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藏旅游概述
第一节 西藏概貌
西藏是我国藏民族聚居的区域,地理、地质、气候特殊,人文和自然景观丰富。本章将系统性地重新梳理西藏旅游的发展历程和资源构成要素,以期对西藏的旅游业的发展渊源和现状形成相对清晰的认识。
一 地理、人口、交通
(一)西藏地理
西藏面积1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相当于2个法国,3个日本。西藏北界为昆仑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邻,东部为横断山,与四川省、云南省毗邻,西接喀喇昆仑山,南缘为喜马拉雅山,与缅甸、印度、锡金、不丹、尼泊尔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国境线达4000千米。西藏自治区下辖山南、林芝、阿里、日喀则、那曲、昌都6个地区,拉萨、日喀则2个市和76个县。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西藏第一大城市,第二大城市为日喀则。其中,拉萨市辖7个县和1个县级城关区;昌都地区辖15个县(其中4个县暂未成立),行署设在昌都县;山南地区辖12个县,行署设在泽当镇;日喀则地区辖17个县和1个县级市,行署设在日喀则市;那曲地区辖10个县和1个特别区,行署设在那曲县;阿里地区辖8个县(其中1个县暂未成立),行署设在狮泉河镇;林芝地区辖7个县,行署设在八一镇。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二)西藏人口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小的省份。2008年西藏总人口为287.08万,人口密度为1.73人/平方千米,只有全国平均数的1/60。全区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全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着汉、藏、蒙古、回、维吾尔、纳西、门巴、珞巴等30多个民族。其中,藏族居民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自1959年以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西藏81.10%的人口居住在农牧区,大约每5个人就有4人居住在农牧区。农牧区居民几乎是单一的藏族人口。农牧区受传统习俗和宗教影响最深。一方面,群众接受政府的领导与指导,另一方面,旧有的氏族制、宗教领袖裁决制仍是不少群众所习惯和认同的行为方式。宗教以感情、潜意识为媒介,强烈左右着人们的信仰。群众容易相信、服从来自不同渠道的并不正确的说教以及陈规,社会机制因此呈现出二元性特征。
(三)西藏交通
公路交通是西藏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命脉。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西藏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没有一条正式公路,没有一辆民用汽车,人民生活往来全靠人背畜驮,社会发展极为缓慢。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的交通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以拉萨为中心,形成了四通发达的公路运输网。自治区境内有5条国道、15条干线公路和300余条支线公路。除了少数县乡外,几乎乡乡通上了公路。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1842千米,全区已拥有民用汽车27162辆,年货运总量为70万吨,客运总量45万人次。在全区范围内基本上做到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在民用航空方面,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恶劣,雷雨、冰雹、风沙和高空气流沉浮不定,给航空飞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新中国成立前西藏没有航空事业。抗日战争时期,迁居重庆的国民党政府出于军事的需要,曾委托中国航空公司开辟经川(成都)、康(康定)、藏(拉萨)然后飞往南亚国家的国际航线,因飞机性能差,又无地面气象、通信导航等保障设施,试图飞越西藏高原的设想终未实现。
1955年12月,国务院决定开辟从内地至西藏拉萨的空中航线并修建机场。1956年5月,一条长4500米、宽100米的土跑道仅用了18天的时间便修建完成。这就是西藏高原上第一条机场跑道。空军某师师长韩琳、民航总飞行师潘国定等在做了大量试飞的基础上,分别驾驶伊尔12型和康维尔240型飞机,于1956年5月26日和5月29日从北线、东线入藏,穿越唐古拉山,闯过“空中禁区”,在当雄机场安全着陆,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揭开了西藏航空史上的第一页。1966年11月,贡嘎机场建成,1992年进行了扩建,成为西藏唯一的现代化国际航空港,拥有先进的通信、导航设施,可以起降波音757、波音747及空中客车等大型客机。
1993年,西藏改扩邦达军用机场,并确定其为军民合用机场。邦达机场海拔4334米,跑道长4200米、宽45米,航站楼面积1449平方米,飞行区等级4D,可供波音757型以下机型起降,是西藏自治区第一个支线机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跑道最长、离市区最远的机场。林芝米林机场是西藏第三座民航机场,于2003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底正式通航,共投资7.8亿元,是西藏自治区重点工程之一,设计年运送旅客量12万人次。目前区内已开通多条航空线路,分别是拉萨—北京、拉萨—成都、拉萨—西安、拉萨—重庆、拉萨—西宁、昌都—成都、拉萨—广州、拉萨—昌都、拉萨—加德满都等航线。西藏航空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31日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筹建批准,公司总部设在西藏拉萨市,主要经营航空客货运输业务。民航西藏区局隶属中国民用航空局,目前下辖4E级的拉萨贡嘎机场、4D级的昌都邦达机场、4C级的林芝米林机场、4D级的阿里昆莎机场和4C级的日喀则和平机场等5个机场,下设二级机构28个,辅业公司2个,建有基层党组织25个,其中基层党委6个,工会组织25个。