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从新加坡版到中国版的因缘
杨建伟教授以2015年在新加坡创意圈出版社出版的《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之路》为起点与基础,2017年再丰富其内容,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解读新加坡》,杨教授的书自此从新加坡的小书市,走进中国的庞大市场,也让新加坡这个小岛国通过杨教授的研究与推荐,进入更多中国读者的视野。一本书在仅仅两年半时间里,能出版新、中两个版本,是杨教授因缘俱足的好福气。作为新加坡版本的出版人,我为杨教授感到高兴。
杨教授的《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之路》出版后,在新加坡获得很好的反响。除了新书发布会,他也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与多个社团演讲,参与多场讲座,积极宣传新书。在我参与和受邀演讲的新书发布会上,作为他这本书的编辑、出版人与作序者,我自然熟悉书的内容,同时,我也越来越珍惜这片土地上的新加坡人,要我谈杨教授对新加坡的观察与感受,是可以随心随意侃侃而谈的。但我在发布会前再翻阅杨教授的书时,竟还是那么感动于他对新加坡的高度热爱与赞赏,以及深切的自豪与感恩之情,所以还是记录了一些新感受作为演讲内容,之后又将其组织成文章,刊登于《联合早报·四方八面》我的“小方格”专栏里。新书发布会当天,杨教授的演讲是关于他对新加坡研究的一堂课,他的演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极具感染力,难怪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为中国党政干部开办的培训班上的讲课一直广受好评,他的专著出版后,在学员中成了畅销书。2016年7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合办的由全国200个企业家参加的“企业家高端论坛”上,杨教授讲课之后的签名售书更让《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之路》初版售罄。
杨教授邀我再为他这本中囯版的《解读新加坡》写序,我觉得需要在新加坡版的原序基础上,添加一些新内容,于是在回复杨教授的电邮中,我向他提了好多问题,其中一部分问题杨教授让推荐他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深圳大学吕元礼教授帮忙回答。吕元礼教授也是与新加坡有特殊因缘的学者,因为他对新加坡研究非常有兴趣,所以在其执教的大学成立了“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每年都亲自到新加坡实地考察访问与研究。吕教授写作出版的《新加坡为什么能》,是曾被新加坡各大媒体广为报道的著名书籍。文化界、企业界乃至政坛,不少人知道吕教授这位热爱新加坡的有心人,在对新加坡的研究上成果彰显。吕教授过去几年主编《新加坡研究》,并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杨教授的两篇重要论文《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经验》与《新加坡的国有资产管理与淡马锡的公司治理》,分别被吕教授收录在其中的2013卷与2016卷。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的角度看杨教授、吕教授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三者间的因缘,我觉得特别奇妙与感动,三者都因热心推荐新加坡,志同道合地通过研究写作、编辑出版,勠力地在传播我们这个小而精致的岛国。因此,我要在这序文开篇里,真诚地向吕元礼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杨建伟教授敬礼致谢。
从出版人暨写作人的角度看,我更看到了写作与出版的力量。一个作家或一个研究者,心中有思想感受要传达,或因为种种特殊的兴趣,而选择不同研究范畴,他当然可以通过授课或演讲或对话传播,但要取得更大的成效,最佳的途径还是通过写作出版传播。汇编成书,作者的思想脉络与感悟深浅跃然纸上,而且有经验的作者与编者都会有意识地通过序文与后记等前言后语的推荐与交代,让读者更加了解作者与作品的全貌。此外,书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一本好书交到领导、客户、学生或朋友手中,远胜于你向他们极力推荐自己,因为你再怎样努力,也无法道尽书中所收录的全貌。所以这是出版的永恒魅力,在众多读者中,我们一定会在对的空间或时间点上,遇到懂得欣赏我们的知音。在貌似沉寂的书海中,其实潜藏着无限跃动的可能。好的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是18年来写作与出版了13部书,以及主持新加坡创意圈出版社并为国内外作者出版过300多部书的我,在岁月推移中亲证与领悟的真理。
最爱新加坡的新移民
我和杨建伟教授10年前就见过面,但未曾合作过也没有多少交谈,我更多的是从《联合早报·言论》中认识杨教授的。有几年他的评论写得多,再加上都是有见地的文章,我对他印象深刻。那时他已经在新加坡定居10年了,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副总裁,因为有跨国投资与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他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特别关注,并深入观察与思考。作为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生活了10年的中国新移民,他看到了新加坡发展的奇迹,见证了这个小岛国一切的优势都不是理所当然的;置身其中的他及其家庭,也在这里受惠,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成功;他心怀感恩,一直认为自己是最爱新加坡的新移民。
在这处处充满变动的时代,务实知足感恩的人有时会被认为缺乏批判思维,是不敢言不敢怒的守旧者。看清问题的本质与核心,往往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更需要具备一定的智慧。支持香港学生“占中”的成年人,就是光长年龄而没长智慧。他们没有和学生在示威现场共患难,也不必为学生的学习与未来负责,他们把自己的怨气不顾后果地传染给无知的年轻人。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多有智慧的年长的人来示范与提醒年轻人,只有沉稳务实、静心学习进取才能更快地取得成功,获得快乐。杨教授就是其中的典范。他说,选择了新加坡就要适应与融入。他最不欣赏在这里拿人家的好处,却一直批评新加坡的人,他作为新移民也忍不住与本地人同一口径地说:“你既然这么不满,为什么不赶快回国呢?”
