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理论前沿

中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特点新趋势

——从社会学视角看地方经验的持续贡献本文选自郑杭生教授2012年12月8日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南国讲堂》第27讲的主题报告。

郑杭生

摘要: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社会管理以社区治理为前提,社区治理以社会管理为目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经验的形成与完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社会管理 社会治理 地方经验

一 中国经验的层次及地方经验的作用

(一)中国经验的三个层次

“中国经验”是中国社会上下结合、共同探索、互动创新的结果,其中三个层次的相互推进十分明显:既有中央“自上而下”的推进;又有基层“自下而上”的推动;还有各个地方、各个部门连接上下的促进。这三个层次,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共同创作、不断完善,融合成具有独特气派、独特风格,又有某种普遍意义的“中国经验”。

其次,对于三个层次在实践创新和探索中的关系,中央经验是“中国经验”的核心、灵魂和指导。地方和部门经验、基层经验的重要性则在于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经验”一个个亮点、一个个支点,共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社会主义历程的一个个轨迹点、成长点。

(二)地方经验的重要作用

地方经验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地方经验是中国经验的基础;二、地方经验是中国经验的抓手和切入点;三、地方经验的创新实践,为上一层甚至最高层社会管理的高端制度设计提供富有生命力的经验素材。而基于众多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创新而提炼的高端社会管理设计,反过来又指导、推进地方和基层社区的进一步实践。

(三)对地方经验和基层经验系统实地的调查

1.坚持系统实地调查的主要理由

第一,剖析一个一个案例,把握各个基层、各个地方和部门各有特点的探索,并对之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具体深切了解中国社会(社区)建设和管理究竟进展到何种程度,存在何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为了发扬光大基层社区、地方和部门对社会建设、社区建设付出的创新努力、为民谋福祉的艰辛劳动、为解决“燃点多”“燃点低”的社会矛盾而付出的日夜操劳,使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没有他们的创新努力、艰辛劳动,中国社会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安定的局面,同时也从学理上肯定他们对整个中国经验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为了在向地方和基层学习的同时,丰富和检证郑杭生教授及学术团队多年来提出的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社会互构论、实践结构论以及学科本土论,践行我们的理论主张:既要有学科发展的前沿意识,又要有深入实际的草根情怀,进一步培养把前沿意识和草根情怀相结合的“顶天立地精神”。

2.地方经验和基层经验系统实地调查的主要成果

对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和基层的系统实地调查主要体现在以郑杭生教授为总主编的两套丛书中:“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实地调查研究系列丛书”——《杭州城市卷(2010)》 《郑州城市卷(2010)》 《北京城市卷(2011)》《南海城乡卷(2012)》; “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建设系列调查研究报告丛书”——《郑州社区卷(2008)》《广州深圳卷(2009)》《杭州社区卷(2010)》《杭州追踪卷(2012)》。其创意在于表达第二个层次社区建设经验和第三个层次城市发展经验在中国经验中的基础性和重要地位,表明它们为整个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各自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除了以上8卷涉及的城市外,其所带领的学术团队还将做西部的贵州遵义、东北的哈尔滨、湖北的武汉等地的调查,并希望将来能够在这些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出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理论体系。

(四)研究地方经验的方法问题:两维视野、两侧分析

实地调查研究为概括提供了现实材料,但“如何概括”的视野和方法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社会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用“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站在“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的高度,来看待、研究这一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积淀、有着13.7亿人口、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国土这样一个“巨型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伟大实践,是不能套用、照搬西方的那一套的。

多年来,我们一直倡导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一定要遵循“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外,跳出国外;创新话语,创造特色”的学术道路,要有“顶天立地”的治学境界。所谓“顶天”就是站在世界学术的前沿,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前沿意识;所谓“立地”就是深入中国实践的基层,要具有本土立场和草根精神;只有“立地”,才能真正地“顶天”;也只有“顶天”,才能更好地“立地”。

那么,究竟如何把握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呢?郑杭生教授和杨敏教授曾提出过“实践结构社会学理论的二维视野和双侧分析”的分析视角,认为当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的一系列结构性巨变,它们是现代性全球之旅的长远进程和本土社会转型的特殊脉动这两股力量交织扭和而产生的现实结果,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时,必须同时观照全球视野与本土特质这两个维度。

正是从这二维视野来看,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正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新问题、新矛盾和新风险。

二 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新特点

中国的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所面临着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风险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

1.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如何统筹兼顾多元利益考验着政府和社会驾驭复杂局面的智慧

