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的金融化与技术化:学科路径的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信息技术的辅助性与外源定制性

组织研究者对信息技术的关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早期的关注是希望在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之间建立直接的关联,如李(Lee, 1964)在60年代对一个制鞋工厂引入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以后若干年间的非生产职员与管理人员比例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发现管理人员的比例在上升,而非生产职员的比例在下降,并指出这个结论与50年代美国劳动部的研究结论之间存在差异。作者没有对结论进行解释,并坦诚地提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有可能是暂时的和过渡性的。尽管在今天看来类似的现象再容易解释不过了,因为当时的计算机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对劳动力的替代实现的,在机制上与其他对劳动力有替代作用的技术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李的结论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同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技术,在半个世纪前和半个世纪后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如此的差异,对于理解信息技术的实践特质有什么意义呢?

李所处时代的信息技术虽然也是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技术,但搜集和整理的方式大不同于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普遍应用于组织的信息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今天的信息技术已经整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沟通技术、管理技术,形成了一个信息搜集、加工和利用的集成系统,而不仅仅是替代劳动力的技术。到目前为止,对一些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技术,如软件产业和部分服务产业;对另一些企业如传统的制造企业而言,信息技术虽然不是企业的核心生产技术,其应用却也已经或将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沟通结构、资源配置结构,甚至管理结构,深入了企业的管理核心,对企业核心生产技术的应用构成了直接的影响。非常遗憾的是,无论是组织研究者还是信息技术研究者,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基本上都局限在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对个人工作经验的意义以及组织和制度对信息技术扩散的约束(Bloomfield et al. , 1997a; Orlikowski & Barley, 2001),而对信息技术的实践特质研究不多,对信息技术与组织关系的机制研究得更少。

对信息技术实践特质的详细讨论不是这样一篇短文所能够承载的,笔者将专文另论。这里我们只是借用对实践特质的简要区分来讨论信息技术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机制。一个有用的例子就是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而言,ERP是一个典型的辅助性技术,同时也是典型的外源定制性技术。ERP在传统制造企业的应用却造成了这样的格局,一方面是技术设计方的广泛推广,另一方面是技术应用方的频繁批评。尽管如此,大量的技术设计方和技术应用方却仍然在积极地推动技术的扩散和应用。

ERP原本是Gartner Group(加特纳集团)用来评估MRPⅡ(即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的一个概念和软件包,因其发现了MRPⅡ的缺陷并提出了资源整合的概念而变成了取代MRPⅡ的信息技术应用概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ERP开始在企业中应用,在一些大型软件企业如SAP、Oracle等推动下,ERP的内涵逐渐变成了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的集成〔典型的ERP实施步骤可参见附录,技术性知识可参见李健(2004)〕。

就是这样一个令无数企业家乐观其成的技术,自从其进入企业应用开始就不断遭受质疑,甚至受到猛烈的批评,即使是在经历了近15年市场磨砺以后的今天,在制造业仍然流行着一种对ERP的极端负面评价,说“不上ERP是等死,上了ERP是找死”。对此,东大软件董事长刘积仁认为,个中的原因可能是技术跟管理模式的冲突(贺文华,2004)。

的确,ERP作为一项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中与组织的管理模式或结构发生冲突并不奇怪,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技术在植入组织的过程中都会发生类似的冲突。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在历经15年之后ERP的应用还会成为一个议题呢?设想一下,如果是企业的核心生产技术,而且在15年之内解决不了与组织结构的冲突问题,后果会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思考就可以得到一个逻辑性的结论:(1)ERP与核心生产技术的特质不同,进而(2)两种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存在差别,并最终形成了(3)两种冲突的关系机制。

事实上,在任何制造企业,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就是,核心生产技术的重要性要远大于ERP。尽管SAP给出的定义使我们不能把ERP简单地理解为边缘性的技术,因为从ERP本身来看,似乎更应该是组织结构的灵魂,但在ERP成功实施之前,实践给出的回答却是,ERP始终只是“更上一层楼”的象征,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像技术提供者所说的那样,ERP是企业再造的生命线。2002年我们对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以下简称金川公司)历时近20年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实地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95年,金川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涉及ERP的层面,基本上还处于MRPⅡ的阶段,对于企业经理人员而言,他们关注的是产量而不是信息技术,花费了500多万元建立的网络系统最后以报废而告终。同样,2003年我们对青岛啤酒公司历时1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2000年开始的ERP建设进行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也说明了这一点。从MIS(办公信息系统)到ERP,从ERP一期到二期,都说明了公司虽然希望ERP的应用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但并不认为ERP与核心生产技术对企业的效率有同等重要的影响力。由此我们看到,尽管ERP的提供者认为ERP是企业改造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技术,但对制造业而言,它始终是辅助性的技术。

必须注意的是,上面的问题也有它的另外一面,ERP之所以历经15年的磨砺还在引起争议,说明它引起了制造企业的足够关注,只要关注ERP的发展就会发现在制造企业中不乏成功运用ERP的实例。而在所有的应用案例中我们能找到的一个共性就是,没有两个企业之间的ERP是相同的,即使所使用的是同一外源的技术。这就是ERP的另一个实践特质,即可定制性。

如果我们从广义的视角来考察技术与组织关系,就会发现定制性不仅是ERP的特质,而且是所有信息技术的特质。广义的信息技术包括两大类技术: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对所有制造业的信息技术而言,除了极其小量的专用性硬件以外,绝大多数的硬件都是通用性硬件如服务器与存储设备、通信设备、应用性终端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企业之间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不同不在于硬件设备的差异,而在于各自所采用的软件系统的差异和应用性模块的差异,差异的来源就是定制性。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必须澄清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制造企业的核心技术也具有定制性,如啤酒的发酵技术就是定制的,每个啤酒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发酵技术。不过,发酵技术的定制性除极特殊的情形外,都是内源性的。青岛啤酒的发酵技术不是通过市场购买的,而是自己研发的;同样金川公司冶炼技术的核心部分也是自己研发的;类似的例子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制造企业中观察到。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核心生产技术的内源性定制能力。

但对大多数制造企业而言,其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却都是通过市场购买的。与一般的买卖不同,信息技术的购买并不是及时交易,而是关系合同交易。这类合同交易的特别之处在于技术提供方要为购买方定制能够在购买方指定空间运行的、符合购买方要求的信息技术系统,在系统正常运行之前,交易不算结束。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在系统正常运行之后,交易也不算结束,技术提供方还需要为购买方提供后续的技术支援与保障,甚至还要根据购买方的要求进行技术改造与更新。换句话说,制造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依赖于组织之外的专业组织的技术供应和定制。这就是本文指称的信息技术的外源定制性。当然,这种“依赖”既不意味着信息技术提供方对制造企业的技术强制,也不意味着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提供方没有技术要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信息技术的外源定制性才凸显了与一般技术定制性的差异,才构成了技术与组织的互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