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玉叶金柯:富贵乡里的“冷香人”
孔家弄富贵屋诞生的掌上明珠,一个才情与美貌兼具的女子。她的风情诱惑,与时尚气息的滋养相融合。7岁,求学北平;16岁,成长为一颗明星;18岁,被北洋政府聘用兼职担任外交翻译;19岁,名闻北京社交界。她就是陆小曼,陆家唯一的孩子。
1.陆家小曼初长成
1903年农历九月十九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秋天的脚步早已来临,在上海孔家弄一家豪门大宅里,聚集着焦急等待的人们,原来是豪门陆家的陆夫人即将临盆。农历九月十九,这可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成道的日子,这个日子对老百姓而言,是多么的特殊啊!更让全家人感到神奇的是,此时已是深秋,百花凋零,但整个家里却弥漫着一股玫瑰花的清香,仿佛春天又来到了人间。
“哇哇哇……”一个女婴的啼哭,划破了清晨的寂静。陆氏上下,欢天喜地地盼望着一个小生命的到来。她的到来,令这个家庭中所有的人都欣喜若狂,能在这么重要的日子里迎接到新的生命,对这个家庭真可谓是喜上加喜。
小女孩生得眉清目秀,肌白肤嫩,家里人戏称她为“小观音”。“小观音”的父母开心地迎接她的到来。他们知道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都带着不同的使命。未来是福是祸,是忧是乐,谁也无法预知,但他们依旧期待好运陪伴着孩子的一生。陆氏夫妇长时间地凝视着孩子纯净的脸庞,想从这聪慧美丽的脸上读出她的一切。可爱的,充满灵性的孩子一定会享有人间所有美好的事物,还会有美丽的未来。
这名女婴便是陆小曼。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安琪儿,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宠儿,更是名门大家之后。
首先,就陆小曼的氏族来看,陆氏一族,自春秋始,便声名显赫,堪称中国的名门望族。从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历时80余代不断续修的《樟村陆氏宗谱》中所载可以看出,陆小曼的祖上一直是书香传承,且名士辈出。从大汉开国功臣陆贾到唐朝名相陆蜇,从大诗人陆游到爱国名臣陆秀夫,都是声名显赫。她的祖先原在常州樟村,在当地是个名门望族。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陆小曼的祖父陆荣昌为避太平天国之乱,迁居到上海。
陆小曼的父亲叫陆子福,是一个天生就有福气的人。年少便得志,每次参加科举考试,必定高中,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在当时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里,陆小曼父亲的前途肯定是一片光明。长辈对此非常自豪,于是给他改名为陆定。
父亲陆定,虽是晚清举人,但远见卓识却高于当时的大多举人。与林徽因的父亲一样,陆定曾经东渡日本,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苦读多年,由于他聪明加勤奋,遇事又有个人独立的见解,所有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很快成为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他还曾与曹汝霖、袁观澜、穆湘瑶等民国名流是同班同学。
陆定在留学期间,还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并因此曾在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被下令通缉。后加入国民党,他跟国民党元老吴玉章、章太炎等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来,陆定经同乡翰林汪洵之推荐入职于财政部。陆定平步青云,官运亨通,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二十余年,是一位有财权的实力派官员。
虽为官僚,但陆定可不是一个庸碌之辈,他在政界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是金融家,堪称经济领域中的知识型官僚。陆定曾任财政部司长和赋税司长多年,后来辞官下海,募集到了大量的资金,成了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由于陆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很高,所以他来往的都是军政界的要员,结交的都是当时的实权人物。他的家中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人说我国银行界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就是他第一个试办的。
在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中,才子自然是要配佳人的,聪明过人而又前途远大的陆定只有才貌双全的佳人才能入他的眼。此时,一位远近闻名的才女——吴曼华,进入了陆定的心中。吴曼华是陆小曼的生母,出生于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她是陆定的第二任妻子。