众所周知,人均年收入1000~3000美元时期,是不协调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也是社会矛盾最易激化和恶化的高风险期。主要表现为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中国当前的社会矛盾几乎都涉及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从“三失”引发的大量社会冲突,到流动人口、弱势群体利益维护问题,到最近在广东南海等发达地区调查所看到的农村股权分红引起的激烈冲突,都是如此。以广东南海为例,被股份分红权分割为冲突的不同利益群体,如:“外嫁女”及其子女、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农村中自理粮和农转非人员等。可以说,多元利益格局如何实现统筹兼顾,绝不是简单的问题。

2.群众的权利意识迅速崛起导致政府公信力和权威降低,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考验着政府赢得群众信任的能力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福柯、利奥塔、布迪厄等一大批社会学家都意识到个体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觉醒,对个体性格、个体体验、个体权利的特别强调逐渐成为一个时代的特色,以至它们惊呼以理性化为特征的现代性社会的终结和以个体意识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在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机制无所不在的渗透,个体意识的崛起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突出表现在:

第一,个体的产权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在住房问题上,比如业主维权意识;

第二,环境意识明显增强,进入“社会环境敏感期”。比如最近的“什邡事件”和“启东事件”,稍早前厦门和大连的“PX事件”、上海的“磁悬浮事件”,等等;

第三,个体的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区分越来越清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限于公共空间、角色行为的来往;

第四,个体的民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

总之,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迅速崛起,他们对公权力不再是无条件的服从了,动不动就会与政府发生冲突。而在这一次次的冲突中,群众对政府信任度逐渐降低了。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的话,就会出现所谓的“塔西佗陷阱”的恶性循环。所谓“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老百姓的信任,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社会资源。鱼水关系好办事,油水关系难办事,水火关系要坏事。所以,现在,重建社会信任的问题,尖锐而迫切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3.风险社会的特征日益导致社会安全感下降,如何应对各种类型的风险考验着政府和社会应急管理的能力

引用社会学家乔治·瑞泽尔的话:“古典现代性阶段的理想是平等,而高级现代性阶段的理想则是安全。”对于中国社会来说,“风险社会”的内涵则更为复杂:一方面,是来自“当代到处存在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人类困境”(鲍曼),如SARS、甲型H1N1流感那样的新型疾病,不知何时到来的恐怖威胁,全球性的认同危机等;另一方面,则是更大程度上来自中国自身社会转型带来的“个体安全”问题,包括“现实困境”和“未来威胁”两方面。“现实困境”是个人生活中已经遇到的实际困难或问题,如贫困、失业、失房、失地,党群、干群、劳资关系的不协调或紧张,社会不公平、社会治安不力等,在当前又集中在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问题上。“未来威胁”是指可能对个人生活造成的威胁,如,公共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生产事故、食品安全事故、水污染等)造成的恐慌,资源短缺(“电荒”“煤荒”“油荒”“水荒”等)引发的各种紧张现象,公共物品(如教育、银行、通信、交通、医疗等)的涨价,个人生活中可能发生的非预期性事件(如失业、意外伤害、疾病、残疾),以及个人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和养老负担等,这些潜在威胁都有可能降低安全指数,导致社会成员的“预期性焦虑”。

如何应对以上种种社会风险,缓解“人类困境”“现实困境”“未来威胁”等多重压力,给人们足够的安全感,是我国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4.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来临导致的双刃剑效应,考验着政府和社会如何驾驭虚拟社会、如何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指出,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完全改变了传统上的时空内涵和形式,在地理限制几乎终结的同时,对时间限制的突破也达到了极致,社会事件更为频繁地从特定时空形式以及组织实体中抽脱出来,社会关系日益与“面对面的互动情势”相分离。这使得当代社会生活更趋向迅速流变、动荡不居。在理论上可将这种状况描述为“轻盈”“灵动”“流畅”,等等。

在这种趋势下,社会现象往往是“无形无像无痕”的,一些难以察觉的迹象可以快速扩散蔓延,发展成为重大的社会事件,因而这一过程也更难以预料、捕捉和把握。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是:各种失谐因素极易得到激活,形成社会矛盾甚至导致社会动荡。目前,中国的微博用户已达3亿,网民高达5亿。网络使个人领域社会化,私人领域公开化,甚至使隐私领域公众化。从“什邡事件”“启东事件”,以及北京的“7 ·21”洪涝灾害中网友们自发组织私家车队到首都机场去义务接送被困乘客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信息化、网络化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得好是可以造福人类,但控制不当,也会加剧社会的失序。

三 中国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新趋势的五个方面

(一)合作共治与复合治理: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体制的复合化

体制问题是制约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最为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各地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实践都企图寻求体制上的突破。综观各地近年来的创新实践,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从行政力量的一元化管理或单一部门的碎片化治理转向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与复合治理。

