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本书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本书从产业链创新角度,引入复杂性理论,综合多种学科交叉研究,归纳总结出产业创新的一条新路径,即构建以产业链创新为核心的产业自主创新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主要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着重对论文主体概念及所用理论基础进行介绍,从不同角度对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理论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汇总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创新的研究进展情况,确定了本书的理论研究框架,梳理了项目创新点、主要观点及主要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第二章是对国外创新实践的综合现状分析。首先,针对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总体描述;其次,选取电子信息、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等七大行业,重点阐述其发展新特征;再次,讨论了美国、日本、德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模式,揭示了创新者、路径、机制和生存条件;最后,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几点启示。
为研究更具针对性,也便于国内外比较,第三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同样,选取电子信息及其拓展产业、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从产业发展现状和创新现状两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并指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下一章构造复杂性理论下的产业链创新模型提供现实依据。
第四章为复杂性理论下产业链创新模型的构建。这章是本书研究的重中之重,是核心理论部分。本章从产业链创新角度,基于复杂性系统理论,构建了产业链创新模型,阐述了产业链创新的复杂性、构成要素及其特质,涉及企业、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组织、市场的“4主体+1机制”,深刻揭示了产业链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涌现点的判断、创新演进阶段的划分,提出了由生产链、行政链、知识链组成的“三维”产业链条,还论述了由瓶颈突破、创新扩散、创新分工、一体化协作等路径形成的创新催化,由生产开发整合创新、供应链整合创新、产业集成化等路径形成的创新涌现。产业链创新不再是单独的某个产品和某一项技术的根本性变革,也不再囿于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传统发展路径,它揭示了产业竞争新本质,诠释了市场经济游戏新规则,预示了产业结构变革新趋势。
第五章为模块化视角下的生产链创新分析,是针对“三维”螺旋式产业链中的生产链而展开的研究。主要从模块化角度,构建产业链创新的基本框架,揭示模块化视角下产业链创新的形成过程与结构类型,研究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链创新的主要模式与创新机制。
第六章是针对“三维”螺旋式产业链中的知识链而展开的研究,是对产业自主创新的路径分析。本章在产业链创新模型基础上,从静态角度描述知识链结构,深入分析知识链形成的内外动因;结合系统论思想,从知识链构成要素、系统功能等方面对知识链协同创新系统结构进行刻画;按照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对知识链演化阶段进行划分;通过建立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揭示知识链协同演化的内在规律;并以我国通信制造业为例,系统分析了产业协同发展与知识链创新过程;最后提出了促进知识链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
第七章是针对“三维”螺旋式产业链中的行政链而展开的研究。本章深入分析了行政链主体、客体、科技管理的载体及其相互关系,总结了我国当前科技管理的主要特点,通过对科技直接投入、政府税收、政府采购、风险投资等的政策绩效进行评价,指出了我国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我国科技管理的层次结构模式,明确战略重点。
第八章是对我国产业链创新绩效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本章基于产业链创新理论模型,围绕“制度引致—突破重点—支撑引领—跨越发展”的逻辑轴线,将复杂性系统理论转换为可评价、可比较和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全面考察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产业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深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现状和特点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这是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能否顺利优化升级,能否顺利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九章为公司治理与高新技术产业链创新。本章引入公司治理,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利益相关者对创新的作用机理,探讨治理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内在联系,并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存在方式及创新绩效进行量化与评价,针对我国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制度、策略、管理机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解决思路。这是由于公司治理企业发展方向、经营策略、人员配备等重大事务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影响着企业创新决策的制定和创新投入的数量,对创新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尚不健全,这是导致目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约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原因。
第十章为创新、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本章从微观层面探讨企业内生性成长,分析了创新、能力与企业内生性成长的作用机理,构建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的模型框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成长理论。这是由于宏观经济的增长源于微观主体的支撑,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主体,始终是经济总量增长的微观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本质在于企业创新行为,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研究也需要落实到企业上。企业内生性成长是企业追求持续成长的必然选择,而创新和核心能力是企业内生性成长的两大核心命题。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但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惯例问题,由企业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变为阻力。创新却能够打破惯例,成为获取和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第十一章为国际因素与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本章试图从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两个角度,论述国际因素如何影响产业链创新,探讨其作用机理,构建理论模型,提出破解难题的思路与方案。本章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抑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却激发了自主创新活动;同样,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溢出效应越来越趋于减弱,如何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合理引导外资促进我国自主创新是当前招商引资的工作主要难点。
第十二章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重点与创新模式。由于篇幅原因,本章基于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特点的判断,重点选择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以产业链创新为核心,围绕“产业体系—子产业—产业链—产业结点—重点项目—创新模式”研究思路,厘清产业体系,刻画产业链条,找出优势劣势,明确产业重点(也称“产业结点”,该词是负责人多项研究中的术语,在这里它的含义等同于“产业重点”),汇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关键技术项目,提出创新模式。本书不再局限于某一技术和某个环节,而是强调从产业体系、产业链条的各个产业重点,做出关键性和根本性的创新,促进创新涌现,催生新产业出现。这就是本书一再重复的谋大格局、求大发展,适时地进行新调整、新布局,提出新举措、新发展。唯有这样,我国才能“高人一筹,领先一步”,在下一轮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第十四章从政府角度,提出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重点、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本章突出强调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引致自主创新,制度重于技术,关键是设计良好的科技管理制度;二是突破重点高新领域,产业发展不是面面俱到,应围绕产业链条抓住关键、突破瓶颈;三是提升支撑引领能力,突出自主创新的支撑引领特性,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是推进产业跨越发展,以自主创新引领和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升级,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技术路线
本书遵循“产业链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发展—突破带动经济增长”的研究主旨,实现理论逻辑与课题研究相统一。首先,在调查研究、理论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创新理论模型;其次,通过传导机制,把理论模型转换为切实可行的产业链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最后,在指标体系考核的基础上,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优化成长路径决策。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必然导致产业的战略发展,最终带动经济增长。这个理论逻辑恰恰也是课题研究的过程。本书的技术路线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图1-2。
图1-2 本书的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本书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运用系统观念研究和处理有关对象及相互联系的科学方法,要求从事物整体、相互联系、动态有序的角度来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本书研究的产业链创新可视为一个复杂创新系统,将复杂性与其相关理论作为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石,从系统论角度揭示产业链创新的内在规律。
2.比较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办法是对在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和跨国公司的调研基础上取得的珍贵一手资料进行深入比较分析,突出我国产业优势与劣势、危机与挑战。主要集中在产业创新力、产业转型力、产业竞争力、政策及其环境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3.跨学科研究方法
由于产业链创新是跨越经济、科技、政策环境等多个子系统的复杂网络,催化与涌现的出现需要依靠各个子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研究对象的多重性决定研究视角的跨越性和综合性。因此,在对产业链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时,要借助经济学、制度学、管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4.典型个案调研分析方法
由于不同行业的特点不同,导致创新活动的效果差别巨大,因而需要进行个案调研。本书结合我国政府近年来颁布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文件,选取电子信息(及其拓展产业)、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七大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典型企业进行重点调研,与政府职能部门、相关企业进行小型座谈与研讨。在理论层面上,考察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实践层面上,考察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效果层面上,考察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与此同时,本书通过大样本数据的搜集,还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创新及绩效等进行总体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