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民俗事象与艺术审美
一个地区的人民群众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人们称之为民俗。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相沿成风,相染成俗。当这种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显示出审美价值时,就称为风情。而当人们完全脱离日常的生活方式而成为纯审美的活动时,就成为节庆和狂欢活动。民俗风情里包含着人生,历史的图景,有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是重要的审美领域。
一 城市广场集市的民俗活动
广场,这里是指城市中广阔的场地。它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休闲、集会、娱乐、表演、交际等活动,故而实为文化的空间。广场概念以及广场文化来自西方,他们的广场意识具有集体性、从众性、娱乐性的民俗特征。城市民俗风情作为重要的审美领域,历来为艺术家所关注。城市民俗内容丰富,有广泛的民俗事象可供审美。广府玉雕精美,牙雕剔透、石湾善陶、瑶山起舞、迎春花市、佛山剪纸、水上情歌都创作了许多描绘民俗风情的艺术作品。
广府百个群众文化广场,越秀区英雄广场最有亮点:其一,地方特色明显,尽情展现本土文化。耳熟能详的粤曲小调、广东音乐、醒狮表演等。不同形式为载体,在造型、服饰、配乐等细节方面均体现了浓厚的广府民俗,弘扬岭南风土人情。其二,弘扬国粹,展现京剧艺术的蓬勃生机,京剧艺术在广州的蓬勃发展。其三,广佛同城,体现包容和创新,张扬广佛同城,文化同根的时代气息。其四,多主题构成,设特色专场,体现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都能站在“九艺节”的舞台上。其五,展现越秀区群众文化艺术节成果。参加英雄广场的展演活动以九艺节为契机,带动越秀区群众文艺活动的互动发展。其六,设穗港澳三地粤剧专场,展现原汁原味的粤剧艺术,展现“南国红豆”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粤剧艺术在各地的传承和发展。越秀区还准备在光塔路打造一个民俗文化广场。该民俗文化广场位于光塔怀圣寺西侧,计划将此打造成为展现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的公共文化广场,全面展示中国第一座清真寺的千年古寺风貌。将在沿街建筑装饰里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营造光塔街区浓厚的多民族民俗文化氛围,通过公房置换、调整业态和转型升级,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引导光塔路一带现代商贸产业与民族文化融合渗透,建设具有广府特色的文化特色街区典范,打造成为集宗教场所、传统民居、服装展示、特色购物、特色餐饮、旅游住宿等于一体的体现民俗文化特色、多样化休闲的商业街。
值得一提的是:广场舞相信各位读者并不陌生,平时在牌坊广场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街坊在跳舞。广场舞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娱活动,也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市民伴着欢乐的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没有标准的舞台,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也没有多少观众……但这不影响舞者如火如荼的热情。他们不在于舞步是否正规,舞姿是否优美,只希望为民众带来欢声笑语。广府惠州艳子广场舞、番禺石碁镇大型文化广场热闹非凡。从几岁的小朋友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喜欢的活动,不过人数最多的还是以大妈们为主力的广场舞队伍。各支队伍相处融洽,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地盘”,隔着一定距离;音箱、电源、插座都写着队伍的名字;音量不太大,不会相互影响。农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文化生活也跟城里人学,时髦点才好。广场舞成为农民文化娱乐方式的首选。
历史上的中秋节其实曾经是具有轻松浪漫的风格和诗意抒情的氛围的,不仅有饮酒、赏月、赋诗等小规模的欢庆方式,还有在广场等公共场合举行的大型游艺活动,比如在街市上举行的通宵达旦的灯会、夜市等。要繁荣中秋节习俗,加强中秋节习俗的娱乐性和公共性。中秋欢庆活动除当地特色习俗之外,一般地方可以组织或鼓励一些活动,如大型中秋文艺晚会,乐器演奏、书画展示和休闲散步等活动。在广场举行的有赏月活动、咏月诗文朗诵活动,夜市(包括出售中秋纪念物、特色小吃等),大型的联欢、表演、游戏娱乐活动,灯会、舞火龙、舞狮子、踩高跷等传统游艺项目等等。广府各地有许多轻松有趣或声势浩大的游戏娱乐活动,如舞狮、舞龙、玩灯、游园、观潮、竞技、放烟花、文艺表演等。这些活动中群众参与的程度相当高,开放、自发、自由自在的文化性质构成了与一般审美文化的不同。主要特点有三:一是明显的审美生活化趋势;二是代表大众的一种自觉自愿的、主动的审美选择,因而显示真正的大众品格;三是体现出一种与传媒审美文化不同的美育方式,即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的方式。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对城市广场文化研究还不多。区别与原农村的乡场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游艺竞技民俗的继承与发展,广场本身具有民俗审美的特质。相比之下表现农村的广场题材和民俗意蕴较多。
日本人擅长缩小思维,但其有一种对广场空间的恐惧和被排斥在群体之外的恐惧。以“缩小”见长、以“缩小”意识为本性的日本人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生来具备的这种才能,最终达到了“以小取胜”“以优制胜”的目的。韩国学者李御宁的《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日本社会进行了解读,例如日本的能面、徽章,日本的庭园、茶道、盆景、相扑、商品,二战中的策略等尽显日本的缩小思维。作者在评析西方人和日本人的空间状况和空间意识时指出:
孕育希腊文化的是广场,雅典市民的日常生活似乎就在广场上进行。他们把“上午”说成是“广场满员之时”,把“下午”说成是“广场散场之时”。因此无论是艺术、修辞还是哲学、政治等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从这个广场诞生。其中与广场风格最相匹配的除了广场上的艺术雕刻,还有那富有鼓动性、雄辩性的演讲。试想一下,如果把壁龛里的插花拿到广场放在石柱旁会怎么样?让聚集在广场上的市民搞连歌又会怎么样?
