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观察报告(2016~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研究——来自全国31个省份114家博物馆的调查

陈波 杨瑞 李婷婷陈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公共文化、文化政策;杨瑞,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李婷婷,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博物馆在免费开放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和供给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政府财政投入不均衡、专业人才比例不协调、有效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发现现状、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对策。

关键词:博物馆 公共文化服务 供给绩效


博物馆是公众感受我国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主要场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国家和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自2008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 2号)以来,截至2015年4月,我国已有2780家公共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为了考察目前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政策落实的成效,了解该项政策实施后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趋向,武汉大学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组成调研组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进行研究,研究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发现其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的途径,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实施、监管和评估提供科学的参考。

一 数据的来源与搜集

分析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之前,要进行相关指标的数据搜集,本文的数据主要通过查阅和整理《博物馆基本情况综合年报》(2009~2014年)及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走访等实证调研获得。

针对实地调研,我们采取“分区域分类型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方式,调研团队奔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部13省份为黑龙江、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江苏、辽宁、山东、北京、天津、浙江、上海、吉林;中部6省份为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西部12省份为陕西、四川、甘肃、广西、贵州、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云南、重庆。进行调研,包括东部13省份、中部6省份、西部12省份,按照省、地市、县三个行政层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纪念馆)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现场发放和回收博物馆(纪念馆)单位问卷和公众问卷,了解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现状,收集公众满意度等第一手资料。

样本博物馆选取方式按照省、地市、县三个层级抽样的方法,基本样本为:1个省级馆、1个地市级馆和2个县级馆。调研问卷分单位问卷、公众问卷两大类型,每个馆填写单位问卷一份,公众问卷数量按照省级馆300份、地市级馆200份、县级馆50份的标准进行发放。在实际调研过程中,由于存在开放情况和群众参观量的不同,后期整理数据时剔除无效数据等原因,真实有效的调研场馆共114家,其中省级馆30家、地市级馆29家、县级馆55家。填写了单位问卷的博物馆共98家,其中省级馆30家、地市级馆24家、县级馆44家。总体上看,本次调研场馆样本数据丰富,东中西部、省市县级划分明显,从层级上看覆盖了省市县各级行政单位,受访面广,具有代表性,数据真实可靠。

在受访人群中,社会公众、相关专家学者、公务员等共17018人。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受访人群基本情况

从受访人群的样本情况来看,样本总量丰富,男女比例基本均衡,涵盖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水平,可以反映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对博物馆的真实观感,而受访者居住地的区分可以看出博物馆对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不同影响。总体上看,调查样本分配比例较为合理。

二 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本文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状况主要从政府财政投入、发展规模、从业状况及公众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公共财政成为博物馆主要资金来源,各地区、层级间存在明显差异

自2008年全国博物馆先后实行全面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运行。博物馆基本情况综合年报显示,2009 ~2014年,财政投入在博物馆总收入中所占份额均超过70%,在2011年、2012年和2014年甚至超过80%(见图1),可以看出公共财政成为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主要资金来源。

图1 全国博物馆年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博物馆基本情况综合年报(2009~2014年)。

虽然财政补贴是博物馆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各地区、层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由于有的场馆数据不精确,有的是估值,所以以下数据总和不相等,百分比之和也不为100%。受访省级博物馆年度收入平均值为8341.3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平均7505.5万元,占总收入的89.98%;事业收入平均为487.4万元,占总收入的5.84%;上级补助20.2万元,占总收入的0.24%;经营收入平均113.8万元,占总收入的1.36%;其他收入平均472.8万元,占总收入的5.67%。

受访市级博物馆年度收入平均值为1202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平均1002.4万元,占总收入的83.39%;事业收入平均为14.2万元,占总收入的1.18%;上级补助平均62万元,占总收入的5.16%;经营收入平均7.5万元,占总收入的0.62%;其他收入平均308.1万元,占总收入的25.63%。

受访县级博物馆年度收入平均值为314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平均258.1万元,占总收入的82.20%;事业收入平均为3.1万元,占总收入的0.99%;上级补助平均22.3万元,占总收入的7.10%;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平均178.7万元,占总收入的56.91%。具体见图2。

