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1辑):心理测量与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所基于的理论假设是:传统道家思想和文化将影响现代人心理行为特征的形成,并在现代人身上依然存在,而且会显现于人格层面,表现为心理行为方面具有道家思想文化推崇的典型特征。因此就整体而言,研究的立足点仍然是过去,对道家人格各维度内涵及关系的解释仍然源自传统道家思想。这一“过去取向”或“过去人取向”的人格心理学研究结果,在现代社会中可能要冒被“束之高阁”的风险,而突破此一局限并化解可能的风险,就需要把研究的视角和立足点置于现代社会、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之时事之上,并努力“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黄希庭,2001),“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人格心理学的问题”(黄希庭,2004),这也是人格研究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在中西文化的剧变与冲突中,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矛盾冲突的现象,如长江大学大学生救人事件、毒奶粉事件,这些矛盾冲突现象中包含着中国人之人性心理行为特征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与中国传统儒道互补文化有关的部分,对这些矛盾冲突现象加以分析,并抽取该现象矛盾冲突中的人性心理行为层面的本质要素,借由访谈、个案,尤其是情境及实验室实验法,以对该现象背后的人格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究,这将为道家人格的利与弊、好与坏、适应与不适应现代中国社会之发展及其内在运作的原因给予很好的说明与解释。

本研究通过理论建构道家人格结构模型,再就道家经典著作中有关人的心理行为描述的词语来编制形成道家人格量表,系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理路。但从本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来看,研究中纳入对典型道家道教代表人物的质性研究不但是适合的,也是需要如此的。很明显,这些质性材料能够对本研究之认为“传统道家思想文化影响了现代中国人之人性心理行为特征的形成与表现”的假设提供进一步的支持,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本研究结果的理解,进一步厘清道家人格各维度的丰富内涵。因此,未来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自下向上”的研究理路,以及其与“自上而下”研究理路的整合。

本研究建构了道家人格结构的理论模型,并由此编制形成了道家人格量表题项版。但对各维度的内涵并未进行深入的探究,如谦退似乎有几种不同的类型,超脱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超脱是否有质的变化;是否与西方的个体独立自我仍有本质的不同;道家之辩证思维与西方矛盾辩证思维是否有所不同;道家意志之柔韧似乎在行为层面与儒家之“积极有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具有一致性,而在现实生活中就人的行为特征,对此二者该如何区分。最后,未来研究中需要重新编制具有特定针对性的道家人格认知思维方式量表。

参考文献

陈晶、车宏生,2007,《情境判断测验的研究进展》,《心理学探新》第4期,第78-82页。

陈静,1998,《“真”与道家的人性思想》,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陈社育,1999,《我国古代心理测量思想述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48~53页。

陈喜乐,1991,《中西思维方式之比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85~90页。

范津砚、叶斌、章震宇、刘宝霞,2003,《探索性因素分析最近10年的评述》,《心理科学进展》第5期,第579~585页。

郭永玉,2005,《人格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侯琦,1999,《刘劭〈人物志〉识人用人心理探析》,《理论探讨》第6期,第73~77页。

黄希庭,2004,《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5~10页。

黄希庭、范蔚,2001,《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45~50页。

刘晓梅、卞冉、车宏生、王丽娜、邵燕萍,2011,《情境判断测验的效度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第5期,第740~748页。

吕锡琛,1999,《道家与民族性格》,湖南大学出版社。

邱皓政,2012,《识时务者为俊杰?情境判断测验在心理测验上的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探新》第5期,第439~446页。

若水,1999,《〈庄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中国道教》第3期,第10~14页。

汪凤炎,2003,《刍议中国文化心理学》,《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第29~35页。

汪慧玲、顾玲琍,2006,《因素分析法的局限及其微积分修正》,《统计与决策》第7期,第136~138页。

王登峰、崔红,2005,《解读中国人的人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惠,2006,《中国古代“知人”中的心理测量思想》,《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第47~50页。

王南湜,2011,《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意蕴析论》,《天津社会科学》第5期,第43~52页。

王晓钧,1997,《因素分析法及其在智力和人格测量中的应用述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74~79页。

燕国材、卞军凤,2009,《大戴礼记》的心理测验思想,《心理科学》第5期,第1026~1029页。

燕良轼,1999,《中国古代心理测验及其特色与价值》,《心理科学》第2期,第132~135页。

燕良轼,2004,《鬼谷子的测谎心理思想研究》,《心理学探新》第3期,第15~18页。

杨波,2005,《古代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因素探析》,《心理科学》第3期,第668~672页。

杨秀莲,2007,《西方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历时态考察》,《学习与探索》第2期,第77~79页。

杨子云、郭永玉,2005,《人格分析的单元——特质、动机及其整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131~135页。

赵佳宾,201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测评思想》,《黎明职业大学学报》第1期,第19~22页。

郑开,2007,《道家心性论及其现代意义》,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二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