌,充满了力量。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有不少音乐家试图往教堂音乐里灌注世俗化的内容,但往往不成功。莱比锡是德国新教的大本营,巴赫是虔诚的新教信徒,他创作的这部《马太受难曲》并非用作舞台演出,而是用来配合教堂礼仪,是实用性很强的音乐,必然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但是巴赫并没有完全遵循宗教音乐的传统和戒律,而是借鉴了意大利歌剧的咏叹调和宣叙调的特点,更多地使用器乐,用人声与器乐展开协奏曲式的竞奏,这就大大地增加了音乐的戏剧性色彩,在宗教音乐里杂糅进了世俗化的内容。对于这种音乐,当时的教会人士和笃信宗教的人很不习惯。《马太受难曲》首演时,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当圣咏曲响起时,一些显贵和贵妇们也随声附和地唱起来。但当富于戏剧效果的音乐响起来时,他们都吃惊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互相问道:“下面该怎么办?”一个年老的名门贵族寡妇说道:“孩子们,上帝保佑你们!我们好像是在台上演喜歌剧……”
巴赫生活在启蒙运动思潮开始活跃的时代里,已经能够理性地思索人与宗教、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他能够自觉地运用这种以前“只准用来颂扬上帝”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类世俗的感情,表达德国人民在黯淡悲惨的世纪中的精神生活,所以这部作品就带有强烈的世俗色彩。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在面向全人类倾诉,歌颂了全人类所推崇的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太受难曲》是一部饱含着对人类的热爱的史诗性作品,不仅是巴赫声乐作品的代表,德国新教教堂音乐的典范代表,也是“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巴赫在世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他死后很长的时间里,只有少数人知道莱比锡曾经有过一个叫巴赫的老管风琴师。但是贝多芬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曾经救助过他的女儿。巴赫留下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但大部分散佚无存。直到1829年,年轻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在柏林首次上演了《马太受难曲》,这部沉睡了一个世纪的作品才重见天日,巴赫的艺术价值才得到世人的重新认识。这次演出之后,在德国形成了一股“巴赫热”,成立了巴赫学会,很多人动手搜寻、整理并研究巴赫的作品。至今,已经发现的巴赫的作品有上千部,但仍有大量手稿没有被找到。
根据门德尔松传记作者的记载,门德尔松能够发现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纯属巧合。有一次,门德尔松陪妻子去肉铺买香肠,肉铺老板娘顺手扯过几张旧得发黄的纸把香肠包起来。回家以后,门德尔松意外地发现那竟是几张乐谱手稿,仔细读过谱子的内容,觉得不落俗套,就赶回肉店,把所有的包装纸都买了回来,这就是《马太受难曲》的总谱。
实际上,这个故事完全是那位传记作者杜撰出来的。门德尔松出身豪门,根本不可能亲自去肉铺买东西,而且当时门德尔松才20岁,还没有结婚。那位传记作者很可能是为了增加传记的戏剧性效果,才故意这样写的。还有一种说法,《马太受难曲》的手稿是门德尔松的老师采尔特送给他的,门德尔松从14岁起便开始练习这部伟大的作品。也有人说,那是1823年的圣诞节,门德尔松的祖母送给他一份珍贵的礼物,它便是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的原稿抄本。不管来自哪个途径,门德尔松得到这部作品后,很快就被它深深地打动了,决心把巴赫的音乐作品介绍给世人,让人们重新来认识并理解巴赫。
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人们既怀疑这个年轻人的眼光,又担心他能否驾驭有400多人参加的庞大演出队伍。门德尔松力排众议,说服了他的老师采尔特,亲自排练,安排演出剧场,忙得不可开交。1829年3月21日,《马太受难曲》在莱比锡复排首演的日子到了!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龙,焦急的人群将门票一抢而空。剧场内座无虚席,却出奇的安静。随着门德尔松手中指挥棒的起起落落,《马太受难曲》终于复活了。
这次演出是19世纪复兴巴赫的转折点,因此有人把1829年3月21日这一天称作巴赫音乐的“复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