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巴山蜀水孕育的四川人
四川人生活在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养育并塑造了四川人的性格。
四川人创造了巴蜀文化,巴蜀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了四川人的风俗习惯和地域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想了解这方人的特性,我们就需要先来看看这方水土。
1.巴蜀形局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巴蜀文化区,是指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四川、重庆境内。
从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巴蜀位于东亚大陆腹地的“两河流域”——黄河与长江之间,而与巴蜀同纬度的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则位于西亚“两河流域”之间的肥沃新月地带,还有同纬度的北非尼罗河谷,它们都有相似的地理条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生长区。
四川盆地,古称“广都之野”,适宜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长,这里自古即是山青水秀,葱荔绿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于农耕的美丽富饶之地,故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巴蜀地形复杂多样,含盆地、平原、丘陵、山地、高原、高山等,大致可划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盆地四面环山,冬季寒潮不易入侵,夏季焚风现象显著,具有冬暖、夏热、春旱,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秋季多绵雨的特点。“西蜀天漏”就是形容盆地多雨的特征。重庆市因云雾多而被称为“雾城”。西部高原地形复杂,海拔悬殊,因而气候变化很大,有多种类型,具有干季雨季分明、日照充足的特点。
巴蜀东部和西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带来这里生物圈的兼容性和多样性,其植物种类比整个欧洲还多,是珍稀动植物的宝库。植物约有4000多种,其中珍贵的有古老的珙桐、连香树和水青树,有古老的铁树——苏铁,有水杉、银杉、冷杉、云杉、银杏等高大乔木,有各种杜鹃和花楸,不同时令开不同颜色的山花,烂漫幽香。还有箭竹、水竹、方竹、筇竹等40多种竹类灌木层,是珍贵动物大熊猫食用的“粮仓”。
不同门类的野生植物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经济资源,其中单是各种中草药就有约4000种,川贝、虫草、川连、川芎、天麻、巴豆、巴戟天、蜀椒等药材,多年来驰誉中外,至今在全世界的中药市场上,仍以“川广药材”为其美称。
巴蜀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脊椎动物1100多种,占全国总数的40%以上,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55种。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扭角羚是森林、灌丛和草甸之间的游民,角似羚羊但扭曲似牛,头似马但嘴有羊胡须,肩似驼但尾似鹿,被美国著名动物学家夏勒命名为“六不像”。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为巴蜀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兴起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至今,巴蜀还受着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恩惠。
在巴蜀地区,不仅由于环境的多样化和兼容性带来山林竹木、瓜果药材、北粟南稻、桑蚕漆蜡等,更重要的是促成了巴蜀人巧思勤作、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兼收并蓄等优良传统的形成。
一方面,盆地四周有高山屏障,自成一个地理单元,古称“四塞之国”,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使它的文化面貌具有显著的地方性,即古人所谓“人情物态,别是一方”。另一方面,由于盆地的地理位置正处于我国西部高原和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处于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的交汇地带,这种东与西、南与北的交汇位置,又促成了巴蜀先民很早以来就致力于突破群山封锁、开拓对外交流的奋斗,使得巴蜀文化虽不可避免地具有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但它又明显地具有对外努力开拓的开放性。只要跨出盆地,东出三峡,便与楚文化的孕育地江汉平原山水相通;北越秦岭、大巴山,便与秦陇文化的中心关中之地岭谷相连;走近西北,则与横断山脉的“藏彝走廊”路途相接。
所以,司马迁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四川先民们以世世代代的努力突破了四周山地的阻隔,打通了若干条对外通道,促成了与四方的交通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形成四川人善于兼容和开放的明显特点。
2.巴蜀黄历
今天的重庆市和四川省古称巴蜀,历史上范围还要大些。在盆地地貌图上,以华蓥山、龙泉山为界,我们可以用笔划出盆地内部西、中、东三个部分:
西为川西冲积平原,是四川全省仅有的大平原。其中以岷江、沱江冲积成的四川平原为最大,为盆地中农产最盛、人口最密区域,古称“华阳之地”,是巴蜀古文明兴起的一个重要区域。
中为龙泉山与华蓥山之间的川中方山丘陵,已辟为梯田、台地,是全省最大的农业区。
东为华蓥山以东的川东平行岭谷,这里的川江两岸是古代巴人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也是巴蜀古文明兴起的另一个重要区域。
大致说来,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区称为蜀,盆地东部(即习称的川东)地区称为巴,而整个盆地连同周边地区则又通称为蜀。不过,巴蜀的地域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巴蜀文化区以及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大体上相适应的。
在战国以前的历史文献里,巴与蜀是分称的,不论在地域范围、人类群体,还是在古国、古族等方面,巴、蜀之间都有着清楚的分界。到战国时代的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巴蜀合称的记载,从地域相连的角度反映了巴文化与蜀文化和人类群体的交流融汇。
巴国最初立国在汉水上游一带,西周春秋时沿大巴山北缘向东发展,战国时代南移长江流域,溯江而上进入川东即今重庆地区,从此重庆地区便成为了巴国大本营的所在。