吴曼华乃大家闺秀,是常州著名的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先生的长女,自小研习古文,专擅笔墨丹青,如诗如画的江南烟雨,把她浸染成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陆小曼深得母亲的精髓,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陆小曼之名也是来于其母。
吴曼华相貌端庄,性情温厚,知书达礼,多才多艺,对古文有较深功底。她是丈夫最好的生活伴侣和事业帮手,夫妻恩爱,夫唱妇随,比翼双飞。吴曼华很有见识,处事精明,又会持家理财,对很多问题很有见地,所以深得陆定的敬重,家里大小事务,陆定都会与她商量。在清末的时候,陆定曾经担任过贝子、贝勒学校的教师。这种学校,在当时是绝对的贵族学校,学生都是皇孙贵胄。陆定教学生们读书写文章,学生们写的文章作业,陆定经常看不过来,于是便带回家中,由夫人吴曼华帮助批改。因为吴曼华有很好的文学才华,写得一手好文章,所以他很放心地把学生的文章交给夫人代批。
陆小曼的童年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幸福的她,童年几乎没有任何遗憾。父母望女成凤,家教极其严厉,陆小曼可以说是当时真正的大家闺秀,优厚的家庭条件使她受到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陆小曼出身于这样有钱又有势还有社会地位的家庭,父母又是中年得女,所以她在家里的地位非同小可。父母对她宠爱有加,捧到手里怕掉了,含到嘴里怕化了,从小对她千依百顺,只要她想要的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她是父母的心头肉。
顾维钧曾当着陆定的面对一位朋友说:“陆建三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是他女儿陆小曼小姐却那样漂亮、聪明。”可以这样说,陆小曼可谓集江南之灵秀莹润与北方之大气端庄于一身,自小便气度非凡,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沉静从容。陆小曼的童年是金色的,她像无数个年幼的女孩子一样,经常缠住妈妈给她讲故事。当时,吴曼华给她讲了很多故事,陆小曼听得如醉如痴。父慈母爱,他们不仅给陆小曼提供了富足优越的物质条件,更以自身的出色的言传身教,将她培养成为一位知书达礼且才情横溢的温柔女子。
陆小曼9岁时,陆定因为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受到牵连,那时袁世凯专政四处搜缴国民党议员的证书证章。有一天,陆定照例到部里去上班,习惯性地将自己的证章证件放在身上。陆小曼在客房,看到父亲从楼上走下来,便对父亲说:“证章证件,带在身边恐怕会发生危险,今天还是摘下藏在别的地方罢。”父亲微微一笑说道:“好,今天我听咱们小观音的。”在陆定心里,并没有把她的话当回事,但是依然听了女儿的话,把证件放好。
不料这天刚出门,陆定感觉后面有人跟着,便加快脚步前行。没想到,刚进入部里,便被警察厅传去,几个便衣特工将其逮捕软禁。紧接着,大批宪警包围陆氏寓所,对陆府上下进行搜查询问,结果一无所获。
这时,宪警头目看到了站在一旁的小女孩,以为从孩子口中容易得到真相,便笑嘻嘻地走过去,拍了拍陆小曼的肩膀,说道:“孩子,你爸爸让我拿一下他的证章,就是小本本的那种,你知道放哪了吗?别怕,叔叔是你爸爸的好朋友……”不料陆小曼态度大方,说道:“我的父亲没有过那种东西,是不是叔叔记错了。”宪警头目不甘心,接着用各种方法,软磨硬泡,想从陆小曼口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线索。而陆小曼却相机应对,自始至终不露破绽。警方见查不出什么证据,把陆定关押了三天,随即予以释放。
这个美丽的女孩,从小便展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风度,泰然自若面对别人的责难与诋毁,宠辱不惊。
2.万千宠爱于一身
陈乃姗曾说:“称为‘名件’,绝对讲究阶级讲究出身。她们既有血统纯真的族谱,更有全面的后天中西文化调理;她们都持有著名女子学校的文凭,家庭的名师中既有前朝的遗老遗少举人学士,也有举止优雅的英国或俄国没落贵族的夫人;她们讲英文,又读诗词;学跳舞钢琴,又习京昆山水画;她们动可以飞车骑马打网球玩女子棒球甚至开飞机……静可以舞文弄墨弹琴练瑜伽……陆小曼就是这样一位女性。”
陆小曼,比张幼仪小3岁,比林徽因大1岁。她是一个肌肤白皙、眉清目秀、机灵聪明的女孩。陆小曼出生于既富又贵的家庭,她的家庭虽然比不了林徽因那样的显赫,父亲和公公都曾出任过北洋政府的部长,是真正的社会名流;但陆小曼的父亲曾任财政部司长和赋税司长多年,还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虽然社会地位不及林徽因的父亲和公公,但比经济实力却有过之而无不及。陆定是真正的实力派,而梁启超与林宗孟却只不过是文人、秀才。由于陆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来往都是军政界的要员,常常出入于上流社会,结交的都是国家级的大人物,陆小曼从小不仅衣食无忧,而且交往的也都是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
陆小曼是一朵奇花。她不是清淡的茉莉,不是优雅的兰,不是冰清的莲,她就是一朵误入人间又历经劫数,沾染着红尘烟火的富贵花。她是陆家上下的掌上明珠,这不但是因为陆氏家族属于豪门大户,更重要的一点在于陆氏子女的不幸早夭的命运。
据说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嫁给陆定后,先后生育了九个子女,其他八个均不幸早夭。对此陆家父母曾经伤心欲绝,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个孩子,一个健健康康、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孩子去继承他们丰厚的家产。陆氏夫妇诚心祈求,广结善缘,拜遍了菩萨神庙,做了很多善事,最终如愿以偿有了一个美丽的女婴,这便是陆小曼。在民国九年版《樟村陆氏宗谱》上,陆小曼以女儿之身,不仅名列其上,而且还详载生辰,这是绝无仅有的,说不定也可算是中国家谱史上的一大奇观。
