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笔者选用了南京图书馆编《图书馆学论文索引(1949.10—1980.12)》,北京世纪超星有限责任公司的《读秀学术搜索》,清华同方《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网络版)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四种数据库进行大陆地区相关研究文献的检索。这些检索工具涵盖了从1949年至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范围比较全面广泛。检索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文献,笔者选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和《台湾大学机构典藏》两个数据库,这两个数据库基本覆盖了台湾地区所有高校的学位论文,笔者再根据相关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使用Google进行二次检索。
关于英文文献,笔者选用了EBSCOhost数据库、Emerald数据库、Project MUSE期刊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全文学术期刊和Taylor & Francis人文社科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最终共检索到超过一千篇相关的英文论文。为了保证检索结果的质量,在外国文献搜索的最终结果中,笔者以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图书馆学、档案学和情报学期刊论文为主进行分析。
对于中文文献的检索方法,笔者首先根据索引进行分类检索,再使用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核心著者为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在关键词的选取上,“图书馆空间设计”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图书馆建筑”属于图书馆学研究的范畴;“建筑空间设计”则包含了建筑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检索词的界定上,笔者选用布尔逻辑检索将“图书馆”与建筑、设计、图书馆艺术等概念组合检索。对检索出的全部结果进行查重和筛选,对于检索结果,笔者只选取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论文,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研究主题的偏向性和论文的学术性和研究质量。同著者相同题名分别发表在不同期刊上的文章作为同一篇计算。
对于英文文献的检索,笔者采取与中文文献相似的检索策略。对于期刊论文检索结果的筛选,笔者只选取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期刊的论文,以保证检索结果的质量,更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研究领域的国际研究水平、研究方向和趋势。在检索词方面,笔者使用“library building”、“library architecture”和“library design”这三个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然后再使用“space design”和“space planning”两个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
1.3.1 论文研究情况
1.3.1.1 时间分布
根据上述的检索方法,笔者共检索到国内自1949年以来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中文期刊论文336篇。从期刊论文的检索结果来看,国内关于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到20世纪80年代,才处于初步发展状态。从1982年开始到2012年的30年间,平均每年发表于期刊中的关于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论文约11篇。相对于改革开放后新的图书馆馆舍建设的发展程度,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相关研究暂未得到图书馆学术界相应的重视。
从期刊论文的年度分布表可见(见《表1-1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论文年度分布统计》和《图1-1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论文年度分布》),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有若干学者进行了图书馆建筑或空间设计的研究,但从每年不足一篇研究论文的情况所见,该研究处于休眠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研究开始萌芽。1982~1991年,以该主题为核心的期刊论文共16篇;1992~1999年,该主题的研究论文达到72篇,年均论文9篇,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进入起步阶段;从2000年至2012年,该主题相关的研究论文达到244篇,年均论文数量约19篇,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研究进入发展阶段。可见,近十年关于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仍然保持一定的热度,但从年均论文发表量来看,这个主题的研究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表1-1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论文年度分布统计
图1-1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论文年度分布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图书馆事业也在缓慢恢复。20世纪80年代初,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下,图书馆事业也开始迅速发展,各地相继兴建图书馆馆舍建筑,是“图书馆建筑的黄金时代”。1980年后,国内对图书馆概念认识开始转变,图书馆不仅是文献收藏中心,还是学术研究交流场所。因此,这个阶段的图书馆空间设计开始关注书库以外的读者空间。该时期“同层高”、“同柱距”和“同荷载”的“模数式图书馆建筑”开始出现,并成为图书馆建筑的新趋势。由于当时我国绝大部分图书馆仍然采取闭架管理方式,在1982年至1991年间,国内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在“模数式图书馆建筑”中规划相对独立的书库、阅览室、目录厅和馆员空间,使“书流”和“人流”的运行便捷流畅,使文献、读者和工作人员有满意的存在空间和相互关系的主题。总体来说,这个时期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开始关注读者的需求。
1992~1999年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研究进入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图书馆建设的数量、规模、形式、功能布局都有了很大的飞跃。图书馆界举办了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图书馆建筑的研讨会,分别是于1990年在宁波举行的“全国图书馆建筑设计学术研讨会”和1991年在大庆举办的“图书馆未来及其建筑研讨会”,关于图书馆建筑的研究开始增加。这时期的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集中于图书馆建筑的理念和思想的探讨。“图书馆现代化”和图书馆建筑的“经济性—功能性—美观”是两个主要研究内容。在新技术和新设备环境下,研究图书馆功能变化与图书馆建筑形式变化的关系也是这时期研究的重点。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概念的阐述、理论的探讨和方法的总结三个方面。
2000年至今,是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研究的发展阶段,学术论文的年均发文数量较前一阶段增加了一倍多。进入21世纪,社会环境、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与习惯的改变及图书馆功能的变化使图书馆空间随之出现新形式。以图书馆空间变化之实质为根据,研究图书馆空间布局变化的学术论文迅速增多。“智能化”、“数字化”、“人性化”和“绿色环保”等是这一阶段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学术论文研究的主要关键词。“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研究主要关注计算机控制系统下现代图书馆建筑如何通过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的改变以实现建筑整体的智能调节;“人性化”关注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对用户的人性关怀;“绿色环保”研究图书馆建筑实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阶段关于现代图书馆的学术论文题材多样,并出现跨学科研究方法。从研究的切入点来看,这一阶段对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主要表现为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实践层面的研究相结合。
而在国外期刊研究方面,从搜索结果的情况可见,关于“library building”、“library architecture”和“library design”的外文文献数量众多,时间跨度超过一个世纪。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早在17世纪已经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大学图书馆,而到1850年,英国通过《公共图书馆法案》,使公共图书馆乃至其他各类型图书馆在欧洲地区迅速发展,图书馆建筑也随之蓬勃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现代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多。因此,经过近一百年的平稳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事业已经处于较为完善的状态,关于图书馆建筑的研究与国内相比也相应地有更多的数量。
