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的金融化与技术化:学科路径的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台湾经济发展模式与金融市场特质

(一)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台湾的经济发展经验,主要是以制造业的发展为主轴(陈介英,1992)。从表6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上,工业很快地取代农业成为与服务业不相上下的产业。直到1987年之后,才又逐渐地降低比重,与服务业产生较大的差距。其次从表7我们可以看到在1996年以前,台湾中小企业占出口比重的一半以上。因此,在吴惠林、周添城(1988)的研究中即指出,早期台湾所存在的是一种大主内、中小主外的经济结构。台湾中小企业的打拼精神或勤劳主义与其在经济活动中表现的关联性,已有很多学者加以探讨与证实,如谢国雄(1989)、柯志明(1993)、陈介玄(1994)等。从陈介英(1992)的研究中,我们可看到台湾中小企业努力奋斗的创业精神主要是依附在以世界为市场(主要是美国)的国际经济结构之下,而得以强化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从表8中,我们可发现中国台湾的对外贸易,自1976年之后,就不再出现逆差,并且也可从中清楚地看到,1980~1990年可以说是台湾出口贸易顺差与外汇存底快速增加的时段。到1990年台湾的顺差约125亿美元,外汇存底的累积也有724亿美元。之后随着台湾经济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至2015年,台湾的贸易顺差约516亿美元,外汇存底也累积到4260亿美元的规模。

表6 台湾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重

资料来源:1952~2000年资料整理自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2; 2010~2015年资料整理自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16。

表7 台湾中小企业出口额占全部企业出口额比重(出口贡献)

资料来源:1986~2005年资料整理自《中小企业白皮书》,2006; 2010年资料整理自《中小企业白皮书》,2011; 2015年资料整理自《中小企业白皮书》,2017。

表8 台湾进出口额与外汇存底

资料来源:1952~2000年资料整理自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2; 2010~2015年资料整理自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16。

(二)制造业的资本形成结构之演变

台湾的经济发展,既然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其出口的主力,因此在资本的形成上,其实也有其和社会密切结合的特性。在陈介玄(1994, 1995)与陈介英(1992)的研究中,已指出这种资本零细化的产业结构主要源于台湾中小企业,不管是在组织的形成还是在资本的累积上,都倾向于以其既有的社会资源来加以转移运用。如在创业资本的取得上,以自家住宅或田地贷款或直接利用,乃至众亲朋好友的资金汇集,或是鼓励亲友来组立可互相支援的企业等行为,都表现出台湾企业的设立与社会资源动员的密切关联性。相对于中小企业主要是从亲友处取得创业资本,有很多大型公司,不管是其创业还是发展资金,在早期则主要是透过银行借贷,而非经由股票市场集资。然而,到1987年之后,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股票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表示已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募集资金。另外从表9中,我们亦可看到在1987年之前,台湾资本市场的中长期放款大多占有50%以上的比重,但是到2000年之后,则明显的转由上市股票占资本市场工具余额较高的比重。相对而言,公司债一直只占台湾资本市场工具余额很小的比重。

表9 台湾资本市场工具余额

资料来源:整理自台湾地区金融统计资料库。

(三)资金总量的增长与以公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市场之形成

台湾经济的发展,从“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很快就面临岛内市场规模过小的困境,后来经过努力拓展出国外市场(主要是美国市场),台湾地区在1972~1987年得以有8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10%,并且在这16年,创造出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约8.2%的记录(请参见表10)。从表11我们亦可以看到,台湾的货币供给年增长率,在此16年的增幅也都很大,以M1B而言,最高曾达37.7%的年增长率,M2最高达32.5%。此一货币增长率,很明显的是和外贸的顺差与外汇存底的累积额快速增加相互呼应(请参见表8)。台湾在1971年底全体金融机构总存款余额约为1226亿元,到1995年底增为14兆4552亿元,25年增长了117倍(赖英照,1997: 66),到2016年12月底,台湾的全体银行存款余款已达31兆元。从我们以上所陈述的各种经济与金融数字,可以看到台湾大约到1980年以后,金融市场才逐渐有较为明显的发展。但是受限于台湾长期以来一直是以生产制造见长,所以在金融服务业方面其实并不太发达且主要是以公营银行为主。可以说直到1991年核准15家新银行的设立后,民营银行的数量开始超越公营银行,也使台湾才真正形成较具有竞争与开放性的金融市场。在此之前台湾金融市场中的法人组织数量有限且大多是属于公营机构(请参见表12)。

表10 台湾历年经济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 统计资讯网。

表11 台湾货币供给年增长率

资料来源:1965~2000 年资料整理自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2002;2005~2015 年资料整理自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2016。

注:M1B=M1A(通货净额+ 支票存款+ 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其中通货净额指的是货币机构以外各部门持有的通货,与支票存款同为流动性高、交易媒介性质浓厚的货币;活期储蓄存款则以充当价值储存的作用较多。M2=M1B(通货净额+ 支票存款+ 活期存款+ 活期储蓄存款)+ 定期存款+ 定期储蓄存款+ 邮汇局转存款。

表12 台湾公、民营银行数统计

资料来源:1991~2001年资料整理自李纪珠(2007);2016年资料整理自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

(四)民营金融机构的兴起与衰退

台湾的金融机构,本地银行在1992年之前才有25家,且从表12中我们可看到其中大多是属公营银行,到1992年,由于私营银行的开放设立,银行家数才逐渐增加,至2001年共有48家。我们从表13可以看到外国银行在台分行家数,大致上也是到1990年之后,才较为明显增加。人寿保险公司的家数,也是从1991年之后,才有较大的增长。在基层金融机构方面,信用合作社在1996年之后,家数逐渐减少。相比之下,农、渔会信用部家数,在战后数十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台湾金融机构的转型,总体而言从表13可以看到,自1991年之后,随着新银行的设立,不但本地银行家数有较大的变化,国外银行到台湾来设分行与保险公司的家数也逐渐增加,从表中我们也可看到,若将本地银行与外国银行在台分行之数量加总来看,会发现2000年是台湾银行家数最多的一年达118家,但之后台湾产业的外移、经济动能的下降,使得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商银行皆有所衰退,特别是外商银行,家数缩减了将近1/2。同时从表14中我们也可看到台湾自1995年之后,投资信托和投资顾问公司都快速地增加,但到2015年就快速地减少了很多。因此,可以说到1991年之后,金融市场工具或商品的增加,使台湾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挑战也较大(黄达业,1997;黄昱程,1999),使得市场很快达到饱和状态,以至于后来有很多的公司退出。然而随着产业经济规模的扩大,政府也逐渐开放,促使各式各样金融机构家数的增加,同时意味着企业与个人的投资、理财或资金运转,已逐渐的多元化。就台湾的经验而言,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投资银行、创投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与各种基金公司自1991年之后纷纷设立与发展,但随着产业逐渐外移与中国大陆及东南亚的兴起,台湾地区的各种金融机构受到越来越严酷的挑战。基本上,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如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或取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不仅是台湾的金融机构,也是其他后进国家之金融机构所不得不严肃面对的重要问题。

表13 台湾历年金融机构数

资料来源:1961~1965年资料整理自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1992; 1970~2000年资料整理自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2; 2005~2015年资料整理自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16。

表14 投资信托与投资顾问数统计

资料来源: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期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