“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意思是对待儿子要穷养,其实是对儿子一生的投资;对女儿要富养,其实是一类文化修养的投资。如果养的是女儿,便要尽可能地为她营造一个富足舒适的成长环境,从小使她对高质量的生活耳濡目染,这样培养出来的女孩子长大后会很有品位,会创造有情调的生活;如果养的是儿子,便要刻意使他尝试生活的艰辛,从小磨砺他坚强的意志,以备将来他能担当应尽的责任,从而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都带着属于自己的使命。我们无法知道属于我们这一生的宿命是什么,是福是祸,是忧是乐。人心是很奇怪和矛盾的,明知生有时、死有时,但每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总是热烈的企盼和庆祝。陆小曼是大家闺秀,在这种富足的家庭熏陶下,形成一种安然自若的形象,举手投足间优雅非凡,一颦一笑尽显淑女风范。陆小曼作为陆家唯一的女孩,出生便是高贵的,具有美丽的容颜与高贵的气质,备受欢迎。
所有孩子的优秀品行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顺应环境条件培养出来的。女孩子最重要的莫过于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一个温柔贤惠的性格,一种气定神闲的气质,一种睿智聪颖的形象。父母是女孩生命蓝图的缔造者、维护者,陆小曼天生敏锐、娇弱,像一朵娇嫩的花。她在出世之后,家里为她营造了一个安定优越的生活环境,一个温馨和美的家庭氛围,给她一个宽阔的视野,使之成长为一个知性且富有才情的女子。陆氏夫妇给予陆小曼的不仅是金钱的富足、丰裕,更重要的是爱的呵护、培育,像鲜花在盛启之前,精心地呵护。
陆小曼的父母就像当初所有上流社会的父母一样,十分重视女儿的教育,在女儿的教育投资上不惜重金。陆定算得上是一位财神爷型的人物,陆家有的是钱,舍不得让宝贝女儿进学堂,便把需要的老师都请到家里教读。家有娇女,便要从小多给于疼爱、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所以陆小曼虽然没有上过学,但除中国文字颇具造诣外,英文、法文的口语笔译都流畅自然。在艺术方面,除写得一手绢秀的毛笔字外,她国画、京戏、舞蹈样样都行。再加上她从小口齿伶俐,长得像个小仙女,便赢得了“绝代佳人”的美誉。
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自觉遵守女性性别角色,相夫教子。从这样一位有文化、有能力、十分贤惠的母亲身上,陆小曼颇为受益。她教育陆小曼遵守礼教,教育她怎样行为举止,督促女儿学习,亲自教女儿画画。陆小曼受母亲影响很深,也有几分惧怕母亲。母亲对陆小曼十分严厉,完全按照上流社会要求于淑女的标准教育陆小曼,既要她严守礼教,又让她学习上流社会一个女子具备的一切礼仪和知识,陆小曼从小的教育和后来的发展都是朝着做贵妇和名媛的标准按部就班进行的。
在小的时候陆小曼和巷子里的孩童一样,十分调皮。一次,父母交代她把唐诗中的名篇背诵六首。可是她没有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便和女仆们嬉戏玩耍。晚上,父母要检查功课了,她一首也没有背过。其父气极,晚饭也没有让她吃,便将她捆绑住,她也不哭,从此循规蹈矩地读起书来,再不和家人胡闹了。她不像林徽因那样,被教育要做一个改造社会的职业女性。她们俩最初教育的出发点不同,因此她们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女性。前者是消极、享乐、玩世不恭;后者是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职业者,是女权的推动者,具有独立的人格。虽然陆小曼在行为上比林徽因更激进,更果敢,但那只限于爱情。男人是草,女人是花,而陆小曼却是水晶,璀璨而易碎,她不关心社会,更关注自己。
陆小曼作为家里的独苗,不可避免地沾染一些自我化的心绪,活泼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敏感的心。小时候在捉迷藏时,有玩伴丢下她,一种被抛弃、被轻视、被愚弄的委屈顿时涌上心头,一向骄傲的她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儿时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很长时间里陆小曼都无法摆脱这种挫折感。类似的事件使得她很难与他人推心置腹,和睦相处。在被爱与自我中,使她容易任性、骄纵、盛气凌人,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陆小曼,堪称万千宠爱于一身,精致生活、无忧无虑。陆氏夫妇从小要培养她的气质,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世能力,增强她的见识。这个被“富养”的女孩,因此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有智慧。等陆小曼到花一样的年龄时,就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她是一汪碧海,澄净透明却又深广难测。她可以在任何一个时代兴风作浪,她可以挑起所有男性潜藏的热情与欲望。
