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1辑):心理测量与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就文化学视角而论,人格其实就是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文化人格是指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内化及个体社会化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具体表现在气质性格、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杨秀莲,2007)。

就中国人的文化人格而论,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思辨视角和哲学底蕴,对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形塑了中国人心理行为层面的核心内容(如天人合一、和谐、亲近山水等)(吕锡琛,1999)以及潜在的价值预设(如不好争端、不崇尚武力等)(汪凤炎,2003)。在文化大变革及文化间不断冲突、融合的当代,在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的变革背景下,围绕道家思想文化沉淀于中国人人性心理行为层面的特征——道家人格——促进了还是妨碍了、适应了还是未能适应国家现代化的经济运行方式这一核心主旨,我们展开了深入的但也只是尝试性的初步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道家思想文化是如何影响中国人之人性心理行为特征的形成的?此种影响反映在人性心理行为层面,会具有怎样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不同方面的特征该如何测量?有哪些功能?其产生作用的内部机制又如何?从道家人格的研究中,可否自然推衍出儒家人格,或者儒道互补人格?……但究竟该如何研究道家人格?研究道家人格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界定道家人格的问题,它是回答后续有关道家人格的测量和功能的基础,因此自然也就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

在人格心理学的视域下,研究沿着两条思考路径对道家人格进行了操作性界定。第一条思考路径从道家思想文化影响人格的视角出发,对道家思想文化之核心特征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阐释了道家思想文化对中国人心理行为产生影响的理论解释模型及具体的过程和机制。该思考路线回答了道家人格是否存在及道家人格为什么存在的问题,系对道家人格如何形成的阐释。第二条思考路径从人格心理学中各人格理论内含人性论的基本预设出发,通过对道家人性论的分析,得到了道家人格结构的理论模型(见图1)。该思考路线回答了道家人格是什么的问题,系对道家人格的内容如何的回答。

图1 道家人格结构的理论模型

图1中,“道”“一”等是道家宇宙论和哲学本体论及人生与政治观的核心,它们处于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的最顶层,其包含了“道”之“自然本真”的核心要义,并一以贯之地将道家宇宙论、人性论及对人性的追求和政治观联系在了一起,由此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有机整体。就宇宙论而言,其侧重“道”之“自然”的一面。就政治观而论,其侧重“无为”。但从人性论及对人性的追求来看,其核心则为“复归于朴”,复归于“自然本真”,这一人性层面的特征反过来也内含了“道”之“自然本真”的本质。而道家人性论中“自然本真”的内核又渗透进了人之作为整体的各个方面中,并最终浸透到了知-情-意-行心理行为特征的各个层面中。

综合上述两条思考路径,研究将道家人格初步操作化界定为:道家人格是指在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与道家人性论之“自然本真”的内涵一致并表现在知-情-意-行层面的典型的人格特质。道家人格在心理行为层面的特征必须“在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这也就从根本上排除了那些或者与儒家、或者与佛家、或者与西方思想文化内涵一致的、一些不属于道家人格的心理行为特征,这也就从根本上将道家人格与中国人人格和西方人人格区别了开来。“与道家人性论之‘自然本真’的内涵一致”,一方面,表明道家人格在知-情-意-行领域的人格特质与道家的“自然本真”内核一以贯之,知-情-意-行各个层面的心理行为特征系“自然本真”的自然延伸,都打上了“自然本真”的烙印。而知-情-意-行各个层面从本质上来看,却又都是“自然本真”的,带有“自然本真”的色彩,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道家人格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和整体的系统。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道家人格研究的效度,确保了我们研究的是道家人格,而且也从理论上保证了道家人格研究的简洁性、可行性、实证性和可操作性。将道家人格理解为“人格特质”是因为身处道家思想文化中的每个人,其心理行为都必定直接或间接、显在或潜在地受到该思想文化的影响,因此只可能表现出量的差异。可能有些人具有的道家人格特征会更典型些,因而在道家人格测量上得分会更高些,有些人具有的道家人格特征可能并不那么典型,因而在道家人格测量上得分会低些,但不会有只受道家思想文化或只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而表现出“纯粹”道家人格或“纯粹”儒家人格的中国人。“表现在知-情-意-行层面”指与道家思想文化内涵一致且典型的这些人格特质具有知-情-意-行领域的特定性。表现为在思维方式上明“道”,懂得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对立和不断变化的规律,其核心是能够以“联系、矛盾和变化”的观点来辩证地看待万事万物;情绪情感上能够保持内心的“静”而不“躁”,其核心是“静”而不“躁”;在意志品质上表现为“柔韧”胜刚强,以柔克刚,其核心为“柔韧”;在因应处世上,接人“谦退”,待物“寡欲”,对己“超脱”。但就整体而言,各个层面的这些特征又都是“自然本真”的,带有道家人性论之“自然本真”的强烈色彩。这些人格特质之所以是“典型的”,是因为处同一经济生产方式及文化中的中国人,其心理行为方面的特征往往是许多不同思想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只是有些特征受某一思想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得更为典型些,有些特征则不那么典型。如中国人喜和谐、思维辩证不极端、行事谦退而不好争斗,就明显受到了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而爱面子、讲人情、重道德、讲中庸之法、顺从权威、守旧并崇尚祖先和过去等,就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当代中国人人格研究领域中,也发现了许多明显受到“道家思想文化”影响的典型人格特征。如,杨波(2005)对古代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研究就发现,由《史记》中得到的人格形容词经因素分析得到第四个因子就包括超然避世、清静无为、笃学等特质词,蕴含着超然避世、清静无为的人生态度,研究者认为“它们共同刻画了古代隐者的人格形象”,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道家思想的熏染而逐渐形成”的。在王登峰等(2005)的七大人格中,外向性之乐观、善良之诚信、行事风格之自制、才干之坚韧、情绪性之耐性以及处世态度之淡泊,也打上了“道”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