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本书研究的切入点
上文综述的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理论都以外部条件不变为前提,即假定一个经济体的发展不会影响、改变其资源稀缺性和生态环境压力,也没有探讨创新与工业化的关系。而中国由于巨大的规模,其发展必定要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特别是在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渐强,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来临之际,这些理论对中国的借鉴价值大大减弱了。所以,我国亟须从理论上揭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新本质,探索工业化新路径。
基于此,本书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是一项国家战略,自主创新应该是通过不同创新路径和模式,获得关键性技术,并最终拥有其知识产权的过程。由于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有差异,区域文化呈多样性,因而自主创新应是由企业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4个层面组成的立体化、网络化结构体系。由于研究侧重不同和篇幅所限,本书主要从产业角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当然,由于4个层面的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后续的研究中会涉及其他3个层面创新体系的内容。
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带来的是创新型工业化,而创新型工业化有别于当前理论界对新型工业化的一般认识。工业化是指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方式和基本方法,是产业结构演化和升级的次序和途径,是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选择和替代的过程。目前,理论界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强调与传统工业关系,江小涓(2002)认为“新型工业化的‘新’字,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 另一种是把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相联系(曲格平, 2003;洪银兴, 2003)。吕政(2003)把新型工业化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新型工业化主要有3层含义: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二是工业领域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三是继续控制人口增长,使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广义的新型工业化除应具备上述3层含义外,还要突出解决制度、机制、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
本书认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的新型工业化要紧紧把握两个方面的要义:一是强调资源节约,提高经济效率;二是加快和缩短工业化过程,赶超发达国家。本书提出的创新型工业化,是一条本质上不同于先行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全新的经济发展道路。由于它不可能通过学习和模仿而实现,所以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因此称为创新型工业化。正如周振华(2004)在谈到新型工业化时所指出的,这是重大的路径转换,而不是一般的路径改善。吴敬琏(2005)也认为,要避免旧型工业化道路继续走下去,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在重化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导入部分新技术,而且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要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着手。创新型工业化是靠经济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创新”,而是在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路径方面的重大转换,是以往工业化模式的发展乃至替代。
实现创新型工业化,是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置于世界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中来考虑,并根据其外部环境条件的新变化,把高新技术产业和自主创新内容引入我国工业化进程之中。从这一角度来讲,创新型工业化不是传统工业化路径的延续或延伸,也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原发型和赶超型工业化路径的改善,而是被赋予崭新内容的重大路径转换。这是一条不同于前两种工业化模式的新道路,它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方面的改变,而且是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变革,是一种新文明和新发展观,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方式,它带来的是整个创新型国家。
基于上述认识,创新型工业化是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作为目标,强调要走一条以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新工业化道路。创新型工业化在产业结构转变路径和经济增长方式上都有别于原发型和赶超型,其与前两种工业化模式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原发型、赶超型和创新型3种工业化模式比较
资料来源:张贵《国外工业化模式比较与我国产业创新选择》,《理论视野》2009年第5期。
首先,走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是国家经济发展层面的创新。国家发展层面的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思路和战略的创新,是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和经济社会政策的创新,因为这些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其次,自主创新改变重工业化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资本、需求、供给以及资源禀赋的约束,改变现代社会主要建立在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基础上的生产方式。通过创新,开发、采用和创造出新的以可再生、可循环和持续利用、无污染和轻污染的洁净物质资源为主要能源和材料的生产方式。经济学家特利克(Nestor E. Terlecky, 1957)认为,在需求模式和相对成本变化中,创新无疑起着主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创新活动对新技术依赖性的增强,高新技术的投入成为创新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崭新起点,正在经历创新资源的重组和创新方式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
再次,自主创新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方式上的可能性。产业结构升级是在更合理配置资源上进行的,否则人们就得不到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首先需要创新,既可以用大生产方式的经济活动需要新的技术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来把个人技能优势发挥出来为社会服务,还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来代替小生产的经济活动。这些都可以产生资源配置效率,也就是说,即使是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结构升级,也要伴随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
最后,自主创新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其活动以产品创新为主。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创新,形成满足最终需求的全新产业;另一种是面向中间需求的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产业的迂回程度,使生产更加自动化、精确化,这是由于人们先生产出工具,再用工具生产产品的过程,形成了工具—产品的链条。
走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的,是要打破资源和能源瓶颈与环境压力对经济的约束,创造出一种环境友好的、资源和能源可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与资源和能源利用方式,它的着眼点是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新选择和替换:一是以可再生、可循环利用、无污染和少污染的洁净技术为基础,重新确立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其实这样的技术和产品不仅已经被开发出来了,并且相当广泛,因此并不存在技术上的根本困难,重要的是使现有产品和技术能够可靠、成熟、稳定并且降低成本,成为经济上可行的选择,所以,这主要是一个产业政策的选择问题;三是这种政策的选择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首先在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消费政策和财政财务制度上要大胆创新,不囿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现行的做法,不拘泥于经济学的理论,而是从我国要走一条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点出发,进行政策和制度创新,同时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有关做法。
目前,我国经济仍然面临“外忧”“内患”,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在必行。由此,本书引入复杂性理论,抓住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关键——“产业链创新”,构建产业链创新研究分析的基本框架,揭示产业链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形成机制影响,研究产业链创新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创新模式,同时,试图通过“催化”和“涌现”,把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研究融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等课题当中去。
从实践上,目前复杂理论对创新的研究大多关注企业技术水平、企业组织和企业集群等,缺少对创新演进过程中主体的多样性、创新模式的层次性研究。基于此,本书围绕产业链条,从催化与涌现角度诠释产业创新,通过对创新系统的分析,结合产业内外部因素构建产业链创新模式,谋划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新战略,提出政策设计新建议。本书从产业链创新角度,一是将提出自主创新对策新建议与方案新设计,即如何通过产业价格机制、效率机制、结构优化机制和信息化机制的催化,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强约束,规避经济危机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不断涌现。二是将明确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着力点,即七大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结点和关键环节以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关键技术项目,为政府的科技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找到“抓手”,培育和发展一批高一级的新的主导产业,更好地提升政府政策绩效,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书以复杂性理论为视角,将化学催化反应引入创新活动,围绕“制度引致催化创新—瓶颈突破(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涌现创新—产业跨越发展”的研究思路,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行为,即以产业链创新的催化与涌现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最佳选择,并以此促进产业战略发展,突破、带动经济增长。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现状综合分析(第二章和第三章)、理论模型构建与三种链条分析(第四章至第七章)、创新指标体系编制与绩效测评(第八章)、创新的微观主体与国际因素分析(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产业体系与对策建议(第十二章至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