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作为问题的国家形象
在德国大哲人的慧眼中,中国的形象曾被推崇为处于哲人治理之下的“模范社会”,为何又被视作“一具涂了防腐香料的木乃伊”?曾被颂扬为“理性的完美体现”的文化何以又被贬损为“守旧落后的化身”?
——〔德〕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
自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中国学者已经意识到一类问题,即中国的身份在世界上总是犹如“变色龙”般的存在,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色彩:旧时代的中国,有时候在西方媒体及学者的眼中是一个神奇、遥远、文明且让人向往的国度,但有时候又摇身一变成为落后、腐朽和未开化的代名词;当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转身为一个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的国家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的身份也依然免不了尴尬的处境,当你沉默的时候,西方国家评价你是“弱小”,当你崛起的时候,西方国家认为你是“威胁”。要想判断西方的媒体和学者在何种情况下会以积极的态度评价中国,又在何种情况下赞扬中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更为困难的是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真正扭转中国身份任由异域公众评说的局面。这是许多学人在不断探索的严肃命题。
实际上,以周宁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已经给出了非常深入的分析——西方现代性自我批判与自我确认的两个维度及西方国家长久以来的意识形态谋略,导致了中国形象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两个层面徘徊。如若只是找到这个问题的症结却并不能给出清晰的扭转“他塑”为主局面的策略,则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在此,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再是“为何中国的身份会在世界舞台上飘忽不定”,而是“应该如何打破这种他塑为主的局面,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为被媒体和各类文本所建构的产物,国家形象从来都不应该成为一个任由异域空间的媒体或政治人物用以捞取资本的“应然之物”,而应该以丰富的姿态展现某种无限接近于事实真相的“实然”。或者,通俗点讲,中国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应以中国的在场和主动发声为前提,不应任凭异域媒体或公众根据其诉求进行塑造。为此,中国作为已经“崛起”的大国,作为“中国形象”所指向的主体,应该积极地做点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