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六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理论与研究假设

(一)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的概念由罗斯于1896年首次提出,通过赫希的努力形成社会控制理论,又称“社会联结理论”,主要用以分析越轨行为。后来赫希将社会控制理论由社会控制的单向侧重转向为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的双向侧重。[27]赫希提出社会控制指社会化过程中,人和社会建立起强度大小不同的社会联结,社会联结的主要内容有依恋(attachment)、奉献(commitment)、参与(involvement)、信念(belief)四个要素。同时他认为自我控制开始于人生早期,社会联结的强度随着自我控制能力的变化而改变。[28]社会控制理论多用于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早期阶段,对校园欺凌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社会越轨的本质是对重要社会规范的违反,[29]校园欺凌显然已逾越校园规范的边界。因此,基于提高欺凌者自我控制能力,加强欺凌者与社会联结强度的社会控制理论框架可能会给解决校园欺凌这一教育管理难题提供参考答案。

(二)理论模型的建构与研究假设

根据社会控制理论,结合校园欺凌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把校园欺凌作为因变量,自我控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社会控制要素作为自变量,对校园欺凌行为如何形成展开研究。

首先,我们依照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将校园欺凌划分为身体欺凌、心理欺凌、敲诈欺凌、网络欺凌。其次,我们将校园欺凌行为出现的频率定义为四个等级,由于青少年社会化程度比较低,还处于成长阶段,加之自陈式问卷在负面行为题项选择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们把经常和偶尔出现的被欺凌和欺凌他人行为定义为欺凌现象,把极少和从不出现被欺凌和欺凌他人行为的定义为正常现象。

自我控制指个体主动的调节行为,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特征可以归纳为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单一化倾向等。青少年社会化不充分,容易造成其自我控制能力低的后果,[30]如容易形成冲动的性格、比较敏感、个体行为趋于某一不良方向发展等。有学者指出个人性格的缺陷等容易导致自我控制力低下,[31]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及对他人的情绪控制水平决定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心理健康及总体幸福感等相关状况。[32]校园欺凌者的行为的“非理智性”,表现出“动作化”人格。甚至偏激地认为,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必须去欺凌他人。[33]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

H1:自我控制对校园欺凌具有显著影响。

社会控制指对越轨行为的控制,主要包含体现社会联结的依恋、奉献、参与、信念四个内容。赫希将越轨行为解读为低自我控制与弱社会联结相结合的产物,社会控制只有在能够影响自我控制的程度之时,才能够影响青少年的行为符合规范与否。

依恋指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一种感情联系,是社会联结中的首要因素。青少年的社会依恋主要体现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方面,依恋的关键是要附属于其他遵从者。特别是家庭的情感依恋,这可能是青少年感受最为强烈的社会约束。青少年如果能与同伴、父母、老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们便会更加尊重他人,在意他人的社会期待,能够接受和遵从社会规范的约束。[34]稳定的社会依恋可以进一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青少年因处在心理“断乳期”和行为“危险期”产生越轨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同伴关系与代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在影响校园欺凌时可能相互作用。Olweus认为过高的家庭亲密度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孩子过多地依赖父母而不与其他孩子接触,很有可能成为被同伴孤立的对象。[35]大量研究已然证明了同伴关系对校园欺凌的影响,下列文献均详述了同伴关系对于校园欺凌的影响(研究较多,只列举主要文献):<br>Pellegrin, A. D, Bartini, M. &Brooks, F. School Bullies, Victims and Aggressive Victims: Factors Relating to Group Affiliation and Victimiza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9(91): 216-224.<br>纪林芹,张文娟,张文新.学校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5): 104-109, 118-160.<br>陈光辉.儿童欺负/受欺负与同伴网络的关系:p~∗模型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5): 474-481. <br>Juvonen. J&Graham, S. Bullying in Schools: The Power of Bullies and the Plight of Victims[J]. Psychology, 2014,(65): 159-185.<br>杨海,汪耿夫等.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同伴欺凌行为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6,(2): 174-177.<br>周佳,马巧玲.同伴依恋路径下的校园欺凌干预[J].教学与管理,2017,(10): 29-32.为了更精确地验证校园欺凌致因,这里的依恋主要指代际依恋。因此,提出假设:

H2a:依恋对校园欺凌具有显著影响。

H2b:自我控制在依恋与校园欺凌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奉献指将个人精力投入对传统活动目标的追求和对未来成功的期盼,如投入精力努力学习以期将来考入好的学校等。校园欺凌多发于中小学校,处于这一学段的青少年对未知的未来充满好奇与憧憬,希望增强自我能力以满足自我需求,这就构成了青少年积极奉献的原动力。他们试图通过奉献获得更加确定的未来,并在特定的自我约束之下接受社会规范。因此,提出假设:

H3a:奉献对校园欺凌具有显著影响。

H3b:自我控制在奉献与校园欺凌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参与指对各类校园活动的参加。校园活动包括日常活动的校园传统活动与越轨的非校园活动。参与常规的活动可以极大减少校园越轨的时间。赫希在对旧金山地区5545名青少年进行的调查表明,大约3/4的犯罪青少年时常觉得无事可做。[36]如果从事的不是传统校园活动,而参与诸如吸烟、喝酒、旷课、沉溺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那么青少年的脆弱性会日趋明显,自我控制能力同步降低,越轨的可能性也会大为增加。赫希指出不良行为对越轨行为的影响极其重要,加之我国中小学学生的校园传统活动很大程度上不是出于自愿参与的,因而本文主要验证非校园活动参与对于校园欺凌的影响作用。因此,提出假设:

H4a:参与对校园欺凌具有显著影响。

H4b:自我控制在参与校园欺凌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信仰指对传统价值观念和常规道德法制观念的态度或接受意愿。在社会或群体中存在着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生活在这种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通常都相信,遵循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如果缺乏这样的信念,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受到削弱,个人就有可能产生越轨行为。[37]大量校园欺凌事件表明,校园欺凌主体对于生命意义的内化程度不高,甚至具有自杀倾向并采取过相关行动。因此,提出假设:

H5a:信仰对校园欺凌具有显著影响。

H5b:自我控制在信仰与校园欺凌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社会控制视域下校园欺凌致因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