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云南扭转产业结构失衡的机会与条件

从空间经济理论上讲,地处边疆和发展进程相对滞后的云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处于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中的边缘区,“中心—边缘”的空间结构要转变为对称结构需要改变多种参数,因此并非所有的边缘区都能轻易转变为与发达地区对称的经济发达地区。但云南省转变资源型、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2011年以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国家将位于云南省的众多区域开发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这种历史机遇与云南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相结合,已经造就了走出资源型、重型化产业路径依赖的机会和条件。

(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云南的资源型、重型化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巨大空间

我国面对世界经济形势新变化,正在着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06年7月24日,WTO宣布无限期中止多哈回合谈判,之后各类区域经济合作更加蓬勃发展,各类自由贸易协定大量涌现,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世界贸易组织159个成员中只有1个没有参与区域贸易安排,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从多边贸易体制向区域经济合作转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形势紧迫(汪洋,2012);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换的重大变化,我国必须加快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等金砖国家市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又使国际产业竞争与合作正在发生分化,发达国家为保持竞争优势,不断将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制造环节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而控制知识经济环节,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新兴经济体为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而向更低收入国家加速转移低端制造业环节、从发达国家承接服务外包和服务投资。针对这种形势,我国积极推动以促进投资便利化为重点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推出了以贸易、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合作为重点,深化城市、港口、口岸、产业园区合作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加入并主导着与TPP对应的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在2014年APEC峰会上中国又提出了启动旨在涵盖TPP和RECP的亚太自贸区进程。这些重大战略为新时期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创造了巨大的外部空间,这种空间随着中国新型外交方略的深入还在不断扩大。这样的开放格局使我国对外经济的重心已经从以应对、融入国际贸易为主转变为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在我国推进的这些合作战略中,中国都强调了促进互联互通,而实现互联互通最基本的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解决相关国家基本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中国倡议建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2014年7月),主导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4年10月),建立了丝路基金(2014年11月)、中国向东盟的优惠贷款和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专项贷款(2014年11月)等,伴随着这些战略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积极向世界各国推出中国的高铁、核电等处于技术前沿的领域的合作,为中国释放资源型、重型工业过剩产能,推进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对外投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在这种战略格局中,云南处于重要的战略支点和桥头堡位置。中国多年来推进的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是中国以周边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处于大湄公河次区域和孟中印缅两大区域合作的参与核心,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省份。在中国加快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俄罗斯、印度等周边金砖国家市场进程中,云南省为中国进入印度最便捷的地区。虽然云南在过去以出口导向型国际贸易为主的开放格局中有高运输成本的区位劣势,但在新时期以投资导向型国际直接投资为主的开放格局中其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正在得以实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园区建设的重点可使云南省的资源型、重型工业的过剩产能在对外投资中得以释放。在CAFTA升级版建设中,云南的生物产业、旅游业等对外投资将获得巨大的空间。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APEC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国承诺在未来15年内能源结构中非化石燃料能源占比将达到1/5,这意味着中国将利用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及其他零排放能源解决800~1000千兆瓦的发电量,这几乎相当于中国目前全部的燃煤发电能力,这为云南的水电产业解决弃水窝电问题、壮大水电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条件。

因此,云南省资源型重型工业的产业升级应发挥技术优势和产能优势,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在孟中印缅、GMS、CAFTA等区域合作中打造产业集群,将采掘、冶炼和一般性压延加工生产环节向境外转移与扩散,在省内重点打造新材料环节的深加工链,企业总部的管理链,技术研发链,以及结合大学、研究机构的知识供应链,实现重型工业从初加工制造向深度加工和高端制造升级,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

当今世界,要素流动已经取代商品流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通过技术、资本、品牌、专利、管理、营销网络等广义的高级生产要素向不可流动的劳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初级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国家和地区投资,使发展中国家很快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虽然云南省以资源型、重型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但相对于发展阶段滞后的低收入国家而言,云南省的资源型、重型工业企业在长期的产业扩张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高级生产要素,具备了对外投资、向外扩散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能力。

(二)云南省的部分产业已经具有对外投资与产业扩散的技术优势

虽然云南省在全国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但与发程度更低的低收入国家相比,在许多产业上已经具有较强的对外投资技术优势。