笔者对搜索结果中较为重要的论文,以及对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国外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分析,发现西方关于该课题的研究始于19世纪后期,并出现较为快速的增长。该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其一,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地区蓬勃的经济和持续的工业发展,促使民众增加对文化和艺术的需求,欧美图书馆事业也相应发展迅速,许多新的图书馆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其二,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成立了国家级专业图书馆协会,并开始关注图书馆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自187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成立之后,许多学会的会议报告中常有关于图书馆规划和图书馆建筑的讨论。杜威(Melvil Dewey)于1876年成立的《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美国每一年新建的图书馆建筑的分析报道开始正式出现在专业期刊中,其后该期刊陆续发表建筑界对图书馆室内设计、供热、通风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图书馆馆员关于图书馆建筑与建筑师不同的意见稿,引起激烈的学术讨论。其三,至1900年前后,建筑技术和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现代图书馆建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电灯成为图书馆主要的照明设备,热力和通风设备逐步改进,铁框架有更好的站立平稳度而致使新型书架设计的诞生。现代图书馆实体建筑和空间的实质变化带领了相关研究的热度。其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主要战区之外的美国,虽然经济上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各州早年通过的图书馆法案和钢铁工业大亨卡内基(Andrew Carnegie)对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数量仍然十分可观,因此该时期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论文主要来源于美国的研究人员和学者。
二战期间,世界范围的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放缓,各国的图书馆馆舍建设一度停滞,国外关于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论文数量也随之骤减。二战以后近半个世纪的图书馆建筑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有了极大的变化,美国和欧洲的图书馆馆舍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步入新台阶。这些科学技术包括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照明材料、通风设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关于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学术研究随着现代馆舍建设的蓬勃而兴盛。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具有研究对象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和研究者跨学科等三个特征。在研究对象方面,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门图书馆等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建筑选址、空间规划、灯光照明、通路设计、家具陈设、绿色环保、智能化等命题;研究方法方面,既有现代图书馆设计规划案例研究,对用户习惯的实证分析,又有对文献史料释读的理论研究;研究者既有传统图书馆学的教授,又有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和建筑学的研究人员。国外近半个世纪的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
1.3.1.2 著者分析
笔者对国内期刊的每位著者的发文数量进行统计,表1-2是发表论文5篇以上的著者统计。发文数量排在前三位的作者分别是杭州时代图书馆建设咨询公司的李明华经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李良平副研究馆员和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周进良教授。
李明华原为杭州图书馆副馆长,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建筑专业委员会顾问,2000年在杭州图书馆退休后担任杭州时代图书馆建设咨询公司经理。他在图书馆学和建筑学期刊上发表多篇关于图书馆建筑的学术论文,是我国关注图书馆建筑研究的著名学者。李明华所发表的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论文以图书馆建筑设计思想和方法为主,关注图书馆建筑形式、建筑特征的总结和预测,图书馆功能和图书馆建筑形式关系,等等。图书馆建筑须具备“前瞻性”、“功能性”、“人性化”、“科学化”和“生态化”,是李明华主要的现代图书馆空间的设计思想,这些观点在《对未来图书馆及其建筑的探索》、《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和《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走向》等论文中都作了具体的阐述。“学习与借鉴”是李明华倡导的图书馆建筑设计方法。通过对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典型案例的研究,他指出大陆地区图书馆应借鉴台湾地区优秀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方法,学习其建筑空间布局、家具设置和文化氛围营造。
发文数量排在第二位的是李良平,也是国内较早关注图书馆建筑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涉及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图书馆现代化的整体设计思想,书库和阅读空间等图书馆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图书馆馆舍建设中功能与外形、现实与未来等各种矛盾关系的处理,等等。“有效地利用投资,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是李良平现代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的一贯主张。他指出现代图书馆建筑需要处理好“经济—功能—美观”三者的关系,才能使功能布局和读者使用达到合理。
周进良教授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以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思想研究为主。他提出,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需要处理好几个辩证关系:内容和形式、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建筑应该满足开放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人文化原则、智能化原则和艺术美原则。
表1-2 发表论文5篇以上的作者统计
发文数量为5篇的作者有三位,分别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王世伟教授,宁夏大学图书馆的庄青馆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的谭祥金教授。王世伟教授原为上海图书馆副书记,具有丰富的图书馆管理和实践经验,曾担任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常委,发表多篇介绍国外世界级图书馆建筑管理和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研究论文。他的研究具有前瞻性,以新时期、新技术背景下图书馆功能转变与图书馆建筑形式改变的议题为主,兼有对图书馆建筑设计具体问题分析和应对策略的论文。庄青馆员的研究以案例分析和设计思想研究为主。图书馆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也是他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谭祥金教授曾任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后担任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现为资讯管理学院)主任,他的研究论文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关注图书馆建筑的哲学思辨和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具体方法。谭祥金教授提出,图书馆建筑不仅需要哲学智慧和哲学思考,建设图书馆馆舍还需要正确的方法。建馆理念和长远规划是图书馆建筑实体的灵魂,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并设计好适合社会发展和本馆发展的图书馆建筑规划。
在国外研究方面,文献出现的时间跨度较长,数量繁多,相关的作者出现于不同的年代。其中某些作者的文章和本论文的主题有密切关系,对本研究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笔者因此对他们进行简要的介绍。这些作者分别是:威廉·普尔(William F. Poole)、安格斯·麦当劳(Angus S. Macdonald)、基思·梅特卡夫(Keyes Metcalf)、贝蒂·李·福克斯(Bette-Lee Fox)、唐纳德·比格(Donald Beagle)和斯科特·班奈特(Scott Bennett)。