除了给孩子比较好的物质条件外,做父母的,更要帮助他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陆小曼有才有貌,但她处在优越中时却无人生理想,甚至一生没有独立过,这也是家庭给予她的悲哀。她从小没有经历过世间的风雨与挫折,金枝玉叶离开了生存的土壤也是凡花一朵,她的世界,注定是悲剧性的。
3.圣心堂里的“冰美人”
幼年的陆小曼总是喜欢寻一个晴朗的天气,独自坐在门楣下,安静仰头,细看指缝里的天空。阴、明、晴、暗,都能由她随意变幻,亦如此时自己因家富势足,便以为“拥有”与“掌控”是理所应当。
15岁那年,陆小曼转入北京圣心学堂学习。圣心学堂是法国人创办的,当时一般人叫它“法国学堂”。陆小曼所在的圣心学堂是一所极为典型的名媛学校,在当时的中国,禁锢女性数千年的封建枷锁渐渐被松动,男权社会所推崇的“夫为妻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伦常也正在被轰轰烈烈的女学运动推翻。此刻,许多思想开化的有识名流,也早早预见了这一趋势,他们纷纷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学堂,陆定便是其中之一。学生大都是居住在北京的外国青少年,附带招收少数中国学生,课程有英文、法文、钢琴、油画等。因为收费高,是贵族化的学校,多半是北京军政界部长级一类家的小姐才能进得去,如曹汝霖的女儿当年也在圣心学堂读书。
当时,比起中国人办的学校,陆小曼似乎更喜欢外国人办的学校。她活泼可爱,很快就适应了外国学校的生活,在这里天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对自幼便接受淑女教育的陆小曼来说,在法办的圣心学堂,无论英文还是法文都表现得出类拔萃,她能说会写,标准而流利。陆小曼除了能将西洋的钢琴弹奏得或铿锵或恬静,还能将中式戏曲把握得“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她可以绘出一纸丹青的富丽明快,又能用油画绘出浪漫主义的色彩。从初次有些胆怯的当众演讲,到能够出口成章辩才无阂;从站在舞台上因表演生涩而无人喝彩,到成为主角用不怒自威的气场博得满堂彩;从只愿提工笔绘出金粉金沙的宁静,到学会游泳、骑马,动静皆宜。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位多才多艺又气质如兰的妙龄女子,在周围人或是倾慕或是嫉妒的瞩目中,陆小曼更添了一份高贵。渐渐飞逝的时光将陆小曼打磨得愈发光彩照人。据磊庵的《陆小曼与徐志摩艳史》中说,北京的外交部常常举行交际舞会,陆小曼是跳舞能手,中外男宾,固然为之倾倒,就是中外女宾,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与一言以为快。而她的举措得体,发言又温柔,仪态万方,无与伦比。
徐志摩说:“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就连徐志摩前妻张幼仪也说她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从现存的老照片中,还能看到她那柔美婉约的样子。她是那种不上相的类型,照片远不如本人的风采。但是即使单从照片上看,那精致柔和的五官轮廓,婉约动人的气质和眉宇间的清丽脱俗,也是很不一般的。
她是如此出彩,不仅才艺出众,还出落得越来越漂亮了。江南女孩特有的光滑白皙的皮肤,衬着乌黑的秀发,一双眉梢上挑的眼睛水一般的澄澈,时时带着笑意,简单的学生装束掩盖不住她的水灵和魅力。上海女孩儿的聪明乖巧和北京女孩儿的端庄娴静融合在她身上,吸引着不少的男学生。每次参加剧院或中央公园的游园会时,她的身边总是围满了大献殷勤的男同学,这群人里有欧洲人,有北京权贵的公子们,还有名校的大学生,他们少时十几人,多时几十人,前呼后拥,像一群臣仆簇拥着他们高傲的公主一般,每个人都以能和陆小曼说上话、替她拿一次东西为荣。
陆小曼不但是美人胚子,才情更是卓越,超出同龄人。曾经有一位外国贵宾来到圣心学堂参观,漫步于学生作品的陈列长廊,观看着孩子们或尚欠火候、或构图参差的画作。辗转在一幅幅画作之间,毫无新意,参观者不免有些失落。突然,转弯处一幅山水油画,闯入了他的眼底,并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
这位外国友人与眼前的画作似邂逅老友般一见如故。在这幅画中,气韵、格调、底蕴、色调、形神兼备,处处体现的是一种“山为德、水为性”的品质,对于西方人而言,自然很难理解数千年中国绘画文化中沉淀下的修为意识。不过好在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那构图中似有咫尺天涯,又有致远宁静。他无从按捺内心的激动,紧紧抓住随行人员的手,说道:“这是你们学校学生的绘画作品吗?太不可思议了!”随行人员回答道:“是的,这是我们学校的一名学生画的,画笔中要是有些不太好的地方,还望您多多批评指正。”
当时,这位外国友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幅画,我还怎么好意思指出错误呢?画笔苍劲有力,上色明暗得体,果真不错。”接着又赞叹道:“这幅画属西式油画,却处处彰显着中式的风范和意境,出自一位学生之手,实在是难得。”随即,这位外国友人直接向同行人员提出恳求,希望能收藏此画。
听到外国友人对此画的作者如此赏识,随行人员非常高兴,立即将这件事反映给校长,校长眼见自己学生的作品能得到如此认可与青睐,也很是自豪,举手之劳的成人之美他欣然应允。这位外国贵宾提出要付给作者报酬,校长拒绝,但是在校长的几番推辞下,外国贵宾还是支付了两百法郎给校长作为酬谢。而这幅惊艳之作的画者,便是陆小曼。也正是因此,陆小曼成为圣心学堂里最出色的中国女孩儿,顿时名声大噪。
聪明、可爱、活泼、机灵的陆小曼,十分善于表达,在圣心学堂极受欢迎,是学校各种活动和演出中的重要人物,也是男孩子眼中的“皇后”,许多年轻小伙子巴结、讨好她,但她却对他们趾高气扬、不屑一顾,骄傲得就像真正的公主。在那里,很多外国人非常喜欢她,称她为“东方美人”,中国的男学生们则暗地里封她为“校园皇后”。
