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创新是当今时代最大的命题。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4年6月9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面对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高地。然而,处在技术和产业创新前沿的美国,近年来被“恐惧和冷漠”所替代,前不久,《华盛顿观察》周刊就撰文指出,美国取得科技重大突破所需要的冒险精神日益淡漠。《商业周刊》也发表封面文章称,在过去40多年中一直引领全球信息技术创新的美国硅谷,目前已因一些企业目光短浅和不愿承担风险而面临创新和活力上的危机。就此,思科公司(Cisco)前首席技术官,曾经创办过7家高科技企业的朱迪·埃斯特琳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一些问题,我们现在需要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现在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未来还不太晚,希望的曙光已经在地平线上升起。”
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内外部的许多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一些重要的秉赋优势逐步消失,而发展水平还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阶段,大多数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微笑曲线”的底部。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我国制度红利、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其他要素红利在逐渐消失,已经由“双缺口”变成了“双过剩”,经济发展长久积累的内在矛盾逐渐显性化,众多企业经营者感到了空前的紧迫感与压力。因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实施“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势在必行;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技术进步逼近发达国家的科技“天花板”,我们不能再依赖“技术引进”获得经济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必然是通过自主创新来获得内生能力和动力。
同时,我们要积极应付新产业革命与国际新分工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和新能源技术创新引领并孕育的新产业革命,包括“制造业数字化革命”“能源互联网革命”,也包括生物、电子、新材料和纳米等技术革命(贾根良,2013)。随着新技术创新在多产业显现并加速扩散应用,新产业革命正在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比前两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极大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路径和进程,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构成巨大挑战。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外资和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日益突出,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无论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还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获得了显著提高。不过,全球化产品的国际分工新趋势对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构成重大挑战。从宏观来看,我国经济明显存在内外失衡的问题。虽然已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实体,但是其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需要较多劳动投入的产品为主。从中观来看,我国产业存在“丰收的贫困”问题,目前许多产业处于国际生产价值分工链条的最低端。从微观来看,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没有本质的提升。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治理结构不完善、国际化能力弱等问题。由此可见,崛起急需创新发展模式,这是一种全面、深刻的系统性改革。
我们更加坚定地把创新作为新产业革命的首要推动力量,成为建立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规则的必然选择,这更是我国发展到当前阶段面临的新命题。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作为理论工作者,就要怀着一种报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去破解和战胜这些难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创新的理论研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理论界就自主创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也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重理论引进,轻理论创新;二是重理论论述,轻实践调查;三是重宏观研究,轻深度分析;四是重行业整体,轻行业案例。
最近高兴地见到了张贵教授的新作《创新驱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该书是在其2007年出版的《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基础上,带领其团队经过几年的跟踪调查和深入研究产生的结晶。初读这部著作感到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视角新颖,引入复杂性理论,综合多学科成果,从产业角度构建了产业链创新模型,阐述了产业链创新的复杂性、构成要素及其特质。二是内容丰富,涉及问题广泛,不仅分析了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而且探讨了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行为以及国际贸易、FDI(外商直接投资)等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三是见解独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判断,例如,我国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发展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应该也必须是整个产业链的创新;产业链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催化和涌现是其两种最主要的活动;政府的创新目标是引致催化,创新的重点是突破瓶颈;要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微观层面和外部环境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等等。可见,这部著作揭示了产业链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形成机制,重新揭示了自主创新的新动态,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新本质,诠释了市场经济游戏的新规则,预示了产业结构变革的新趋势。
著作另一个难能可贵之处是行业案例分析。作者以产业链创新为核心,围绕“产业体系—子产业—产业链—产业结点—重点项目—创新模式”的研究思路,具体刻画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体系、20多个子产业、100多条产业链,厘清了相关产业体系,明确了产业重点,汇集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关键技术项目,并尝试提出了各自产业的创新模式。
该著作从创新型国家实践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角度,把高新技术产业研究融入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等课题当中,实现了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长期以来理论界努力践行着这一理念,现今仍需强调弘扬此种精神。从我与张贵教授的长期联系和近年合作的了解看,他正是踏实作出潜心实践的青年学者之一。基于这样一种科学研究的态度,他才拿出了这本50多万字的成果。“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其中的各种付出和牺牲,唯有作者自己的感受最清楚。当然,创新是一个内容广博而历久弥新的重大课题和实践活动,在一个时间段内的确难以准确刻画和阐释,尚需作者在后续研究中继续推进以弥补缺憾,也相信作者会不断取得新的有分量成果。
李家祥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