(1)生物产业技术。云南省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能力获得较大提升,在疫苗和医药服务领域中具备技术产业化潜力。经过多年发展,云南省已初步建立起以科研院校和产业基地为依托的生物技术平台,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全省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科研创新机构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中央驻滇单位7个,省属大专院校19家,地州市属及民办中药、民族药研究机构6家。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准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建设,为云南生物技术产业技术水平和层次的提高搭建了重要平台。如云南省在灵长类动物实验的服务外包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发展优势和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承接能力。近年来,生物医药中试生产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和公共实验中心、生物医药动物模型与安全评价工程中心、天然药物活性筛选工程实验室、病毒性传染病生物制品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为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在国家层面上争取较高占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生物技术在云南省农业领域的应用快速推进,在种质资源、农作物生物技术育种、应用植物病毒等领域已达到我国先进水平,并通过实施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工程等稳步成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工程取得成效,如“云光”系列软米两系杂交稻新品种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优质油菜产业化工程自育的花油、云油系列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及抗逆力特性;蚕桑产业化推进工程中的性别控制育种技术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蔬菜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工程已收集蔬菜育种资源材料10000余份,选育自交系434份,自交不亲和系217份,胞质雄性不育系56份,细胞核雄性不育系29份,为云南省繁种基地建设打下了基础。花卉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工程的实施使花卉高技术产业化的科技支撑条件已经形成。用材林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工程的实施使云南生物林业育种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林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工程取得小范围发展。优质家畜胚胎生物技术产业化工程发展空间和提升潜力较大。

云南省的生物制造业已在酶制剂、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和生物肥料等领域掌握和积累了一批创新技术。在酶制剂方面,云南省在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等酶制剂,脂肪酶、纤维素酶、弹性蛋白酶等酶制剂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科技积累。云南省已在以线虫必克、百抗、生物克菌宁为代表的微生物源农药,以及以烟草废弃物、苦参提取烟碱、苦参碱系列产品等生物农药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潜力。

云南已掌握多种生物能源开发技术,能源产业也初步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已经应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能源农作物主要有甘蔗、甜高粱、木薯、甘薯等,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农作物主要有油菜、膏桐等。在技术产业化的快速拉动下,云南省生物能源正呈现出全面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多家从事生物环保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涌现,为云南省生物环保技术的创新与产业推进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如云南高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高浓度生化难解有机废水处理可行性研究、中试实验、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运行管理和以专用催化剂为主的环保技术进出口业务,填补了云南省生物环保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云南昆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线总体工艺与成套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航空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及资源化,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等环保工程项目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包等环保技术,依托现有技术及其他生物环保技术研发工作稳步推进,有力支撑了云南省生物环保技术产业的发展。

(2)矿业技术。云南采矿技术有明显提升,高分段(20米)大间距(20米)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得到应用;通过改变充填采矿法中的膏体充填材料和应用满管自流管道清洗技术,降低了能耗且提高了矿山的安全性;在独头巷道掘进中采用长钎凿岩爆破优化方案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西南‘三江’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与勘查技术”实现了矿产勘查评价的快速高效。云南省在中低品位矿及难选矿、贫矿的选矿工艺提升方面较为明显,难选富银硫氧混合铅锌矿石选矿工艺有所突破,锰选矿工艺技术较为先进,矿石处理量和选矿回收率大幅度提高;云南海口磷矿的高镁原生矿采用“反—正”浮选;云南滇池地区磷矿开发中广泛应用“擦洗脱泥”技术,已投产的大、中、小型磷矿擦洗厂总规模在300万吨/年以上(单厂最大规模为100万吨/年),精矿P2O5的品位都在30%以上,MgO含量在1%以下,经济效益好。

云南省部分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在国内也处于领先水平。

①锌冶炼技术。近年来,云南省锌冶炼技术提升较快,云南冶金集团在锌行业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并在国内锌行业广泛应用,促进了锌行业的快速发展,祥云飞龙公司对高硅氧化锌矿的处理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②铜冶炼技术。云铜集团的铜冶炼技术代表了云南省的铜冶炼水平,其引进的富氧顶吹浸没式熔池熔炼技术(艾萨炼铜技术)与关键设备,结合云南铜业自有技术,通过创新和技术攻关,实现了多项技术集成,尤其是“富氧顶吹铜熔池熔炼技术”使公司粗铜冶炼的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些公司拥有专有技术的工艺控制方法。