4.玩转翻译界的“外交明星”
这浮世有宁静有喧嚣,它们是两种风景、两个至极。而陆小曼却是喧嚣里的宁静,宁静里的喧嚣。其实,以现在的审美观来看,陆小曼算不上特别美,可在上世纪初的民国年间,她却有着“绝代佳人”的桂冠。陆小曼可谓是美人加才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冰雪聪明、兰心慧质,这些词语用在她身上,恰当得体。陆小曼,像一只在山花烂漫处展翅飞舞的蝶,翩翩起舞,影随身动,带给人无限遐想。
这只舞动的蝶是幸运的,因为幸运女神的光环时刻包围着她,各种各样的际遇总会眷顾她。在陆小曼于圣心学堂读书之际,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需要一名精通英、法双语,又才貌出众的女孩去外交部从事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这难倒了他的部下,说实话,在偌大北京城,找一个漂亮的女子,那是不胜枚举。找一个漂亮的,还要精通英、法双语的女子,就稍稍有点难度。只能将选拔的视角,放在北京颇有规模的西式学堂中。
外交总长的下属,首先选中了圣心堂。他们直接找到了校长,希望圣心学堂能推荐一位同时具备这么多优点和资本的名媛。这也难坏了校长,进行全校范围的征集。突然,他们看到了陆小曼的履历表。校长大喜,说道:“还选什么?看,陆小曼,不正是咱们需要的人才吗!”陆小曼被推荐上去,总长顾维钧非常满意。
陆定夫妇非常高兴,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锻炼女儿能力的极好机会,便皆表示赞同。于是,年仅18岁的陆小曼便经常应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参加舞会,并担任随行翻译。时而落落大方,时而万种风情;可以雍容大雅,又有绰约风姿。很快,陆小曼的名号便响彻了北京城,在北京的上流社会里芳名远播。
在外交部工作,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陆小曼的聪慧与机警。同父亲一样,她也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当时正值中国国力颓废,列强入侵之际,有些外国人往往出言不逊,蔑视中国。陆小曼,虽是一位纤弱的女子,但是她的爱国之心却是强烈的。在从事外交翻译的3年里,她曾几度遇见出言不逊、辱华、蔑华的外国人,每到那时,难掩气愤的陆小曼都会得体地用自己的智慧与圆滑,让对方或是哑口无言或是心悦诚服。
在陪同外宾观看文艺表演时,一个外国人看不懂京剧昆曲,竟毫不客气地说:“这么糟糕的东西,咿咿呀呀哼哼唧唧半天都不知道啥意思,怎么能搬上舞台!”陆小曼听后,愤懑难平,她未料到如此尽情尽礼的招待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嘲弄讥讽,甚至直接质疑了中国的戏曲国粹。陆小曼面带礼节性的笑容,回敬了一句:“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有特色的节目,只是你们看不懂而已,正如普通的中国人不一定能欣赏法国歌剧《茶花女》一样,建议你们多了解中国,就会知道这种戏曲的精妙了。”或许是感受到了陆小曼的微怒,又或是意识到自己措辞上的不妥,外宾有些歉意地看了看陆小曼,而后安静而认真地看完了整场表演,试着品味陆小曼口中戏曲的精妙与底蕴。
活跃在社交舞台上的陆小曼不卑不亢,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引得无数人注目,她则在其间游刃有余,用夺目的光芒宣扬着专属于她的美好。三年的外交翻译生涯是陆小曼人生中的又一个新起点,虽然她当时才17岁,在很多人眼里还完全是个孩子,但她却在工作中屡屡显示出随机应变的本事,用她的机智幽默竭力维护国家和中国人的人格尊严。
有一次,法国的霞飞将军在检阅中国仪仗队时,看到仪仗队的动作很不整齐,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面露轻蔑之色奚落道:“你们中国的练兵方法,大概与世界各国都不相同吧!”
陆小曼的爱国之心被狠狠地刺伤,她备感汗颜羞惭,却又不甘就此认同。“没什么不同,全因为你是当今世界上有名的英雄,大家见到你不由得激动,所以动作无法整齐。”陆小曼用机敏的回答化解了尴尬,霞飞将军也不再纠缠于眼下仪仗队无章的步履,而是欣喜于中国人热情的欢迎,自此也对中国有了好感。
还有一次,在一个重要的节日宴会上,来的都是极有身份地位的人物,因为有个游艺活动,他们的孩子也被邀请来参加。宴会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席间觥筹交错,孩子们很少有这样不受大人管束的机会,所以玩得格外地高兴。正当他们兴冲冲地拿着气球玩的时候,一些外国人借酒取乐,用烟头去点中国儿童的气球,气球“嘭”的一声在孩子的手里炸响,吓得这些孩子大哭起来。而搞恶作剧的外国人则在那里捧腹大笑,嘲笑道:“中国的孩子,胆子这么小,印证了他们的一句老话,叫‘无胆鼠辈’,哈哈……”
此时正在喝酒的中国家长们,放下酒杯,看到自己的孩子受惊,一个个气愤不已,但是在这种场合下,他们需要顾全颜面,又不好发作。要知道在平常,这些孩子可都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他们本是极有身份的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外国人的欺负。陆小曼看了气愤不过,立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她走过去若无其事地把外国儿童的气球也点爆了。那些外国孩子,当即吓得屁滚尿流,比刚刚中国小孩的反应还要大,直接躲到了自己妈妈的裙摆下,不敢出声。陆小曼当即笑道:“看,你们外国孩子,也不见得胆子多大嘛!”