安东尼奥与布鲁诺那高超的雄辩术,在罗马广场文化中成为莎士比亚艺术。可插花、盆景甚至包括庭园,它们在广场这一空间里就不一定能展现出耀眼的光辉,所以说它们的舞台只能在榻榻米的地方,在那里它们才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魅力。即使是屋外的庭园也只有通过四张半那狭窄的空间来眺望才能产生庭园效果。
李御宁的《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从空间意识的学术视角,道出了连日本人也不了解的日本文化。绿树参天的广府城市中心公园,生气勃勃的园林景观是民俗活动的最佳场所。广州天河公园,冰兄艺术广场由主雕《廖冰兄像》以及浮雕《自嘲》《剪辫子》三座雕塑组成折页式造型墙。地上竖立五十八个竹笋造型的小雕塑,而且数量可以随意增加,令每一届动画大赛获奖作品均可镌刻在圆形斜面上,表现一种生生不息的艺术力量在成长。整个艺术广场意涵岭南文化传承有脉,漫画动画前进不止。这种漫画展不仅为广府百态造像,更折射出21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城市雕塑艺术充分吸收民俗艺术特色,具有“美化”“美育”功能。它不仅装点城市、彰显城市特色、地域文化、民族风格,还能彰显时代精神,起到怡情养性的审美作用,提供诗意的精神港湾。雕塑带给观众的不该是猎奇荒诞,前些日子济南有两尊“裸佛”攀房跳墙亮相街头。打油诗有:“济南惊现佛跳墙,惊艳大气领时尚。纵是我佛心坦荡,隆冬哪该脱衣裳”,表达对裸佛造型的惊异。这种把无聊当性情,把无知当创意,把无谓当个性,把胡来当艺术的做法必遭唾弃。这种所谓“新民俗”,造成令人瞠目的观感。这种“雷人”雕塑招摇于城市,所谓的“艺术”不过是一地鸡毛,这样的艺术创作显然方向错了。这种所谓的“新民俗”主要选取或编造的是个别的奇风异俗,它们以无传统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物质和精神引起人们的注意。江苏卫视有个节目,引进德国节目模式的《最强大脑》,从两面超大“魔方墙”上找出其中一面墙上被改动的色块,通过看指纹来认人,通过看斑点认狗,给16位数开14次方……说是让智慧飞扬起来,让科学流行起来。这种眼花缭乱的表演,这种将科学当作娱乐的噱头的做法,谈不上艺术审美。有些作品标新立异到畸形的地步,如电视剧《天龙八部》,乔峰的时髦滑板,木婉清的蕾丝面罩,段誉的披头散发等都让观众感慨。这哪里是武侠,简直是仙侠魔幻。各式各样游走在“时尚”前端的角色造型,让人瞠目结舌的雷人道具充斥荧屏。这种挖空心思去造“雷”是畸形审美观作祟,不是新民俗。从民俗艺术的角度看,将城市时尚和城市特色象征,充分发挥民俗艺术特长,将重大题材与人们的精神、心灵、经济生活和艺术审美结合起来,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才是难能可贵的。
二 叫卖粤语说书的审美意味
时尚、时髦或市民文化、世俗生活都是城市民俗事象、城市生活相的范畴。这些事象和生活相表现在民俗活动和绘画、戏剧、音乐、说书讲古等之中。对此很多艺术家都有精彩的表现。城市叫卖是社会底层“下里巴人”求生存的声音与话语,但它是城市生活的某种象征、是一种风俗和习俗。艺术家不可能对这种民俗事象熟视无睹,那自然的韵律、节奏、意韵审美形态,给艺术家模仿、描绘写实的兴趣。在“声响亚洲”(广州)文化节上,全国范围内启动“声音的文化记录行动”包括“响彻江边的号子、惟妙惟肖的口技、散落在小巷的叫卖声……”“北京天桥的叫卖声,广州街边商贩用粤语叫卖的声音”,早市的叫卖声是城市文化、世俗生活的重要事象。
(一)精彩的吆喝声和叫卖声
相声大师侯宝林在相声《改行》里说的就是北京天桥、东西城或者胡同里的叫卖声。上海人说起叫卖声,那一定是早几年整理在歌曲《上海趣味叫卖》里的“栀子花、白兰花”“卖糖粥”。这些叫卖声基本上都属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叫卖声,都是以小商、小贩为主。北京胡同里这种独特的声音忽高忽低、时远时近,传送出一种悠长的韵味。像春天里“哎嗨!大小哎,小金鱼嘞!”夏天里“一兜水的哎嗨大蜜桃!”秋天“大山里红啊,还两挂!”冬天“萝卜赛梨哎,辣了换。”清早“热的嘞,大油炸鬼,芝麻酱的烧饼!”晚上“金橘儿哎,青果哎,开口胃哎!”半夜“硬面,饽哎饽。”“馄饨喂,开锅啊。”有的不用吆喝,就用手里的响器召唤顾客,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干什么的来了,有理发的、耍猴儿的、卖油的、卖酸梅汤的、磨剪子、戗菜刀的估计知道的人最多了。据说曾有人整理记录了368种吆喝声,但肯定不止。北京城里的吆喝,是一种充满感情的生活之歌,能够给心灵短暂的慰藉,又是一闪而逝的美的享受。广府有叫卖调,包括水果叫卖调、废品收买调、小食叫卖调、修理招徕调等。“大旧蔗呢,拣呢刨牙……”是卖果(黑)蔗的招徕歌声,“大旧”形容果蔗的粗大。档主使用蔗刀刨,一边刨一边唱,有时把“大蔗”唱成“大姐”,幽姑娘一默。“收买——烂铜——买——烂铁——”是上街收购废品的招徕声。“粒粒脆,南乳肉——卜卜脆,南乳肉——”是卖咸脆花生米的。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叫卖调已很少听到了。这样的吆喝声,在商品短缺时代的这些手艺人、节俭事,很快就消失在市场的大潮流当中。但愿那些往事,只是作为记忆、只是作为逸事而流传下来,大多无须再作为谋生之计了,而这些事实的哲学意义,可能更有留存价值。
广府过去早市的叫卖声,有美感的纯声音、纯滋味。“刚到的小橘子哎,甘甜”,小贩将“甘”字拖得长长的,又将“甜”干净利索的截断。节奏分明,抑扬顿挫的叫卖声,仿佛是一车新鲜的橘子,带着经霜的绿叶,一粒一粒,密密麻麻地摆在车上。卖橘子的小贩,掰开几个橘子,空气中散发出橘子清冽好闻的气息。于是,街市上饶有趣味地看卖家与买家讨价还价。早市上看到卖刀鱼的小贩,“刀鱼,刀鱼,新鲜的刀鱼……”急一声,缓一声,急促时仿佛快刀出鞘,将刀鱼切为几段;缓慢时,如小火细煎,在叫卖声中,仿佛嗅到煎刀鱼的味道了。卖地瓜的叫喊:“地瓜,地瓜,地瓜,又面又香!”“卖咸鸭蛋,咸鸭蛋喽,不太咸,拉拉油!”早市上不仅能买到时令瓜果、蔬菜,还能品尝到各种风味小吃。广府最有特色的货物就是海鲜。渔民一大早将刚捕捉的海鲜上市,活蹦乱跳的琵琶虾,用网兜装着的红岛蛤蜊,小盆中几个鲍鱼,一袋海螺,很快就会被市民买走。还有各种水果,荔枝、桂圆,个儿大,特甜。白果肉犹如沁了红色的玉石,令人赏心悦目,胃口大开。叫卖已经成为城市市民民俗的一种文化与审美时尚。