③锡冶炼技术。云锡集团用澳斯麦特技术进行锡的还原熔炼是世界第二家、国内首家,并且拥有世界最大的澳斯麦特炼锡炉,使云锡集团锡精矿还原熔炼技术跃居世界领先水平,与已有的世界领先的以结晶机与真空炉为主的火法精炼技术相配套,代表了当今世界锡冶金技术的最高水平。炉床指数、综合冶炼回收率、熔剂率、渣率、渣含锡、炉子寿命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④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云南的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从低极距型槽结构设计与优化、低温电解质体系及工艺、过程临界稳定控制、节能型电极材料制备等方面进行原始和集成创新,在200~300千安和400千安级铝电解系列开发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实现铝电解生产直流电耗由13300千瓦时/吨降低到12000千瓦时/吨以下、节能10%的目标,减少碳氟化合物排放量50%。云南铝业通过开发使用开沟槽的阳极、节能型钢爪、高石墨质阴极底块等材料,实施计算机多变量双平衡控制和低温寻优、不停电停启槽、高压风机变频改造、无煤气煅烧石油焦技术等技术,进行锂盐添加、电压效应分摊的优化,极大地降低了电能消耗,铝锭交流电耗吨铝为13600千瓦时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近600千瓦时,比国内平均水平低近1000千瓦时。

⑤炼钢技术和钢铁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昆明钢铁长期加大循环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利用,注重降低工艺过程余热余能。昆钢以铁素资源为核心的生产上下工序之间的循环,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余热余能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从2003年的4.5%提高到了2004年的12.6%,累计节能10万多吨标准煤。

⑥多金属矿先进选冶技术。云南省多金属矿相对较多,其选冶技术不断提升。云南锡业采选分公司通过对锡铜硫化矿工艺的改造,在锡回收率稳中有升的同时,伴铜的回收率由54%提高到71%。难处理高钙镁氧化铜矿高效选冶新技术、难处理复杂氧化锌矿和氧化锌矿浸出渣提锌新工艺获得技术发明类一等奖。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⑦沉没式熔池熔炼技术。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引进顶吹沉没熔炼技术改造传统烧结—鼓风炉还原熔炼技术开发出了一种粗铅冶炼新工艺——ISA-CYMG炼铅法。云南省在锑冶炼中,采用熔池熔炼连续烟化冶炼、连续强化冶炼新工艺,处理低品位锑矿,能大幅度提高锑矿选冶回收率,节约能源。云南省在广泛应用顶吹喷枪沉没熔炼技术的基础上,形成15万吨/年冰铜生产能力;形成3.5万吨/年粗锡生产能力和6万吨/年顶吹喷枪沉没熔炼—鼓风炉还原熔炼粗铅生产能力;并在锑冶炼中广泛应用。

⑧中低品位矿综合利用技术。中低品位胶磷矿开发利用技术为云南省20.5亿吨的中低品位磷矿资源开发利用及加工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该技术首次实现了中低品位胶磷矿石常温浮选,通过所开发的工艺流程获得合格精矿,不仅充分利用资源,选矿成本也明显降低,废水可循环利用,年节水达1500万立方米,减少废石、废渣排放量280万吨;常温浮选每年可节省标煤14万吨以上,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3)化学工业技术。

①磷化工技术。云南省磷化工产业很多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云南省化工研究院形成了磷钾资源原矿浮选、磷化工、精细化工、循环经济、分析技术、工程开发与咨询六大技术研究集群,建立起了面向社会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能够全面支撑磷化工产业发展。云南省化工研究院和云南磷化集团开展了中低品位磷矿浮选技术的开发应用、磷矿柱式浮选中试技术开发、高效磷矿浮选药剂技术开发研究及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在浮选工艺、浮选设备选型、浮选药剂及选矿废水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整套产业化技术并成功应用于200万吨/年规模的大型浮选装置。云南天创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国内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牙膏级磷酸氢钙工业化生产装置。云天化集团高效利用反应热副产工业蒸汽的热法磷酸生产技术、LCD级电子磷酸生产技术、高聚合度聚磷酸铵生产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部分已实现了产业化。云南省所有黄磷装置全部采用黄磷电炉电极数字化智能控制等先进节能技术实施改造升级,70%以上的生产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云天化集团组织实施了磷肥生产副产氟硅酸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湿法磷酸副产氟硅酸生产氢氟酸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促进磷复肥和磷酸生产节能减排,提高氟资源的利用率。

②煤化工。云南煤化集团与英国Advantic公司联合开发了碎煤熔渣加压气化技术,可广泛用于各煤种的气化,且气化的气体组分具有有利于合成氨、甲醇生产等后续加工的特点。云南煤化工集团公司通过产学研机制,取得了先进的甲醇合成技术——浆态床甲醇合成技术,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能力。曲靖大为焦化制供气有限公司拥有大型焦化联合生产技术,实现了焦化联产、经济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成为当今世界领先的焦化联合生产企业。云维公司引进的Shell粉煤气化技术,体现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具有气化效率高、能耗低、环境效益好等优势。云维集团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完成的煤化工技术创新,促进了产品创新。云南煤化工集团公司解化公司建设的3500吨/年合成汽油工业示范装置是国内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汽油产能最大的煤制油试验装置。云南煤化工集团申报的“一种甲醇一步法制取烃类产品的工艺”获国家专利授权。另外,焦炉气制甲醇工业化示范项目、大比例无烟煤配比炼焦技术开发、高效煤气化关键设备大型气化炉制造工艺技术、云维股份有限公司有机污水处理工程等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③盐化工。云南盐化集团利用盐乳化关键技术及盐系列健康相关产品生产技术已形成艾肤妮系列盐化产品。云南盐化集团还开展食用盐新产品开发,形成了系列新型食用盐产品。

