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交易法:股票期货只看K线均线做到稳定盈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市场与投资者的错觉

交易有固定的方法吗?

没有。也有。

说没有,是因为价格的波动有无数种可能。

说有,是因为在看似杂乱无章的价格波动中想赚到差价,没有方法是不行的,世界上还是有人可以做到稳定盈利的。

1.4.1 交易的具体方法

交易的具体方法是什么?是心法。

就像打羽毛球一样,你能说出如何打羽毛球吗?拿着拍子直接击球。还有吗?球过来,飞得很快,谁也来不及想如何接球。能接住其实是心法,具体的招式已经内化在心里。球过来,只是下意识的反应。

像格斗。教练教了很多招式,当上擂台比武的时候,能按教练教的招式比武吗?先出哪个拳不是教练决定的,而是你面临的对手决定的。

心法,是固定的,必须是固定的。具体的招式千变万化,这是因为价格的波动千变万化。

线性思维是交易的硬伤。所谓线性思维是指人类在传统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固有的对一切事物的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方式。交易是非线性的,且没有统一招式,大家都觉得历史会重演,希望从历史中找到未来行情的答案,历史会重演不假,但历史永远不会简单地重复,而是错位地重复,虽然感觉机会就在眼前,但就是抓不住。

交易本身和竞技体育有很大的相通性,不是因为你努力了、付出了、做对了、做好了就一定会成功。100米赛跑10个人参加,最后有且只有一个冠军,你能说那9个人不努力、不优秀吗?当然不是。同样,在交易过程中有太多人付出了精力,倾其所有去研究交易中的真谛,最后还是失败,你能说他不努力吗?他已经发挥了自己所有能发挥的智力,这是悟性问题。知识可以学习,悟性无法学习。

一个品种的趋势或说波动率会改变吗?如果会,那是什么影响了?如某品种的趋势性比较稳定,那么是何种力量使之趋势稳定发展呢?为什么不像另一个品种那样忽高忽低呢?是否因为参与者的不同所致?这些想法都是线性思维方式在作怪,这是交易的死胡同。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同意这一观点,或者说都不明白这一点。

影响行情运行节奏的因素恐怕有无数个,但没有关系,这不是我们要关心的,我们要关心的是从看到的真实数据中跟踪趋势,做交易千万要记住,不要去想“行情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又会那样?”

1.4.2 市场会被少数庄家操控吗

市场会被少数“人”、“机构”或“庄家”操纵吗?

首先这涉及一个交易哲学的问题,也就是说你相信市场会被某一部分人或机构长期操纵吗?如果你相信那么我后面写的内容你就不用看了,当然也不能说谁对谁错,这是一个交易哲学概念的问题。

我不相信市场可以被某一部分人或某些机构长期操纵,即使是在几十年前市场容量相对不大的资本市场中,某个人或某个团体能长期操纵市场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多数情况就是所谓的机构或神秘人物的确操纵了价格,却损失惨重,因为操纵价格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全身而退。

绝大多数投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后,会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市场力量的存在。在美国人们常常用“他”来描述这股神秘力量。在中国,人们目前在用“庄家”“机构”或“主力”来描述这股神秘的市场力量,他好像对投资人的心理活动了如指掌。

市场上到底有没有能够左右市场的“庄家”(神秘的“他”)?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思考另一个问题:谁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历史”或者“历史统计”最有资格回答,它的回答也最公正权威。以市场最发达、历史数据最完备的美国来看,有两类最接近投资人心目中的庄家概念:一类为资金十分雄厚且有强烈企图垄断市场的外线投资人(或机构);另一类为资金十分雄厚,有强烈企图垄断市场的内线投资人(或机构)。先不说这两类操作都是违法的。即使一部分人逃过了执法机构的监管,他们的操作结果通过历史统计也显示出明确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企图操纵市场(指股票、期货等二级市场)的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最著名的案子是美国亨特家族企图逼死白银期货市场一案,结果以亨特家族倾家荡产而告终。

从统计观点看,垄断性操作难以获胜的首要原因是受到两个基本因素的制约:

