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的年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燃烧着的岁月

一九六六年……那时胜梅家的大门里面并没有门锁,晚上睡觉时,就在门把手上别一根棍子,胜梅总是担心棍子会掉下来。

也正是赶在这个档口,胜梅家附近就开始闹黄鼠狼(人们俗称的黄皮子),邻居们的鸡窝接连被掏,母亲得知后,再也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她每晚都在窗户边儿守着,一听到鸡窝有动静,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窗户里翻出去,一边往鸡窝方向跑,一边用棍子敲击地面,黄皮子被吓得快速窜进黑夜不知所踪。

一九六七年,胜梅和胜萍上学读书。因为种种原因,姐妹俩并没上幼儿园。入学时她们九岁,是班级里最老实、也是年龄最大的学生,所以常在放学时受到班里其他同学的欺负。为此,母亲特意叮嘱儿子,到学校和老师反映情况。老师知道此事后,狠狠的教育了那几名欺负她们的同学,当时的学生比较听话,几句严厉的批评,就足够他们反省的了。从此,接妹妹们回家成了胜全的家常便饭。

胜梅姐俩在班里的成绩比较优秀,属于中上等水平。二人每次完成的作业本,老师的评分基本都是一模一样的“甲”字,班主任老师时常拿着她们的作业,给全班同学展示……

“看看人家姐俩的作业,字迹工整,像一个人写的似的!再看看你们的,像蟑螂爬的,你们应该多向人家学习!”

然而胜梅胆子非常小,以至于上课从来都不敢举手发言。因为她害怕被人注视的感觉,如果回答错误被人嘲笑,那就更没面子了。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胜梅却依然记得曾经背过的一首唐诗,诗名叫《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为了响应国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提高学生自我防卫的能力,学校会在上体育课时,教学生们自卫反击的技巧。学校要求每个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一把用木头削的木枪,枪身大概两尺半长,上面涂着各种颜色的漆。待老师发出号令,一排学生拿着手中的木枪,站在一根棍子前比划着,并且喊着口号:“突刺!杀!”

升初中时,姐妹二人在同一所学校。到了初二,因为学校重组,胜梅被调配到其他学校就读,胜萍还继续留在原校,就此姐妹便分开了。胜梅在新学校的班主任姓石,有点弓背的他,没少在背后鼓励胜梅,总是暗中提携她,主动点名让她多回答问题,对她很是器重。或许是因为受到老师的青睐,而后胜梅渐渐变得勇敢起来。

初二下学期,胜梅还获得了班上的“积极分子”称号。又因为下场劳动的缘故,再次获得了“劳动积极分子”。虽然这个称号不能说明什么,但也足矣让她兴奋了很久。然而在下场劳动时,却只在照片上留下了一张背影……现在回想起来,只有满满的遗憾。下场劳动,就是下地干农活,帮助别人盖泥草房。当时的日子真的很是艰苦,物资不仅短缺,很多家庭衣裤都是共享的,家里五口人可能只有四条裤子穿。再看看现在,崭新的衣服没穿几次就扔掉,时代真的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二姐胜萍很懂事,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所以一有机会就去单位向父亲要钱拿回家里,但父亲每次给的钱,都少的可怜。胜萍看着手里那几张数额较小的纸币,略带哭腔的问父亲:“就给这点儿啊?!”父亲面露难色的安慰女儿:“爸没有了,一共就这些,你拿着回去吧!”虽然嘴上不愿意,但却没有任何办法。单位的其他同事,也为此出来劝解过父亲。

“你工资应该多给家里点,两个小女儿正长身体呢!你大女儿以前也来找你要过好多次,你留着这一半工资还在外面开小灶改善伙食,可家里人连吃穿都成问题,你老婆给你养了那么多孩子,没功劳也有苦劳吧!你应该多考虑一下你家人!”

然而劝解完全不起作用。每到月末开支,两口子总会因为经济和温饱的问题而争吵,作为儿女的胜梅和胜萍,也只能做无用的劝阻。每次吵架过后,母亲都拿着剪刀,领着孩子们偷偷跑到山上委屈的流眼泪。胜梅看到母亲憔悴的面容,大声的哭了出来,她抱着母亲说:“妈,我们回去吧!以后我会听话的!”母亲看着满脸泪水的女儿,摸了摸她的头。虽有一肚子苦水,但又怎么向一个没懂事的孩子诉说呢……

当然事从两来,母亲性子比较急,而父亲又很老实,其实两个人吵架没有对错之分,就是因为双方性格不合导致的。每次吵架后,父亲都跑到大姐夫家里,大姐夫会给岳父准备几碟小菜和几瓶啤酒,陪着他一边在小房间里吃,一边劝着岳父。

尽管再伤心难过,日子也还是要继续过下去。此时哥哥胜全,也获得了分配到电车厂的第一份工作。哥哥参加工作后,一家人的生活才稍有起色,但怎奈好景不长,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电车公司的工资又少,胜全最终放弃了这家国营单位,而转行去做装卸工。父母自然是反对的,装卸公司的工作非常艰苦,胜全却执意要去,他想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一家人富足的生活。父亲怕儿子去装卸公司吃亏,所以坚决反对,那时的装卸公司“排新”很严重,刚去的新人肯定会受到老员工的压迫。在胜全的软磨硬泡下,父亲终于同意让他去装卸厂工作,不过即使是做装卸工,也是东奔西跑求来的位置。由于父亲交际比较广,为此也省走了一些冤枉路。

就这样,胜全做起了装卸工,虽然工作不轻松,经常会受到老员工的排挤和欺负,但他从没屈服过,无论卸火车上的物资有多重,他都用那双肩膀默默的坚持,一想到能为自己和家里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胜全身上就充满了力量。虽然离开了旱涝保收的国营单位,但一样东西却被保留了下来。那时公车收票员都有一个装钱的背包,哥哥看胜梅喜欢那个包,便送给她做了书包。日后,胜梅上学一直背着那个背包,虽然背了很多年后,表面出现几处破洞,却依然舍不得扔掉。

自从胜全去装卸公司工作,最辛苦的就是母亲。胜全在单位住宿,大约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母亲则在他每个星期回来的时候,凌晨两点早早的起床,目的是为他准备早餐。胜全特爱吃包子,母亲每个星期都会为他蒸一大锅包子,算作他的早午饭。在装卸公司里,有一位姓郑的大哥,是胜全的同事,郑大哥是个热心肠,在胜全刚来的时候,郑大哥没少帮他。由于郑大哥家庭条件不好,每餐只吃窝头和咸菜,看着他可怜,每次胜全都分几个包子给郑大哥,那时候的人不会考虑像那么多,一个小举动就能让人感动一辈子。

装卸工最开始的工资是每月一百三十元,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是非常高的了,后期更是加到了二百元。而每月开支,胜全都一分不少的把钱交给家里,他会用调侃的语气问母亲:“老太太!我明天开支了,你想吃什么?”而母亲尽管嘴上强硬,心里却很温暖:“臭小子,开了工资,别乱花!”

哥哥回答:“嗯!对,老太太,都给你拿回来,留着钱等着长毛!”母亲被逗得前仰后合。

尽管嘴上说不买,胜全还是给母亲买了各种糕点,北方俗称叫“大八件”。一家人的生活环境也因为哥哥的工作,一点一点变得富裕起来,每次发薪,他都给妹妹买一大堆好吃的,什么点心、水果、罐头之类的,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