截至目前,已有国航、南航、川航、东航、海航、深航等6家公司执飞16条西藏航线,通航北京、成都、重庆、广州、上海、昌都、西安、西宁、兰州、昆明、迪庆、深圳、香港、加德满都等国内外城市,初步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周边大城市和国内中心城市的航空网络。目前,各大航空公司投入西藏航线运营的机型有波音757、737,空客A330、A319等国际先进客机。2000~2007年,自治区区局的各项运输生产指标以年均11%左右的速度递增,其中航班起降架次年均增长18%,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12%,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长8%,旅客发运量年均增长12%,货邮发运量年均增长3.5%。2006年12月6日,拉萨贡嘎机场年运载旅客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二 西藏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
(一)西藏经济
旧西藏的经济形式主要是庄园经济,并具有奴隶制的特点。目前西藏传统的经济形式为农牧业和手工业,农业分为高原农业与低地农业两大类。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荞麦、油菜、圆根萝卜等是高原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具有耐寒、耐旱等特点。低地农业主要分布在藏东南低海拔地区,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鸡爪谷及各种蔬菜,区域特色明显。
西藏民主改革5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当地生产力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促使西藏自治区民族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西藏经济建设是在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由于西藏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下,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加上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严寒缺氧,造成当地经济基础极为薄弱。西藏民主改革后,随着中央与西藏地方新型政治经济关系的建立,中央政府开始了对西藏持续不断的财政援助。西藏经济无论是量的增长还是结构的调整,都离不开中央和全国各地长期稳定的经济支持。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中央把西藏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如“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以及免征农牧业税,实行轻税制,金融实行贷款投放不搞规模控制、优惠利率、创汇全归地方等。继1985年全国10多个省份支援西藏建设总投资4.77亿元的43项工程后,1994年国家各部委和全国各省份又开始支援西藏建设62项工程,总投资近40亿元,还派出大批援藏干部和技术人员,正式启动了15个省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1984年5月,西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西藏自治区制定了“重点发展中部、开放搞活西部、联合开发东部、藏北牧矿致富”的发展战略。
优惠的政策和规模空前的投资,使西藏落后的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我国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羊八井地热电站、查龙电站以及一大批县级电站的建设,使全区电力装机从几百千瓦发展到37万千瓦,给现代工业提供了新的能源;拉萨贡嘎、昌都邦达机场的扩建和新藏、青藏、川藏、中尼等公路整治改建;市县电话程控化,进入全国长途自动交换网,和拉萨至泽当、日喀则、林芝以及兰州经西宁至拉萨等光缆的铺通,为西藏打破封闭、扩大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农牧业告别了传统的木犁耕地、牦牛踩场脱粒的历史,现代农业生产机械和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0余万亩,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粮食连续11年获得丰收,总产量由40年前的18万吨提高到目前的85万吨;畜牧业方面,人工种草84万亩,建设围栏草场1000多万亩,多种牲畜疫病得到控制,畜产品商品率大幅度增长,肉类总产量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5万吨增加到12.7万吨。广大农牧民生活显著改善,户均家庭资产达到9000多元。全自治区仅近20年就有66万农牧民脱贫。
西藏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形成了矿业、建筑、森工、制革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涌现出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企业。全自治区工业总产值20世纪80年代初期只有2亿多元,但青藏铁路通车后,2007年的工业总产值就达到了28.23亿元。珠峰摩托、藏成药、拉萨啤酒、铬铁矿和合金、矿泉水等一大批有特色的工业产品开始进入国内市场。西藏的手工业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在广大农村牧区,民族手工业一直是农牧民家庭的重要副业,产品具有很强的自给性。在70年代以前,作为家庭副业的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性自给,只有少量用于交换。城镇的民族手工业者则明显属于专业性的。在50年代,西藏的专业性民族手工业工匠约8000多户,涉及40多个行业,1000多种产品。民族手工业的生产普遍属于个体方式,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条件比较简陋。直到1953年拉萨地毯厂建立,才真正拉开西藏民族手工业规模化生产的序幕。经过60多年的建设,拉萨地毯厂已成长为现代化新型民族手工业企业,产品远销欧洲、北美及南亚地区;而且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标志之一,装饰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还曾作为赠送香港特区政府的纪念品。