芝加哥公共图书馆馆长威廉·普尔是美国19世纪末期非常重要的图书馆学家。他曾担任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会长,对美国图书馆,甚至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图书馆建筑十分关注。普尔认为,19世纪末期的图书馆建筑应该符合藏书和阅读等服务的需要,而不是盲目地遵循一些古典建筑中的规范和条约。他在图书馆相关会议以及早期的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中发表多篇文章,强烈抨击参考古典形式的图书馆建筑。他不仅总结了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历程,还提出了针对大、中、小型图书馆建筑的新的设计方案。尽管普尔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并不是非常多,但是在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初期,他对图书馆建筑的关切引起了图书馆界的高度关注,对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的研究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20世纪早期至中期全球最大的图书馆钢铁堆架书库和图书馆家具生产商安格斯·麦当劳对图书馆建筑的研究也非常关注。他从建筑和工程的角度对图书馆建筑结构、建筑空间布局方面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20世纪初,麦当劳大力推广堆架式书库,以期解决图书馆文献资源激增和防火的问题。而到了20世纪中期,他看到了建筑结构和材料的发展,因此发表多篇文章介绍相关技术,并积极将“模数式”的设计思维引入图书馆建筑设计和空间布局规划之中。麦当劳虽然不是图书馆学的专家,但是他对图书馆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形式的发展功不可没。
基思·梅特卡夫是20世纪中期图书馆建筑和空间设计最重要的人物。他将早期在哈佛本科生图书馆建筑规划的经验,以及日后参与图书馆建筑咨询的心得体会总结成文,发表于多个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中。梅特卡夫从宏观的角度对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许多建议,他指出馆际合作、功能评估和服务整合等问题对馆舍规划的重要性。他不仅是“模数式”图书馆规划最重要的推广者,还对图书馆家具设计和摆放等微观性的设计问题提出很多见解。梅特卡夫的研究非常系统,也非常深入,但他的论文大部分围绕20世纪中期的图书馆建筑,所涉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贝蒂·李·福克斯是现任美国《图书馆杂志》的执行主编,她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图书馆杂志》上发表多篇关于图书馆建筑的论文。其中,福克斯在每一年年底会对美国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图书馆建筑进行宏观的综述,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呈现出美国图书馆馆舍的年度建设状况,并采用精简的语言和案例分析总结出美国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趋势。如2006年,福克斯总结美国图书馆建筑更加关注环境和青少年的需求;而2010年的图书馆就显示出营造舒适、快乐环境的倾向。福克斯的论文是研究近三四十年美国图书馆建筑发展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
唐纳德·比格和斯科特·班奈特是近二十年关注图书馆建筑的重要学者。他们的主要关注点是图书馆建筑、空间布局和室内设计对于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应采取的措施等命题。比格是图书馆建立“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概念上定义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描述了它应包含的基本要素,提出了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方法。班奈特在比格的“信息共享空间”论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的构想,将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和核心价值联系在一起,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图书馆公共空间的重塑指明了一定的新的方向。这两位学者的研究对图书馆微观空间,特别是与信息资源结合的空间设计思想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1.3.2 论文主题分析
1.3.2.1 国内情况
为更深入了解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领域中各主题的研究情况,笔者对检索所得的全部论文进行主题划分,再根据每一主题的具体论文内容进行二级划分。以上述标准,笔者将336篇期刊论文分为8个主题:研究综述、图书馆建筑总体研究、设计理念与思想、空间设计、设计管理、技术与图书馆建筑设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案例研究。“研究综述”是对有关“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分析的论文;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馆舍建筑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关系进行探讨的论文归入“图书馆建筑总体研究”主题之下;“设计理念与思想”研究内容是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规划的价值观,是图书馆馆舍建设、空间规划实施的指导思想,包括“现代化”、“人性化”和“生态化”等相关的分主题内容;“空间设计”的主题包含了对图书馆室内书库、阅读空间、馆员空间等不同功能空间的布局、规划和具体设计方法的研究;将图书馆馆舍建设作为一项整体项目进行观察,对不同时期的设计与施行进行管理、评估和监督的研究属于“设计管理”的主题;“技术与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的主题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对图书馆实体建筑和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主题包含了图书馆空间中对文化内涵、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构建研究;最后,对中国和外国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形式、空间布局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的研究归入“案例研究”的主题。
从研究主题之论文分布图可见(见图1-2), “设计理念与思想”(108篇,32.24%)、“空间设计”(54篇,16.12%)和“图书馆建筑总体研究”(52篇,16.12%)是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最主要的研究主题。“案例研究”(49篇,14.63%)、“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28篇,8.36%)、“技术与图书馆建筑设计”(27篇,8.06%)是次要的研究主题。“研究综述”和“设计管理”两个主题的研究较少。
图1-2 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布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现代图书馆馆舍建设的质量、数量、功能规划、空间布局和家具陈设都与国外的现代图书馆建筑有一定的差距,相关的学术研究也与国外的研究关注点不尽相同。虽然国内对图书馆建筑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在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并在90年代末迅速发展,但研究的主题主要还是集中在理论层面,对图书馆空间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关注较多,主要从宏观上探讨指导图书馆馆舍建设和规划的价值观、哲学思考、方法论等。
“设计理念与思想”、“空间设计”和“图书馆建筑总体研究”三个最主要主题的论文数量(215篇)占全部论文(336篇)的63.99%,是国内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的核心主题。根据这三个主题论文的具体内容,可再细分为若干个分主题(见《表1-3 三个最主要研究主题的论文分主题分布》)。
表1-3 三个最主要研究主题的论文分主题分布
“设计理念与思想”是国内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主题。其中,“通论”是该主题中论文数量最多的分主题,其研究重点是关于图书馆建筑趋势的预测和图书馆馆舍建设中各种关系的处理。李华明和李良平是对图书馆建筑关注较早的学者,20世纪90年代,他们对图书馆建筑的未来走向作了总结性的预测,指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未来的图书馆将趋向网络化、自动化和社会化,其建筑将更加灵活和多样。关于图书馆建筑中的各种关系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理念与实际、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技术、政策与实施的关系等。周进良提出,“内容和形式”“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这三个辩证关系是图书馆建筑中必须慎重思考的关系。
谭祥金在2003年发表的《图书馆建筑的哲学思考初探》将图书馆建筑关系处理的论述上升到哲学层面。他指出对图书馆建筑首要明晰图书馆的本质和图书馆的价值观,然后处理图书馆中人与环境、馆员与读者、图书馆与领导部门、图书馆员与建筑师、外形与功能、馆舍规模与文献数量、图书馆建筑与技术、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实体与虚拟、现实与长远等十种关系,运用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图书馆专门科学方法来指导图书馆建筑的规划和建设。“生态化”是另一个关注较多的分主题,该主题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提出,进入21世纪成为设计理念与思想研究的热点之一。2003年,李昭醇发表《图书馆建设的绿色文化思考》,提出“生态技术是人文精神的物质支撑,而人文精神的追求才是绿色建筑的终极目标”。此后,关于“生态化”的研究论文逐年增多。“绿色”“生态”“环保”“节能”是“生态化”主题下使用最多的关键词。该分主题主要探求现代图书馆中人与自然、内部与外部之间构建和谐关系的方法。“人性化”是近年被提及较多的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是“人性化”图书馆空间设计思想的主要观点,也是“人性化”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本质。“现代化”的分主题在20世纪90年代有较多的关注。李良平在1995年发表的《论图书馆建筑现代化》中提出图书馆建筑现代化是图书馆建筑设计工作中的主题。该分主题主要讨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现代图书馆建筑式样和空间规划。关于“美学”的研究是“设计理念与思想”最后一个分主题,这个分主题主要关注现代图书馆建筑造型、装饰风格的美学标准与美学方法。
