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校园欺凌行为中受欺凌者问题的提出
我国近十年来校园欺凌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表现”、“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分析”和“美国、日本、挪威等国外校园欺凌治理经验借鉴与比较”等方面,这说明校园欺凌事件的频频发生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开始对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危害、对策进行初步探究,力求寻找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治理对策。其中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原因分析的论文,主要集中发表于2016年,且多从欺凌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为何学生会实施欺凌加害行为,如章恩友、陈胜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校园欺凌中欺凌者所处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受欺凌者的消极心理影响。[4]罗怡等认为基本需要的长期匮乏是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内在动因,[5]胡春光多元运用权力根源理论、“挫折-攻击”假说、社会认知理论、精神技能理论阐释了支配控制欲、社会环境的模仿习得、人格缺陷等因素是欺凌者产生欺凌行为的原因。[6]陆士桢、刘宇飞提出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生理特点、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恶化、应对不力是我国校园暴力问题频发的原因。[7]目前国内学界较少有人以受欺凌者的视角来探讨校园问题,下文笔者将结合国内外基于受欺凌者视角的相关研究成果来对受欺凌者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
学生遭受欺凌的诱因是复杂多元的,不仅包括外部欺凌者的攻击和挑衅,还包括个体自身的性格特点、生理特征和行为活动,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结构和社会经济地位及校园环境和伙伴关系等主客观因素。[8]
个人的性格特点是学生受欺凌的内在影响因素。Kodžopelji'c J.等通过对塞尔维亚397名高中生在暴力互动角色中个体特征差异分析,发现容易受到校园欺凌侵害的学生多数具有神经质、软弱的特征。[9]韩磊等的研究表明羞怯是预测个体受欺凌的一个重要变量,害羞的个体更容易受到欺凌与攻击。[10]刘艳丽、陆桂芝从受欺凌者角度出发认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以及教育方式,个体的个性特征、问题解决方式、发育时相、自我概念、心理控制感、同伴关系和异常的社会行为,校园氛围、班级行为范式和师生关系等均是儿童在学校受欺凌的重要影响因素。[8]
生理特征和行为活动是学生遭受欺凌的外显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由于力量的不均衡性,体质较差的学生更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11]Malecki等认为儿童的一些行为特征强化了其成为受欺凌者的可能性,例如双方权力的差异下弱势一方的儿童容易表现出的焦虑、退缩行为等都有可能使其招致更多的欺凌。[12]张小华、项宗友从被害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浙江某中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精神抑郁、社会压力、校园欺凌加害经历是促使中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显著预测因素,[13]赵雨佳分析了中小学校园中暴力被害与学生的性别、性格以及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14]
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关系等是其子女受欺凌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Jansen等认为家庭社会经济条件较差与父母社会地位较低的学生很容易成为被歧视和嘲讽的受欺凌对象[15]。Cassidy的研究表明,在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相比家庭结构完整的孩子更容易遭受同伴的嘲笑、歧视和欺凌[16]。苏春景、徐淑慧等认为校园欺凌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结构失能和家庭结构不良造就了欺凌性格,而受欺凌者的家庭其实也出现了相同的状况,家庭中父母都属于专制型,缺乏民主氛围,家庭关系恶劣等。[17]
校园欺凌多数发生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地带,作为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校园的安全管理以及校园环境氛围对学生欺凌现象具有重大的影响。美国弗吉尼亚大学Bradshaw教授认为校园欺凌与校园氛围、周边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校园安全、学生参与度、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等,这些方面如果存在隐患,都可能导致欺凌现象的滋生。[18]我国有学者认为大部分校园欺凌都是因为学校对如何面对欺凌行为的教育很少,对学生平时的监管力度也不大。也有研究者认为欺凌现象是由于学校对校园欺凌现象监控不到位、处罚不公造成的。
基于受欺凌者的角度,将上述研究成果中校园欺凌受害者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校园欺凌受害者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学界关于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影响因素的成果多思辨研究,少实证研究,并且多以欺凌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避免学生在校园里实施欺凌的加害行为,提供的多是减少欺凌加害行为的措施和建议,从受欺凌者角度进行原因分析的成果较少。在实践中,受欺凌者遭受欺凌的现象是否因个人方面原因、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方面影响而更加严重?这些因素在实际欺凌行为中是怎么表现的?鉴于此,本文以受欺凌者为视角,通过对广东省校园欺凌状况的实证调查样本及经媒体曝光的广东省校园欺凌案例的深入挖掘,将实际受欺凌的学生的特征与学者们归纳的受欺凌特征进行对比验证,进而总结广东省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的现状特征,并为减少或避免校园欺凌的发生提供若干预防和控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