图2 省、市、县级博物馆年度平均收入情况

纵向分析可以得出,三层级的博物馆财政补贴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补贴力度按省、市、县层级递减,说明省级博物馆财政的补贴力度是最大的。而在上级补贴占比中,其占比按省、市、县层级递增,说明在上级补助的力度方面,县级获得的补贴力度最大。从经营性收入占比看,省级博物馆的经营性收入最多,而县一级博物馆基本没有经营性收入,所以基层博物馆的经营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见表2)。

表2 省、市、县博物馆各项收入占比情况 单位:%

从横向比较博物馆财政补贴收入可以看到,受访的30个省级博物馆财政补贴收入前五名中,东部地区有3个:南京博物院(15909.2万元)、首都博物馆(17251.3万元)、上海博物馆(19839.7万元);中部地区1个:湖北省博物馆(14645.5万元);西部地区1个:贵州省博物馆(21174.6万元)。

受访的24个地市级博物馆财政补贴收入前五名中,东部地区2个:大庆市博物馆(2434.0万元)、厦门市博物馆(2542.2万元);中部地区1个:吉安市博物馆(3263.6万元);西部地区2个:天水市博物馆(3342.2万元)、贵港市博物馆(1410.5万元)。

县级博物馆由于基数较大,这里选取了受访的44个博物馆中财政补贴收入前十名进行比较。东部地区有5个:华侨博物院(865.8万元)、江阴市博物馆(476.1万元)、喀左博物馆(840.7万元)、北京市通州区博物馆(380.4万元)、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博物馆(382.8万元);中部地区1个:项城市博物馆(444.4万元);西部地区有4个:咸阳博物馆(829.9万元)、华县渭华起义纪念馆(959.0万元)、吉木萨尔县博物馆(971.3万元)、重庆市北碚区博物馆(583.5万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共财政成为省、市、县各级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中省级博物馆财政补贴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最大,对国家财政补贴的依赖最重。各层级博物馆财政投入的差异十分明显,财政补助力度差别从十几倍到上百倍不等。各地区博物馆财政投入差异也较为突出,从财政补贴力度排名看,前几位的博物馆多位于东部地区,而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相对较少,博物馆财政投入存在地区差异。

(二)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模呈增长趋势,各地区、层级间不均衡

对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规模,主要分析以博物馆使用面积为代表的场馆建设和以藏品量为代表的内容建设两方面。

首先,博物馆的使用面积情况。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我国博物馆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逐年递增,增幅保持在10%左右,特别是展览用房和文物库房场地面积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见图3。

图3 全国博物馆场地面积情况

数据来源:博物馆基本情况综合年报(2009~2014年)。

各地博物馆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相对稳定,保持平稳小幅增长,但全国各地博物馆场地使用面积差距较大。

在受访的省级博物馆中,实际使用面积居前三位的是辽宁省博物馆(100013平方米)、南京博物院(84655平方米)、山东博物馆(81549平方米)。

地市级博物馆中,实际使用面积居前三位的是厦门市博物馆(34990平方米)、通辽市博物馆(22000平方米)、汕头市博物馆(21495平方米)。

县级博物馆中,实际使用面积居前三位的是宜兴市博物馆(25000平方米)、江阴市博物馆(12000平方米)、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9218平方米)。

通过以上分析,横向上看,面积较大的基本处于东部地区,这种差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纵向上看,全国各地博物馆场地使用面积差距较大,在省、地市、县三个层级比较中,呈递减趋势,这与行政级别、馆藏数量等情况相关,基层博物馆基层设施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差异明显。

其次,博物馆藏品情况。博物馆的藏品直接关系到博物馆展览设计、文化内涵展示等服务效能方面。从历时性角度比较发现,自2009年以来,我国博物馆藏品数量呈平稳上升态势。2014年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藏品数量已达到2929.97万件/套,其中一级品占总藏品数的0.31%,二级品比例为2.22%,三级品比例为10.88%。从有关部门接收文物数量及藏品征集数来看,各年度差异较大,这与各年实际情况及特殊考古挖掘事件或捐赠事件相关。全国博物馆每年修复文物数也在逐步增加。

