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不断加快,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存在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和留守人群。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6年底,我国有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2635.3万户4586.5万人。除了这些传统的扶贫救济对象,农村还存在庞大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群体。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2016年11月民政部官方发布的数据为902万人,但这只是计算了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儿童。如果按通常的界定,把父母有一方外出务工的儿童纳入,则留守儿童的比例大大提高,这方面较为权威的数据来自全国妇联。全国妇联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出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6万人。
因此,以扶贫济困为使命的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地区有广阔的需求,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者介入和帮扶。因此,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在当代农村社会有着急迫的需求;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对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对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9个部门和群团组织于2012年联合发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通过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到2015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或新建等方式培育发展200个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一家社会工作服务站,带动培养5万名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示范引领其他农村地区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推动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农村流动人口、留守人员以及社区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但农村社会工作究竟该如何发展?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诚如张和清所言,是以城市社会工作为中心,并不能为我们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提供足够的经验、模式与理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更多地需要充分吸收本土化的农村社会工作试点和实践探索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制度特色和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总结与提炼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
结合笔者近年来对江西、湖南、云南等地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的观察、思考与理论研究,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工作者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需求、角色与功能的合理定位问题。鉴于中国总体性体制下多主体的社区权力格局,照搬国外全能型社区服务模式并不现实,需结合我国现实特点,明确农村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功能、职责与事权。二是政府主导与机构运作的关系协调问题。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如万载),人员、机构与制度建设收效显著,但专业自主性和机构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需要探寻一种优良的结合机制。三是农村社会工作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四是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要处理好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的关系,核心是县、乡基层社工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五是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投入问题,需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拓展农村社会工作资源。基于此,本书拟借鉴相关理论视角,基于对全国各地典型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比较,总结各地实践经验、模式的特点与利弊,深入剖析有关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本土情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为发展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