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即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过程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方面,是城镇化数量(速度)和质量的有机统一。从长远发展来看,单纯追求速度、缺乏质量的城镇化将是不可持续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国城镇化进入了加速推进的轨道。1978~1995年中国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0.64个百分点,而1996~2012年则年均提高1.38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1世界城市化展望》,在1981~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9个百分点,而这期间世界平均仅提高0.4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地区为0.25个百分点,欠发达地区为0.55个百分点。
然而,应该看到,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是建立在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这种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一是片面强调“土地城镇化”,对人口、居住、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不重视。2012年,全国统计在城镇人口中的农业转移人口高达2.34亿人,他们虽然在城镇就业工作,却不能在城镇安家落户,不能共享城镇化的成果,其市民化程度低。二是忽视城镇资源配置效率,高度消耗土地、能源、水等资源,并大量排放“三废”,城镇化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三是生产、生活和生态不协调,突出表现为城镇工业用地偏多、效率低下,居住、生活休闲和生态用地偏少,城市宜居性较低。四是城乡分割,尤其在户籍管理、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长期实行城乡有别的隔离政策,严重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和互动融合发展。五是城镇缺乏特色,城市品位不高,文化缺失,“千城一面”现象严重。很明显,这种传统的城镇化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越过50%的拐点,2012年达到52.57%。这表明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推动城镇化战略转型,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将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这种战略转型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加速推进向减速推进转变。据预测,到2033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这表明,未来20年,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但相比较而言,城镇化率每年提高的幅度将逐步降低,预计年均提高幅度保持在0.8~1.0个百分点。未来中国城镇化将进入减速阶段。二是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现阶段中国城镇化面临的主要矛盾并非水平较低,而是质量不高。为此,要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把城镇化快速推进与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城镇化从单纯追求速度型向着力提升质量型转变,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三是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全面(完全)城镇化转变。加快全面城镇化进程,着力解决农民的市民化以及城市民生和社会问题,这是今后推进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四是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要根本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低效率、不协调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促使城市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可持续、和谐有序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基本内容之一,并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八大报告又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早在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就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显然,这里所讲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新型城镇化道路”并非是分割的,而是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我们绝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而中国走新型城镇化之路,也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这是因为过去的传统城镇化模式,也可能具有中国特色,但并非一定符合时代潮流和科学发展观要求;而欧美发达国家采取的一些新型城镇化做法,未必都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把“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有限,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同时,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以及解决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既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走高消耗、高排放、城乡分割、缺乏特色的传统城镇化老路,也不可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而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各地区实际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一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强调以人为本、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的城镇化。它不仅要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城镇化,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传统的城镇化战略和模式的彻底扬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和空间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
正因为如此,在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中,我们以“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为题设计了招标课题。课题中标立项后,我们立即按计划启动了项目研究。2010年,课题组先后赴江西南昌、九江和抚州,贵州毕节,浙江杭州,内蒙古包头等地开展调研,2011年又组织部分成员到山东莱芜,湖北武汉,重庆,贵州贵阳、黔南和铜仁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到湖北鄂州、武汉等地就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收集了大量有关城镇发展与城镇化的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资料支撑。同时,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研究,在原有8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7个专题,使专题总数达到15个。到2011年底,各专题研究报告初稿全部完成。经过课题组多次讨论,到2012年11月,终于完成全部15个专题报告和总体报告的修改完善工作,并于2013年2月顺利结项。至今为止,课题组通过国办、全国社科基金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种渠道,向中央、国务院提交了10份政策建议及相关成果,其中多项成果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并被相关部委和省级政府采纳。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项目批准号08&ZD044)的最终成果。项目首席专家为魏后凯,主要成员宋迎昌、李景国、李国庆、刘勇、李红玉、王业强、李恩平、吴利学、盛广耀、袁晓勐、蔡翼飞、成艾华、高春亮、仇怡、王蕾、陈雪原、张燕、苏红键、关兴良、郭叶波、钟少颖、丁兴桥、武占云等。肖金成、叶裕民、刘治彦、梁本凡、单菁菁、侯景林、娄伟、李萌、尚教蔚、李宇军、黄顺江、陈洪波、蒋媛媛、刘长全、邬晓霞、时慧娜等参与了研究计划制订和内部讨论,侯景林和蒋媛媛提交了部分中间研究成果。最终成果共分为16章,其中第一章为总体研究报告,第二章至第十六章为专题研究报告,主要从不同角度深化和支撑总体研究。附录一至附录十为向中央、国务院提交的各种政策建议和相关成果。
在课题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全书由魏后凯统一设计,提出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并花了半年多时间对全部书稿进行修改、完善和审定,部分进行了重写。各章的分工如下:第一章,魏后凯、苏红键、关兴良;第二章,高春亮、魏后凯;第三章,王业强;第四章,郭叶波、魏后凯;第五章,蔡翼飞、吴利学;第六章,刘勇;第七章,王蕾、魏后凯;第八章,仇怡;第九章,张燕、魏后凯;第十章,李红玉;第十一章,李景国、丁兴桥;第十二章,成艾华、魏后凯;第十三章,李国庆;第十四章,宋迎昌、钟少颖;第十五章,李恩平;第十六章,陈雪原、魏后凯;附录一至附录三,魏后凯;附录四,魏后凯、王业强;附录五,魏后凯、成艾华;附录六,魏后凯、袁晓勐;附录七,魏后凯;附录八,魏后凯、盛广耀;附录九,魏后凯、苏红键;附录十,魏后凯。
城镇化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本课题设计的“1+15”研究不可能对有关城镇化的所有问题都展开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路径、农民市民化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以及城镇化推进中的各项制度改革和相关政策,本课题虽然已有所涉及,并设置了相应专题,但囿于经费和时间,并没有展开全面深入的大规模研究。好在以魏后凯为首席研究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城镇化质量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已于2013年初启动,在这一创新工程项目中我们将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魏后凯
2013年6月23日
于北京中海·安德鲁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