1.从政府的行政化管理到“政府—市场—社会”合作共治

传统的政府一元主体,导致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过度行政化。就社会管理来说,过度行政化使得社会资源配置模式过于单一,导致整个社会的僵化和低效化,而且在社会冲突中把自身置于矛盾的焦点地位、引火烧身。就社区治理来说,过度行政化,不仅影响了社区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与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的法律定位背道而驰。

所谓合作共治,主要是指在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大部门各种组织的优势,使它们形成合力,共同管理社会和社区公共事务。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杭州市近年来开展的社会复合主体实践和各地开展的社区去行政化实践。杭州市社会复合主体,是指党政界、企业界、知识界和媒体界为了实现某一城市公共发展目标而形成的组织架构,是多个原来具有“主体性”的主体借助一定的机制“复合”而成的“新主体”,并且,这一“新主体”的性质超越了原有的主体性,不再是原有主体的简单合作。

2.复合治理:从“碎片化政府”到“整体型政府”

政府管理的“碎片化”(fragmented),是指政府部门内部各类业务间分割、一级政府各部门间分割以及各地方政府间分割的状况。韦伯的分析已经表明,现代政府必然是基于专业分工原则的科层制模式。但是,过细的职责分工和机构分割又必然导致政府职责交叉、多头指挥、流程破碎、本位主义、效能低下、无人无责等碎片化弊病。

西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了“整体型政府”(Holistic Government)理念。构建“整体型政府”需要从机构、业务流程、信息资源、服务与沟通渠道等方面加以整合。原先基层矛盾处理机构则是条块分割严重、力量分散,造成“领导批来批去、部门推来推去、问题转来转去、群众跑来跑去”的现象。不仅使每一个部门陷入单兵作战、管理手段单一的困境,而且容易贻误化解矛盾的最佳时机,不仅不能及时化解老百姓心中的怨气,反而使其更加激化,使一些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个体问题演变成群体问题、群体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如佛山南海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就是将综治、信访、司法、劳动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集中到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统一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统一纠纷处理流程。实现“四个一”的运作方式,即“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监督”。建立起了统一的矛盾纠纷的“扇形”调解流程图,实现了行政流程的再造,围绕公众的服务请求政府各部门、上下级和岗位之间形成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的“服务链”。

(二)类型划分与分类治理: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方式的多元化

在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和复合治理的总体原则之下,根据治理对象的类型差异进行分类治理是一个突出特征。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对不同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

对不同的社会组织,需要有针对性地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如深圳市将社会组织分为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文化体育类、促进就业类和维权类五种类型,对前四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民间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发展,对维权类组织重点则是规范限制其发展。

又如:北京明确提出社会组织分级管理、分类负责,重点培育公益类、服务类社会组织,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涉外活动和网上社会组织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及违法活动。对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等四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由民政部门协调联系业务主管单位,基本解决了社会组织找业务主管单位难的问题。同时,民政部门建立“一口审批”绿色通道,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服务承诺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将受理社会组织成立审批的时间从法定的60日缩短为10日。

2.对不同社区的分类治理

从大的方面,可将我国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城中村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四种类型。而城市社区又可分为传统式街坊社区(老居民区社区)、单一式单位社区(单位型社区)、演替式边缘社区(村居混杂社区)、新型住宅小区社区等不同类型。农村社区又可分为一村一社区、一村多社区(自然村)等不同类型。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探索针对不同类型社区的不同治理方式。

(三)刚柔并济与情理法兼顾: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手段的艺术化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燃点多”“燃点低”,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因此,尤其要强调刚柔并济。

1.矛盾化解中的情理法兼顾

矛盾纠纷化解是一门艺术,要防止两个极端。

第一,无原则的妥协。“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来解决”,这种行为取向反过来又鼓励了群众用“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于是,基层治理陷入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恶性循环。从长远来看,这种花钱买稳定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它直接损害了政府的威信,也恶化了基层的秩序生态。

第二,粗暴机械地执法。正确的做法应该做到情理法兼顾,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情合理,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2.从社会成员“无感增长”转向“有感发展”

“国富”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普通老百姓所得的实惠与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越来越不成正比例,相当大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相反,人们感受到的是:市场经济陌生人世界中的冷漠无情,价值观开放多元时代里的分歧纷争,社会分化加剧情势下公平正义缺失,社会重心下移情况下民生举步艰难,滥用自然资源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部门关系的越位错位缺位虚位,等等。所有这些都影响居民安居乐业,造成生活幸福感不强,似乎经济增长与己无关。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成员“无感增长”。必须有新的治本的思路,促使老百姓从与自己关系不大的“无感增长”到与自己直接相关的“有感发展”。这就是增加民生福利。其中,典型的案例有:北京市“大民政”的理念与实践。

