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有理想的土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仰望魁星楼

◎ 黄坚

耸立于东兰县武篆镇闹街边的六角红塔魁星楼,兴建于清光绪年间(1907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华诞。据闻,造楼初衷旨在凝聚文人达士,倡导文明之风,这在中国所有的魁星楼阁中可谓一枝独秀。

此楼为木石结构,攒尖式六角塔,底宽七米,高17.5米,三层飞檐,内分四层。楼身外面刻画有花鸟鱼凤,楼顶角脊雕置六条蛟龙,凌空张嘴抖须,栩栩如生。楼门朝北,匾勒“魁星楼”三字。楼“建成之日,人心欢畅”,武篆“从斯文风高举,地灵人杰,世代文明昌盛,迨可卜也”。从建楼总首事梁士谔撰写的《创建魁星楼记》中,可见建造者们所花费的心血。

楼因革命而高。1926年7月,东兰县革命委员会和农军总指挥部从西山(今属巴马)迁来武篆进驻魁星楼,人民欢天喜地,日夜歌唱。1930年2月,红七军主力转移东兰、凤山革命根据地,前敌委员会就设在魁星楼上,红七军领导人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常在魁星楼上召开重要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研究巩固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及扩大红军武装等大事。邓小平还通宵达旦在魁星楼上编写《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两个重要文件,以及《苏维埃的组织和任务》《土地革命的政策和任务》《党的问题》等教材。邓小平在楼前开办东兰、凤山两县党员干部训练班,学员们阅读他编写的教材。聆听邓小平讲课之后,大家欢天喜地,黑夜举火把,把他送上魁星楼。

中共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旧址

1932年8月,广西桂系军阀白崇禧率领廖磊部“围剿”东兰,占领武篆,匪军用石灰水把魁星楼全身涂白,酿造“白色恐怖”。但是,敌人始终涂不掉人民心中的红楼。就在韦拔群壮烈牺牲之后,武篆人民依然日夜仰望魁星楼,坚信紧跟党走革命定能胜利。1949年11月29日东兰解放,数以万计的东兰老百姓自发聚集魁星楼四周,热血沸腾,歌舞翩跹,热烈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之日,高喊人民军队万岁,高呼共产党万岁。

溢满光荣革命历史的魁星楼,1963年恢复原貌之后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又被自治区政府定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

如今,步入魁星楼,顺着木楼梯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当年红七军前委办公室的陈设:一张破旧的八仙桌上搁着桐油灯、茶壶、海碗,另有几张工作用的椅子,他们使用过的桐油灯仿佛还有丝丝亮光。可以看到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的卧室:两张简易的木床中间搁置一张工作用的木桌,墙上悬挂他们戴过的斗笠,依稀还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还可以看到顶层的瞭望、哨所窗口,可以看到创字始祖仓颉的雕像……

建楼总首事、年值二十八岁的梁士谔撰书《创建魁星楼记》开篇点睛:“世界之奉神明者有二端,有奉其体魄者,有奉其精神者。野蛮之国奉其体魄,文明之国奉其精神……”显然,创建东兰魁星楼不是为了奉魁星之体魄,而在于奉魁星之精神。天地有灵,楼宇亦然。东兰魁星楼是文明之楼、红色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