这下,刚刚还在嘲笑中国小孩的外国人,顿时目瞪口呆。他们自己理亏在先,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中国的父母们都在心里暗暗地感激她做得好,同时也不免有几分担心。但陆小曼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玩她的。她就是这样的个性,绝不忍气吞声。
对这份工作的胜任,使陆小曼赢得了周围人的肯定和赞许,就连外交部的顾维钧部长也曾当着陆定的面,对一个朋友说:“陆建三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是他女儿陆小曼小姐却那样漂亮、聪明。”作为父亲的陆定听了这种话之后的得意和高兴就别提了。
5.北陆南唐:名扬北平貌似花
繁华的盛年里,她如带着芬芳开了的花。睥睨双眸的冷冽、嘴角上扬的弧度,都是她的狡黠与高傲;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美貌,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玉容,都是她的绝世面容。衣香鬓影正贪欢的陆小曼已是“天然妙目、正大仙容”。
其实,陆小曼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妖艳女子和浓妆艳抹的交际花。在当时,她打扮雅致素净,赶时髦烫卷发的情况一点也没有,而是短短的齐耳直发,随随便便地梳在耳后,和那时的女学生没多大区别。
陆小曼清纯秀雅,如一朵出水芙蓉,身边的朋友几乎众口一词地赞美她。如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郁达夫喻“陆小曼是一位曾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陆小曼的第二任丈夫、诗人徐志摩则诗意氤氲——“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眼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陆小轻的举措得体,发言又温柔,仪态万方,无与伦比。
刘海粟曾回忆第一次见到陆小曼的情况:当时从天津乘船到上海,闲来无事逛到甲板上看海景,正好陆小曼也在凝眸远眺。此时,在茫茫大海上,这位女子站在甲板上,衣袂长发随风飞舞。刘海粟顿时呆住了,他不知道怎样用文字来形容她的美丽,也不知道用画笔如何勾勒这一美人,简直是惊为天人。伫立良久后,他才缓过神来,对身边朋友挤出几句话:“从各个角度来看,只觉得她的风度姿态无一不合美的尺度,如作写生画,全是可取而难得的材料,惜乎没带画具,想来只有‘衣薄临醒玉艳寒’七字略可形容一二了。”民国初年的才女兼美女可谓不少,如林徽因、唐瑛、张爱玲等,陆小曼绝对能并列为四大天后——如果评选天后的话,其粉丝之疯狂程度绝对不亚于现在的追星一族。
凡是有陆小曼出席的晚宴或聚会,她便是满场独一无二的焦点。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柔情绰态、罗衣璀璨,提唇含笑,亦能惊为天人。圣心学堂成了专属于她的舞台,一场名为“陆小曼”的风潮也正席卷而来。当她嫁给王赓,随夫去哈尔滨上任,也俨然大明星一般,风光无限。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她的大幅海报和玉照。和徐志摩喜结连理,搬到上海居住,她更是名噪一时,一下子就成为上海交际圈中的核心人物。
北京社交界的熏染和锻打,再加上聪明伶俐和与生俱来的极高天赋,陆小曼超越了传统大家闺秀的局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意识,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名媛淑女。经过几年外交翻译生涯的磨炼和塑造,陆小曼这块上好的璞,终于变成了光华夺目的宝玉。她的优雅得体和翩翩舞姿,令无数中外男宾为之倾倒,就连女宾们也很乐意和她交往。一旦舞会中少了她,几乎所有人都会大感失望。只要出现在舞会中,她立刻就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她不再是那个在校园中凭傲气来一味抵挡男生追逐的单纯女中学生,经历了上流社会大场面的她成熟圆滑了,知道什么时候该微笑,什么时候该拒绝,什么时候该热情,什么时候该冷淡,交际场中的潜规则于她而言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了。18岁的陆小曼很快就在北京的社交界里声名鹊起,红极一时。
社交生活俨然成为陆小曼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了,名媛离不开社交界,社交场合之于她,就像水之于鱼,与那些年轻、英俊而又彬彬有礼的男士们共舞,受到他们的殷勤招待和赞美是年轻的陆小曼最热衷的事情,她喜欢在社交场合被人追捧、簇拥,像真正的公主一样高高在上,这么精彩的生活于她而言是那么的过瘾。她的热情大方、仪态万方,得体的谈吐配上她那明艳温婉的笑容、柔和的声音、轻盈的体态,使她总是成为舞会的焦点。她娴熟优美的舞姿,让其余的人很快自惭形秽。每当舞曲响起来时,彬彬有礼的中外男宾们总会涌到她面前争相请她跳舞,陆小曼当然也不会辜负他们的热隋,一曲接一曲地跳下来,她是这样的年轻,精力充沛,丝毫不感到疲倦,忘情地在舞池中旋转。
活跃在政坛上的父亲给她提供了良好的家庭出身,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台,也有令人瞩目的空间舞台供她发挥,成为一代名媛需要的所有条件她都一条不落地具备了,合适的阳光,肥沃的土壤,还有足够的营养使她顺理成章地红透了半边天。所以当时有南唐北陆之说,南唐是指名动上海滩的大美人唐瑛,而北陆指的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陆小曼了。这一南一北两大淑女名媛就这样平分秋色,各领半壁江山,在上流社会的交际圈里展示着她们的绝代风华,吸引着众人的眼球。