3.注重思想引导和共识凝聚

社会的柔性化管理有赖于老百姓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共识的形成。当前,制约我国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社会共识的缺失,用迪尔凯姆的概念来说就是社会失范。

中央开始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文化建设;各地方、各部门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价值。军队系统,“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政法系统提炼出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北京市提炼出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北京市民政系统提炼出了“民本、务实、平等、奉献”的首都民政队伍核心价值观。当然,一个社会的共识凝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长期艰辛的努力。

(四)信息化管理与网络化治理: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机制的科学化

1.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对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提出的命题

第一,如何应对信息化特别是网络化带来的挑战,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信息发布权和话语权,政府稍有错误就会成为网友嘲弄、责骂的对象。而且,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观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旦发生了突发性事件,网络谣言满天飞,这都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对于社区治理来说,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M. Albrow)所说的“脱域的共同体”(disembedded community)问题,美国社会学家尼葛洛庞帝所说的“数字化生存”或我们经常所说的“网络化生存”带来人际关系的冷漠化,等等,都对社区共同体的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第二,如何利用信息化,特别是网络化对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所带来的机遇,

信息化、网络化可以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增加沟通的便捷性。如果应用得当,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水平。如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流行“政务微博”——据统计,截至2012年8月,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超过45000家。践行阳光党务、政务,是增加政府公信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还能促使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执政理念向执政为民方向转变,成为“网络时代新群众路线”的载体。

2.虚拟社区与智慧城市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过程,不断探索和尝试管理和服务的新技术、新手段,打造与实体社区相对应的虚拟社区以及以数字化、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

杭州上城区在社区建设中,通过构建“二化四网六平台”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信息化体系,形成了实体维度社区与虚拟维度社区的有机统一。此后,上城区又不断把更为高端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引入到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之中。如推广“生命旅程”软件,这一软件以人生的整个历程为主线,按照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四个生命阶段和公共服务、自助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服务信息需求四个类型,提供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需的几乎所有办事程序。最近,他们还开展了构建全媒体信息家庭新生活工程,以电脑网络、电视网络、电话网、城市宽带网为依托,打造“三网”融合、“天地合一”(有线与无线合一)的全媒体信息家庭新生活。

(五)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总的趋势是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在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方面,这种趋势也比较明显。

1.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由于集体经济的发达,以南海区为例。当前,南海区面临着一种特殊的城乡结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倒城乡二元结构”,即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加富裕,人们纷纷争夺农村户口——“有车有楼不如农村有一户口”。而且,由于大量激烈的利益纠纷,使得农村熟人社会发生了异化,出现了“熟人的陌生社会”现象;同时,又由于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和各种利益纠纷的博弈,出现了“陌生人的无序世界”现象。面对种种剧烈的利益纠纷,南海区启动了农村综合体制改革,企图探索一条“城乡互动、融合并进”的协调发展之路。

近年来,南海区通过“村改居”、股权固化、政经分离、构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等一系列举措,逐渐将改革推向深入,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一系列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把国家的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地区、理顺农村体制机制,达到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

2.村庄社区化管理与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如何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北京市的“村庄社区化管理”试验,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找到了突破口。所谓“村庄社区化管理”,是指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的模式,对村庄进行管理。这一管理模式最初是在治安管理创新中提出来的。农村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使得既有的治安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如何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实现有效的社区管理,成了至关重要的难题。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大生庄村最早尝试了村庄的社区化管理。该村是大兴区人口倒挂现象较为严重的村之一,有流动人口2400多人,与常住人口比例为7比1。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治安问题,大兴公安分局于2006年在该村进行了村庄社区化管理试点。此后,全村连续3年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村内秩序良好。这一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了村庄管理水平,已经在北京农村地区推广。

目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在全国铺开,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举措包括:第一,治安领域的村庄社区化管理;第二,广泛建立农村居民自治组织农村社区居委会;第三,成立标准化、一站式服务的农村社区服务站,承接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当然,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理顺各主体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建立起能够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消解社会矛盾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还任重而道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但其核心问题是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在这一个根本问题上,西方的理论无法解释更无法指导我国的实践。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保持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研究的正确方向和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伟大实践,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大背景,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把分散的经验材料提升为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形态,为其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这是中国社会学义不容辞的使命;反过来,中国社会学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对学科自身发展极其重要的新鲜经验,切实抓住中国社会变迁赋予我们的理论创新的机遇和挑战,实现“理论自觉”,把握学术话语权,从而使社会学学科的理论之树常绿,为我们的时代作出相应的学科和学术贡献。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