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相关文献回顾
国内学术界对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化”水平、竞争力等方面,其研究范式、研究结果对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整合、吸纳不同研究范式和框架,有利于增强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一)“制造业新型化”评价
李廉水团队系统地研究了制造业“新型化”水平,提出、构建并逐步完善了制造业“新型化”指标体系。李廉水和周勇(2005)将新型制造业界定为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并据此建立以“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能力”为支撑的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不断对制造业“新型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逐步将“能源节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纳入指标体系(李廉水等,2015)。
诸多学者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使用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地区制造业进行相关研究。李廉水等(2012, 2013, 2014, 2015)对我国不同地区及31个省份的制造业“新型化”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有诸多学者对省域或者市域间制造业“新型化”水平进行研究。其中,甄杰(2007)选择对河南具有较强参考价值的浙、冀、鄂、川四省,比较、分析河南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状况,认为河南重视制造业技术引进、吸收,科技活动较为频繁,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弱;王怀明(2010)对湖北制造业的经济创造、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能力进行测度,认为湖北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沛;陈涛、郑伟(2010)基于江苏13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江苏区域制造业发展不均衡,苏北地区亟待提速,而苏中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特别地,部分学者对中部地区制造业进行研究。唐德才等(2016)在制造业“新型化”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均值评价体系,认为中部地区制造业“新型化”水平稳步增长,且省域之间差异较大,呈现阶梯状分布。张文君(201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地区制造业进行分析,发现各省在制造业上的优势差异明显,认为中部各省要突破资源依赖的瓶颈,应当转变发展思路,建设服务于制造业的配套环境。
(二)“制造业竞争力”评价
国内学术界将产业竞争力界定为产业持续获得财富的能力,认为产业竞争力包含产业绩效、产业环境、市场环境、政府角色等综合反映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维度(赵彦云、张明倩,2004;千庆兰、陈颖彪,2007;郝华,2012;王钰,2013)。受到IMD、WEF两大机构研究范式的影响,国内学术界通过竞争实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投资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地区基础环境中的若干或全部维度来反映、测度制造业竞争力,如杨洪焦等(2007)认为价值创造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经营效益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共同决定、影响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税伟(2009)以产出投入、产出效益、技术水平和市场绩效四个要素共27个二级指标构建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王玉等(2011)采用产业盈利能力、产业发展能力、产业增长能力与产业基础能力四个因子,运用DEA方法分析地区壁垒、产业壁垒对各地区制造业内部效率造成的差异化影响;余红伟(2016)基于质量转型视角,创造性地将品牌价值、消费者质量满意度、产业连通度等评价因素纳入指标体系,采用质量要素、质量需求、相关产业支持、行业结构与竞争、政府质量管理和城市发展机会六个方面共16个指标,比较30个省份区域制造业质量竞争力。
钟无涯、傅春(2015)使用2009~2013年中部地区9个二位数代表性制造业统计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基于显性竞争力和隐性竞争力,将产业规模、产业绩效、资产效率、环境友好和技术创新五个方面共16个子指标纳入指标体系,测度中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差序格局和变化轨迹。研究发现:山西制造业发展阻力最大;传统农业大省河南的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制造业则处于中部地区制造业差序格局的中间区域。
(三)“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
国内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创造性地提出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新型评价模型。伦蕊(2008)探索价值链分析法在竞争力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基于产业价值链中增值份额、利润份额、购买份额、核心价值、市场品牌五个要素,分析、研究了制造、销售、研究与开发等增值环节对要素、区位的偏好;郭巍等(2011)使用“先进制造业”概念,从制造技术、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反映我国制造业的先进程度。其创造性在于通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用率、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贡献率等指标反映制造业管理水平;郑四华、肖远新(2012)以南昌、景德镇、九江三市为例,通过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个方面共10个指标综合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
国内学术界针对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但整体而言,国内学术界对全国范围内31个省份(尤其是中部地区,不含港澳台)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较少;“新型化”程度、竞争力水平及其他研究视角相对独立,可以依托现有研究,改进、完善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