旋转……那副似乎天生就是为跳舞而生的柔曼多姿的身材,在时而轻柔时而热烈的音乐声中摇曳着,轻盈地旋转着,飞洒着飞扬的喜悦。闪烁的灯光、乐队的奏鸣、七彩的光线、浮动的暗香、俊男美女的面孔、奢华的衣饰……这一切都让她陶醉。恍惚中她感觉到身体轻到快要飞起来了。她就是喜欢这样飞扬的人生,这种飞起来的感觉。
此时的陆小曼,处于一个最美好的年代。却也正因这样的年纪,时光与现世一同将她裹挟,让其不得不直面另一段未可知的人生。而这个始终被称为“皇后”、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她,也第一次无能为力于自己将要踏上的轨迹。
刚满20岁的陆小曼,历经外交场合的三载锤炼,拥有“南唐北陆”的盛赞,更因秀丽容颜、华美舞姿声名远播,令整个北京城皆因她而倾倒。这样一个陆小曼无人能抗拒,也就无人不想将她拥有。能诗能画,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能演戏,舞又跳得那么好;有著名女子学校的学习经历,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不仅熟稔中国的古典诗词,还会讲流利的英文、法文;不仅能欣赏中国的传统剧种,还能弹一手好钢琴,兴致高时还能上台扮一回角色;不仅能画中国的山水人物画,还有极好的西洋油画功底。
连陆小曼自己也记不清楚,究竟是从何时起,家里的访客开始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皆是青年才俊、达官显贵。起初,陆小曼还能耐性有礼地恭敬相迎,没过多久,她便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客套应酬,选择躲回自己的房间里“眼不见为净”。闺阁里的陆小曼仍旧沉寂于自己的世界,端然地诵读诗书,时而挥毫泼墨。不去理会门外的世界,任凭它是怎样的喧闹。
6.社交皇后:高官贵妇众星捧
林徽因是美人,陆小曼是尤物。男人们仰慕林徽因,膜拜有如女神;但却爱煞陆小曼,对她遐想无限。她们两个同为名门淑媛,自然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出身富贵,自小便受到最好的西式教育;精通外语,谈吐得宜;加上天赋的貌美灵慧,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论美貌,照片上的陆小曼颇令人失望,远不及林徽因的天生丽质那么有说服力。但据说真人是极美的,不但肤色白嫩、身姿娉婷,而且妩媚灵动,一双清澈的眼睛尤其善于放电。但凡见到她的人,都抵挡不住其眼波一转、莞尔一笑。
陆小曼的干女儿何灵琰通过近距离观察,得出结论:“她是一张瓜子脸,秀秀气气的五官中,以一双眼睛最美,并不大,但是笑起来弯弯的……她很少用化妆品,但她皮肤莹白,只稍稍扑一点粉,便觉光艳照人。她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别具风韵,说出话来又聪明又好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再见到一个女人有干娘的风情才调。”
看来是黑白照片,掩盖了这位“一代才女,旷世佳人”的风华。比较而言,林徽因的五官更为精致美丽,而陆小曼的风情恐更胜一筹。
在外交部的生活,彻底改变了陆小曼。这段生涯给她掀开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也把她打磨成了社交界的明星。在外交部时,陆小曼常常会到一些豪华的场所参加舞会。她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她喜欢兴奋、刺激的生活,每次出门去娱乐场所总是一班人前呼后拥地围着她,她就喜欢这种像明星一样的感觉。
经历婚变后,陆小曼与徐志摩一同南下上海。对她而言,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才是她可以施展的舞台,繁华热闹的大上海给她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这里的灯红酒绿于她而言是那样的得心应手,她就像一尾鱼游进了大海,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交际圈子。有她的场合,男人们的眼睛都不由地贼贼发亮,她的一举一动都引领着时尚与潮流。
陆小曼是美的,再加上她谙熟交际场中的种种规则,如出手阔绰,结交名人、名伶,很快她便成为了社交界的核心人物。刘海粟这个西洋画大师,眼光该是很挑剔了。但他第一次见陆小曼,就被电晕了:“站在我们面前的竟是一位美艳绝伦、光彩照人的少女,啊!她就是陆小曼!”梁实秋也赞她:“面目也越发清秀端庄,朱唇皓齿。婀娜娉婷,在北平的大家闺秀里,是数一数二的名姝。”这样一位美人,来到繁花似锦的上海,可谓如鱼得水。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尤其是北伐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于1928年定都南京,上海因为离南京近,所以借以大大地发展起来。相比之下,北平的繁华一落千丈,北平的名伶们在北平唱戏的好日子已经大不如前,只有靠出门跑码头,而上海就是他们去的第一大站。如梅兰芳在1920年和1922年在上海唱戏的月包银高达一万大洋,这是个很大的数目。
这些名角们给上海带来了正宗的京剧艺术表演,对上海的戏剧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给上海的本土京剧艺术家们如周信芳等人带来了挑战。在这种南北戏剧杂糅的过程中,京剧得以超前发展——由古典走向现代。同时,上海的民众也给予了这些外地的艺术家们以极好的回报。即使是普通的角色,在上海唱上一个月戏的所得,也能够支撑在京城生活上一年的时间。所以京伶们不仅最想到上海来演戏,而且还以此为荣,后来甚至到了“只有到上海唱红了,才算真红”的地步。
此时,上海戏曲天地的热闹和繁荣,对于爱热闹、爱走在时代潮流前面的陆小曼而言,可谓是如鱼得水。陆小曼天性爱玩,从学生时代起到嫁给王赓,她都是玩过来的,就是和徐志摩的相识也起源于那次交际场上的相遇。很多年来,她都是这么过来的,她已经习惯于活在别人的喝彩和艳羡的眼光里,她喜欢那种被众人捧着的兴奋享受的感觉,喜欢在生活中加入灯红酒绿的沉醉与刺激。