表3 全国博物馆藏品情况 单位:件/套

数据来源:博物馆基本情况综合年报(2009~2014年)。

从纵向层级比较分析,博物馆藏品数量,以及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数量和新增藏品数量均值都呈现由县级向省级递增的趋势,省级博物馆藏品数量占绝对优势。

图4 省、地市、县各层级博物馆藏品均值

最后,博物馆公共文化活动情况。举办展览是博物馆最主要的服务方式,也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最佳形式。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的次数在2009~2014年间基本保持稳定,2012年,我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11885个,其中中央补助资金举办的陈列布展997个(见表4)。2013年稍有回落,举办展览数为9172个,2014年博物馆举办展览数又稍有上升,为10529个。目前,我国博物馆展览形式和方式日趋多样化,出现了主题展览、临时展览、特色展览、联合展览、下乡展览等。

表4 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情况

数据来源:博物馆基本情况综合年报(2009~2014年)。

各层级博物馆开展活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基本陈列数看,馆均5.90个;地市级博物馆馆均4.17个;县级博物馆馆均2.13个。从年临时展览次数看,省级博物馆馆均20.86次;地市级博物馆馆均8.55次;县级博物馆馆均5.39次。总体来看,省级博物馆年均陈列数、年均临时展览数均高于地市、县二级博物馆,这与其所属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相符。

图5 省、地市、县级博物馆开展活动均值

(三)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相对稳定,各级职称比例不协调

数据显示,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在2010年出现微幅下降,但在随后的两年逐步回升,2011年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增幅10%左右,2012年增幅超过15%, 2013年增幅为13%, 2014年增幅为6.2%(见图6)。其中,拥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从业人员增幅则小于总体人数增幅。整体上看,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呈现“流动性小、职称偏低、高学历少”的特征。从职称上看,具有研究员和副研究员等高级职称的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馆员和其他人员约占被调查总数的80%,高级职称人员偏少。

图6 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情况

数据来源:博物馆基本情况综合年报(2009~2014年)。

各层级博物馆从业人员数2009~2014年整体上保持小幅上升。博物馆系统从业人员数量虽然相对稳定,但是从从业人员职称结构分布看,各地区、各层级博物馆仍有差异。

在省级博物馆,从业人员平均每馆209人、专业技术人才平均每馆114人、正高级职称人才平均每馆8人、副高级职称人才平均每馆21人、中级职称人才平均每馆43人。

在市级博物馆,从业人员平均每馆44人、专业技术人才平均每馆23人、正高级职称人才平均每馆2人、副高级职称人才平均每馆4人、中级职称人才平均每馆11人。

在县级博物馆,从业人员平均每馆18人、专业技术人才平均每馆8人、正高级职称人才平均每馆不足1人、副高级职称人才平均每馆1人、中级职称人才平均每馆4人。

综合博物馆从业人员而言,一般中高级职称人才与从业人员不成正比例关系,从业人员较多的博物馆,其高级职称人才占总人数的比例并不高。地市级和县级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中高级职称人才甚少。博物馆在创新化用人方面仍然需要不断开拓,在科研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公众对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上满意度较高,收获偏向文化知识方面

公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能否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公共财政支持博物馆发展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此次调研,采用五分量表形式,通过问卷调查来测评,将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评价划分为场馆环境满意度、场馆设施设备满意度、服务内容满意度和服务水平满意度四个方面。调研显示(见图7),公众对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均在4分以上,总体比较满意。其中对博物馆的场馆环境评价最高(4.38分),服务水平次之(4.11分),对设施设备(4.06分)、服务内容(4.05分)评价较低。从具体单项指标看,公众对博物馆整体外观设计评价最高,达到了4.46分,而对博物馆服务内容中的“纪念品商店出售的商品”评价最低,仅3.88分。

人们随着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参观博物馆的收获也越来越偏向文化知识的获取。从总体上看,公众参观博物馆所获得的收获主要有5个方面,其中,“增广见闻”、“丰富文物及艺术品的相关知识”、“欣赏喜欢的文物”排在前三位,分别占49.7%、49.3%和48.7%,接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三个选项,说明公众参观博物馆主要获得了知识和美感等方面的收获。而“了解当地特色文化”、“休闲、交流的好去处”排在第四、五位,分别占41.2%和24.8%(见表5)。