“空间设计”是另一个关注较多的主题,其中关于“总述”、“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和“阅读空间”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多。总结国内外现代图书馆建筑典型案例,结合图书馆所在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指出现代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设计应该满足功能需求、审美需求和读者人文精神需求,是空间设计“总述”的主要关注点。“信息共享空间”和“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在国外首先提出,在21世纪引入中国后,为国内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引起了一轮研究热潮,但关于“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的研究是以介绍国外图书馆相关经验和综述国外相关研究为主。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有关于“阅读空间”的研究。生琴在1995年发表《图书馆建筑空间与阅读环境》,提出“阅读空间”的命题,并指出通过环境的启示可作用于读者的心理,从而提升图书馆内读者的阅读体验。2000年以后,关于“阅读空间”的研究主要关注新技术对读者的影响以及传统阅读空间向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转变等命题。
关于“图书馆建筑总体研究”的研究论文数量排在第三位。该主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建筑实体,从宏观上对不同年代的图书馆建筑作评述、总结和发展预测,对影响图书馆建筑实体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这个主题之下包括“建筑通论”、“建筑功能与形式”和“馆舍面积”三个分主题。黄克武等以我国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三百多所图书馆建筑作研究对象,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我国图书馆建筑存在数量不断增长、地域分布不均和馆舍设备陈旧等状况,提出设计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的一些建议。此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均有若干篇关于图书馆建筑实体年代总结的研究论文。“建筑功能与形式”是20世纪90年代讨论较多的分主题。研究主要认为,由于经济、技术、社会形态和社会需求的发展,图书馆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功能,决定其建筑形式也随之改变。图书馆“功能决定形式”是该命题下的主要观点。
1.3.2.2 国外情况
由于国情和图书馆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外关于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论文主题与国内有所区别。笔者根据国外文献的具体关键词和主题内容,将检索所得的论文分为五个主题:通论、图书馆建筑发展史、图书馆用户研究、新技术与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空间。
其一是通论方面。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多位研究者从建筑学和信息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图书馆建筑设计和空间设计。密歇根大学罗伯特·穆勒(Robert H. Muller)对美国50多所高校图书馆进行图书馆建设规划调查,结果指出,馆藏空间、阅读座位、服务区域和馆员工作区域等空间规划是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规划中的重要部分。汤姆斯·巴拉德(Thomas H. Ballard)阐述建筑学理论“形式服从功能”在新图书馆建筑和图书馆分馆建筑设计中的本质理解,并指出该原理在图书馆馆舍建造过程中的具体化操作方法。理查德·华特斯(Richard L. Waters)对未来图书馆建筑作出预测,总结政府的职能、人口特征、服务的发展、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价值观的变化、教育的影响等因素,对未来图书馆建筑和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规划模式和造型特征的影响。雷蒙·霍尔特(Raymond M. Holt)对1968~1985年美国公共图书馆建筑作了统计,回顾这17年间美国公共图书馆建造预算、选址、建筑模式、使用方式、建筑规模的特点,对未来公共图书馆建筑灵活多变空间的设计提出了预想。
20世纪90年代,学者开始关注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中图书馆学与建筑学的结合。跨学科研究者莫雷尔·布恩(Morell D. Boone)提出,不能过分夸大建筑师在建筑项目中的位置,图书馆建筑规划和空间设计项目应该由图书馆设计者和建筑师通力合作,在充分考虑图书馆服务流程和日常业务管理的前提下结合建筑理念和技术进行图书馆馆舍规划和建设。斯蒂芬·富特(Steven M. Foote)从建筑学角度阐述21世纪的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师的理念需要适应新的教育技术和方法。丽贝卡·奥德里奇(Rebekkah S. Aldrich)阐述了由图书馆负责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一同构成的整合的设计小组,指出整合设计是图书馆建筑规划和设计整体的系统的设计方法。
其二是图书馆建筑发展史。美国《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是美国研究图书馆建筑、图书馆设计的主要阵地。19世纪80年代末,关于图书馆建筑的文章开始出现在该期刊,“美国年度图书馆建筑总结”专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出现在每年的11月或12月期号。该专题曾经有多位图书馆界的研究者参与,包括高校图书馆建筑专家杰罗尔德·奥恩(J. Orne),图书馆顾问霍伊特·葛尔文(Hoyt R. Galvin),图书馆杂志的编辑卡尔·拉恩(Karl Nyren)、芭芭拉·利文斯顿(Barbara Livingston)和贝蒂·李·福克斯等。为时多年的系列研究表明,近40年内关于美国图书馆建筑史的研究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持续发展。
奥恩指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美国高校图书馆新馆数量显著增长的时期。高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与经费的使用密切相关,在70年代中期美国图书馆经费充足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依然面临读者阅览空间缺乏的情况,这是由于当时对高校图书馆空间规划的研究关注较少造成的。葛尔文通过对图书馆建筑面积、经费使用分布、书库空间和读者座位数量的数据统计,指出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各类型的图书馆建筑主要关注的是建筑面积、建筑费用和建筑翻新的主题,甚少涉及馆内空间的规划。
现任美国《图书馆杂志》的执行总编辑福克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参与该期刊的“美国年度图书馆建筑报告”,至2008年,她对美国图书馆建筑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系列研究进行了整整30年。她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经济萧条导致资金短缺,建造图书馆的设计师通过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的优化节省开支,建设者以提高能源效能的方式使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和形态的美观达到平衡。大型玻璃窗和天窗被广泛应用在图书馆建筑中增加自然采光以减少能源的消耗。20世纪8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图书馆新建的馆舍与城市中的商业建筑共享空间。便利的购物、娱乐也使图书馆用户大为增加。90年代初期至中期,经费紧缩并没有阻挡美国的图书馆建筑的发展:通过翻新旧馆舍或者新建而获得新的图书馆。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美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图书馆所获得的资金也相应增多,图书馆建筑数量出现持续增长。现时美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建筑在美国许多社区成为温暖而包容的场所,为每一位进入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而温馨的“第二家园”。福克斯最新的研究表明,美国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特点趋向“团体空间的创建”。图书馆的空间规划更多着眼于它所服务的区域居民的需求,为他们创建一个如家般温馨的聚会场所。这些场所的例子包括:儿童“博物馆体验”区域、室外阅读花园、家庭阅读花园、交互的文化学习环境等。
其三是图书馆用户研究。环境心理学家罗伯特·索莫(Robert Sommer)对图书馆用户的个人空间有较深入的研究。1966年,他在美国《图书馆季刊》(The Library Quarterly)发表《隐私的生态学》,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图书馆的用户为样本,通过直接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和偶然试验的方法,研究高校图书馆用户对阅读座位的选择和他们营造阅读空间的行为。1968年,索莫在同一期刊上发表《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美国22所高校学生的对阅读空间的需求、观点和他们的阅读行为,为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提供参考。由于受时代科技环境和建筑技术的局限,当时的图书馆建筑主要为用户提供的是阅读空间,索莫的研究在“图书馆不鼓励用户交流的前提下”进行,但他的研究对了解图书馆用户心理、思维方式和态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戴维·坎贝尔(David E. Campbell)在1979年运用了一系列相互交叉的用户调查的方法研究图书馆空间设计对用户行为和满意度的影响。这些用户调查方法包括:用户访谈、用户行为日记和行为地图。通过这些调查,该研究总结了用户在图书馆物理空间中的典型行为并测量了这些行为的频率和时长,为图书馆空间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指导。