我总觉得,不论是看个人、家庭还是看一个国家的成长面貌,都需要拉开至少40年的时间距离,如此才能看得清、说得准。我近几年人到中年,所以才更有能力看到自己与家庭的“新加坡故事”。新加坡人理所当然地跟着新加坡成长,我们大多数人不会特别去理解与分析新加坡,从小到大置身其中,大变化、小改变好像都没惊动过我们。我们就这样成长,今天面对非一般成功的52岁新加坡,中年以上的很多国人才忽然觉得珍贵,因为一切都不是从天而降的,国家如此,在国家里蜕变的个人与家庭的几代人也是如此。
杨教授是在近距离地观察、了解与感受新加坡,他见证了新加坡虽然很小,但智慧不小,能量不小,忧患意识与拼搏精神都不小。我们身为新加坡人,却不是近距离,而是完全没有距离地置身其中。所以,完全没有距离其实不尽是好事。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之间,都需要像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欣赏那样,保持某种陌生感,这样才不会因为熟悉而变得麻木。像杨教授那样,中年才移民,虽然在新加坡生活了21年,但由于之前在中国有另一段40年的生命体验,所以即使他与新加坡形成近距离的关系,也还不是零距离。也正因为还有距离,只是近距离,他才能既客观准确,又深入透彻地看清事物的核心与本质。
杨教授的观察是真确的,他说新加坡很少总结成就。除了建国总理李光耀的一系列书,新加坡很少有官方与个人书写与总结新加坡的成就。但近10多年,一些访问新加坡或到新加坡考察交流或留学的中国人写了不少中短篇的论述甚至出版专著。比如,我主持的新加坡创意圈出版社就出版过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管理经济学硕士学位的中国市长班学员的书,包括马誉峰著的《感受新加坡:一个中国人的观察与思考》与由他主编的《走近新加坡:中国官员新加坡培训散记》,以及邓民新著的《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透视》,等等。在新加坡这个小国里,因为领导人务实,所以没有形成不断总结成就的文化,而是更倾向于用经济数据有力地说明各种成果。直到新加坡50岁,我们好像才意识到要用数据以外的语言文字,更全面、更感性地总结成就。回顾与总结还是很重要的,它让我们珍惜与感恩,并懂得只有带着成就感与危机感,才能走得更长更远。作为置身其中的本地人,我们需要近距离观察体验的新移民,也需要远距离观望全景的外国人,来为我们描绘对比国外的本国面貌。他们的近距离与远距离视角,都在提醒我们,我们真的很幸运。
亦主亦宾更能看清真相
杨教授的作品主要胜在有时间的长度,因为远超短期旅居的形态,他深耕本土,事业、家庭都在这里生根,更因为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这里取得不同阶段的成果,他对新加坡充满感恩之情。此外,出生与成长的中国背景所奠定的文化底蕴,让他在参照对比与思考新中两国差异之时,有更宏观的视野与深刻的体验。也正因为此,他比很多人幸运,更能吸纳新中两国的精粹,同时更快地看清糟粕。才识与敏锐度让他能马上从反面教材中得到警戒,所以他在新加坡的这21年中,以跨国投资公司的业务为实战与生存的起点,积极融入新加坡,当观察与体验了新加坡的优势后,也爱上了这个国家。他把握机缘,日积月累,通过观察与思考并结合自身经验写成文章,终于成为研究新加坡的专家。如今他慢慢淡出投资公司,更多地转向研究与教学。他看到了新加坡经济成功转型,我也看到了他在新加坡成功转型。人生有阶段,他在新加坡自我成长中转型飞跃,如今已达到有条件选择的自在境界,他的转型道路值得新移民参照,也值得新加坡人思考学习。
读本书的核心文章《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经验》时,我在他划分的新加坡经济发展阶段里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懵懂经过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来到步入中年的今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大多数新加坡人在国家的飞速发展中受惠,从父母辈到我们这一辈再到孩子辈,一代比一代好,我们不必是富二代或官二代,但很多人平等地通过教育翻身。在任人唯贤的体制里,大多数人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在自由的环境里,我们可以自由地创造财富。在常被批评的教育制度里,我认为新加坡学生在海外的顶尖大学里一点也不逊色于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当别人以为“走出去”会更好,我却认为世界上没有多少国家比这个小岛国更安全、更稳定,小而多元且精致。正因为如此,我特别被看得清真相的人所感动,所以读杨教授的书最大的感动是他作为新移民,反而比一些新加坡人更重视与珍惜这个国家。这种亦主亦宾的移民对新加坡的重视与珍惜,会提醒置身福地的国人要惜福。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有幸生活在这块福地上,与上两三代人和下两三代人在一个交错的时空里,享受国家繁荣稳定的成果,是该知足了。
一个越来越珍惜这片土地的新加坡人,与一个选择在这里落地生根、越来越热爱新加坡的新移民,共同带着微笑来见证幸运,我们对这种感人的美好画面都特别有共鸣。卡内基说:“每天对着镜子自己微笑,亲爱的孩子,如果你不喜欢你自己,你怎能指望别人喜欢你呢?”
本书内容扎实,可读性高。杨教授虽然研究经济与企业管理,但他的文字功底强,观察敏锐,思考到位。他很自觉,知道更多的阅读对象是普通读者,而不是相关专家,所以他把概念、定义、优劣点讲得很清楚明了。讲话、写作清楚明了,别人要问的,讲者、作者都预先想到且涵盖了。这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有些人纵有学识,却不善于有效地表达,有些人只具备一种特定的能力,却缺乏其他更多的辅助能力,甚至是更核心的整合贯通能力,所以其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杨教授在书中呈现了这种令人佩服的全面的综合能力。
新加坡创意圈出版社总监兼总编辑
方桂香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