(1)市场结构,即二级市场以零和博弈为特征。因为二级市场是纯粹的流通市场,不具备生产性,不产生附加价值。

(2)心理因素,即如何控制利益驱动心理的问题。当操作人由于财力雄厚而能够影响市场价格时,他便面临十分困难的选择,即如何控制自己的“度”,如何不使自己成为市场上的“多数”,因为市场上的多数趋于成为市场的输家。很多投资经理都有这样的体会,即当资金数额足以影响市场价格时,创造账面盈利(浮动利润)的业绩是十分容易的,但是要想获得实际盈利十分困难。这里的问题就是“度”的控制。当操作者由垄断性操作而获利后,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理欲望,很难不使自己逾越多数与少数的“度”的界线,从而最终走向自己的对立面。

1.4.3 散户投资者的错觉

一般投资者认为“庄家”能够获利来源于两个错觉。

(1)把相持能力等同于赚钱能力(这点在期货市场更为明显)。

(2)把价格影响力等同于赚钱能力。一般来讲,大额资金比小额资金相持能力强。但是,这不等于大额资金容易赚钱。

大额资金与小额资金相比有其自身弱点:

(1)大额资金有成本。绝大多数机构投资人的操作资金都有成本,从而形成“成本压力”。

(2)大额资金有赢利目标和实现该目标的期限限制,从而会形成“业绩压力”。因此,很多大额资金都属于“压力资金”,而“压力资金”都较难摆脱操作者心理压力的影响,因而较难获胜。相反,小额资金只要风险控制得当,其相持能力并不一定会被削弱。

大额资金相比小额资金的真正优势在于:

(1)操作条件优越。对价格的影响力比较大。

(2)科研能力强。各种硬件和软件都是最好的。

但是小额资金特别是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资金,由于是非压力资金,因而更容易取得心理优势,理论上更容易获胜。一般投资者认为“庄家”有能力影响价格,因此有能力赚钱,这是因为一般投资者看问题时容易形成某种偏向性。他们没有看到,机构在进场时由于资金量大会对价格产生影响,比如股票操作,产生求大于供的上涨压力,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机构在退场时,也会产生供大于求的下跌压力。这种市场影响力是一柄双刃剑,既能伤人,也能伤己。西方投资界将这种影响效应称为“回波”,精明的投资家对回波效应都是极其谨慎的。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记忆具有选择性。也就是说,人只能记忆自己愿意记忆的东西。在投资上,无论是一般股民还是机构投资经理,对“胜绩”往往“曲不离口”,对败绩却往往“三缄其口”。由于这种记忆的选择性,使投资人对自己相信的东西愿意记忆,对自己不相信的东西不愿记忆。绝大多数投资人缺乏严格的统计学训练,因此很难按统计学的规则去观察问题。由于这个原因,以中国短暂的股市历史来看,个别机构大户的个别胜绩便被夸大到了严重偏离其统计意义的地步。由于目前中国还缺乏精确的统计资料,因此无法全面了解机构大户在股市和期货市场的业绩。但是,有很多迹象可以暗示其一般状况。

(1)目前因炒作失败负债严重而导致破产或被兼并的经纪机构决不仅仅是个别现象。

(2)绝大多数股票和期货经纪机构都有市场操作的专门团队,但是目前几乎都从属于经纪业务,而不能独立成类似西方的“交易公司”的经济实体。这说明这些机构的市场操作业绩还缺乏稳定性,还需要经纪业务收入的支持。

(3)目前,绝大多数基金和信托资金都不以二级市场操作为主营项目。至于个人投资大户,有媒体追踪报道称第一代个人大户已尽被淘汰出局。至于美国,前面提到过具有垄断意图的外线操作和内线操作的一般状况。这里还要提一下另一类合法的内线操作,即由上市公司的高级主管和董事会成员买卖本公司上市股票。由于在美国这类买卖活动要报备证券监管机构,因此统计资料十分详尽精确。一般投资者倾向于认为内部消息对买卖股票的成败具有决定意义,因此这类内线投资人的动向十分引人注目。但是多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从整体而言,这些内线投资人的投资业绩十分平淡,最多只能称之为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