拉马尔·维奇(Lamar Veatch)于1987年提出在图书馆建筑中引入环境设计的概念。他认为“通过环境设计后的信息可以使图书馆更可用和能用。图书馆的环境随之更加‘以人为中心’”。图书馆的环境设计应考虑众多因素和综合多个学科,包括环境心理学、隐私、空间关系学、隐喻和人机工程学等。
劳伦·曼德尔(Lauren H. Mandel)在南佛罗里达州某中型公共图书馆进行用户寻路行为观察研究。她采取了“无打扰式观察”的方法对进入该图书馆两个入口的用户进行行走路线的记录,发现四分之三的用户所走路线极其相似,她的研究结果可以协助地理信息系统在图书馆空间的应用。
其四是新技术与图书馆建筑。匹兹堡大学图书馆沃尔特·斯通(Walter Stone)在1969年提出大学图书馆建筑应全面规划新媒体空间。他认为,设计大学图书馆新媒体空间首先应考虑图书馆的教学、研究任务和该新媒体空间的使用目的。通过事实论证和文献参考,他总结了规划未来大学图书馆新媒体空间的影响因素列表,对后来的图书馆设置各种新媒体空间起了借鉴作用。
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是新技术与空间设计主题关注较多的内容。玛格利特·贝克曼(Margaret Beckman)总结指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包括自动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缩微胶片和视频音频光盘等新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物理空间产生巨大变化。在美国,许多建设于19世纪的图书馆建筑需重新规划和设计室内空间,这一变化对于图书馆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弗雷德·迪宾(Fred Dubin)认为现代图书馆家具设备的设计应结合人员流通、物资资源和技术系统三个方面,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在未来多变环境下进行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关系成为研究重点。霍尔特从图书馆使命、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角色、书籍及计算机之间的平衡、电子市场、图书馆联盟和图书馆经费等方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图书馆建筑提出意见和建议。海伦·尼嘉(Hellen Niegaard)以丹麦的两家公共图书馆为例,论述在数字化发展中图书馆物理空间的相应改变,提出适应数字时代的用户交互空间和活动空间等的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模式。
其五是图书馆空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的研究开始出现,早期以读者的阅读空间、交流空间和馆员空间等命题为主。1980年后,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 IC)和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 LC)成为图书馆空间主题中研究较多的内容。
IC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而LC是在IC的基础上发展的另一个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概念。时任美国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帕特·莫霍特(Pat Molholt)于1985年发表《在转变的路上》一文,阐述了图书馆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的完美结合从而成为时代信息整合的领导者角色。她构想“信息整合的空间”在未来的图书馆中以“信息支持中心”的形式出现,以提供任何时段的信息获取服务和高质量的技术支持。莫霍特的研究为图书馆的功能以及其空间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1999年,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图书馆服务部主任比格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将IC的概念具体化。他指出,在新环境下,IC是图书馆空间战略的重组,是高校图书馆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型。图书馆包括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IC。在物理环境中,最基本的IC应包括两个共性元素:总信息服务台和协同学习空间。他预见,IC使图书馆中跨学科信息资源得到更好的应用,使图书馆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环境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同年,新泽西学院图书馆的菲利普·卓迪克(Philip J. Tramdack)和埃默里大学图书馆的马丁·赫尔伯特(Martin Halbert)对比格的论文作出回应,在他们服务的图书馆进行IC的实践,并作理论总结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2001年,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图书馆将传统的计算机阅览室改建为IC,艾莉森·科尔吉(Allison Cowgill)等对改建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加以讨论,提出对图书馆员构建IC的培训模型和IC的评价系统。2002年,Beagle所在的图书馆研究人员提出IC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2003年,劳里·马克温妮(Laurie A. MacWhinnie)考察了当时美国和加拿大所有设置了IC的高校图书馆,总结了它们的特点、任务、优缺点,并提出了对高校图书馆IC发展的一些建议。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IC的理论不断完善,并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许多研究图书馆中得到实践的检验。
LC是在“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和实践中发展而来,是图书馆界在信息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的环境下所产生的另一种图书馆空间设计新理念。当IC在图书馆迅速发展之时,研究者开始探讨在发展过程中IC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查尔斯·佛利斯特(Charles Forrest)和丽莎·汉考夫(Lisa J. Hinchliffe)重新审视图书馆的任务和功能,指出在21世纪协同学习和小组工作已成为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图书馆应将“学习”理念更好地融入IC的规划之中,将IC进一步发展为图书馆用户的“协同学习”和“分享信息”的空间。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设计专家班尼特对IC和LC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IC是图书馆以“学习”为目的的信息资源整合空间,而LC除了具备IC的特质,还包括研究单位不同机构之间的参与,因此在现阶段,LC还有待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的论文研究较多地关注“设计理念”和“空间设计”主题,但它们的重点都是关于当代这段时期内的设计观念的集合,而没有系统地考察理念发展的脉络。就世界范围而言,关于图书馆设计的研究多停留于技术层面,对理念层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拟将散见于建筑理论、空间设计和图书馆管理规划等领域的国内和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提炼,详述18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图书馆空间设计发展进程、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案例,以期深化图书馆史和图书馆建筑史的相关研究。
1.3.3 著作情况
笔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版的有关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的著作做进一步分析。经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版的相关著作主要可分为工具书、研究著作和会议论文集三大类型,其主要内容如下。
1.3.3.1 工具书
王文友等编《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图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该图集收集了我国1993年以前新建、改建和扩建的77项图书馆建筑设计项目,其中包括5项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图书馆馆舍项目,72项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设的图书馆建筑项目。该书除了收录图书馆建筑项目的建筑图纸、照片和相关数据以外,还附有编者对图书馆建筑的简要评价,是研究我国20世纪图书馆建筑实体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杜克等编《中国图书馆建筑集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7月)。该画册收录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新建的200多个图书馆新馆舍图片,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各类型图书馆的建筑外观、内部阅览室、公共区域等空间,每个图书馆均有中英文简介。该书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末图书馆空间设计情况。