图7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公众满意度

表5 公众参观博物馆获得收获 单位:%

三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运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已经步入常态化,为群众提供了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但是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一)财政补贴缺乏合理的投入机制,投入绩效有待提高

公共文化财政的支撑力度与公共文化服务成效存在密切的联系,博物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供给是其经费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博物馆对于财政补贴尚未形成制度化、有法律保障的博物馆投入机制,投入方案、保障方式、补助标准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和优化,导致一些财政投入与博物馆实际需求不相符的情况,经费增加幅度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并不相适应。财政对博物馆的扶持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西部经济基础差异较大,财政状况不一,客观要求在公共财政分配时应优先向中西部博物馆及原有基础较差的博物馆倾斜。

从纵向上看,省、市、县各级财政对博物馆的补贴也存在差异。调研数据表明,省级博物馆对财政的依赖程度最大,而市、县级博物馆在上级补助方面比省级博物馆占比更多。实际上,一些基层博物馆原本由当地政府进行补助,而免费开放后,由于有了国家财政补贴,基层政府反而减少了对基层博物馆的补助,出现经费补贴倒退的情况。这需要在合理界定事权与财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共同分担的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对于贫困地区应降低甚至免去配套责任。

(二)专业人才队伍整体不强,志愿者机制尚未普及

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博物馆的长远健康有序发展极为重要,是促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兴盛发展的基石。调研数据显示,博物馆在专业人才建设上面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专业技术人员相当匮乏,特别是文物整理、保护与研究这一块。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博物馆(纪念馆)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才占总人数的51.9%,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仅占3.1%和9.0%,中级职称占20.3%。

此外,在调研的博物馆中,地市级、县级博物馆尽管早已发布志愿者招募计划,但响应人数不多。调研显示,86.7%的省级博物馆建立了志愿者队伍,地市级博物馆45.8%的场馆建立了志愿者队伍,而县级博物馆则仅有15.9%的博物馆建立了志愿者队伍,县级博物馆的志愿者服务尚不普遍,博物馆的志愿者服务机制也未建立。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志愿者服务的传统,政府也没有明确针对志愿者服务的特殊政策倾斜。

(三)博物馆藏品资源分布不均,馆际交流不够

藏品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资源,藏品的丰富程度是衡量博物馆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在调研中发现,由于人力、财力、地域区隔及部门行业分割等因素限制,博物馆藏品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博物馆特别是大型博物馆馆藏文物多,但基于展览场地等条件的局限,无法展出,造成藏品资源的闲置。大多数中小型博物馆文物藏品有限,等级高的不多,因藏品匮乏而无法满足经常布展、换展的需求。藏品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博物馆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了博物馆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发挥。

此外,我国博物馆的馆际交流相对较少,而且交流形式单调,缺乏馆际互补性交流与合作。博物馆馆际交流缺乏的情况在中小型博物馆建设中尤为突出。中小型博物馆大多设在一些市县级城市,受到人口流动、市民素质、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往往缺少对外合作与交流。而大型博物馆的馆际交流虽然相较于中小型博物馆更多,但国际交流较少。除少数国家和省级博物馆外,大部分博物馆在展览、技术、学术、人才方面的国际交流很少。

(四)公共文化产品(活动)供给不足,社会服务效能有待提升

调研显示,全国纪念品商店出售的商品总体获评3.88分,在所有二级指标中得分最低,其中省级博物馆此项得分为3.92分,地市级和县级则均低于平均值,分别为3.83和3.84分。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博物馆供给的文化产品,具有“相似性”特征。主要以明信片、文物复(仿)制品、书和音像制品等为主,产品缺少实用性和创意性。由于对文化遗产资源内涵理解不深入、市场把握能力的不足,大多数博物馆的文化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品种单一,价格不亲民,给消费者留下“质低价高”的印象。而在陈展上,调研显示,省级博物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平均每馆5.90个和20.86次,而地市级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平均每馆只有4.17个和8.55次,县级则更低,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平均每馆仅有2.93个和5.39次。陈展常年不变,临展较少,导致其很难对群众具有长期的吸引力,难以培养群众经常性参观博物馆的文化习惯,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期化、常态化供给。总体而言,博物馆的文化产品(活动)未能实现有效供给,消费者文化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调研发现,部分博物馆功能定位不准确,多以收藏、保管和研究文物为主要任务,对其他职能未给予足够重视。同时对如何更好地服务公众、提升各方面的服务质量也未给予足够的关注,这都是博物馆在免费开放新形势下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四 改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进入后免费开放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如何充分提升博物馆(纪念馆)的文化服务效能,供给有效文化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成为重要议题。