而在殷墟甲骨文和西周甲骨文中则多次出现有关“蜀”的记载,殷周甲骨文中的蜀,指的是以成都平原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边包括汉中盆地在内的古蜀国。正是这个古代蜀国,曾在商代创造过高度发达和辉煌的三星堆文明。
公元前316年巴、蜀统一于秦后,秦在巴、蜀故地分置了若干个郡,而分别以巴郡和蜀郡为中心。这样,以巴和蜀分别作为川东、川西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这个格局连同巴和蜀的名称,便一同保存了下来。
楚汉相争时,刘邦夺取天下所恃的经济来源主要在巴蜀。西汉前期,巴蜀的经济实力已位居全国之首,正如《华阳国志·蜀志》所说,那时的巴蜀“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汉家食货,以为称首”。
东汉时,西蜀人口已有39万,与京城长安的人口已不相上下。《后汉书》说:“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中兴时代,而当时“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推扬、益”(卢求《成都记序》);或者说“扬一益二”(司马光《资治通鉴》)。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益州(成都)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而成帝业”。西蜀历来是富庶之地,安乐之乡,易守难攻的险固之所,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道尽了蜀地数千年来的治乱形势。
唐朝的成都“土地沃美,人士俊义,一州之望”,已成为全国最大城市之一。“人富粟多,浮江而下,可济中国”(《新唐书》)。成都还是全国的造纸中心,“益州麻纸”是官方指定的公文用纸。
到了宋代,成都出现了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当时成都人口占南宋的近1/4,而财赋收入更占南宋的1/3。时人曾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设益、梓、利、夔四州路,治所分别为今四川、三台、汉中和奉节。这四路,一般称为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在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元代在宋代的川峡四路基础上设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四川。从此“四川”一名沿用下来。1998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将重庆市从四川省中分割出去。
3.“四川人”祖先的演化足迹
“四川人”就是指以一定地缘、血缘和文化为纽带,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将众多民族同化为具有共同地域文化精神,并获得文化心理一致性的民族群体。那么,四川人的祖先是怎样从遥远的年代走向我们的呢?
据考古发现,在四川巫山县大庙镇的一个洞穴里找到了大约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古人类化石。这时的“人”已可以直立,脱离了“猿”的属类,开始走进人类的生活范畴。照这样看来,巫山人应该是四川人最早的族群,也是四川人的始祖。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10万年之前起,“智人”们便开始了分散性的文化创造。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10000年之前,史称旧石器时代。发现于四川资阳黄鳝溪的资阳人化石,已被证实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在这个阶段上,与陕西大荔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等相并列。这说明了,早在旧石器时代,四川人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根。
随着广元营盘梁遗址、绵阳边堆山遗址、巫山大溪遗址、广汉三星堆文化一期、西昌礼州遗址,成都市青衣江、岷江上游文化遗址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的发现,四川先民们在盆地四周,从事以农业为主,兼及渔猎、采集、畜牧等经济活动的脉络日渐清晰。
在成都市新津县发现的宝墩文化遗址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已有明显功能标志的聚落形态——“城”出现。紧随其后的,还有都江堰的芒城、郫县三道堰的古城、温江县的鱼凫城遗址。这些文化遗址表明,四川人祖先的活动踪迹,已经进入成都平原周围,并且即将跨进文明社会的门槛。
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有高高耸立的坚固城墙,城墙外掘有深深的壕沟。南城墙外的两个祭祀坑中,掩埋着数以千计的举世罕见的大型青铜器、黄金制品、玉石器。三星堆遗址不仅表明四川祖先的生产力水平在当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且其中隐藏着的神秘文化更吸引了世人对此的关注。
与此同时,在成都十二桥遗址的第13层,出现了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在成都羊子山,一座高达10米的三级四层的供祭祀用的四方土台,也巍然屹立在平原之上。这一切表明,在距今3000年前,四川人的祖先已经在成都平原创造出一个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中心。
在这个文明中心的基础之上,赫然耸立着一个可与中原夏商文明相媲美的古蜀王国。这个王国,初创于夏商之际,灭于战国晚期(公元前316年),前后相续1500~1600年之久。结合古史传说和文献记载,古蜀国的几个著名王朝蚕丛(蛰居山地)、柏灌(迁居平川)、鱼凫(猎渔为生)、杜宇(开创农耕)、开明(治水定邦),都以川西平原为中心。蜀开明帝时,正值中原地区的春秋中期及战国后期。
以上,我们只是勾勒了四川人的祖先们演化的一个大致轮廓。从这些丰富有力的证据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早在远古时期,四川人的祖先们就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一步步地走向盆地,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巴蜀文化。
4.杂糅的四川人——四次大移民
现在的四川人一向以自己的蜀方言来界定自己,并以古蜀先民的后裔自居。这一传统认识却被一些学者的研究打破。原来四川是个最彻底的移民省份。四川人中绝大多数,甚至可以说95%以上是外来户。四川人上溯两代、三代、四代几乎都是外来血统,换言之,今天的四川人已极少有土著,剩下的三户五户也完全被移民浪潮淹没。这一点对于研究四川人的习性是个重要的佐证。
四川的土著大多身材短小,皮肤黄黑,眼睛比较凹,鼻梁比较塌,嘴巴比较大。而今天的四川人身材高大,皮肤细腻白嫩,长相俊美,特别是四川美女早已名扬天下,使四川人大为惊叹这就是移民大融合的作用。
四川人在惊讶之后不禁要问:我们来自何方?
