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冲突解析与源头治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邻避时代的来临与知识回应

第一节 邻避时代的来临

邻避的英文缩写是NIMBY(Not In My Backyard), “不要在我家后院”是对其形象的解释。20世纪中期以后,欧美发达国家的邻避现象日益突出,时任英国环境大臣的尼古拉斯·雷德利就曾使用“粗俗的邻避主义”攻击那些反对新开发项目的乡村中产阶级。由于“邻避主义”泛滥,美国1980~1987年间预定兴建的81座毒性废弃物处理场,只有8座顺利完成。纪双城等.如何走出“邻避主义”时代.环球时报,2014-06-17.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4-06/5022542.html.1988年,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这是邻避主义的时代。开发商不管是修建酒店、机场、收容所还是麦当劳,都会遭遇成群结队 ‘邻避主义者’反对”, “为阻止认为正威胁自己权益的开发商,他们组织起来,游行、起诉、上访。他们拧住政客们的胳膊,也知道如何去影响监管者。他们激烈地斗争,然后又消失不见,无论输或赢”。世界各国如何走出“邻避主义”时代?凤凰网,2014-06-17. http://news.ifeng.com/a/20140617/40770252_0.shtml.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化,邻避现象逐渐成为世界性问题。曾号称全球最大规模垃圾焚烧计划的马来西亚武来岸垃圾焚烧项目,在遭遇居民和环保组织长达4年半抗争后,于2007年7月叫停。如今,在德国、法国以及日本等国,人们不仅反对在本国修建邻避设施,而且业已发展成为“不要在任何人的后院”的全球社会运动。

表1-1 国内主要邻避事件(2006~2016年)

资料来源:相关媒体报道。

随着中国内地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公民环境意识的兴起,邻避行动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诸如厦门和大连的PX事件、北京和广州等地居民反对建立垃圾焚烧厂事件、沿海地区居民反核电站修建事件等都属于典型的邻避行动。近些年,邻避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据相关研究统计,2016年上半年,规模较大的环保类群体性事件至少有52起,其中千人以上规模的就有12起。事件诉因中,涉垃圾类的有19起,涉工业污染的19起,涉变电站的6起,涉污水处理的1起。利民项目遭遇“一闹就停”,如何化解邻避困局?新华每日电讯,2016-08-10. http://xinhua-rss.zhongguowangshi.com/13697/-4898904289685219375/1040396.html.有学者断言,集体抗议常常发生在这些由居民邻里发起和参与的、以环境公平为诉求的非政治性的日常生活领域,这构成当前中国“社会运动的日常形式”。赵汀阳.年度学术(治与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55-377.

中国式邻避冲突管理的最大困境在于:一方面,这些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修建和运营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宏观上具有“社会的、集体的、公共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居住在邻避设施附近的居民自己虽然也需要这些设施提供服务,但是空间的接近性让其总是觉得“风险-收益”比例失衡,进而坚决抵制设施的修建和营运,这在微观上同样具有合理性。冲突双方针锋相对,观点与态度难以调和,最终往往会成为政策“死结”。大多时候,国内的邻避冲突最终会酿成群体性事件,事情陷入“闭门决策-见光就闹-一闹就停-多输告终”的恶性循环不能自拔。这似乎在告诫人们,在环境风险加剧和“后物质主义”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的邻避时代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