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本书对18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的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进行研究。在参考大量中英文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学、建筑学和设计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从18世纪末法国革命、工业革命后到21世纪初全球信息网络扩展的过程中,国内外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模式和设计理念。通过系统梳理零散的史料和文献,论文回顾国外和国内图书馆空间设计历史,探究现代图书馆空间组织方式和环境设计模式、家具陈设、室内装饰的构成和空间设计的思想,深入分析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空间设计案例,以期厘清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脉络、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促进图书馆建筑发展史和图书馆空间设计史的系统化研究,为当代的图书馆规划和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图书馆建筑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之一。图书馆建筑的良好规划是图书馆业务执行的保障。合理的图书馆建筑选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保护文献资源和方便用户使用;适当的藏书空间和阅读空间组织与布局有益于书籍的保存和流通,促进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合适的图书馆设备、家具和陈设及室内装饰风格配置在满足其功能的同时能增加用户的舒适体验;适当的馆员工作区域规划和设计能促进图书馆服务的实施。图书馆建筑的美学既是地域文化内涵的呈现和图书馆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也是美学教育与美的享受。
从18世纪末期开始至19世纪后期,工业化生产逐渐代替手工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建筑物进入现代建筑阶段,具有“现代性”的图书馆建筑开始出现。世界各国对发展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建筑逐渐重视。英国从19世纪中期开始至20世纪初不断修订的《公共图书馆法案》(Public Library Act)就有规定,地方政府所征收的图书馆建设的税收用于为图书馆提供“建筑物”和“家具”。美国于1956年颁布的全国性法案《图书馆服务和建筑法案》(Library Services and Construction Act)鼓励图书馆将政府给予的经费用于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和旧馆的改建与扩建。西方图书馆和建筑学界早在19世纪中期亦开始对图书馆建筑进行研究。我国的近现代图书馆事业萌芽于清末民初。清末朝臣和地方士绅对现代图书馆馆舍建设的重要性已有一定的认识,如清末大臣罗振玉指出,适合时宜的图书馆建筑应“建于往来便而远市嚣,不易罹火灾之处”,馆舍建设和购书同等重要,建馆经费筹备“事机之决,不可缓矣”。民国时期临时政府颁布的《图书馆规程》,规定图书馆馆舍建筑图式需经“教育部”审批。可见图书馆建筑在近代中国已受到相当重视。民国时期多名图书馆学家、实业家发表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相关论述,杜定友、毛坤、李小缘、赵福来等不仅翻译国外同时期关于图书馆建筑的论著,还根据当时的国情提出适合中国的现代图书馆建筑理论。民国时期建成了多个仿欧美学院式的现代图书馆,例如原清华学堂图书馆、原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和金陵大学图书馆等。中国的图书馆建筑进入“现代”阶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我国现代图书馆新馆建设超过40所,数量、规模、造型和功能配置都有很大的发展。
图书馆空间包括藏书空间、阅读空间、休闲空间、公共空间、馆员空间等,在图书馆处于“藏—阅”分开的阶段时,各空间特别是藏书空间和阅读空间之间边界明晰;当图书馆发展为开架式,“藏阅一体化”的阶段时,空间与空间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对18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的图书馆空间类型和规划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从侧面反映图书馆功能与图书馆业务在技术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的变化,促进对图书馆事业史的细化研究。图书馆空间设计内容包括空间组织、环境设计、家具设备和陈设配置等,对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内容及方法的解构,有助于进一步阐释图书馆精神和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
在世界范围内,欧洲和美国地区在19世纪已建成现代意义的图书馆,欧美对现代图书馆建筑和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研究历史较长,内容较广泛和深入。我国的图书馆思想萌芽于清末民初,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建筑也出现较晚。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与西方的图书馆建筑理念、建筑技术和空间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学术研究的力度和广度也存在差距。国内关于欧美图书馆空间设计相关译著较少,暂时缺乏对该课题的外国文献详细的系统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