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心理学:给青少年的10种创造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去探望病中的钱学森时,钱老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由此,各大学便展开了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探讨。

“钱学森之问”提出了中国教育的一些大问题:国家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国家所生产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造型产品少之又少,中国的大学生所学知识很难用于提高创造能力!“钱学森之问”道出了中国教育之伤。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关于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思考,应该向下延伸,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落实需要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还需要我们从少年时期起就全面培养孩子们创新的能力与思维,唯有如此,创新人才才能扎住根,创新的教育、产业、研究才能蓬勃发展。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双引擎”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社会的来临,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创新1.0模式正在大踏步地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转变。创新2.0是指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这不仅是科技创新模式的更新,更是人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变革。

近10年来,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探讨、思索、实践在教育界从未停止过,而人们探索的目光,又特别地集中在K-12阶段,因为这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时期。2010年7月,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国家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尽在其中。纲要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一一进行了阐述,其中提到了“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培养创新人才之路,积极投入到探索并实施这一国家倡导的大趋势中,北京寓乐世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寓乐湾”就是在这种大趋势之下开始投身于创客教育的。

自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颁布以来,新课程体系改革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落实尤为关注。进入21世纪,为了利于学生选课,教育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高中课程分为8大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包括语文、外语);数学;人文与社会(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的一部分);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一部分);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艺术(包括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从课程内容上看,意在推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之前在基础教育阶段缺失的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的推进,这也是将学生的技术素养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到了基础教育阶段。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对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们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确立了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的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近几年来,国内的教育家们开始反思传统教育模式:固定的学科、固定的课堂时间、固定的考查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目前多元化、信息更新快、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家开始尝试用创新的学习模式来重新定义学校:新的学校体系挑战固定学科,尝试更多的跨学科课程设计,将各个课程链接起来。也有创办的新型学校挑战固定的课堂时间,实施基于项目管理的学习模式,去除人为学习活动间隔,让学生自如自主地从一个学习活动转向另一个学习活动。而传统的考核测评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式研究和项目展示。

基于创新教育的理念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从基础教育到大学的课堂中,更有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与中国本土的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中国的教育领域正在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