城市的各种叫卖声是最有诗意、最富美感的声音。古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明清时城市内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已经兴起,文人笔下已经记录了很多美妙的诗句。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的《弄堂生意古今谈》有对当时上海闸北一带弄堂内外叫卖零食声音的真实记录与审美感受:“薏米杏仁连心粥”“玫瑰白糖伦敦糕”“虾肉馄饨面”“五香茶叶蛋”,又有对某些叫卖声的赞扬:“那些口号也真漂亮,不知道他是从‘晚明文选’或‘晚明小品’里找到的词汇呢,还是怎么的,实在使我们初到上海的乡下人,一听到就有馋涎欲滴之慨”,文中还有算命瞎子、化缘和尚等的做生意叫卖声和惺忪的描绘。最后说:“独唱、对唱、大布置、苦肉计在上海都赚不到大钱,一面固然足证洋场上的‘人心浅薄’,但一面也可见只好去‘复兴农村’了,唔。”从声音、滋味对叫卖美感的评价,可见其审美价值。
(二)讲古是广府人的集体记忆
粤语说书,广东人俗称“讲古”,是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是一代广府人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即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广府这种群体记忆可以是分散的、零碎的、口头的,也可以是集中的、文字的,可以是对最近一个事件的回忆,也可以是对远古祖先事迹的追溯。在电视和网络繁荣的当下,依然通过电波和讲古坛细润着广州人的生活。羊城最年轻的“讲古佬”彭嘉志一出现在广州文化公园讲古坛上,附近的老街坊已经坐满全场。彭嘉志身穿长袍,手执醒木,清清嗓子就开讲。“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若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过去从事说书的称“说书人”,广州话叫“讲古佬”。外地的说书人都有话本依据,广州的“讲古”向来没有文字话本,全凭记忆演绎。昔日茶楼酒肆,市井乡间都有这种讲古活动。“讲古佬”必备醒木、折扇、长衫,而且只用地道的广州话讲。广州文化公园一度是羊城“讲古佬”最喜欢讲古的地方,他们以在文化公园讲古为荣。2005年,文化公园恢复讲古坛,并定为一项固定节目。如今,每逢周一早上是彭嘉志的场,周二、四早上轮到姚焕然主讲,周六早上则由颜志图助阵。由收音机重新回归讲古坛。“讲古”重新赢得市民的喜爱,一个六七十人的场子,风雨无阻,天天爆满。每到中午或者傍晚时分,走在羊城的大街小巷,或者坐上老广开的出租车,总会听到广播里那充满磁性的声音,讲述着三国、水浒、金庸的一个个故事,说书“羊城八景故事集”。
粤语说书大师颜志图对广州的历史掌故、文化风俗熟稔。他的《羊城讲古》分“粤讲粤俗”“地名寻根”“广府风物”“食过寻味”“岁月风云”五部分,将广州的民间风俗、地名来源、物产、饮食文化和历史典故熔于一炉。代表作品有传统说书《三国》《水浒》等,电视说书《洪熙官》系列,播音说书《黄飞鸿》《螳螂豪侠传》等。粤语说书,就是将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造,并用戏曲的手法和发腔进行讲演,用广府话作为主要的表演语言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说书不等同于讲故事,说书是在讲故事,但并非所有的讲故事都是说书。譬如,爷爷奶奶给孙子讲古,他们就是讲故事。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也只是在讲故事,不是在说书。说书,是专有的曲艺名词,说书(讲古)不单单是一个“娱乐”的方式,而且是一种传播知识,教育的工具。或许这是个启发,对讲古这一民间艺术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广府的曲艺,如相声、滑稽戏、小品节目中民俗风情给观众印象深刻。《粤唱粤好戏》、相声《夜行记》《虎口遐想》等艺术作品,人们爱听。《南音新唱十三行》“歌赞十三行,珠海珠江潮浩淼,锦帆锦缆日翱翔……”用广东南音民间说唱形式,通过古筝、琵琶弹唱演绎了广州“十三行”的百年兴衰、旧貌新颜的历史沧桑。小品《同是行路人》讲述一个外来民工在火车站,行李包几经周转失而复得的故事。“作家”饰演的外来工是个哑巴,一会儿跳一会儿哭,啃面包狼吞虎咽的吃相惟妙惟肖,动作表情细腻。相声《快乐拍手歌》《外来媳妇本地郎》等不少方言特色的作品,由“红当当”“青BB”“黄禽禽”“瘦孟孟”等演出,其方言特色和表演手法都很突出。广府生活意味和艺术意味融合,使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融会在一起。在信息化、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叫卖说书的独特审美价值将是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
三 城市民俗戏剧影视审美
城市生存民俗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细致和琐碎状态的形象认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等都是民俗的重要事象。剧院往往是一个城市人们的社交场所,尤其是在中场休息的时候,人们可以在门厅或者休息厅和同去的朋友聊天,和熟悉的人打招呼。而进入剧场,开演的钟声或者铃声响了,剧场的灯光渐渐暗下去,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灯光亮起来,演员开始上场表演的时候,你就会进入一个心醉神迷的戏剧世界。
广府从20世纪80年代的《万花筒》《公关小姐》,90年代的《情满珠江》《和平年代》,到21世纪以来广府本地制作的《扭计师爷陈梦吉》《夜倾情》《鹰击长空》《故乡的云》,以及《七十二家房客》《功夫》《老猫烧须》《乘龙怪婿》等,都是广府的精品。最值得一提的是,粤语系列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播出十年共1800多集,成为国内最长、广东收视率最高的系列短剧。“广”派电视剧成为广东电视台的一面旗帜。