吴建中主编《国际图书馆建筑大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8月)。该著是1999年国际图联进行的一次世界图书馆建筑调查结果汇集。该著包含了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新馆建筑的基本数据资料,如建筑面积、层数、总成本、职员人数和服务人口等,并配以中英文简介。全书覆盖面广泛,可作为查阅现代图书馆建筑案例的工具书。
吴建中编著《世界经典图书馆建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11月)。该著是在1999年出版的《国际图书馆建筑大观》基础上进行编辑的。该著汇集了22个国家47所经典图书馆建筑概况和艺术风格,资料翔实,图片清晰,是研究图书馆空间设计较为重要的工具书。
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机构,其建筑具有类型学特点,是近年建筑设计学的研究热点。因此在建筑学领域,也有出版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图集。日本MEISEI出版公司编《现代建筑集成——图书馆建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1月)。该著收集了日本著名城市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建筑外观、细部、平面图等图片较为详尽。韩国贝思出版有限公司编《图书馆及科研中心图集》(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1月)。该著汇集了韩国具特点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建筑外观和平面图。这两本图集基本反映了日本和韩国地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概况。林耕、夏青编《国外当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精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该著收集和分析了60多个国外图书馆新馆和旧馆改建项目,通过大量图片和简要的文字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
1.3.3.2 研究著作
国内关于图书馆建筑、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著作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出现,这些著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国外的建筑案例和设计方法、阐述符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建筑、探讨在信息社会下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等。
鲍家声主编、姚宇澄等著《图书馆建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9月)。该著分为两部分: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和图书馆建筑设计实例。在理论方法部分,第三章“图书馆选址与总体布置”和第四章“图书馆建筑平面布局及空间组织”都有涉及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图书馆空间以图书馆的功能要求为依据,进行总体的规划与布局。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论述了图书馆书库和阅览室设计的一些基本设计模式和方法及家具配置的选择。该著在参考大量中国和美国图书馆建筑案例基础上进行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阐述的原则和方法主要从图书馆业务和功能出发,较少涉及对服务对象的研究。
单行编著《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0年12月)。该著是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学生所编写的图书馆建筑与设备等方面的教材。该著分为十一章:图书馆建筑发展、建筑类型和功能、规划、基础知识、建馆程序、总体设计、各部分设计、技术工艺设计、家具设备、技术设备和标示系统等,最后附上国内外图书馆建筑实例。在“图书馆总体设计”、“图书馆各部分设计”和“图书馆家具设备”章节中阐述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内容涉及面广泛。作为教材,该著突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对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较少。
鲍家声编著《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该著较全面地论述了图书馆整体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内容包括图书馆选址、功能构成和空间组织、阅览和藏书空间设计、馆员空间设计、公共和辅助空间设计、图书馆建筑造型、图书馆设计案例等。该著从建筑学的角度,以图书馆业务作为出发点,阐述图书馆中不同空间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案,是著者进行多年图书馆设计实践经验的总结。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中国图书馆建筑研究跨世纪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1月)。该文集收录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十篇关于图书馆建筑的论文。主题分为图书馆哲学、图书馆设计管理、图书馆建筑发展、中国特色图书馆建筑、图书馆建筑美学、现代化与图书馆建筑、关于图书馆建筑的研讨会等。其中对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研究较为分散,主要从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层面进行探讨。
鲍家声主编《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2月)。该著虽然在编排上作了变化,但内容与鲍家声编著《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较为相近。
李东来、刘锦山主编的《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12月)。该著分为三个部分: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实务、以东莞图书馆为例的详细案例研究和部分城市图书馆新馆介绍。第一部分主要关注图书馆建筑建设项目的筹备、立项、设计管理、验收等设计、施工环节,其中“新馆建设的布局”一节阐述了图书馆空间布局的通用方案。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东莞图书馆新馆的设计和实施,其中“新馆功能布局规划与实施”和“家具采购与布局规划”涉及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内容。第三部分是部分城市图书馆新馆的平面图和布局介绍。该著侧重图书馆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对于图书馆新馆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但关于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理论论述成分较少。
付瑶主编《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该著是建筑学和环境艺术专业建筑设计系列教学用书,主要侧重建筑基础数据和国家有关规范,从建筑学的角度阐述图书馆类型建筑整体设计方法。其中“图书馆空间组织”、“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家具与设备”章节阐述了图书馆室内环境布局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要求,并简单介绍了国内一些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案例。该著的形式是建筑学类教材,侧重点是建筑设计具体操作,甚少涉及对图书馆业务、用户需求和人文环境等影响图书馆空间设计因素的理论探讨。
鲍家声等编著《图书馆建筑求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该著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时间为主线,论述我国不同时期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类型、理论依据和设计思想。下篇总结了著者从1975年至2007年参与的图书馆建筑设计项目,并详细分析了我国34个图书馆建筑设计案例。其中上篇的“理论探索”有部分涉及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论述,但著作以案例研究为主。
张广钦著《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6月)。该著是作者在参与制定《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过程中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全书分为九个部分: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实践、理论基础、原则与方法、影响图书馆面积规划的社会因素、业务因素、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实证研究、发展趋势和结语。该著作主要从图书馆业务工作角度出发,探讨影响图书馆面积规划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适合我国公共图书馆使用的面积规划方法与通用原则。