陆小曼非常喜欢看戏,也喜欢自己学着唱戏,尤其喜欢捧戏子。因为喜欢看戏,她在高级戏院常年包着雅座,并且经常很大方地邀请朋友们去看戏。看戏已经成为陆小曼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只要隔几天不去戏院坐坐,她就会坐立不安,浑身难受。只要一去了戏院,听到锣鼓一响,即使身上有点病也立即就舒坦了不少。徐志摩对她这么痴迷于看戏也觉得有点头痛。徐志摩本身也是个戏迷,早年在北平上学时就经常去看名角的演出,但是他自己很节制,白天要正常地工作,耽误不起那个时间。
陆小曼要享受生活给她带来的刺激和乐趣,她早就习惯于成天泡在交际和聚会里的生活方式了,要她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沉静地思考或者画画,简直太难了,只有在兴致极好的时候,她才会偶尔这样做。
7.前脚未出闺阁内,名声已到华堂前
“前脚未出闺阁内,名声已到华堂前”改自一首打油诗,这首打油诗起初是贬义之意,是苏轼发难苏小妹、嘲笑苏小妹:“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对于这位绝代红颜陆小曼来说,她也是“前脚未出闺阁内”,但不是“额头”,而是“名声已到华堂前”。
自古英雄皆醉红颜,陆小曼便绝对称得上“红颜”。但这“红颜”二字却并非谁都能当,一句“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直白地道出了那所谓“红颜”定是要有月貌花容之姿色,出众得会轻易将人蛊惑。
西汉李延年因作出一支《佳人曲》而为世人所熟知,其中“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名句更是千古流传。李延年这支《佳人曲》中所描绘的倾国倾城的女子正是其妹妹,也因为这支曲子,李延年的妹妹被汉武帝相中,入宫成了最得宠的嫔妃,人称为李夫人。陆小曼有数一数二的容貌,有颖悟绝人的智慧,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她的多才多艺。想那武帝最爱就应是李夫人的舞姿,轻盈唯美,那翩然风采宛若一个旋转就穿越了千年。同样的一身华丽,同样的宛转蛾眉,同样的披金戴翠,同样的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更是同样的北方佳人,绝世而立。霞衣席上转,花岫雪前朝。斯人一支妙舞,便是风花雪月的美好。仪凤谐清曲,回鸾应雅声。再配上一曲柔歌,即是风姿绰绰、雅韵翩翩。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便是那“世人有眼应未见”“试舞一曲天下无”的风流。
但凡能撩人心绪的美好,都会有那么几分相似。所以无论是相去千年的李夫人,抑或是衣鬓飘香正青春的陆小曼,她们都因冠绝一时的美艳、技压群芳的舞姿触动了无数人心中的柔软,也震动了那个时代的经纬方圆。
在陆小曼的外交生涯中,虽常因处世机敏圆滑为众人所称道,但真正让她大放异彩、名噪一时的则是她精彩绝伦的舞姿。伴随着闪烁霓虹、绕梁乐音,她先是熟络地与各方来宾推杯换盏,继而应着对方的邀请款款步入舞池。陆小曼的舞步轻缓,舞姿畅快,神情端庄而热忱。一身明艳华服的她肆意穿梭于舞池之间,就像一只花花世界里的花花蝴蝶。在北京外交部,这样一个大型集聚中心,各类交际舞会数不胜数。这一平台,为跳舞能手陆小曼奠定了舞动的基础。
于是,男人们为了一睹陆小曼的风姿而参加舞会,陆小曼也从不会让慕名而来的他们失望。最终,一传十、十传百,偌大的北京城里再没有人不知陆小曼的芳名。而女人们则是竞相模仿她,学着她舒展的舞步,学着她嫣然的巧笑,可不知为何就是学不来她的味道,便也只得在钦羡中作罢。
她的芳名,还与她自身的气韵有关。优雅的她配上一件优雅的乐器,弹肖邦时陆小曼静气凝神,徜徉于只属于她自己的精神世界,弹舒曼时陆小曼便会出神,沉浸于百年以前那个德国音乐家的独自“狂欢”;提笔作画时,水墨工笔、花鸟虫鱼;写得一手好字,蝇头小楷、自如草书;飞扬轻舞,会古典独舞、快步探戈……如此的多才多艺的女子,构成完整的陆小曼。
人们常说女人的魅力要靠男人来证明。陆小曼的美丽吸引着众多男性,他们甘愿拜倒在陆小曼的石榴裙下。陆小曼未出阁之前,就已经是北京“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其美丽才情已冠绝京城。所有人都以一睹陆小曼的绝世风采为荣。她小小年纪便在外交部工作并卓有成绩,是人人欢喜的女子。她会玩会跳舞会票戏,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倾倒!简直惊艳到惊觉!她极聪慧又极美丽,知识渊博又极健谈,神态就越发俏丽!有陆小曼的地方,所有女人都黯然失色。
有“第一美人”之称的陆小曼,曾受到无数人的赞美和欣赏。很多男人都夸许陆小曼的美貌,就连女人对她也赞不绝口、羡慕不已。一位女性,在年纪轻轻时头上的光环就如此炫目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一桩坏事呢?
名声,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可以成全你,也可以毁掉你。但名声的好坏该由我们自己的行动来定位。陆小曼是一个任性自在的人。她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与偏见,她只注重自己的性情。她聪颖,外貌清秀,多才多艺,同时又桀骜不驯,高傲得像一只孔雀。她是一朵“交际花”。那时,“交际花”是舶来的褒义词,多为出身豪门的名媛所属,经过系统有序的培训,集才艺与美貌为一身,令人艳羡。
浮华和赞誉也许会迷失她的心性,使她不再安于平淡的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她要时刻活在众人艳羡的眼光里,她要时时有人随侍左右,她要待在热闹中不肯出来,这一切会对她以后的家庭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生活的平淡会让她不安于寂寞的心感到无趣,兴味索然,一旦家庭生活中的责任与她的社交生活发生冲突,她就会不假思索地捍卫她的社交生活。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