四川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最早始于何年尚无资料可以佐证,但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物面具可以看出,其外貌的大致轮廓已经明显脱离中国人,特别是古蜀人的特征。虽然三星堆至今还有许多未解的谜团,但这种造型却至少可以说明,在古蜀的土地上已有了外族的身影。
此外,在近三百年间,四川出现过几次大的移民潮和无数次小的移民潮。据康熙时的《成都府志》记载,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频繁的战乱,灾荒连年,瘟疫满地,以致“城郭鞠为荒莽,庐舍荡若丘墟,百里断炊烟,第闻青磷叫月;四效枯茂草,唯看白骨崇山”。
一直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是张献忠剿四川,使四川元气大伤,许多民间的惨烈故事对那次大屠杀进行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描述。事实上,真正给四川土著居民带来毁灭性灾难的不是张献忠,而是吴三桂。这个明朝叛将投降清廷后遣将领王藩屏入川播乱。这是一个屠夫,将四川蹂躏了六年之久,川民“皮穿髓竭”,四川十室九空,连虎狼野兽也趁机行凶。剩下的少数居民也都在死亡线上挣扎,大批居民移民到川边各地躲避官兵的杀戮。四川已是一座空城,一个中国历史上几度辉煌的经济就这样衰落下去。
于是,就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移民潮。第一次,是在清朝顺治未年到康熙年间,经太子太保、四川巡抚李国英奏准,“招两湖两粤、闽黔之民实东西川,耕于野;集江左右、关内外、陕东西、山左右之民,藏于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使四川又人丁兴旺起来,生产又得以恢复,移民还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新鲜的血液,甚至带来了更丰富的方言,这就是近代史上四川为什么会获得巨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四川近代史上为什么会诞生那么多文艺巨匠的重要原因。
第二次移民浪潮是抗战解放后的干部南下。在抗战时期,北方二十七所大学迁往作为大后方的四川,四川一时名人荟萃,许多北方知识分子那时在四川结婚生子,落地生根,四川的许多知识家庭就是在那时建立的。而许多四川知识分子的上一辈、上两辈都是北方移民。新中国成立后,几十万大军云集于西南,一时间四川来了大批晋、豫、秦、鲁、苏的干部、现在四川许多家庭都是那一时期由北方南下的干部同当地人结合建立的,如今活跃在四川的四十多岁的人有许多是南下干部的后裔。
第三次移民浪潮在20世纪六十年代,大批的工厂内迁,被称之为三线建设。今天成都东郊大片的工厂都是那一时期迁来的或建立的。大批的北方人、上海人随之迁徙,对四川的人起了巨大的融合作用。成都东郊出美女、出俊男,东郊人更高大,人更聪明,这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次大移民浪潮,是改革开放以来,无数的国内外大公司在四川设立分支机构,民工市场热闹非凡,保姆市场热火朝天,人才市场车水马龙,商品市场人头攒动,许多乡下人举家迁入四川,在四川做小生意,如今移的人口,四川真可谓中国最大的移民大省。
人与环境是分不开的,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必然会流着这个城市的“血液”。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的移民主要来自湖广,也就是说来自南方,而第二次移民则来源于北方。所以,今天的四川人不仅有着南方人的习性,也有着北方人的秉性。他们感受着这方水土的特殊魅力,并和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一起创造着这个“天府之国”的未来。
5.九天开出一成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此诗句出自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李白这极尽赞美的评价,令人想象出当时成都的繁荣盛世。现在,余秋雨褒赞成都——“中华文明所有的一切,成都都不缺少”。作为四川省省会的成都市,这里的确是四川文化的一个缩影。今天,当我们翻开建城已二千四百多年的成都的历史画卷,人们莫不惊叹于她历史上那些辉煌而令人骄傲的华章。
“成都”之名的来由有多解,其中一个最权威的解释应该是“成都”二字表示“蜀族居住之地”。“成”与“蜀”二字的古蜀音相近可通,而“都”在古蜀语中即“地方”。成都作为城市之名,首先在战国前期的古蜀开明帝时代。从建城到今天一直使用原名而不变的大城市,在中国只有成都一个。
成都在中国的城市之林中独树一帜主要是因为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她处于四川的中部,也基本上处于中国的中部,有人说北京是中国的心脏,上海是中国的肺,成都则是肚脐。成都有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又是天府之国的中心,物产如此丰富,有都江堰的灌溉之便,可谓是人杰地灵。今天的整个成都市区几乎就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市场,但凡临街傍道之处,差不多全是林立的商场店铺,颇有些像香港的铜锣湾、尖沙嘴和旺角。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穿过时光的隧道,今天的成都融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西部经济重镇。成都绚丽的历史为今日现代城市赋予了不朽的文化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