除了上述9部研究著作以外,还有几部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译著,对本课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一,日本近畿工高建筑联盟编,苏贵安译《图书馆建筑设计》(辽宁省图书馆学会,1982年12月)。该译著分为图书馆建筑设计计划、各部分设计和实例三部分内容。该著以日本城市的小型图书馆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图书馆空间设计紧密联系图书馆业务,但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其二,林祖藻编译《图书馆规划、建筑、设施 美国图书馆建筑介绍》(浙江图书馆,1985年4月)。该译著根据当时美国发表的图书馆建筑相关论文编译,分为图书馆馆舍规划技术、规划队伍、美国图书馆建筑综述、图书馆作用与其空间设计的关系、规划指导准则、美国中学图书馆建筑实例、图书馆的设备、缩微阅读器等内容。并介绍了美国一些图书馆阅览室、书库、家具设备设计的实例,对我国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三,张鼎钟编《图书馆建筑趋势》(三民书局,1990年12月)。该著翻译自美国《图书馆趋势》(Library Trends)1987年第36期内容。内容包括公共图书馆、学术图书馆和专门图书馆建筑趋势,学校图书馆媒体设备、家具发展趋势,照明设计发展趋势,机械系统、环境设计趋势,工作人员家具设计、空间规划评估、旧馆翻新和明日图书馆建筑预想,等等,是当时掌握图书馆空间设计未来走向的重要参考资料。
国外在19世纪末已有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研究著作。随着经济增长、文化教育普及,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建筑技术等影响图书馆建筑建造和设计的因素逐渐出现,关于现代图书馆馆舍建造、建筑规划、空间划分、家具配置、光照通风、节能环保、信息空间设计等的研究也随之出现和增多。从19世纪末至21世纪二百多年间,国外关于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研究的著作数量颇多,时间和内容跨度大。其中,一些著作出版时间较早,但在该研究领域极具参考价值。以下是对于本课题研究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著作。
1876年美国国家教育局(Bureau of Education of United States)发表的特别报告,通过“免费阅览室”和“图书馆建筑”两章详细阐述了当时美国各大公共图书馆阅览室的空间规划、家具陈设,图书馆建筑设计、规划和管理等内容。
192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出版了关于图书馆建筑专题讨论专刊,汇集了美国20世纪初著名的图书馆建筑师蒂尔顿(Tilton),美国早期的著名图书馆员鲍士伟(Bostwick)和兰克(Ranck)对现代图书馆建筑规划、空间设计、通风和光照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1965年基思·梅特卡夫著《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建筑规划》(Planning Academic and Research Library Buildings),从美学、经济、舒适、功用等多个角度详述大学及研究图书馆建筑的基本规划步骤和设计原则,包括模数式图书馆建筑的高度、空间设计、家具设备配置等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73年葛弗通·汤姆逊(Godfreyton Thompson)通过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英国地区新建的不同类型图书馆建设项目,总结图书馆建筑的方案规划、家具与设备、书架与阅览区、交通传输与灯光照明等方面的注意要点和设计建议。汤姆逊的著作为图书馆建筑设计人员、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图书馆学研究者提供了参考。
1987年理查德·博斯(Richard Boss)等著《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的信息技术与空间规划》(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Space Planning for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Centers),回顾信息技术如联机目录、镭射光盘等的发展历程,阐述这些技术对图书馆空间的影响,总结适用于当时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的空间规划模式。
1995年克沃尔特·劳福德(Walt Crawford)以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永恒价值观为主线,回顾包括印刷和电子出版等的书籍产生方式与图书馆理念、功能和形态变化的关系。内容包括印刷的历史、技术革新、电子出版与发行、电子信息、图书馆多样化、信息资源的储存和获取的经济学、未来信息获取方式和未来图书馆形态预想。
1999年菲利普·雷顿(Philip D. Leighton)和戴维·韦伯(David C. Weberg)全面分析高校图书馆和研究型图书馆规划和建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图书馆需求与规划流程、规划准备工作、规划小组、馆藏资源空间规划、读者空间规划、馆员空间规划、预算控制、扩建和翻新等方面作经验性总结,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2001年理查德·巴斯利安(Richard J. Bazillion)和康丽·布劳恩(Connie Braun)通过实证调查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为教育和学习的场所。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设置电子教室、信息廊和高校科技中心等空间的方式成为科技创新的集中地。同年,迈克尔·克洛斯比(Michael J. Crosbie)等建筑评论员和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对著名建筑师佩里·罗杰斯(Perry D. Rogers)设计的美国七所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总结信息社会对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几大影响因素,并提出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设计参考原则。威廉·杉维德(William W. Sannwald)总结图书馆建筑规划设计中各个环节需要考虑的因素,列举详细清单并汇集成册。这些环节包括图书馆建筑物计划、规划机构组建、空间需求分析、设计方案选择、馆址选择、规模设计、环境设计、馆员空间设计、读者空间设计、线路设计、照明设计等,内容详尽,是指导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和空间设计实际操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2003年斯科特·班奈特发表的以学习为主题的图书馆空间设计调研报告,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电子联机目录、信息技术等科技的发展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所带来的改变,并讨论在这些改变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空间设计扩建、改造和再设计更好地为协同教学和协同学习服务。同年,迈克尔·克洛斯比(Michael J. Crosbie)著《现代图书馆建筑》(Architecture for the Books)介绍了世界各地包括美洲、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区的四十多个建筑空间设计与家具完美配置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建筑工程范例。该著中每个图书馆项目案例都配以工程平面图、立面图和图书馆的实际效果图,同时配以简要的文字介绍。杰拉德·麦卡比(Gerard B. McCabe)和詹姆斯·肯尼迪(James R. Kennedy)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图书馆员和图书馆设计师关于图书馆建筑设计的22篇论文编辑成册,这些论文包括图书馆馆舍建设规划的关键问题、空间和建筑设计、家具选购、景观设计、服务和自动化、技术应用等,为21世纪图书馆建筑规划和空间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新颖的观点。
2005年美国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研究理事会出版(Co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论文集,从多个角度观察了电子刊物和计算机技术使创造方式和图书馆空间设计方法的改变。该论文集的作者包括图书馆建筑规划的著名顾问、建筑师、图书馆员和信息科学研究人员等,这些作者为图书馆服务与使用、图书馆功能和未来带来新的思考方式。该论文集探讨了图书馆在数字社会中的角色和潜能,深入分析新需求对图书馆物理空间设计的影响。
1.3.3.3 会议论文集
李明华等编《论图书馆设计:国情与未来 全国图书馆建筑设计学术研讨会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该论文集收录两次会议论文: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于1990年在宁波举行的“全国图书馆建筑设计学术研讨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与建筑设备分委会和黑龙江图书馆学会1991年在大庆举办的“图书馆未来及其建筑研讨会”。其中,关于图书馆空间设计具体方案的论文数量较少,主要关注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空间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等主题。
黄世雄等编《1999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研讨会论文集》(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季刊社,1999年4月)。该论文集收录了1999年在淡江大学举行的图书馆建筑研讨会论文。其中与图书馆空间设计相关的论文主题包括:现代图书馆空间模式探讨、地域性图书馆建筑特点研究、图书馆建筑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关系等。论文集所涵盖的范围广泛,对图书馆空间设计的主题探讨未尽深入。
戴利华主编《2003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2月)。该论文集收录了2003年在北京举行的图书馆建筑研讨会论文。论文集分为绪论、图书馆建筑设计、图书馆建筑的环境与艺术、公共图书馆建筑、大学图书馆建筑和图书馆建筑的管理与维护等6部分内容。大部分论文关注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其中有若干篇论文研究阅读空间设计、新媒体空间规划和图书馆空间设计案例。
1.3.4 学位论文