《外来媳妇本地郎》以广州老城西关一户姓康的人家的家庭生活为背景,以老两口,四个儿子和四个“外来媳妇”之间的矛盾和碰撞为故事主线,展开了一系列轻松诙谐,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短剧向观众展现了充满新鲜内容和喜剧色彩的生活,岭南文化和北方文化的冲撞交锋,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人生百态和一系列社会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剧充满现代大都市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广州地域特色,人物个性鲜明,语言风趣幽默,情节曲折动人,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即便是外地人,要看的也是本土的人文气息,你要让不论多远的地方都能感受到你独特的地域状态的东西,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夜倾情》是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专注情感生活的栏目剧。被誉为现代版的“一千零一夜”。艺术只有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民俗,更贴近百姓,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万花筒》说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演的是平常人的喜怒哀乐。剧中人物缺点颇多,但是他们的真实性让观众不得不去考虑是否就是身边的某一个人,这就会引起艺术与生活的共鸣。
由电影改编,近年广东电视王牌连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是粤港影视新合作的范例。但回到“粤语残片”的粗浅街坊口味,就欠缺精装吸引力。这部连续剧由黄百鸣亲自操刀监制,沈殿霞饰演广州的一家之母。丈夫曾志伟和幼子余文乐移居香港20年后,在港失业的父子跑回广州“寻宝”,老夫老妻久别重逢,继续斗气。一对儿媳常闹离婚,另外三个儿子都爱上外省女子,老妈子却很抗拒“北妹”,于是弄出瞒骗的闹剧。片中一些内地喜剧演员是连续剧的原班人马,但年龄上不符剧中人物的要求,有点失真;沈殿霞和曾志伟总算保持生动。以上作品,仅仅从传统民俗来分析难以解读清晰。若从乡村民俗和城市民俗结合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旧民俗延续变化与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其一,传统民俗事象及赋予的新含义,如过年、月亮、万花筒、狗、安居之类。在中国民俗中这些事象、物件、情感有着特殊的象征含义。譬如月亮,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既是一种意象,又是一种原型,即人类经验的心理联想,成为“那种在文学中反复使用,并因此而有了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月亮代表的就是女人的神圣,女性的原则”。月亮也是母亲的象征。广府的银龙舟,与别的地方赛龙舟不同。别的地方大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广州赛龙舟则是每年端午节前后广州民间的传统节日。广府的波罗庙会也有别于其他的庙会,它是为了纪念海神的诞日,庙会期间扎制的波罗鸡,更是广州所独有。广府著名的沙湾飘色是南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以独特惊险的戏剧人物造型饮誉海内外。盘古王诞是为了纪念神话传说中的盘古王,位于花都的盘古王庙更是常年香火不断,远近闻名。
其二,新旧民俗的承接与转换值得关注。有人轻视城市民俗,认为时间太短和缺乏传承性、缺乏民俗的构成要素,所以他们认为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俗。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市民,广府市民几乎都是来自打工的、求学的、招聘而来的。不少人的家庭和本人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保持着各地和全国的互动,这对广府的城市新民俗产生很大作用。也就是说广府民俗与传统和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民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广府本身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本土居民同居一城,民俗艺术更加丰盛。
粤语电影《七十二家房客》,不论是戏剧的矛盾冲突,还是房客群落身上的生计、命运、邻里关系,都体现了大量旧广州现已流失的生活形态和民俗风情,再加上新加入的人物和故事线索,不仅能令观众通过荧屏缅怀旧广州的点点滴滴,更有新时代的审美情趣。所以说,这种原汁原味的地道广州风情,就像是为广府观众量身定做的一样。独具岭南特色的粤语电影、电视剧,如电影版中刻薄的“包租婆”、吃喝玩乐的“包租公”、斜耷拉着皮带的“369”、受尽欺凌的阿香、学究气的“金医生”等众多典型人物。电影中的“包租婆”刻薄、计较,经常左手叉腰,右手指鼻,骂起人来滔滔不绝。而黄伟香看上去很和善,还有点可爱,剧中的她不是全在骂人,也经常会被人欺负。电影版里广东著名的粤剧大老倌文觉非版的“包租公”油头粉面、好吃懒做,吃喝玩乐,流氓气十足。这些人物形象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而新版《七十二家房客》中导演和主演是当年珠影原版电影中各前辈的得意门徒。师傅珠玉在前,徒弟自然会有压力。这是乡村题材难以表现的新的城市民俗的内涵。城市民俗缺乏积淀,看不出传统,形不成规模。个性太强,时间太短,研究它的审美较为困难。
其三,城市民俗戏剧STOMP。美国政府宣布“电子游戏是一种艺术形式”。过去名为“电视广播艺术”(The Arts on Radio and Television)的分类现在改成“媒体艺术”(Arts in Media)。新的分类包括电视、电影、广播这三个过去就包括在内的艺术形式,同时还加入了互动科技、由卫星或互联网传播的媒体(之前只包括以陆地为基站的电视和收音广播)。
