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初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成熟阶段

与此同时,“中等收入陷阱”也像“魔咒”一样如影随形,压力倍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进入关键期,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从2013年1月15日习近平对新晋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的讲话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顶层设计,再到四中全会以“法治中国”为核心的制度建设,这三部曲勾勒出了新的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规划和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约法三章”,重申“八项规定”,另一方面大力反腐;一手加强法治和廉政建设,另一手“打虎拍蝇”,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对遏制腐败风气、缓解社会矛盾、释放社会压力、凝聚社会共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打掉了奢靡风气、投机钻营弄虚作假作风,重塑了政治生态与社会秩序。

在这种高压态势下,新常态不期而至。平心而论,以70%以上的对外开放度,一再上演一枝独秀、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观,必然要付出双倍的代价,其所付出的不单是大量财政补贴,还有“两极分化”的社会成本。以常识而论,当整个世界是银装素裹的“冬天”时,顺其自然的办法是“猫冬”,即全面的紧缩,必须关紧窗户,才能让暖风机开足马力运行。如果窗户是开着的,还要吹暖风,既费电效果也不好。同样的道理,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欧元区危机频繁爆发的情况下,如果中国还要在国内力推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必然是弊多利少,得不偿失。有鉴于此,新常态必然内在地包含了结构转变、社会转型这些质的改变,这种改变足以证明过去资源过度使用和浪费现象已不可持续,必须有效遏制,而且这种改变不能停留在观念上,而要切实地落在行动上。远的不说,就说十年前,还要不顾一切地“保八”,要以此为底线,低于8%的增长率就会威胁整个社会稳定,失业、债务等一系列问题便会“接踵而至”。相比之下,现在8%以下的速度仍能平稳发展,没有发生经济雪崩效应,不正说明国民经济整体趋稳向好吗?

这是非常好的苗头,也是非常好的状态。相对紧缩的经济形势更有利于改革,有利于实现改革目标,这个道理要反复讲。1989~1992年、1996~1998年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效果,打破了过去想改而改不动的局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对宽松的环境反而被证明不利于改革目标的实现,如1984~1986年、1986~1988年的经济表现,皆因过度推高宏观经济杠杆挡住了改革的视线,以至于1984~1986年“闯关”不成,1986~1988年在没有遏制住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加紧改革,结果适得其反。显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宏观经济形势再度干扰了改革视线。

总之,在相对紧缩的条件下进行改革,更能把市场放活,证明市场的效率,效果也更理想。当然,如果此时经济增长率滑到6%以下,经济关系会全面紧张。尽管就业人口压力有所缓解,但增长率过低仍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另外,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必须审视国际大环境顺势而为。在美元趋强、美日经济复苏之时,我国也要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充分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如果此时外贸增长率不增反降,压力就会倍增。

那么,总体小康是什么概念呢?简单地说就是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过去我们自称发展中国家,现在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变化,是质的飞跃。

若论总量,更了不得,以中等收入国家身份成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俨然是一个新的、更年轻的增长极。譬如要看世界大宗产品价格,先看中国的经济走势。不仅世界格局为之一变,中国自身也要适应这一新角色、要有新变化。如污染问题,如果仍然是高能耗、高物耗的生产方式,那就无法去“根”。

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现在已进入后半程,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最后冲刺阶段还有一项艰巨任务,就是由“先富”到“共享”,实现收入分配结构的合理化。这是“全面建成”的应有之义,也是它的寓意所在。全面建成应包括人均、总量、结构三大指标,如果光是人均和总量达标,出现了两极分化,那我们改革开放的事业就失败了。

“三步走”的前两步,着重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如果不突破共同贫困陷阱,走不出第一步,就不可能有第二步的共同富裕。必须有闯劲干劲,杀出一条血路,不被旧的生产关系所束缚。邓小平三次以“傻子瓜子”为例,反复强调动力机制的重要性,不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只能共同向贫困看齐。然而,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如果只有前两步,只是释放出了少部分先进生产力,而后续的增长动力还要靠大多数人的创造性,才能填补因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换档期而出现的真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而提出的,其基调还是发展,即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新的阶段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判断中国道路有没有改变,就看是否坚持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讲五大发展理念,应先认清发展理念本身。发展是第一要义,坚持发展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科学发展观已经表明了的。只要这个要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不会变,改革开放的基本格局也不会变。每次党代会,首先看有无此要义,正因为都有这一要义在,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一直走到今天。

当然,发展理念并非一成不变。早期的发展理念是基于不发展这一事实而提出的,采取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办法,结果并不成功。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理念造成经济关系严重扭曲。后来人们学聪明了,不再封闭运行、自搞一套,而是借势借力,采取开放政策,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中进行交流交换,实现合作共赢,结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来,发展理念内在地具有开放性。

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只对外开放而不向内开放,仍然是在自搞一套,还是不能成功。很多拉美国家搞进口替代,结果扭曲了经济关系。计划经济就因为不能解决定价机制的根本问题,最后将供求关系搞乱了。另外,计划经济再严密,还是会有死角,要是管得太多,既管不了,也管不好。所以,计划经济最终还是让位给了市场经济。不是说市场是万能的,而是说市场这个平台它的本质是开放的,能够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容纳更大的生产力。当然,市场也有调节不了、调节不动的时候,譬如对于不可分割的公共品、缺乏竞争性的垄断市场、系统性风险等,都需要行政介入、干预和规范。

这些都是积改革开放40年之功取得的“真经”。当然,发展理念也有阶段性特征。没有发展起来和发展起来之后的理念也大不相同,都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没有发展起来是“先富”问题,要突破旧的生产关系束缚,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否则只能共同向贫穷看齐。发展起来之后是“共享”问题,让大多数人有发展的机会。“共享”不是去两头留中间,抽肥补瘦,而是要设法让中间大多数人赢得发展的机会,这才是最大的共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性就体现在这里。但凡能够很好解决中间层动力机制的中等收入国家,都能够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大踏步地迈向发达国家行列。反过来,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当然,如果不发生国际金融危机,旧的发展方式还能“苟延残喘”多时,但是如果国际上发生了金融危机而国内又不能解决两极分化问题,此时,并发症就会出现,那就相当危险了。拉美问题、中东危机都出现在这个断裂带上。

可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非隔空喊话;让市场起决定作用也非泛泛而谈,而是要有看得见的生产力。花如此大的力气达到新常态,是在为谁做嫁衣?20年前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始终难以到位,但日子照样过得红红火火,为什么要让它一朝落地?这就要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呼应起来。同理,不是说现在才有治污、治霾的迫切需要,倘若旧的发展方式不变,人们仍然会漠然置之,那为什么现在意识到了呢?这跟互联网环境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发展主体变成了大多数人。

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源于坚定的制度自信。但是,不能故步自封,唯有不断改革才能历久弥新。所有改革成果最终都要有制度保证,最终体现为制度现代化。早在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就有过设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2页。也就是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应当建立起来。

今天,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任务,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谨以此书纪念改革开放40年,向当代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