(一)形成合理投入机制,提高投入绩效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运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已经步入常态化,观众人数已从“爆棚”、“井喷”状态趋于稳定。要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必须加大投入,形成合理投入机制、提高投入绩效。

——构建以法律为保障、以制度为依据的博物馆投入机制,实现经费投入预算先行、经费项目法定有效、经费增加幅度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相适应。同时,确保法定项目中各项经费都能落到实处,严格按照《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安排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补助经费。

——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逐步缩小东中西部间的差距。东西部经济基础差异较大,财政状况不一,客观要求公共财政在分配时优先向中西部博物馆及原来基础较差的博物馆倾斜。同时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进一步鼓励与引导社会捐赠或其他形式的社会资金进入博物馆事业中,实现博物馆总收入来源的合理化多元化。

——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和社会化建设,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的同时,建立经费使用效率的评价机制,引入第三方对博物馆投入—产出绩效进行评价,改变以往“重投入、轻评价”的经费使用方式,将评价结果与绩效奖励挂钩,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博物馆绩效评价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完善并普及志愿者服务机制

人才作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和中坚力量,决定着一个馆的实力、水平和发展方向。博物馆从业人员是博物馆服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为满足博物馆的专业基础工作需要、博物馆现代管理需要和文化体制改革需求,要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素质,扩大中高级职称人才规模。一方面,可采取博物馆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认证的方式陆建松:《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中国博物馆》2014年第2期。,按照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资格,基于职业资质认证建立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针对全国现有部分学历偏低、素质不高的博物馆从业人员,可以通过经常性轮训培训机制,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服务技能。

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已经广泛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文化志愿者正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化队伍。文化志愿者行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兴起,正在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鲜力量。在这方面需要借鉴国外志愿者服务机制,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各地区、层级文化主管部门应推动建立本地区文化志愿者组织,成立专门的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机构。建立志愿者招募、管理和使用机制,加强志愿者博物馆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并普及志愿者服务机制。

(三)藏品资源互享,加强博物馆之间的密切合作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馆际交流展览已成为各馆基本陈列以外重要的展览内容,各博物馆不再独立发展,会逐步实现共建共享,最终实现共同繁荣。大型博物馆具有藏品丰富、精品众多等优势,应在加强与中小型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中发挥支持和引导的作用,形成结对帮扶关系,帮助中小型博物馆培养人才,让馆际交流成为博物馆间的一种常态活动。中小型博物馆不具有大型博物馆那种网罗全国文物资源的优势,应该从地方历史和特色出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举办与地方文化紧密联系的特色展览。另外,加强我国博物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展示国家形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从而推动博物馆事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四)扩大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断增强服务效能

不断优化和提升博物馆产品的内容与品质,形成品种多样、层次丰富、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文博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推进“互联网+”与文博行业的融合创新,鼓励发展以文物文化元素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充分挖掘、提炼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通过创意思维将文化价值植入于各类文化产品之中,培育创造博物馆文化产品特色品牌,增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和消费体系中的竞争力《文物局发布〈博物馆条例〉实施意见,鼓励开发文化产品》,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0320/c172318-26725170.html, 2015-3-20。,进一步提升文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应优先扶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博物馆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博物馆的服务职能,探索数字博物馆与移动博物馆模式,建立博物馆理事会机制,提升博物馆专业化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针对各层级博物馆的共同情况,依据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制定统一又有特色的服务标准,改善博物馆(纪念馆)的硬件条件,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扩展服务项目,切实促进其服务能力和使用率的提升。