体现美国现代民俗艺术的《街舞少年》,一群少年沉迷于嘻哈文化,尽情地扭动着身躯,用舞蹈透支着青春。STOMP是一个“踏步舞”的世界。“踏步舞”是一种流传于生活在美国的黑人之中的传统舞蹈,来源于历史悠久的非洲长靴舞,再结合了精准的舞步、手的拍打和脚的移动。它是一部情感成熟的剧情片,交织着爱情、阶级传统以及黑人大学兄弟会之间竞争的丰富背景。STOMP跨越文化与语言的藩篱,在全球各地广受欢迎,因它是如此贴近城市的日常生活,礼赞生命力,唤起人与周遭环境的互动旋律,并把幽默感表现出来。STOMP乐队自在英国布莱顿市街头的首演至今,足迹遍及全球,赢得了近千万观众的欢呼与痴迷。STOMP是一场来自日常生活的音响风暴,它让人们发现生活本身潜藏的艺术因素,让人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重新倾听,重新检视。STOMP是一支来自生活、来自民间的乐队,这是一支让我们身边事物发出声音的乐队。STOMP乐队将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创造性发现和对节奏的艺术敏感,给京沪两地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觉体验。STOMP意为“实物敲击”,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器,他们把身边的日常物品都纳入到“乐器”这一概念中:扫帚、水桶、棍棒、篮球、报纸、杂志、锅碗瓢勺、打火机、旧轮胎,一切能敲击发声的物品,都在他们幽默而即兴的形体带动下发出款款蹚踏的节奏。没有昂贵的乐器,没有雅致的服饰,没有辉煌的舞台环境,但扑面而来的是生命的旺盛活力和生活的质朴气息。STOMP乐队在现代意义上拓展了“乐器”这一概念,扩大了“艺术”的感知空间。它来自生活、来自民间的乐队,这是一支让我们身边事物发出声响的乐队。STOMP是一种流行于美国的艺术形式。STOMP表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人的性格,他们擅长把高贵的、高雅的东西大众化、平民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个民族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演员们把所有再平常不过的东西都当成艺术创作的道具,当使其发出声响,有声响就可使其有节奏,有节奏就会有乐感,有乐感就会产生美,美就会给人带来快乐,一切就是那么简单。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艺术并不都是高不可攀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美,都可以有艺术创作。普通人,甚至落魄的人,在普通的、艰辛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并以一种豁达的、积极的态度去生活。艺术是高雅的,艺术也是普通的,闲人雅士、寻常百姓都可以使其生活美起来、艺术起来、快乐起来。这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乐观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人们应该理解这种艺术形式,有其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
STOMP是对日常生活和民俗的礼赞和提醒。它扩展了日常生活审美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范畴,集中和集聚了艺术和城市民俗的关系。STOMP乐队是需要现场聆听、参与的音乐,他们以自己的艺术实践探讨着身体、环境与声音的互动关系。他们根据中国的具体文化环境,对演出做出适合当时当地场景的调整。即兴的创造、观众的主动参与是他们一贯的演出作风。这将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新的体验,将是眼睛和耳朵的一次愉快的享受。
四 风俗习惯与乡土人情
在节日狂欢中,普通老百姓超脱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超脱了各种功利性和实用主义,人与人不分彼此,互相平等,不拘形迹,自由往来,从而显示了人的自身存在的自由形式,显示了人的存在的本来状态,这就是一种复归,即人回复到人的本真存在。人回到了自身,并在人们之中感觉到自己是人。人类关系这种真正的人性,不只是想象或抽象思考的对象,而是成为现实的实现,并在活生生的感性物质的接触中体验到。人在节庆狂欢中活生生地体验到自己是人,体验人与世界是一体的,这是纯粹的审美体验。所以可以说,节庆狂欢活动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像前面提到的庙会,还有像西藏的佛诞日、浴佛节、伊斯兰世界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云南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汉族的春节都是使人从日常生活中超越出来的节庆活动。
最能体现广府民俗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广府人喜欢上茶楼饮茶,清晨见面打招呼时常说“饮茶未了”(意即“饮早茶了吗?”),可见广府人对饮茶的喜爱。广州人饮茶的茶楼从低矮简陋的茶寮到“饮早茶”的时尚,风靡了珠江三角洲。到处茶楼林立,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就连郊区的小村镇,也无一处没有茶居(楼)。再就是充满岭南传统节日气氛的广府除夕花市。那十里长街,摆满各种鲜花,任君选购。爱花惜花的广府人,络绎不绝,穿梭其中。还有“卖懒”的少儿,招摇过市,那热闹的情景,也是非亲临现场所难以品位的。还有元宵灯会,剔透玲珑多姿,令人目不暇接;再有广府七夕风俗之纤巧,重阳登高之踊跃,冬至节日之隆重(广府人谓“冬至大过年”,见“冬至”一节)。
广府处在岭南文化圈的中心位置,在与中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几乎只限于古代知识分子层面,并未在民间留下真正深刻的烙印。有竹枝词《端午龙舟》为证:“鼍鼓惊天笑语稠,满村歌仔赛龙舟。但知比赛为夺锦,哪解沉江屈子忧?”广府的龙船饼、龙船帖、龙船饭、招景、衬景等一切细节,体现的都是“兄弟(带有血亲姻亲表亲等关系的村落之间)礼数的事情”。在这种朴素的宗族荣誉意识的支持下,龙舟节体现的是农耕社会时期人与人的亲近,是友好的往来,礼仪前提下的竞争。赛龙舟是广府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广州人称“扒龙船”,过去多为郊区农民为之。俗谚谓“四月八,龙船随海滑”。俗语顺口溜:“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
