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累进性的测度方法
累进性是衡量税收收入分配效应大小的重要指标,国外对此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局部度量法和全局度量法。局部度量法具体包括平均税率法、应纳税额法、边际税率法和相对份额调整法等,主要关注的是内部税率结构的累进性;而全局度量法主要包括EP指数法、S指数法和K指数法及其分解等,主要从整体上分析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2.2.1 局部度量法
累进性即税率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上升,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计量累进性的方法,如Pigou(1928)提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法、Musgrave和Thin(1948)提出的应纳税额和剩余收入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均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对累进程度的变动方向可能会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于是,RSA(相对份额调整指数法)对以上四种局部度量法进行了积极的补充,其具体内容是按照家庭收入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并将其分组,然后计算每个小组的累进程度。总之,局部度量法仅仅能够反映给定收入水平的累进程度,无法对整体税率结构的累进性进行判断。
2.2.2 全局度量法
全局度量法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税收的再分配效应,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MT指数、K指数、S指数和EP指数等方法。
MT指数是Musgrave和Thin(1948)提出的,主要通过税前、税后收入基尼系数的比较来测度税收的收入分配效应。但是由于MT指数是一个总量指标,仅能反映税收再分配效应的方向和大小,不能反映出更加细节的影响因素,如累进程度、平均税率以及具体的税制要素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Kakwani(1977a)提出了K指数,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区分了累进性和平均税率对收入分配的影响。K指数是用来衡量税收累进性的一种常用方法,等于税收集中度与税前收入基尼系数的差额。若K指数大于0,税收集中度大于税前收入基尼系数,表示随着收入的增加,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随之增加,此时税收是累进的;反之,K指数小于0时税收是累退的;若K指数等于0,则表示税收是比例税,对收入分配公平无影响。后来Kakwani又进一步将MT指数表示为平均税率和K指数的函数,从而完整地揭示了累进性、平均税率和收入再分配效应之间的关系。
S指数是Suits(1977)提出的测度税收累进性的重要方法,和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类似;EP指数是Musgrave和Thin(1948)提出的有效累进测度方法之一,其不仅依赖于税率结构,而且依赖于税前收入分布状况;KP指数是Kakinaka和Pereir(2006)提出的一种用来测量税收累进性的指标。该指数通过国民收入与税收收入波动的相对值,测算税制的累进性及其变化程度。
尽管理论界认为MT指数、K指数、EP指数以及KP指数等存在一些缺陷,但其简单明了的优点使其在国内外衡量税收收入分配效应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此外,国外学者还从税收道德的角度研究了税收累进性与逃税行为的关系。如Docerrenberg和Peichl(2010)的研究表明,税收道德越高,税率的累进性就越强。
相比国外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对此的研究仅仅是处于吸收和引进阶段,其开创性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其中对税收收入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和介绍的有彭海艳(2008)、李时宇和郭庆旺(20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