笔者选用国家图书馆文津搜索系统和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学位论文的检索,所得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学位论文共39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5篇,硕士学位论文34篇。所有论文完成的年份均在2000年以后。其中唯一一篇相关的中文博士论文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尹晶于2008年完成的《生态建筑的实践性研究——以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建设为例》,指导教师为杨豪中教授。尹文将作者全程参与的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建设项目作为案例,以生态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理论为纲要,从分析、设计、建造和评估四个方面全面阐述生态图书馆建筑的实践过程与评价方法。从现代图书馆建筑个案分析的角度来看,此文对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馆舍的整体规划、建筑体与环境的融合、馆内外的绿化设计、建筑使用的节能技术等论述详尽。但由于是建筑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该文主要揭示生态建筑理论对生态图书馆建筑设计与建造的指导,对图书馆功能和业务与生态图书馆设计的关系并未进行探讨。
检索所得有4篇英文博士学位论文与本课题研究的主题相关,它们分别是伊利诺伊大学约翰·布林(John Boll)于1969年撰写的《图书馆建筑1800~1875》(Library Architecture 1800-1875),密歇根大学的肯尼斯·贝尔斯切(Kenneth A. Breisch)于1982年撰写的《1850~1890年美国小型图书馆:关于图书馆建筑类型的创造和发展》(Small Public Libraries in America 1850-1890 The Invention and Evolution of a Building),哥伦比亚大学李相哲(Sang Chul Lee)于1985年完成的《学术图书馆建筑规划和设计》(Planning and Design of Academic Library Buildings),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克里斯多夫·斯图尔特(Christopher Stewart)于2009年完成的《数字化时代学术图书馆建筑》(The acdemic Library Building in the Digital Age)。其中布林和贝尔斯切的论文阐述和分析了19世纪早期美国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历程,里面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对本文的撰写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李相哲的论文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作为项目而言的图书馆建筑的规划、构思和设计,内容较为翔实,但对不同阶段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分析的帮助较少。斯图尔特的论文关注21世纪信息社会中的图书馆建筑和空间布局,采用数据分析和调查的方法分析了若干新建的图书馆建筑,提出了应对信息技术的图书馆规划建议。
其他的34篇硕士学位论文,均为中文论文。其中有21篇论文题名包含“图书馆空间”这一关键词。根据对“图书馆空间”的不同定义,这些论文可分为“总述”“阅览空间”“公共活动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等四类(见《表1-4 “图书馆空间”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之分主题)。
表1-4 “图书馆空间”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之分主题
关于图书馆空间“总述”的研究有3篇硕士学位论文。其一,《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建筑空间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马瑞芹于2005年完成,指导教师为李志民教授。该文分析数字技术对用户使用行为和公共图书馆功能空间规划的影响,论述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览区、藏书区、公共区等空间与传统的异同,总结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空间组织的模式和原则。其二,《大学图书馆复合空间研究》,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王媛媛于2009年完成,指导教师为郝赤彪教授。该文提出将图书馆读者空间和藏书空间进行优化组合而形成效率更高的大学图书馆复合空间的命题。作者运用环境心理学、建筑空间论和城市设计等理论进行读者分析,探讨大学图书馆复合空间的组织模式。其三,《新媒质转型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孟方卿于2010年完成,指导教师为唐建教授。该文讨论了包含数字资源等新媒介的高校图书馆藏阅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空间的组织形式和环境艺术形式嬗变。
关于图书馆“阅览空间”的硕士学位论文共6篇,均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宋宇辉的《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研究》(2006年完成,指导教师为杨昌鸣教授),在对图书馆使用者和管理者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使用状况,论述统一柱网、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模数式”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布局、界面设计、采光、家具和绿化等设计原则和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郭晔的《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使用适宜性研究》(2009年完成,指导教师为赵洪宇教授),调查并总结了我国十几所高校图书馆的使用者行为,分析影响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使用适宜性的客观因素,从建筑布局、光环境、声环境、气候环境、家具使用等方面总结阅读空间设计模式与原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张春洋的《高校图书馆开架阅览空间的优化设计研究》(2011年完成,指导教师为李志民教授),对我国西安地区和德国东部地区的综合类、专科类和私立大学进行调研,对比分析国内外高校开架阅览空间的固有设计模式,提出高校图书馆开架阅览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案。其他3篇对本研究亦有参考价值,兹不列举。
关于“公共活动空间”的硕士学位论文有3篇。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中,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臧培的《高校图书馆交往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2008年完成,指导教师为周长积教授)关注高校图书馆中以促进学习交流为主要功能的公共“交往空间”,通过空间组合和类型学分析,论述“交往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关注公共图书馆的论文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高中岭以公共图书馆中具有“交通、交往、展示、休闲”等多功能的公共“庭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空间类型的使用功能、精神功能和生态功能,提出公共图书馆中“庭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重庆大学建筑规划学院的杨洋分析公共图书馆中介空间的物质构成和活动构成,论述引入城市空间要素进行公共图书馆中介空间规划和设计的策略。
在国外研究热度的引领下,关于“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的学位论文数量较多。大部分相关的学位论文主要关注“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的整体管理,包括物理层面和虚拟层面空间的构建、人员安排、运行机制等。吉林大学图书馆学系的许琦和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宋妮,提出构建“信息共享空间”中较为具体的物理空间整体布局方案和设备配置,并配以简要的图示说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张田力分析高校图书馆中学习空间的理论和功能模型,详细阐述了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教育图书馆学习空间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是国内“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的较为详尽的案例研究。
另外13篇学位论文题名中虽然不包含“图书馆空间”的关键词,但其研究内容都与图书馆建筑及其空间设计相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郝玲的《图书馆建筑的环境与艺术设计研究》(2006年完成,指导教师为杨豪中教授)论述了图书馆建筑外部空间的基面和围护以及内部空间的色彩、光照、装置艺术和标识系统的设计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王雪的《当代高校图书馆设计的新趋势》(2007年完成,指导教师为张险峰教授)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历史回顾,总结当代高校图书馆人性化、开放化、智能和复合化的设计趋势,提出适合这些趋势的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原则。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朱学昭的《现代公共图书馆设计趋向研究》(2010年完成,指导教师为孙澄副教授)剖析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沿革,论述“功能城市化”、“空间综合化”和“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提出公共图书馆藏书空间、公共空间和衍生空间的设计建议。其他各篇亦有可参考之处,在此不一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