广府民俗艺术作品《麒麟送子》图案,以童子为中心,戴长命锁,持莲抱笙;或童子骑麒麟,角挂一书;或为童子背后有一仕女护送,仕女张伞持扇;或童子骑麒麟,手持莲花,配吉祥联语“天上麒麟儿,地下状元郎”。从古至今,人们喜欢以麒麟的工艺造像作为护身符佩戴在身上,可以制作金、银、铜、玉等。尤其讲究婴幼儿佩戴“麒麟锁”,以此为孩子祈祷长命百岁。还如民间剪纸、年画、刺绣、蜡染等工艺品,都可以以麒麟作为吉祥物来制作。
可以在砖木雕刻上发展建筑装饰品,赋予建筑造型以生动的形象。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方式,完全可以用于当代有关的建筑之中。例如砖雕多用于砖结构建筑贴面和木建筑的砖墙外檐;木雕还可以用于内装修。而垂花门、内外檐雀替、额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装饰都可以利用麒麟艺术这个吉祥物。有的大门两侧装饰石雕麒麟,既显门庭高贵,又镇宅辟邪。
广州人的饮食审美情趣喜欢形象、直观,讲究造型、寓意。如北园酒家的“越秀远眺”,南园酒家的“百凤朝阳”,泮溪酒家的“孔雀开屏”,广州酒家的“百鸟鸣春”,陶陶居的“春燕展翅”等,不但寓意好,造型也非常讲究。从审美层次来说形象具体的感观享受属初级层次,凭借思维和各种感观所形成的综合图像才是高级的美的享受。从以上列举的例子看,广府民俗艺术所追求的正是这种高级的美的享受。比如广府人把菜心称作“玉树”,把鸡脚称为“凤爪”,把鸡翅称为“华袖”,把冬菇扒菜称为“苦凤莺怜”,把蟹黄燕窝比作“鸿门宴会”,鸽肉烩燕窝称为“鹊渡银河”,这些都隐含着一定的历史典故,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广府小吃可分七大类:油品类(油炸食品),有油条、咸煎饼、笑口枣等;粥品类,有艇仔粥、“伍湛记”及第粥、瑶柱白果粥等;粉面类,有云吞面(以“欧成记”为代表)、沙河粉(可制成炒粉或汤粉)、猪肠粉、桂林米粉、濑粉等;糕点类,有萝卜糕、马蹄糕、伦教糕等;甜品类,各种红豆沙、绿豆沙,以及糯米麦粥、八宝粥、芝麻糊、杏仁糊、汤丸等,其中尤以双皮奶和姜汁撞奶糊最为有名;粽子类,有甜粽和咸粽两种;杂食类,包括炒田螺、猪红汤、牛骨汤、酸辣瓜菜等。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作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唱晚”便指这里。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作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无论在街头食肆,还是白天鹅宾馆那样的五星级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府特有的粥品。
广府服饰作为广州服饰文化之体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南国服装的演变与岭南文化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求实创新的文化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广州充分发挥邻近港澳的地理优势,以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使广州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服装产业的龙头,为建设广州“时尚之都”,谱写了岭南服饰文化的新篇章。广府服饰之美与儒家倡礼制、道家法自然相通。道家影响更为深远。在“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下,追求“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服饰也像山水画一样抒情写意,淡化并超越人体曲线特征而凸显精神气韵之美。广府服装或上衣下裳,或上下连属,通常前后两片,属平面结构,自由随意。广府服饰中的文化精神是一种天人合一、浑然天成的美。东方美学是一种意境,是“看到之外的美”,低调而不张扬,内里又有着精致之美。服饰图案也颇为讲究,衣正色,裳间色,逐渐形成了寓意吉祥的图案,如诗文之含蓄蕴藉,委婉表情达意,如石榴寓多子,牡丹为富贵,蝙蝠意多福等。广州是千年古都,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展现南国服装发展史,实际是反映了近代广府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诉求。广府服饰的传统风味,深衣、襦裙、褙子,交领、右衽是有些式微,代之而来的是追求时尚,以怪为美。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安排自己的服饰,尊重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传统。现代广府人服饰进入多元化,中山装造型美观大方,突出表现在它的立领是关闭式的,与欧美各国的西服领有明显区别,从而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广府乃中山装故乡,号称“国服”是广府人的创造和光荣,在华夏服饰流变中独领风骚数十年。改革开放广府服饰潮流也变得大胆开放,新奇明艳。特别是女装的开放,“袒胸露背”成为中国服饰荟萃之地。
广府庙会期间扎制的波罗鸡,更是广州所独有。“波罗鸡”是广州南海神庙“波罗诞”庙会上售卖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全国唯一的对海神进行祭祀的民俗,每年的“波罗诞”庙会上,最受游客喜欢的传统工艺品当属“波罗鸡”。广东人对鸡,一向赋予一种特别隆重的意义。相传唐朝贞观年间,古波罗国使来华朝贡,回程路经广州,上岸到南海神庙朝拜,并在庙内种下两棵菠萝树,因迷恋神庙的秀丽景色而流连忘返,误了返程的海船而望江远眺,后立化海滨。人们将其厚葬,塑像于庙中,并将南海神庙别称为“波罗庙”以示纪念。因此,南海神诞被俗称为“波罗诞”。广府风俗习惯与乡土人情是最具美感的,是城市民俗一种文化与审美时尚。
五 城市时尚民俗事象审美
