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创业选择:基于收入质量与信贷约束作用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我国农户创业选择的现状描述与观察

一 农户创业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创业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早期的创业以个体手工业为主,据统计,1949年农村的个体工商有约2200万个,多为个体手工作坊和小商贩,其中大部分为兼业,农村中所需生活自理的70%和生产自理的90%由这些个体手工业提供(乔梁,2000)。因此,当时的创业呈现行业分布广泛、经营方式灵活、资本有机构成低、个体手工业生产对供销关系依赖性高等特点。同期,伴随着一些作为农业社副业的乡镇企业的创建。1958年的人民公社运动之后,这些乡镇企业从农业领域分离出来,变成社队企业。个体经济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鼓励下,除社队企业外,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合作性质的企业,如联户办、跨区联办等形式。改革开放以前,农民创业活动较少,且形式单一,对创业活动的认知也有局限;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创业活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呈现了阶段性特点。因此,下文对农户创业发展历程的阐述,从改革开放以后的创业活动开始进行划分。

农村创业活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我国农村创业活动的发展,一方面,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发展而变化,因而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和调控,重要的政策变动都会对农村创业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创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演变代表了农村创业活动的基本动向。基于此,本研究将农村创业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到1984年,萌芽阶段。这一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劳动力得到了释放,更多的劳动生产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农闲期间,多出来的劳动力利用自身掌握的技能,参与更多的副业活动,获得额外的收入,以补贴家用。在当时,这种家庭经济表现得非常活跃。同时,部分农村个体自找门路、自筹资金,创办了规模性的生产和加工作坊,开创了农民创业的先河。受当时观念和政策的限制,农户创业有很大的局限,但很多农民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通过多种创业形式来规避当时私营经济面临的制度障碍。因此,这一时期的农民创业特点表现为地域小、规模小、技能低,是缺乏组织管理的、随机的和无目标的散落组织。

第二阶段,1985年到1991年,缓慢成长阶段。这一时期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效应逐步减弱,单纯依赖农业的收入增长局限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很多剩余农村劳动力无法转移,因而在当时兴办乡镇企业,可以解决就业,获得较大的发展。据统计,从1984年到1985年,乡镇企业数量由165万家迅速增加到1223万家,随之增加的是大量的就业人数,由3884万人增加到6979万人(郭军盈,2006)。但随后乡镇企业的发展遭遇到同期的经济治理,面临着需求不足、投资紧缩的局面,另外,由于乡镇企业产权界定不清晰,面临政治上的重大压力,也给乡镇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后期农村活动基本处于徘徊、滞缓的发展状态,从乡镇企业统计数据来看,1988年到1991年,乡镇企业数量始终在1900万家左右。因此,该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创业规模扩大,技术得到较大提升,前期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但后期呈现滞缓发展态势。

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9年,快速成长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无疑给农村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民间投资创业热潮,农村创业活动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创业也不再局限于本地或单个产业,而是呈现行业多元化、收入结构多样化的特点。据统计,1992年乡镇企业数量为2092万家,就业人数超过1亿人,到1996年乡镇企业数量达到2336万家,就业人数超过1.35亿人,到1999年乡镇企业数量为2071万家,就业人数为1.27亿人(国家统计局,2004)。这一阶段后期,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停滞状态,“三农”问题逐渐凸显。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迟缓。

第四阶段,2000年至2013年,发展阶段。首先,随着“三农”问题的凸显和发展,政府在政策上采取了重大调整,原有的二元结构体系逐渐被放开,户籍制度也逐渐放开,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城镇经济,为农村创业活动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其次,创业活动本身带来的增收,引发了更多农民再次加入创业热潮,包括几次返乡大潮中的农民工创业。再次,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使更多的农户通过承包、流转、租赁等形式转化为专业种养殖大户,成功地以传统行业为基础加入到创业行列中。最后,2009年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的实施,为农村创业者获得资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由此也激活了一部分农村个体加入创业。这一阶段政策环境良好,农村创业活跃,创业活动获得快速发展。

第五阶段,2014年以后,高潮阶段。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政府的大力倡导为农村创业提供了便利。同期,农村的“三权分立”改革确立,也为更多的农村个体脱离农业、进入城市创业奠定了制度性基础。这一时期,农村创业高速发展。

基于以上对农村创业发展历程的划分可知,我国的农户创业发展是与宏观经济发展、制度改革紧密联系的。宏观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创业活动也发展较快;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农村创业活动也随之放缓。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农村创业和经济发展影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