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产电影与国家形象研究
国外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重要背景就是冷战,美国政治学家布丁曾将国家形象定义为结构明确的“信息资本”。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哈罗德·伊萨克斯、托马斯·博克、乔舒亚·库珀·雷默等学者多从大众传播、国家对外关系等领域进行探索,国家形象的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但基本被纳入国家战略的框架内进行。20世纪末,国家形象研究从国际关系、新闻传播、公共管理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逐渐进入包括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人文学科研究与艺术批评领域,并逐渐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例如王岳川、周宁、张法等学者较早从文化学角度对该论题进行了探讨。21世纪以来,国家形象逐渐成为电影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论题,该论题基本在文化理论和文化产业等多重视野中进行,其研究的自觉性和深广性也逐渐增强。学者如倪震的《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沈义贞的《塑造国家形象:影视艺术的新使命》、饶曙光的《国家形象与电影的文化自觉》、尹鸿的《中国电影与国家“软形象”》等成果,对电影塑造国家形象与提升软实力、电影中国家形象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该论题此后逐渐形成纵向历史流变与横向文明对话结合,向内进行电影文本分析与向外调整文化发展战略结合的研究方法与格局,如学者黄会林在对中国电影国际化传播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国家形象建构的诸多问题。王一川以电影的文学性为基础,认为中国形象的自我想象和呈现成为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重要部分。陈旭光以社会阶层的变迁与主流形象的流变为视角,考察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形象。周星主张电影传达本土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厉震林则以国际获奖的中国电影作为研究对象。李道新强调了国家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关系。徐放鸣将国家形象研究放置在当代文艺实践中去考察。陈林侠致力于将电影作为叙事媒介进行跨文化背景下国家形象建构的探讨。由此,对于不同电影类型中的国家形象的关注,成为电影文化研究中具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深度的研究力量与方向。
此外,范志忠、陈犀禾、项仲平、丁亚平、徐群晖、李迅、张阿利、逄增玉等学者均以不同的视角与维度考察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的建构问题,其中不乏长卷式的谱系化书写,也有丰富的个案研究。与此同时,邵培仁积极建构的“华莱坞”研究体系,致力于扩大中国电影的生产空间和生成环境,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而王青、李晓灵、王薇、包燕、张莹等学者对该论题也多有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学者李欧梵、张英进、鲁晓鹏、周蕾、邱静美、张真等,以自身特殊的身份与视角对中国电影进行批评性与解构性探讨,他们大多借助电影学与比较文学的优势,对早期电影史与观看机制进行关注,亦为此类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话语实践,对建构与传播国家形象并增强民族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将21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纳入民族、国家话语的视野来考察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问题,既是推动文化理论研究的学术性问题,也是引导文化发展的实践性问题。探索全球化背景下包括国产电影在内的文艺创作与传播的对策,实现通过电影等文艺样式显现“中国梦”主题隐而不彰的意旨,对于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凝聚中华文化意识,增强对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而不断树立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理论支撑与现实引领作用。
中国国产电影是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某种程度上中国主流电影的叙事史就是国家形象的塑造史。选定21世纪以来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产电影文本作为考察对象,分析电影不同的叙事形态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之间的互文关系,描绘中国的国家形象的建构、传播与个体价值取向,民众文化心理,社会精神生态等之间的关系,对如何构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根基,进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电影叙事来完成中国大国形象的塑造,并对其参与中国当代文化重构进行思考,寻找推动中国与世界进行良好的互动的策略,具有积极的价值与意义。盘点21世纪以来的国产电影市场,电影众多、类型多样。电影并不存在严格的分类与界定,而基于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将该论题的研究大致分为12个部分,分别以21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主流电影、现实电影、艺术电影、动画电影、公路电影、武侠电影、都市电影、青春电影、微电影、贺岁电影等作为研究对象,在抽取了300多部国产电影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逐一分析,从而集中讨论国产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厘定与分类虽然并不完全准确,300多部电影也未必可以完全涵盖近十几年来国产电影的全貌,但至少为我们考察此论题提供了一定的视角与可以操作的路径,以期总结21世纪以来国产电影的叙事特征,并积极探索未来在实现共同愿景的征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由此,该论题将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的问题放置在21世纪中国电影话语谱系中进行探讨,重点考察社会历史变迁中个体价值取向、民众文化心理、社会精神生态,以此为脉络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形象获得正确影像表达的策略。同时,重点考察中国主流电影的叙事形态及对国家形象产生的影响、中国主流电影的叙事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之间的互文关系、主流电影参与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策略。如何在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视野中,建构与传播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的国家形象,中国国产电影如何对集体记忆和民族认同进行引导,进而逐渐形成民族的结构性集体记忆,从而实现文化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跨越,成为需要解决的研究难点。中国国产电影如何在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视野中,塑造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的大国形象,如何逐渐形成民族的结构性集体记忆,实现文化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跨越,同样值得关注。
对于中国国产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需要描述、分析中国国产电影在国家形象生成中的叙事实践轨迹与特质,通过分析中国主流电影的叙事转型、叙事生态、叙事经验、叙事认同,考掘其背后意识形态机制、社会政治语境、文化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逻辑,进而探讨国家形象借助中国主流电影叙事如何参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话语重构。这就需要以电影史料研究为基础进行文本细读,根据文献学的方法对中国国产电影文本进行梳理分析与批判研究。同时,依据文艺学、艺术学、美学及跨文化形象学及传播学等文化研究理论,通过内容分析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式,对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电影话语进行分析与比较。此外,借用多维视角考察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建构与认知,描绘中国大国形象、社会发展及价值观念之间的互动轨迹,分析国家形象的建构,在文本阐释与学理探讨之间形成对话,将中国国产电影的文化批评视野提升到参与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层面,开阔此类研究的学术视野与理论空间。并且,以强烈的问题意识考察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兼顾文化批评、思想史研究、形象诗学、电影美学及文化传播学等理论思维,探讨国家形象建构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文关系,从而进行文化实践层面的新尝试。此类研究,如同国产电影本身一样,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电影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走到今天,无论是作为艺术作品,还是作为文化商品,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承载者。在全球化的国际流通语境中,积极建构与传播中国国产电影蕴含的人生内涵、理想价值、人文情怀,尤其是传承民族集体记忆、民族文化主体形象与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国产电影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