城市民俗是城市文化构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不同城市文化特色的依据。直至现在,我国不同城市都保存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从而导致了不同城市的居民在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一,原有民俗文化反映了农业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心态与审美情趣。但是随着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其相应的生态环境。其二,城市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制约了传统民俗文化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人文精神的道德审美文化主要是一些反映现代文化需求的强势文化形态,代表市民文化价值观的大众通俗文化很难找到广阔的容身之地。其三,现在的城市建设大都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不够重视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对城市民俗文化的保护,从而使城市成为民俗文化传统的破坏者。人们在分享“城市化”所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在进行一场城市民俗文化的扬弃。在城市化潮流的冲击下,如何将城市民俗作为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如何做好城市民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民俗学关于“民俗”的定义是如何相对于城市中心而提出的,如民众的与精英的、乡土的与城市的、农业的与工业的、农民的与工人的、手工的与机器的、口头的与文字的、落后的与现代的、迷信的与理性的、巫术的与科学的等;还包括本国民俗和异域民俗、传统民俗和新生民俗,等等。新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人类新的城市建设、新的建筑环境空间、新的生活方式都需要我们有新创造,但是这种新创造不是破坏,而是建立在与传统、历史以及我们以往文化的连接上。唯有如此,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有价值,才有真正的意义。
历史长河是长流不息的,人们的观念容易被新的东西游移,广府是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世风嬗变也是不争的现实。城市的历史文化形态以及传统习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一切都要靠民众的力量建构,维护。广州过年的习俗作为民俗文化的标志之一,代表了一个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厚。
广州城隍庙是广府祈福文化的重要载体。庙会包含众多的年俗文化元素,可以滋养人们的心灵,体味到审美价值、体味到人生意义。古老的庙会的内容以广府文化为主,以城隍庙忠佑广场为中心精彩壮观。专场民俗文化表演、手工艺品制作展示、传统小商品展销、传统美食展销等活动,推荐着广府本土文化。人们在赶庙会、巡游中可以品味广府点心美食、观赏粤剧、舞蹈表演、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可以欣赏广府及其他地区非遗工艺品展示、展销,包括苗绣、苗银等。老百姓充分感受到“吃、喝、玩、乐、游、购、娱”尽在其中。游客不仅可以看到踩高跷、扭秧歌、捏糖人、抬神像等北方庙会项目;还可以看到广式红木宫灯、佛山彩灯、潮州花灯等元宵灯会,以及民间木偶、人偶等。人们怀念往昔春节那亲情温暖的习俗,同时享受现代庙会的新民俗。
民俗文化巡游最具吸引力,众多群众喜气洋洋地聚集在巡游沿线等候。开幕式在城隍庙前忠佑广场举行。第五次出现在巡游队伍的有天宫神将队。天宫神将队展现的八大神分别是:苟元帅、庞元帅、刘元帅、张元帅、李靖将军、黄飞虎元帅、金吒太子、木吒太子。天宫神将巡游队在广府庙会开幕式上民俗文化巡游中首度亮相,为羊城祈福。民俗文化大巡游的队伍构成更丰富、阵容更强大、表演更精彩。龙狮闹春、天宫神将、城隍出巡、南越王卫队、广府华彩、中韩腰鼓、童军步操、普宁秧歌、瑶族长鼓、酷炫动漫。广府庙会一连串传统节日庆典、传统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展示、商贸、旅游、美食等活动轮番上演,展现了广府民俗文化的魅力,体现了广府文化包容、开放的特性。民俗文化巡游是民众最期待的庙会重头戏之一。
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初,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最大、最雄伟的寺庙,它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越秀区作为广州建城两千多年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广府庙会的举办地点以广州城隍庙为始发点,以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为重心并向周边区域扩散,既尊重了历史文化资源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又提升了文化的引领和辐射功能。
庙会的古老民俗讲究很多。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又称“庙市”或“节场”,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逐渐形成,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戒、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随喜添趣。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游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又称“行城”、“巡城”等。佛、道二教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场所了。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
