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让学生教育学生
——难忘“一道习题的教学过程”
今天上午我在三年(1)班上了一堂数学课,感觉真好,好久都没有这么“爽”过了。教学内容是“商不变的性质”第二课时,其首要目标是复习巩固、加深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过程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对教科书上第70页第21题(带星号)的教学。
在板书完题目400÷25=(400×4)÷(25×4)之后,为了开放学生的思维,我问:“看到这个等式,你想说点什么?”立即有学生非常直观地说“左短右长”,随后便没了声响。为了不浪费课堂上宝贵的40分钟,我做出指向:“能不能说得再深入些?”大部分孩子显然听懂了我的话,在思索……
不久,陈嘉睿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4倍,商不变。”我很高兴有人说得那么好,陈平时给我留的印象是学习分心、讲小话、少举手,想不到他来了个“该出手时就出手”。但很遗憾——没听到掌声。至今我还在反思:是对上节课的学习印象不深,还是没进入状态?不得已,我又做了细细引导,其目的是想唤醒孩子们“沉睡”的记忆。
几个来回中,赵桐对右边算式读法的回答给我留下深刻记忆。当时她说:“400乘4的积除25乘4的积。”对此,我既喜又忧:喜的是赵的成绩排名中等,能说成这样,说明其具备一定的融会贯通能力;忧的是又出现一个把除号读错的学生。平时我反复强调:算式中的乘号,读作“乘”或“乘以”都没太大关系,但除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只能读作“除以”,按从右往左的顺序,才能读作“除”。尽管如此,还是可以看出乘号读法的负迁移异常顽固。
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此表示有不同意见,不过我最终还是把机会给了赵——让其“改过自新”。赵不负我望,可惜的是声音太小,其他学生很难判断对错,我不得不叫赵附近的积极分子——数学科代表王欢来读,其效果不凡,掌声热烈。不过,课后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办法使一个平时就轻声细语、课堂上更加细声的孩子变得“大声武气”呢?
针对孩子们的掌声,我问:“读得好吗?”“好!”“好在哪里?”“声音大,听得清。”“以后我们都像王欢那样大声表达,行吗?”“行!”孩子们的声音果然大了许多,响应很即时。
“不怕说错吗?”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胆量,我追问道。李旷回答:“你说过,总比不说好。”至于为什么“比不说好”,我没再追问,因为平日里反复多次,想必李旷的话可以引起触动。
从后阶段的学习可以看出:当这句话出自学生口中时,其效果明显比我说要好。因为本节课上举手的、质疑的都比以往多了。由此看出,平时无论是学习科学知识,还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教育”学生。
接下来,我提出“能口算400÷25的请举手”,结果正好是我预料并“期待”的:举手人数为0。随后我继续说到:“看来同学们一时还解决不了,不过对于(400×4)÷(25×4)这个算式,你们能口算吗?”稍后,有学生举手回答“16”。我继续:400÷25=?为什么?
一个学生站起来用“商不变的性质”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不过,掌声还没消失,钟润就举手质疑“为什么要乘4”。对此,我暗自高兴:一是由学生说出了我想强调的知识点;二是该问题突出体现了“商不变性质”的实用性。钟使我进一步感受到“提出一个问题相对于解决一个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我马上接应:“对啊,为什么非得要扩大4倍呢?”同时想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
有学生说“简便”,由于不知道学生对此理解的范围有多大,我又问“是这样吗?”此时孩子们的眼球都纷纷投向了黑板,一个学生举手说:“除数是100,当然简单啦。”
随后,我出示800÷25=?625÷25=?两题来巩固这一方法,绝大部分学生掌握得不错。最后,我照样把归纳小结的“权利”交给学生,我说:“结合前一段的学习,你想谈点什么?”话音刚落,便有不少学生举手了。陈小萌说:“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使计算变简便。”也许是陈说出了多数孩子的“心声”,接下来大家无话可说,也没人举手质疑,我有点失望。
“冷处理”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对陈的话不置可否,大约有1分钟,我没做任何指示,等待终于有了回报。
刘昌博举手说:“不是所有的计算都能简便吧?”紧接着又有学生说:“对啊,当除数是23时,就不能变成100或1000什么的了。”……
如今的课堂教学,强调“互动”,笔者认为不仅要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应该体现学习个体之间的碰撞,因为当这种碰撞来自学生时,更能触动孩子们的思维深处。动态生成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教师的职责之一便是通过敏锐的嗅觉、良好的组织能力来引发这种碰撞。
(深圳市全海小学 郝渝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