(4)电力工业技术。近年来,云南省电力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出现了很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技术产品。昆明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三喷嘴水斗式水轮机”获国家级新产品奖。云南变压器电气股份公司研制的“Yndl1三相不等容牵引变压器”获国家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优秀专利奖,云南省技术创新优秀奖;“220kV级有载调压高原型、湿热型变压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完成的“高原特殊(极端)环境条件物质标准研究”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昆明赛格迈电气有限公司引进研制的“H级绝缘赛格迈干式变压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专利和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示范项目。

水电设备具备设计制造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下的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生产能力。形成了220千伏高原型、湿热型电力变压器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变压器,35千伏级以下干式变压器。具备110千伏级电缆生产能力,为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工程批量提供了500千伏级超高压输电线路用钢芯铝绞线。110千伏级电流互感器、145千伏级户外SF6隔离开关及110千伏级高压成套开关设备、35千伏及以下的中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已形成产业化生产。具备电力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设备,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设备及信息管理系统,直流电源设备和电站综合继电保护系统的制造技术及生产能力。建成了全国机械工业高原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500千伏级超高压输电线路试验基地。

(5)部分装备制造业技术。云南省拥有国内知名的大型机床企业沈阳机床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昆明中铁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变压器电气有限公司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主要产品中,大型落地铣镗床系列、大型铁路养护机械设备、卷烟自动化物流系统、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高导电率大截面输电导线、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制糖成套设备、高原开关柜、微光夜视镜等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烟机占90 %;大型铁路养护机械设备、轻型汽车发动机连杆占80 %;铁路牵引变压器占70 %。部分产品的产销量:铣镗床居全国第2位;水轮发电机组、汽车制动毂居全国第3位;汽车用柴油机,40、50系列普通车床居全国第4位,数控车床居第5位;轻型卡车居全国第7位。全行业拥有企业技术中心2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8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各2个,直属科研院所4个。2001年以来,全行业获国家专利技术579项,攻克了一批重点核心技术,拥有17个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云南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能力相对较强,个别特色产品如大型铁路养护设备在全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生产的清筛、配碴、捣固、稳定、物料运输和道岔打磨车等系列铁路线路大中型养路机械,填补了我国养路机械产品品种和作业形式的空白,科技创新特色十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铁路牵引变压器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三)云南省的部分企业已经具备对外投资的高级生产要素

云南省的大型工业企业不但形成了技术优势,而且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形成了较好的管理模式,在对外开拓资源与市场的进程中,已经开展了对外投资业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云锡公司、云冶集团依靠雄厚的实力通过并购、股权融资、境外上市等方式进入了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市场。云锡公司通过在香港设立合资公司及融资,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的锡矿——澳大利亚某金属公司下属蓝石矿业塔斯玛尼亚有限公司——60%的资产。同时,云锡公司在澳大利亚设立YTC资源公司,并在澳大利亚成功上市,通过融资再投资的方式拓展到澳大利亚的其他矿产资源。云冶集团与普华永道等知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利用其对外投资经验,成功并购加拿大赛尔温铅锌矿项目。云南海投也积极通过在老挝投资建设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以国家级标准建立了境外经济合作区,推动产业集群“走出去”。此外,省属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在对境外项目的选择、经营管理、市场分析、风险控制、国际经济合作规则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在品牌方面,云南省形成了一批在规模、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方面具有较强实力的品牌,如红塔山、云烟、滇红茶、龙润普洱、云南白药、滇红药业、老拨云堂、福林堂、绿A、沃森生物等,这些企业都拥有一个或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品牌,它们以品牌为支撑进行规模扩张,再通过规模扩张获得源源不断的竞争优势,保持了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另外,云南省多年来打造“云烟”“云茶”“云花”“云菜”“云药”“云果”等品牌,已经产生了较高的知名度。

在营销网络方面,红塔集团、云南白药、龙润普洱等知名企业在全国建立了营销网络,形成了独特的营销竞争优势。

因此,云南省的产业发挥这些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通过推进企业对外投资促进省内产业升级的时机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