古老的庙会是往昔岁月的一种道具、一种符号、一个载体。包含丰富的文化习俗内容,我们没有理由冷落和怠慢自己的庙会传统习俗。庙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要用传统文化来充实,保持庙会文化的多样性和时代感。有人说,如今年味寡淡,年味就是文化味,如果一味寡淡,我们能给子孙们留下什么?年味变淡是我们没有找到过年的载体,而广府庙会创造了许多新的花样,城隍庙的精彩正是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延伸。年味来了,就是文化味多了。庙会需要经营,需要打造,需要民俗活动,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政府和民间投入,需要赋予新的内容。所以要弘扬春节庙会文化,增加其文化底蕴。春节庙会是一个全民参与性的节日,人人真正用心参与到节日中来。年年岁岁花相似,今年庙会换新容。发有别样的味道,给广府庙会带来了新的文化年俗和风尚。许多有滋有味的清新之风,不仅庙会民俗需要,文明社会需要,体现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薪火相传。
吹糖人、面人、做埙、糖画等,由于时代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近乎绝迹的传统技艺也在这次庙会上出现。突出民俗味、广府味,同时强调亲民性、互动性、创新性,注重传统文化的时尚转变。在民间工艺集市上,开展传统节日庆典、民间工艺展示、商贸、旅游、美食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令男女老少和各界人士都能在庙会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充分满足群众吃、喝、玩、乐、游、购、娱全方位需求。庙会上还展示通草画、香皂雕花、手掌画、花鸟字等充满生活乐趣的项目。踩高跷、扭秧歌、捏泥人这些北方庙会项目可能年年都看到,而到广州可以看看广府庙会和有着千年历史传统的波罗诞,感受广府的民俗文化。广府庙会的关键词除了广府、民俗、祈福、欢乐,还加入了动漫、相亲、微博等时尚流行元素。城市民俗发展快,不等于脱离旧民俗。新民俗是相对而言的,只要一种生活模式被群体所吸收、模仿和重复,就可能成为新的民俗的原型。例如,现在信息社会使一切传播、传承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语言的口头与书面表达方式,以及媒介、媒质等,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很短的时间就有很多新的因素介入,从而形成新的民俗特征。例如,通信工具从原始的书面信件到电话、电报,再到呼叫机、手机、网络邮件传递。“呼我”“给我个短信”“发个伊妹儿”“下载的文件”之类的话语和行为自然也就成为一时的习惯用语或时尚。像《呼我》《手机》《网络时代的爱情》就是借助这些通信工具传递人际关系的。因为时代快速发展,民俗的形成和积淀也会相应缩短,民俗同时也就具有时代性。
城市时尚民俗事象审美面对当下的、关系的美学诞生,是流行歌曲、二人转等在美学上的生成语境。流行歌曲的歌词语病,网络歌曲的盛传,歌词直白、浅俗、口水化一直备受诟病,如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主题曲中的歌词“纽扣住一个家的幸福”。不少歌词刻意追求“陌生化”“小清新”等,如原创歌曲《卷珠帘》头几句歌词“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画间透过思量/沾染了墨色淌/千家文都泛黄”,便是不知所云的“砌辞”之笔。“凤凰传奇”“灿烂的星光永恒地徜徉”“和我一起漂泊到天涯的交错”等句,仅为押韵随意拼凑,令人费解。《青花瓷》写出“倾世皇妃/我不要/好累”“我对爱用字凄美/我一生对你了结”等雷句,让人迷惘。歌手许嵩的《清明雨上》中“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一句,词作者解释其典故为古时人家客厅东边放花瓶、西边放镜子、中间放鸣钟,取“终生平静”之意,但在歌词中“掉书袋”却又传达得极其不清不楚,未免令人如堕五里雾中。更出现了“生若求不得/死如爱别离”“你的美望穿东去流水/温柔怎奈长夜澜风冰雪”等不可言传更不可意会的怪词滥调。
今天的观众喜欢新鲜。你说我有腌制的腊肉,那里有多少种作料,没用。有的人就想要现场榨的果汁,现兑的鸡尾酒。就是讨厌任何“制作”的东西,厌倦任何下套子形式,只要你“起范儿”,只要你“作势”,只要你再玩起承转合的游戏,他就准备起堂。二人转被认为媚俗、无深度、缺少艺术韵味,舞台、活人、面对面地搞笑,呼吁多来点流行歌、绝活和段子。在通俗的前提下,是否就只有二人转一条出路呢?二人转的出现,完全是市场自发组织(随行就市)的结果。但是,市场也并非总是无组织状态。一些有眼光的企业家,也创造过有意蕴的东西。比如东北风的《小巷总理》《中国好人·长春篇》、和平的红色主题歌舞串烧等,都曾经卖票演出过。民间市场创造的《将帅名录》《中华五千年》之类的剧目,还都是剧场的常下单节目。这就说明,市场演出和主题意蕴并不是水火不容。把二人转放到和电影、电视、演唱会、晚会等现代艺术圈中,让观众自由选择时,传统正戏的光环很快就黯然失色了。
由城市民俗为基因与源泉的电影,如发生在广州市城中村的故事《微软》,主人公是一对打工夫妻,因为生活不和谐,妻子小美红杏出墙。男主人公陈反应因记恨妻子离开,一心想要发财让妻子回来认可自己。偶然机会下陈反应结识了一位年轻的富家太太与一个卖假药的小贩,三人各诉衷肠,最后竟不谋而合利用陈反应做过化学老师的底子研制出了一种防止男人出轨的药物,并且一发不可收拾。陈反应不再是失意的市井男子,小美最后也回到了他的身边。很多迫切希望能制止老公出轨的贵妇们纷纷上门高价求药。该片映射出的婚姻、底层人物的生活,是当今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城市“新民俗”的反映。我们从民俗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作品,是符合一般人无形的心意民俗的,它反映了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在艺术表现城市民俗方面,有关的作品和样式,如电影、电视剧、小品等围绕一个民俗事象,人物性格、人生遭遇表现出来。民俗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表现民俗总是比较土气、呆板和模式化。因此,城市题材影片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要突破、创新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