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文献回顾
(一)校园欺凌的内涵
综合国内外研究,对校园欺凌的界定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英国教育与技能部的官方定义:校园欺凌指个人或群体施加反复、有意与持续的行为,意在导致被欺凌个体失去抵抗并承受伤害。[4]二是挪威学者Olweus认为,当一个人反复地暴露在一个或更多他人的负面行为之中,即遭受到欺凌。[5]三是《教育科学研究》发表的《反校园欺凌共识》中定义的校园欺凌,是指学生遭受与自己有某种关系的同校或外校学生心理、身体上的攻击,从而造成精神痛苦的事件。[6]四是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官方界定: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通过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7]本研究使用该官方定义。
(二)校园欺凌的致因研究
归纳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校园欺凌的致因分析可以统一于社会生态学理论下,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家庭环境、学校管理、社会环境四个方面。
个体因素方面,学者们主要讨论了个体性格、情绪控制能力、单一倾向等要素对校园欺凌的影响。有学者指出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个体生理状况、自我控制能力等因素息息相关,[8]青春期早期敌意行为与单一倾向联系紧密。[9]欺凌者的人格特征中具有较强的侵略性,[10]较低的情绪控制力导致较低的自我效能感[11]与自卑。[12]在这种情景下,校园欺凌的内在动因是校园“小霸王”自我需要未得到满足,抑制了其友善等行为的发生。[13]进而具有暴力的单一倾向,产生对于他人的控制欲。[14]
家庭环境方面,校园欺凌致因有家庭结构、家庭教育、移民三个因素。[15]欺凌者“施恶”的来源可能是家庭的“施害”,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主体缺失,家庭对青少年约束力降低。[16]家庭生活的不幸会激化欺凌的意愿,家庭结构失能、家庭教育的忽视及家长教育观念的落伍不利于学生个性培养。[17]同时家庭地址的变动会增加家庭环境的不确定性,研究证明部分学生由于成长期间与社会群体隔离,他们会通过不恰当的行为与他人建立人际联结,这些扭曲的人际链条进而驱动越轨行为产生。[18]
学校管理方面,校园欺凌形成原因包含教育观念、教师态度、校园环境三个要素。当下各类中小学校重视应试教育,忽视青少年心理和伦理道德教育,这就造成了校园的“逃离文化”, [19]逃离后产生诸如网瘾、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20]这些“逃离行为”则演化为实实在在的校园欺凌。Byers的研究表明老师一般只重视公开性的欺凌行为,而隐秘性较强的校园欺凌行为很难得到关注。[21]另外,美国联邦教育部的调查显示,受访者大都认为学校在校园欺凌预防与处理中负主要责任。[22]但事件发生后部分学校不愿承认校园欺凌事实,他们担心社会排斥带来的污名标签。校园氛围本是学生的重要社会支持源,[23]然而学校的“鸵鸟综合征”却成了校园欺凌生成的温床。
社会环境方面,主要有网络环境、学校周边环境、法制环境三个影响校园欺凌的因素。Sally Kuykendall认为社会各种影视媒体中播出的暴力内容在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24]从更深层次来看,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矛盾以及结构性变化的压力影响到校园周边环境,社会文化的逐步混乱与思想的渐进复杂是校园欺凌的重要诱因。[25]基于对校园欺凌法治致因的回答,学者们认为反校园欺凌在司法应对、学校定位、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26]制度设计的缺陷使得校园欺凌事件屡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