外贸、旅游等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兴起,成为撑起西藏民族经济的支柱。2010年,西藏自治区进出口总额达1.1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了近6倍,多种经济成分的商业、服务业生机勃勃。2009年西藏旅游业共接待海外游客9万人次,营业收入2.6亿元。对外开放的步子明显加大,与内地省份的经济协作展示出新的发展势头。近几年来,西藏与内地省份洽谈内联项目461项,落实299项,物资串换1.02亿元,引进资金17.6亿元。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经全国各地的支援,西藏经济的增长速度已连续5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西藏文化艺术
西藏的历史与藏传佛教的发展密不可分。西藏高原严酷的自然条件对人类特别是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古代人类的生存,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威胁,但人们又无法摆脱自然的压力,于是就在虚幻的神的世界寻求精神寄托。佛教的传入,适应了这一要求,佛教很快就和当地藏民族的原始宗教——本教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藏传佛教文化。这一文化在其产生后的1000多年中,对西藏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西藏的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以藏族为主体的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西藏文化不能狭隘地等同于藏族文化,而藏族文化也不仅仅是佛教文化。西藏的传统文化是以本教文化为基础,佛教文化为主导,并吸收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文化而逐步形成的。其内涵包括: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社会组织、行为方式、知识积累等多个方面。
西藏的文学艺术最早可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敦煌出土的《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反映了高原先民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由狩猎到从事农业生产的历史进程,这些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最初的文学式样——祈祷词。吐蕃一世赞普聂赤赞普时期,王室对文学非常重视,迎来了藏族文学艺术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当时,民间广泛流传神话、寓言、故事、歌谣、谜语、谚语、卜辞等民间文学的一部分,被记录并保存至今。同时,文人们也撰写了一些史传文学、诗歌和碑记、散文等。敦煌出土的《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和《东北古代民间文学》,就是两部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松赞干布时期,从汉地、印度、尼泊尔引入佛教;到赤松德赞时,佛教从宫廷推广到了民间。佛教以其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海阔天空的瑰丽想象,优美的文体和丰富的宗教美术、音乐、舞蹈,宏伟的寺庙建筑以及器皿等,对藏族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对藏族文学艺术起了催化作用。古典文史名著《拔协》在记载佛事活动的同时,还记载了一些优美的民间故事,在叙事上,既保持简洁朴实的史家笔法,又采用了排比铺张的艺术手段,既写实又有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开创了文史哲不分的写作体例。《拔协》内容翔实,亦史亦文,对研究藏族文体的继承和变革有着极为可贵的参考价值。9世纪中后期,史诗《格萨尔王传》在民间流传开来。这期间的著述很少,但也有少数名作问世,佼佼者如《米拉日巴道歌》《萨迦格言》等。13世纪中叶,藏、蒙、汉等各族人民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交流更趋活跃。藏族地区的经济、政治迅速发展,文学艺术趋向繁荣。印度的《诗镜》被全文翻译成藏文,藏族高僧学者通过对《诗镜》创造性的运用,以其基本理论指导写作,逐步建立和发展了藏族的写作体系。
在西藏文化与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绘画和雕刻艺术。藏族绘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岩画,到吐蕃时绘画已相当发达,特别是佛教传入后,宗教绘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佛教艺术既保持和继承了西藏民族传统的技艺,更注重吸取印度、尼泊尔和汉地的艺术精华,具有独特的风姿和异彩。藏传佛教教理深奥费解,画师们通过奇特的想象、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绘出千姿百态的形象或众多怪诞的佛画。西藏绘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石刻、壁画、唐卡等。藏族民间的雕塑艺术,大致可分为石雕、木雕、铜塑、泥陶塑、兽骨雕和酥油花雕等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