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何以要研究大学制度

研究大学制度,是将教育研究的理念和成果落到实处,真正推动大学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近年来,高等教育学在诸如学术自由、人文精神等大学理念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学者们对理想的诉求和呐喊在大学中或者没能实现,或者实现得很不充分。原因还在于理念、活动如果不诉诸制度形式,常常得不到持久的保证。英国历史学家科班(A. B. Cbobna)在分析中世纪大学兴衰后指出:“如果要使智力活动的契机不被消散,那么在取得学术成就之后,必须迅速做出制度上的反应……经久不息和有控制的发展只有通过制度上的构架才能得到。”转引自〔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 [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4.陈平原坚信,“风云激荡的思潮,必须落实为平淡无奇的体制,方能真正‘开花’、‘结果’——学术思想的演进以及文学艺术的承传,其实与教育体制密不可分。”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自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所以,笔者深切感到很有必要加强对支持和维系大学知识、组织发展的制度构架进行研究,特别是那些在大学中牢固地、经久不息地起作用的制度形式。

研究中国大学制度,是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逐步走向深入,推动中国大学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解决的是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要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的改革,主要目的就是为大学“松绑”,提升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使高等教育管理权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得以重新分配。但是,这只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大学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办学自主权之后,如何真正用好权力,让大学得到持续良性的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而这就与大学自身的制度建设密不可分了,如果说办学自主权是大学发展的必要条件的话,那大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就是大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并专门用一节的篇幅详加论述。但是大学制度的建设与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横向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因素,纵向与大学制度的缘起、发展历程也都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只有通过对中国大学制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中国大学制度过去与现在的“实然之境”,才能寻找出一条通向未来的建设与完善中国大学制度的“应然之途”。

(二)何以要研究中国大学制度变迁

制度有其自身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因此对大学制度的研究,我们需要通过动态的对大学制度变迁的深入分析来进行。制度变迁的概念来自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的研究,但其所讨论的问题具有现实普遍性,在任何组织都存在。把制度变迁的理论引入大学制度研究就是要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对大学制度的演变历程进行动态的考察,从中找出规律性,从而为更好地促进大学制度的发展、更好地建设起现代大学制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中国社会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制度变迁呈现为一个不断酝酿、冲突、变革、规范依次更替的过程,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对大学制度演进过程的动态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参与制度创新的过程,因为制度“不确定性”本身是创新的前提条件,故本书的研究既可以看作一个理论创新过程的总结,也是对公共政策选择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中国有着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之相对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源远流长,不同历史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从传说中五帝时的“成均”,殷商时的“大学”到西周的“明堂”“辟雍”,汉朝的“太学”;从春秋战国时期因“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所带来的以“稷下学宫”为突出代表的高等教育活动的兴盛,到宋朝理学的兴盛和书院的繁荣,这些都显示出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繁荣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发达。雷晓云.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然而,伴随着近代以来中国国力的衰落和闭关锁国,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都逐渐落后于时代,晚清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开始的洋务运动,大力借鉴、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开创各类新学堂,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也由此产生。可以说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基本上是完全照搬西方已经发展成熟的大学组织结构和制度模式来建立的,这也就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大学从其建立的那一刻起,就具有了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可以照搬,但是自身的制度环境和文化传承却无法抹去,中国近现代大学和大学制度的建立、发展都是在一种文化冲突和环境冲突之中进行的,这也就必然导致中国的大学制度和西方经过上千年逐步演变形成的大学制度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中国的大学制度里面包含了西方大学制度所具有的理念、精神与中国自身具有的传统文化和古代高等教育理念、文化之间一种持续的冲突和张力。同时,中国近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之初的状态,以“路径依赖”的形式对以后中国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其影响在之后每一次制度变革中都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然后以叠加的效果继续影响之后的制度发展,就这样一直绵延至现在。因此,我们对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研究离不开对中国大学制度自产生到现在变迁的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与把握。我们也只有了解了中国大学制度是怎么来的,才能更好地判断它将向何处去,才能设计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大学制度,从而推动中国大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